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心理,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些心态逐渐演变就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
由于社会制约机制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确实能从中捞到了某些好处,更使得自私之风盛行不衰。然而,自私导致极端的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丑恶现象的出现,它使得社会风气败坏,是违法违纪的根源,所以,必须克服这种病态心理。
◎爱慕虚荣危害多
生活中许多人因面子问题而变得虚荣,也因此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和祸根。我们的社会似乎不太谴责虚荣,仿佛人人爱慕虚荣,无需谴责,事实上,许多悲剧和社会问题皆源于此。
现在许多人都追求漂亮的外表,但这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可厚非。然而,当前却流行一种“整容”时尚。
据说有一位女青年为了见面时让男友大吃一惊,便跑到整容院做腮红。可是,她原本想要的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的效果。谁知手术做完后,她发现这些腮红的面积很大,跟羞红了脸没多少区别。但若想去除,却已不可能了。试问,这难道不是虚荣造成的悲剧吗?
更可悲的是,一些还未踏人社会的青年学生,由于爱慕虚荣,都十分注重衣服首饰以及哥们儿间的吃喝玩乐,但家里又不给钱任其挥霍,于是便开始了小偷小摸,偷父母的、同学的、老师的,有的甚至走上抢劫的邪恶之路。
我们可以看出,虚荣心一旦形成,便会结合诸多不良的心态、习惯和行为,使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而离成功愈来愈远。
当你虚荣时,你会变得自负,你会错误地以为自己的能力很强。可是你应该明白,你比你装扮的要低劣、差劲得多。你私下常常窘迫不已,但你还是拼命想出尽风头,当然最终将什么也得不到。一旦真相大白,你只有无地自容,厌恶自己,失去信心,放弃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的机会。到头来虚荣带给你的只是失败。
你应该了解:你是在玩一种令人沮丧的游戏,一场注定要失败的竞争,你将变成一个固执己见的小4、的独裁者,你将处处碰壁,神经紧张,夜不成寝。
戒除虚荣心是有方法可循的,只要你平心静气地观察一下自己,不要贪婪地盯着成功,先成为自己的良友,然后再成为别人的良友。对任何人都坦诚相待,这样,你便于无形之中远离了虚荣。
◎走出自私
禁止自私是一种办不到的理想:我们总是在做我们内心想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自私并不都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私欲太盛,利令智昏,时时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以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为乐事,一切围着自己想问题,一切围着自己办事情,在满足其一己之私的过程中,不惜损害公益事业,不惜妨害他人利益。这样的人谁不怕?怕的时间长了,也就如同瘟疫一样,人们避之唯恐不及;怕的人多了,也就如过街老鼠一样,人人见之喊打。这样的人即便是比别人多捞取了一些利益,也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如果说,他们也侈谈什么成功,充其是不过是鸡鸣狗盗的成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英国有旬谚语说得好:“点燃别人的房子,煮熟自己的鸡蛋。”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那些妨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为。
自私者损人肥己式的小聪明,是一种卑鄙的聪阴,是那种打洞钻空了房屋,而在房屋倒塌前迅速迁居的“老鼠式的聪明”;是那种欺骗熊为它挖洞,洞一挖成便把熊赶走的“狐狸式的聪明”;是那种在即将吞食猎物时,却假装慈悲流泪的“鳄鱼式的聪明”。
诚然,在无垠的时间和空间里,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独一无二的点上,而每一个人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关心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是每个人的追求,这没有什么不合理,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为此,社会才能充满勃勃生机,充满欢歌笑语。
然而,当自私自利者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来为自己的自私行为进行辩护的时候,便是极其荒谬的。他的所谓“为己”是指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
前者的关心自我、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绝不是以损害他人为前提,相反,前者的最终目的和实际的人生效果应该是为人、为大众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模式。而极端自私自利者的前提是损公损人,是奉行所谓“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荒谬的理论。
如果你是以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前提丽发展自苫,实现自己,那么你就站到了自私者的行列。如果你不愿把自己贬落到普通动物的层次,不愿丢掉人的尊严,不愿缺少人的概念的任何一项内容,那你就必须尊重社会的公共道德,遵守文化的规范。也许要你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太空洞抽象,不合实际。但是,每一个人,不论是东方文化环境里的人,还是谣方文化环境里的人;也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人人都要讲究公共道德,以公众利益、大众利益为上。
现代社会奉行人人相爱,大家互助,而不是人人搞鬼,互相损害。人人相爱,大家互助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社会。人人搞鬼,互相损害的社会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混乱的社会。这个社会不可能长久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社会混乱不堪,哪里有个人的安宁幸福呢?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从政治高度谈到了自私的危害性:
一个人如果把他的私利,作为他行动的中心,是很不好的,对一切事物都拿自己做标准是一件极坏的事,因为无论何事若经过这样的一个人的手里,他一定会把那些事为自己的私利而扭曲的;雨这种行为一定常常是与他的君主或国家的利益违背的。先顾臣仆之利,后及君主之利,这已经是很不合适的;然而有时竟以臣之小利而不顾君主之大利,这就是为害最烈了。这种情形即是不良的官员、财吏、使节与将帅以及其他的奸臣污吏之所为。
私欲过盛之人,没人愿与之共事,因而永远难成大器。世间小人,个个蝇营狗苟,皆私欲所惑也;而世间君子,皆坦坦荡荡,能克已私欲而走向成功。
◎摆脱虚荣
虚荣心是人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有一点点虚荣心,无可非议,人之生而为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如果虚荣过了头。那就会成为阻碍成功的心理缺陷。
虚荣的魔墙阻隔着我们与成功握手,虚荣心过强的人,很容易被赞美之词迷惑,甚至不能自持,走向了一个虚幻的世界。爱慕虚荣就是太渴望别人认可,即使明知别人是奉承他还愿意洗耳恭听,甚至还会不惜以欺骗、撒谎来获得赞美之词。
那么虚荣心如何才能摆脱,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虚荣呢?
让我们先审视一下爱慕虚荣的原因吧,将有助于你提出一些办法,消除虚荣心的心理。下面列举出的都是人们坚持虚荣的一些常见原因,其中大都是表面性的“好处”,它将人引入误区。
(1)将支配自己情感的责任交付于他人。如果你。情绪不佳(消沉、痛苦、抑郁等)是由于别人不赞许你而造成的,那么不应由他们,而是由你来对你的情绪负责。如果由于他们没有给你赞许而导致你情绪不佳,那么要你做出改变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情绪不佳是他们造成的,也是他们的过错。这样,他们使你不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因而寻求赞许使你免于做出改变。而这样做的结罘是降低你的自我形象,促使你产生自我怜悯,以至无所作为。相反,如果你不需要获得赞许,那么你在得不到赞许时就不会自我怜悯。
(2)不无自欺地认为,你所奉为尊者的人对你印象都不错,因而很是得意。但只要别人比你显得更为重要,你的内心就会十分不如意。从别人对你的注意中求得慰藉,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实际上,他人对你虚荣心的满足,基根本意义并不大。当别人在恭维你的时候,出于真心的是少数,即使出于真心,有时也是不假思索地随便说了几句,更不用说出于某种目的的违心的恭维了。只有摆脱虚荣心,你才能分清哪些是真心话,哪些只是恭维罢了。
摆脱忧虑的阴影
◎忧虑是健康的大敌
对于跋涉在成功道路上的人来说,成功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相伴而来的是焦躁和忧虑,这些不良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长期生活在忧虑和紧张之中,这样的人的心理状况是极为混乱的,渐渐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精神和行为,并且会造成极其不良的后果。
在谈到忧虑对人的影响时,一位医生说,有70%的人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好起来。这些病都是真病,比如胃溃疡,恐惧使你忧虑,忧虑使你紧张,并影响到你胃部的神经,使胃里的胃液由正常变为不正常,因此就容易产生胃溃疡。
忧虑也容易导致神经和精神问题。一半以上的患有神经病的人,在强力的显微镜下,以最现代的方法来检查他们的神经时,却发现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他们“神经上的毛病”都不是因为神经本身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而是因为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恐惧、挫败、颓丧等情绪造成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大量消除了那些可怕的、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可是,医学界一直还不能治疗精神和身体上那些不是由细菌所引起,而是由于情绪上的忧虑、恐惧、憎恨、烦躁,以及绝望所引起的病症。这种情绪性疾病所引起的灾难正日渐增加,日渐广泛,而且速度快得惊人。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而跟周围的环境隔断了所有的关系,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解决他所忧虑的问题。
忧虑还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其他疾病。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罗素·塞西尔博士是世界知名的治疗关节炎权威,他列举了四种最容易得关节炎的情况:婚姻破裂、财务上的不幸和难关、寂寞和忧虑、长期的愤怒。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经告诉他的学生说:“要愿意承担并接受既成事实的事情,这就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艺术》里也谈到了同样的概念:“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当我们接受了最坏的情况之后,就不会再损失什么,这也就是说,一切都可以寻找回来。
可是现实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忧虑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情况,不肯由此作出改进,不愿在灾难中尽可能抢救出一点东西,他们不但不愿意重新构筑自己的财富,还沉浸于过去失败的记忆中不能自拔。终于,使自己成为忧虑情绪的牺牲者,他们摧毁了自己奠定成功的最后一块基石——健康。
人生要有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用恬淡的心情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在战胜忧虑方面,世界石油巨子——约翰·洛克菲勒做得非常出色。洛克菲勒在他33岁那年赚到了他的第一个100万。到了43岁,他建立了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垄断企业——美国标准石油公司。
那么,53岁时他又成就了什么呢?
不幸的是,53岁时,他却成了忧虑的俘虏。充满忧虑及压力的生活早已摧毁了他的健康,他的传记作者温格勒说,他在53岁时,看起来就像个僵硬的木乃伊。
洛克菲勒53岁时因为莫名的消化系统疾病,头发不断脱落,甚至连睫毛也无法幸免,最后只剩几根稀疏的眉毛。
温格勒说:“他的情况极为恶劣,有一阵子他只得以酸奶为主食。”医生们诊断他患了一种神经性脱毛病,后来,他不得不戴一顶扁帽。不久以后,他订做了一个500美金的假发,从此,一生都没有脱下来过。
洛克菲勒原来体魄强健,他是在农庄长大的,有宽阔的肩膀,迈着有力的步伐。
可是,在多数人的巅峰岁月——53岁时他却肩膀下垂、步履蹒跚。另一位传记作者说:“当照镜子时,他看到的是一位老人。无休止地工作、操劳、体力透支、整晚失眠、运动和休息的缺乏,终于让他付出惨重的代价。”
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只能靠简单饮食为主。他每周收入高达几万美金——可是他一个星期能吃得下的食物却要不了两块钱。医生只允许他喝酸奶,吃几片苏打饼干。他的皮肤毫无血色,那只是包在骨头上的一层皮。他只能用钱买最好的医疗,使他不至于53岁就去世。
后来,医生告诉他一个惊人的事实,他或者选择财富与忧虑,或者他的生命。他们警告他:再不退休,就死路一条。
他终于退休了,可惜退休前,忧虑已经摧毁了他的身体。
当全美着名的女作家艾达·塔贝尔见到他时,大吃一惊,她写道:“他的脸上饱经忧患,他是我见过的最老的人。”
老?怎么会呢?
洛克菲勒比麦克阿瑟反攻菲律宾时,还要年轻几岁呢!可是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以致艾达·塔贝尔感到他太可怜了,当时她正着手写一篇讨伐标准石油公司的文章,她没有任何理由同情这位一手建立起这个“八爪鱼”的首脑,然而,当她看见洛克菲勒在教堂主日,急切地渴求他人同情的目光时,她说:“我心中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而且那种感觉十分强烈,那就是我为他难过,我了解孤独和恐惧的滋味。”
医生竭尽全力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们要他遵守三项原则——这三项原则,终其一生,他都牢牢记住。这三项原则是:
(1)避免忧虑,绝不要在任何情况下为任何事烦恼。
(2)放轻松,多从事缓慢的运动。
(3)注意饮食,每顿只吃七分饱。
洛克菲勒严格遵守这些原则,战胜了忧虑,因此他捡回一条命,并且还得以长寿,他去世时已经是98岁的高龄了。
忧虑,是人在面临不利环境和条件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抑制。它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使人精神沮丧,身心疲惫。那些忧心忡忡的人,总是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生活成了一种苦刑。恰如高尔基说的,忧虑像磨盘似的,把生活中所有美好的、光明的一切和生活的幻想所赋予的一切,都碾成枯燥,单调而又刺鼻的烟。
忧虑的人是无法专注于工作的。忧虑也使人神思恍惚,反应减慢,智力水平下降。整天为不如意的事忧虑伤神,大脑长期处于低潮状态,工作、劳动自然不会取得成果。忧虑也会使人生病,中医早就指出“忧者伤神”。长期心绪不佳,胃口必然不好,体质必然虚弱。严重的忧虑症,还可能引发轻生。
忧虑的人常常会有这样一些心态:
(1)逃避问题。由于问题难以解决而干脆采取回避态度,但事实上问题依然存在,自己只是在表面上逃避,内心深处还是放不下,难题成为心头的沉重包袱。
(2)对问题过分执着,将其看得过于严重。这实际上是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3)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自我封闭。所谓“烦着呢,别理我”,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