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由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集体。在这样的环境里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处理得好,有些人处理得不好。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受人欢迎,在集体生活和工作中如鱼得水,有些人却四面树敌,很难融入集体之中。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就是,不同的为人处世原则导致了不同的同事关系的产生。有些人在与同事相处中,“利”字当头,什么亏都不能吃,什么便宜都想占,工作拣轻的干,待遇往高处要,看别人时带着显微镜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就总是网开一面、另当别论。这样的人怎么会招人喜欢?又怎么能拥有一个和谐的同事关系呢?!相反,如果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与他人积极配合,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宽阔的胸怀待人处世,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的人放在哪里会不受欢迎呢?
所以提倡在与人相处中还是要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为自己和同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任何人或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尽善尽美的。
一个人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害于身心健康。常言道:“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却能把人撑死”。这不是危言耸听,古今中外此类事例屡见不鲜。如唐朝著名诗人李贺,才华出众,思路敏捷,出语惊人,但他心胸狭窄,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抑郁不乐,结果只活了26岁。而自幼多病缠身,仕途坎坷,亲人零落的白居易却活了七旬有四。他性格开朗、豁达大度、宽厚待人、淡泊名利,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他能做到“闻毁勿戚戚,闻喜勿欣欣”,随遇而安,泰然处之。
我国历史上流传颇广的典故《廉颇与蔺相如》,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大将军廉颇无端忌妒蔺相如,处处与其作对,而蔺相如则有一颗宽容大度之心,不为廉颇的刁难所恼,处处以大局为重,最终教育了廉颇,廉颇也负荆请罪,从此“将相和”,为赵国的强盛携手共进。
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为人公正清廉。一日,他接到家书,其意是家人与邻居因修筑围墙相争,老爷积气成疾,想让张英以权势压制邻家。张英不但不采纳家人意见,反而主张宽容退让,他赋诗一首劝导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其父看罢,豁然而悟,积气顿消,立即让界三尺。见此,邻居深感惭愧,也主动让界三尺,于是一条“六尺巷道”便成为传世佳话。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是一种高贵的品德,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在美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谁受到的责难、怨恨和陷害比林肯多了。但是根据传记中记载,林肯却“从来不以他自己的好恶来批判别人。如果有什么任务待做,他也会想到他的敌人可以做得象别人一样好。如果一个以前曾经羞辱过他的人,或者是对他个人有不敬的人,却是某个位置的最佳人选,林肯还是会让他去担任那个职务,就象他会派他的朋友去做这件事一样……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某人是他的敌人,或者因为他不喜欢某个人,而解除那个人的职务。”很多被林肯委任而居于高位的人,以前都曾批评或是羞辱过他——比方像麦克里兰·爱德华·史丹顿和蔡斯。但林肯相信“没有人会因为他做了什么而被歌颂,或者因为他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什么而被废黜。”因为所有的人都受条件、情况、环境、教育、生活习惯和遗传的影响,使他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对于每天都付出八小时的时间呆在其中的办公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有人形容它为“人间地狱”,有人则视它为实现理想的地方,当然也有人把它当作一个社会的缩影,一切奸诈欺哄,互相倾轧,在办公室里司空见惯。就以与同事之关系来说,如果你要认真地计较的话,每天你随便也可以找到四五件生气的事情。如:被人诬害、同事犯错连累他人、受人冷言讥讽等等,有人不便即时发作,便暗自把这些事情记在心里,伺机报复,但这种仇恨心理,不单无法损害对方分毫,更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自食其果。
不管同事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行为差错,同事也不会做得太过分,迫你走向绝境。卡耐基指出: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办法可以从争论中获得好处——那就是避免它。避开它!像避响尾蛇和地震一般。十有九次,争论的结果总使争执的双方,更坚信自己绝对正确。不必要的争论,不仅会使你丧失朋友,还会浪费你大量的时间。
不成功人士喜欢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挑起争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争端的人也许会想,此刻朋友们和同事们会对他们的机敏与智慧留下琢。刻的印象。美国众议院著名发言人萨姆·雷伯说道:“如果你想与人融洽相处,那就多多附和别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说你必须同意别人所说的一切,而是说你不可能一方面无休止地激恼别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别人来帮助你。结束了一天工作后的人们,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如果此刻你挑起争端,他们会回避你,而你将会发现,你已被其他好争辩的失败者们所包围。
林肯早年因出言尖刻而几至与人决斗。随着年岁渐增,他亦日趋成熟,在非原则问题上总是避免和人发生冲突,他曾说:“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无济于事。”我们在遇到某些不讲理的人时,如果不争论也无关紧要,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那么就向林肯学习,把对方当“一条狗”好了。
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争执,有时搞得不欢而散甚至使双方结下芥蒂。人是有记忆的,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的处理,总会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它。
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排解争吵者之间的过激情绪:有话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据心理学家分析,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以尊重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另一项调查表明,在承认自己容易与人争吵的人中,绝大多数说自己个性太强,也就是不善于克制自己。
相互之间有了不同的看法,最好以商量的口气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语言得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量.避免用“你从来也不怎么样……”“你总是弄不好……”“你根本不懂”这类绝对否定别人的消极措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必然会引起对方反感。即使是对错误的意见或事情提出看法,也切忌嘲笑。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思考;而嘲笑使人感到含有恶意,这是很伤人的,真诚、坦白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让人觉得你是希望得到合作而不是在挑别人的毛病。同时,要学会听,耐心、留神听对方的意见,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并及时给予赞扬或同意。这不仅能使对方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也给自己带来思考的机会。如果双方个性修养、思想水平及文化修养都比较高的话,做到这些并非难事。
如果遇到一位不合作的人,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不能合作的人。宽容忍让可能一时觉得委屈,但这不仅表现你的修养,也能使对方在你的冷静态度下平静下来。当时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不妨把事情搁一搁,认真考虑之后,或许大家能共同找到解决问题舶好办法。善于理解、体谅别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心理、情绪是一种较高的修养。有的人生性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泄怒气,这就可能是造成态度、情绪反常或过激的原因。对此予以充分谅解,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心胸开阔是非常重要的,谁能没有一点言行上的失误和过错,别人无意间造成的过错应充分谅解,不必计较无关大局的小事情。
5、第五级能包容生人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而每次回来,他都会先开灯,然后静悄悄地进来,到屋里抱一抱她,然后再睡。
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是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总是家人睡去好长时间了她还没睡。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大睁着眼,内心出奇地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了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虽然不是价值连城,也是她最珍爱的宝贝。但她一直沉默着,直到贼离开。
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她答,是。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也全是惊讶,以为世界轮回,他不曾偷了人家的东西。
是我给他的,她坚持说。
这时,她看到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
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