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别的不感兴趣。我主要是玩游戏攻关,攻下关来好跟同学去吹牛。”男孩的坦白让专家对他很同情。是啊,哪个男孩不想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自己很行呢!
“可是,我玩着玩着忘了时间,一共玩了五个小时,一看表已经是深夜1点了。”男孩讲述着头天晚上的事情,他静静地听。“我很害怕,硬着头皮往家走,走到家门口,我不敢进去,跑到河边站了很久,最后还是回去了。”
“回家以后怎么样呢?”
“我爸在外面找我找了好几个小时,也是刚刚回到家。他又急又气,问我干什么去了。我说去同学家了。我爸就拿起扫帚狠狠地打了我……”
“那是爸爸第一次打你吗?”
“是的。”
“听你爸说,扫帚都打断了,一定很疼吧?打什么地方了?”他好奇地问,好像挨打的是自己的儿子。
“打大腿和屁股中间。疼倒是没有什么,只是我第一次看到我爸这么着急,我很难过……”男孩说着,用手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他连忙递给他一条毛巾,他也被这个孩子深深打动——自己挨了打没在乎,在乎的是让爸爸着急了。多么善良的孩子!
“你能体会爸爸的心就好。你爸爸都50多岁了,你才上初中,你爸爸快40岁了才有你,能不爱你吗!你跟他讲实话了吗?”
“没有。”孩子哭得更伤心了。
“待会儿马上把实情告诉爸爸妈妈,请求他们的原谅。你要爱他们,就不要让他们再为你操心呀!你家里有钱买电脑吗?”为了让他不再哭,专家转了个话题。
“二手电脑3000元一台,我家才攒了1000多元。”男孩回答。
“慢慢攒,攒够了钱买一台,自己在家里玩会安全得多。”他很同情这个爱玩电脑的孩子。
“我会节省钱的。我以后不会让父母操心了。您相信我吗?”男孩用渴望的眼光望着他。
“你是个善良诚实的孩子,我当然相信你。我想,你爸爸妈妈也会相信你的。一会儿就把实情告诉他们,好吗?”他拍拍他的肩,给他鼓励。
“好。”男孩点着头。这时,时针已经指向6点,他的爸爸妈妈走了进来。
“你有一个好儿子。”专家对男孩的父亲说。
这位父亲深深地鞠了一躬,泪水不停地往下流。“如果今天没有见到你,真不知道这件事怎么收场,不知道应该怎样再跟儿子相处。”
“没什么。以后家庭中不管出现什么问题,父母、孩子都坐下来谈一谈,做父母的要用心听孩子说,而孩子呢,也要实话实说。”
当父亲听了买电脑的建议,便说马上去买。专家制止了他:“事到如今,只能等攒够了钱再买,教育也要有个过程。”
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这个故事中,如果孩子死活不肯说出实情,爸爸又非要问清楚不可,僵持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学会沟通,对父母和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与孩子沟通的诀窍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艺术,主要表现在耐心倾听、发现、童心未泯、说话算数等几个方面。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实际上也是两个生命的碰撞。
许多聪明的家长就是注意了倾听(即使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耐着性子听),才知道了孩子一串串心里话,使沟通变得很容易。
倾听,不但要努力听进去,而且要思考,注重发现孩子谈话中的闪光点。比如,发现孩子能够第一次正确运用成语,要给予赞赏;孩子第一次引用了一句名言,要表示出高兴;当孩子慷慨陈词、有理有据地争辩时,就应该夸张地称赞:“你就像个雄辩家。”这样,孩子不但愿意经常和家长沟通,还会主动提高沟通的质量。
两代人沟通的艺术,还在于家长既是“童心未泯”,又要“老谋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没有“老谋深算”,则无法引导孩子。
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在和孩子沟通上过于急躁,常常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总幻想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大,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乏扎实的行动,亲子关系就有可能长期不和谐。
和所有的友谊一样,两代人的沟通还要有一个“信”字。“说话算数”道理很简单,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如果不能学习古代“曾子杀猪教子”,那就只能在孩子心目中失去“诚信”,哪里还谈得到两代人的沟通?
所以,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不能一味地说教、指责,要做到“哪壶先开提哪壶”,只有这样,才能敞开孩子的心扉,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幽默地和孩子沟通
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绝不会有人拒绝笑声。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从一些俗话便可见一斑,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往往弄得非常对立。殊不知,最好的家教应该是略带一些幽默。
一个4岁的孩子因为痴迷于武侠电视剧,天天冲冲杀杀的,他爸爸很是担心。一天,孩子又在商店里看中了一支新式玩具步枪,缠着要买,而家中的武器玩具早就堆积如山。爸爸说:“儿子,你的军费开支也太大了,现在是和平时期,咱们裁减点军费如何?”儿子扑哧一声笑了,从此,再也没有要父亲买过武器玩具。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但是不同的灌输形式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疾言厉色的教育可以威慑孩子,但它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是一种不得要领的教育方式。心平气和式的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父母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疼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而更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不灭的印迹,使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绝不会有人拒绝笑声。在教育孩子时,一个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着,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怎样才能让别人喜欢你
如何使别人更欢你
有谁不希望让人喜欢?应该不会有人希望别人都讨厌自己吧!可是,让人喜欢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怎样才能使别人喜欢自己呢?
你每天所接触的人,老板、同事、客户、家人、朋友,人人都喜欢你吗?恐怕未必吧!就连自己心爱的人,男女朋友、丈夫妻子,有时我们也不免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
“喜欢”是一种微妙的感觉,它和爱情一样,往往没办法用言语表现出来,而只能凭心灵去体会。即使是相爱中的人,要说出我爱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样的道理。一般人很少会对别人说:“我喜欢你。”
因此,是不是受人喜欢就变成一种直觉,你是不是受人喜欢,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得到,没有人会鲁莽地告诉你,他们心中真正的感受。奇妙的是,我们心中总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谁是受欢迎的人物,更遗憾的是,这个人往往不是自己。仔细想想,人们喜欢的对象,大半都具备有相同的特质,不论在什么场合,总是某些类型的人特别讨人喜欢。我们会说:“他在任何地方,都能谈笑风生。”“别人总是喜欢围在他的身边。”“只要他一出现,气氛就愉快多了。”
这些备受欢迎的人,大半都具备几个特点:
第一是亲切。爱摆架子的人,人人看见都会敬而远之。能够随时随地放下身分地位,和其他人愉快相处,这样的人才让人由衷喜爱。不论是大官、大老板还是大人物、大明星,只要乐于接近周围的人,随时保持快活的心情,愿意说些家常话,对周围人有像对自己家人一样的亲切态度,就会使人乐于接近,而且受到别人发自真心的喜爱。
第二点是开朗。每天开开心心的人,谁见了都会喜欢。脸上带着笑容,与他见面也会觉得自己变愉快,这种乐观的态度心情不自觉地就会感染到身旁的人,大家不由自主地就会想找他接近。
第三点是热心。在团体中热心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很多人为了一些小事怕麻烦,只会一味的推托,总是觉得为什么是我来做,总是怕吃亏,这样的人是不易受欢迎的。热心的人在大家需要帮忙时会挺身而出;有时会不计较自己损失的利益来造福大众,这样的人,我们往往会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感谢并敬重他。
第四点是幽默。会说笑逗大家开心的人,去哪儿都占了上风。人人都喜爱开心果,谁爱愁眉苦脸呢?虽然他们背后或许有满腹苦水,但是面对大家时还是把欢笑带出来,谁能不爱他们呢?
第五点是好看。丑陋的人里面,也有讨人喜欢的,不过生得好看,到处都占一点便宜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诗人说:“美是永恒的喜悦。”喜欢美好的事物,本来是人的天性,美丽的人到处被人簇拥着,也就是这种天性的反映。外表、打扮、穿着能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也是吸引人的重要条件呢!
而另外两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人缘”与“亲和力”。总是会有一些人生来就带有一种特质,人缘就是特别好,大家提到他时就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所以如果你拥有一身好的条件,但人缘不好的话,还是失败的。而一些官员、明星,如果没有亲和力,只会摆架子,虽然地位高或者知名度高,还是不算成功的。
上述的特质,都是受欢迎的人的特质,你做到了哪些点呢?多多观察你四周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在你遇到任何状况时,想想这样的人会怎么处理事情,相信你也会变成一个很受人欢迎的人喔!
给人一个好印象
我们要得到好的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就是要给人好的第一印象。如此一来,才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近更多的人。
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认识这个人的下一步先人为主的观念,不论是好是坏。所以第一眼的印象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内在的固然重要,但外表也不容忽视。如果你外表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拥有再多的内涵再多的才华,可能在第一次与人接触时,就让人拒之门外了。选购商品时,两个一样的产品,一个外包装看起来脏脏又破损不堪,另一个是干干净净的,虽然只是外包装而己,但我们都不难猜想出会被买走的是哪一个吧。商品如此,人更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在选购商品时懂得这个道理,却不知自己也是这般,那可就是很可悲的事!
要如何让自己外表好看,不是要你花钱去整容去买一些虚假,而是由衷地让自己外在变得更好看。
第一点,要干净。穿着干干净净的人,让人看了也觉得舒服,让人想亲近。所以能够把自己外表随时呈现平实质朴、干干净净是很重要的,否则大家可能在第一眼后就敬而远之了。
第二点,是要有自信。“有自信的人最美”就是这样的道理。有自信的容貌,会让人觉得充满希望,让人觉得活力十足、魅力万分。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要从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着手,多接触自己喜好的事物,人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总会特别的起劲,那样自信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了。
第三点,要能时时保持微笑。俗语说,“巴掌不打笑脸人”,人若能经常保持微笑,别人也会对你微笑的。若是常板着脸孔,在别人眼中只是一种孤傲幼稚的行为罢了,少了微笑,就少了一份最起码的友善。人若经常微笑,自己也会感到愉快,心情自然也就好,整个外表也就表现地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别人也觉得心情轻松多了。
所以我们要得到好的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就是要给人好的第一印象。如此一来,才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近更多的人,所以我们要时时注意自己最基本的外在是否合宜,这是很重要的。
想想你生活中那些令你永难忘怀的会面:第一回与你的未来伴侣约会;一次事关人生前途的求职面晤;或者与某个深具个性的人相见。聚焦在那最初7秒钟:你感受到了什么?在唇齿未启之前你是否已“读”懂了他人表露出来的信息?你是否也想到他人也在“读”你?
1.身体语言
多年来,我与好多成功的商企精英、政治领袖和媒界明星打过交道,我曾经指导过不少人如何充分表达自己,如何对答尖酸的提问以及怎样有效地与人交流,我发现的一个秘密是:在与人交往时,你必须将你的整个身体都看作是一个表露信息的存在物,你必须随时记住,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说话。
假如你善于运用你的身体语言,他人将乐于接纳你并与你合作。要知道,外表、情绪、言辞、语调、眼神、姿态、抓住他人兴趣的能力,这些都是你自身可利用的资本,其他人正由此形成对你的第一印象。
追忆你生活中三次给人良好印象的时刻,思忖一下助你成功的因素是什么?我想无非是这些:言辞诚恳,思想明确,举止端庄,全神贯注,直至忘我之境。
2.表里如一
不少指导社交的实用小册子总是这样规劝你:你应该昂首阔步走进去,先声夺人地向周围人炫示你的光彩,它们教导你要用“虎钳般有力的握手”来给人一个下马威,还暗授密机似的说你必须用催眠术士般咄咄逼人的目光盯牢他人。假如你真的照此行事,你会让每一个人都发疯的——自然也包括你自己。
真正的社交秘诀是:你应始终如一地显示你最好的一面。那些最有影响力的人从不因场合变幻而改变他们的个性,不论是亲切的私人交谈,还是向公众发表演说,抑或参加求职面试,他们总是一以贯之,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处处显露出他们真实的自我,他们用全部身心与人交流,他们的音调与姿态也总能与口中的表白和谐一致,一切都显得那么浑然天成。
然而,某些面向公众演说的人却常常向听众发出令人迷惑的信息。我的一位相识便是如此,当他说“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在这儿”时,目光却盯着听众的鞋子,其实,这表明他并非很高兴,他看起来抑郁、怯懦、甚至有些沮丧。
听众一点儿不蠢,他们重亲眼所见而轻两耳所闻,他们会想,这个人一点儿也不诚实,完全言不由衷,满嘴尽是套话。
3.善用眼神
无论对象是1个人还是100个人,你都必须记住与之说话时一定要看着他们。有些人起初说话时还看着听众,可没说几句就转移视线,眼瞧窗外,令人心中别扭。
当你迈进一个有人的房间时,你的眼光应该随意自在,直接瞧着房子里的人并向他们示以微笑,这表明你轻松自若,易于被人接受。有人说当他们走进一间聚满人群的房子时就宛如闯进狮笼般紧张,我觉得大可不必。即使同意这个比喻,那么,当我走进时,我也不会紧张兮兮地只顾瞧自己的脚,或者莫名其妙地仰视天花板,而应该看着那些“狮子”们!
微笑是重要的,但那种如同粘贴到脸上的假笑却和不看着人说话一样令人不悦。最佳的微笑应该是自然的、轻松的,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4.先听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