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性本善或本恶或本无,人都不愿意自己被认为恶。连刽子手、战犯、政治流氓都要借助于一些高尚的名词粉饰自己,对于那些有小错误的普通人难道有必要加个罪名,将其一棍子打死,然后让他在众人的冷眼怒目中自暴自弃吗?多一份鼓励和信任,辅助以适当的疏导,对方会尽量克服自己的弱点去报答你的赞美的。
借助高尚的动机,使人们产生一种使自己的行为与对方评价的角色效果相一致的欲望,他可能表现得比他本人更高尚、更公正。
假如有人到你柜台上买东西,他已经挑了十来次,现在他又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怎么说服他痛快地购买呢?“我相信,您本意并不想挑三拣四,只是为了促使我们对我们店的商品质量及我们店的信誉负责。”结果怎样?他买了东西,高兴而归,而且绝不会说它差,因为他要实验你给他的“角色形象”。
把好的可能培植在善良的土壤里,把坏的可能断绝于萌芽状态,这就是用高尚动机进行角色形象设计的妙处,也就是所谓的“标志效果”。
察颜观色法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既是一种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说服方法。观其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携带雨具,以不受日晒雨淋。看其脸色,便可知人的情绪。
知情绪,便能善相处;善相处,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能达到一致。学会察颜观色,确是不可忽视的处事说服之道。
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心情舒畅,容易体谅人,并能礼让、关心和帮助他人;而人在烦恼时,心情抑郁,容易激怒,即使欣赏“田园交响曲”,也会觉得是噪音。
学会察颜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互谅互让,该进则进,当止即止,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求得和睦相处,“琴瑟和鸣”。
当孩子在学校考试没及格,觉得失了面子,很生气,自己没有错。却换来了老师的批评,更是气上加气。他拖着沉重的书包怏怏然走进家门,刚端上饭碗,可敬的父亲,不管孩子的表现与以往的情绪不同,又开始“家庭式”的说教,使得孩子越听越烦,反抗地大喊一声:“烦死了!”这还了得,父亲大怒,于是火上加油,一巴掌过去,孩子便哭着跑开了。这是家庭里发生的事。如果这位父亲能学会察颜观色,进而窥测孩子的内心秘密,采取安抚疼爱的办法,细心开导,鼓励他积极向上,就不至于父子关系僵化,而且还会给孩子以心灵上的安慰,加深父子感情。
我们如果能在交际中察颜观色,随机应变,也是一种本领。例如在访问中,我们常常会遇见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访问者应全神贯注地与人交谈,与此同时,也应对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敏锐地感知,恰当地处理。主人一面和你说话,一面眼睛向别处看,同时有人在小声讲话,这表明你的来访打断了对方什么重要的事,主人心里惦记着这件事,虽然他在接待你,却是心不在焉。这时你最明智的方法是结束这次访问,丢下一句话,请求告辞:“您一定很忙,我就不耽误您宝贵的时间,过一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你走了,主人心里对你既有感激,也有内疚,他会想到:“因为自己的事,没好好接待人家。”这样,他会努力完成你的托付,以此为补偿。
再以售货员为例,售货员站在经营活动的前沿,整日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不仅应该做到服务周到,态度热情,而且还应该从细微琐碎的小事入手,注意观察顾客的一举一动,从中了解顾客的需要,掌握顾客的心理,这样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将顾客潜在的购买动机挖掘出来,使它变成积极的购买行为。美国百货店大王,被人誉为商业道德创始者的圣商瓦那美卡,曾经对自己的售货员说:“生意的本质就是找顾客所需求的东西,然后让客人知道他们可以用你所给的东西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售货员就需要积极主动,用热情巧妙的话语去打动顾客,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慷慨解囊。
请看一位韩国售货员是怎样说服顾客的。在一个超级市场里,一位先生带着儿子来体育服装专柜买棒球衣。还未开口,一位售货员便对他一笑,说:“您来啦,您是想买一套棒球衣吧!”这位先生感到十分奇怪:“是啊,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我看您一走过来,眼睛就盯着棒球衣,而且您儿子手中还拿着棒球呢!”自然而然,就从心理上亲近了顾客,也赢得了他的好感。当他选中一套,正要付款时,售货员走上来笑眯眯地对他说:“还有一套和这套球衣相配的汗衫、长袜呢!”这位先生一想,说得有理,要买就买全,于是点头称是。这位小姐一边包装衣物,一面漫不经心地看着小孩子穿的鞋,亲切地问:“小弟弟,你还没有球鞋?”孩子摇摇头。小姐转过身来,以恳求的眼光看着这位先生说:“请您再破费一点儿给孩子买一双球鞋吧!这么一个英俊的小伙子,穿上一套新球衣球鞋,那才真叫精神呢!”这位先生还在犹豫,鞋已包好递到了他手上。这位先生一边接过东西,一边高兴地称赞她:“你真会说话,让人家花了钱还觉得心里高兴。”一算共计花费一万多韩元。
可见,出色的售货员不仅要卖给顾客要买的东西,而且要把一些顾客“想”买的或未来“想”买的东西卖给他,让顾客成为实际顾客,同时,成功的售货员还时刻注意到顾客的满意程度,绝不做一次性买卖,尽力使自己接待过的消费者成为永久的顾客。层层剥笋法
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是疑虑重重,非一点即通,而需像剥笋一样,把握脉络,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理说透。这就是层层剥笋法。
说到层层剥笋,人们往往会想起列宁用这种方法说服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哈默的事。
哈默于1898年生于美国纽约市。18岁那年,哈默接管了父亲的制药厂,当上了老板。由于管理有方,制药厂买卖兴隆,收入大增,几年之后,22岁的哈默就成了百万富翁。
1921年,他听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吸收外资,就打算去苏联做买卖。他想,在苏联目前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得到粮食。而这时美国粮食正值大丰收,一美元可买到35.24升大米,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代价送往市场出售。而苏联有的是美国需要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交换,岂不是很好吗?哈默打定了主意,来到苏联。
哈默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列宁的办公室。列宁和他做了亲切的交谈。粮食问题谈完以后,列宁对哈默说,希望他在苏联投资,经营企业,哈默听了,默默不语。为什么呢?因为西方对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见,搞了许多怀有恶意的宣传,使许多人把苏维埃政策看成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是“到月球去探险”。俗语说,谣言可以铄金。哈默虽然做了勇敢的“探险”者,同苏联做了一笔粮食交易,但对在苏联投资办企业一事,仍心存疑虑。
明察秋毫的列宁看透了哈默的心事。他讲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告诉哈默:“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
经过一番交谈,哈默弄清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和苏联吸引外资办企业的平等互利原则,很想干一番。但是说着说着,又动摇起来,想打退堂鼓。当列宁听出哈默担心苏联政府机关人员办事拖拉时,立即安慰说:“官僚主义,这是我们最大的祸害之一。我打算指定一两个人组成特别委员会,全权处理这一事务,他们会向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帮助。”
列宁看哈默的眼神里还流露着不放心的意思,就索性把话说得一清二楚:“我们明白,我们必须确定一些条件,保证承租的人有利可图。商人不都是慈善家,除非觉得可以赚钱,不然只有傻瓜才会在苏联投资。”没过多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
列宁对哈默的一连串的不解、疑虑,像剥笋一样逐个加以分析,斩钉截铁、干脆利落毫不含糊,把政策交待得明明白白,使得哈默的心好像一块石头落了地。这就是“层层剥笋法”的奇效。
试想,如果列宁只是简单地向哈默做些保证的允诺,效果肯定不会像这样好。
添加佐料法
大凡厨师都有这样的经验:要使菜肴美味可口,要注意适加佐料。说服也是这样,你在说服别人时,恰到好处地添上一句歇后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