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低头不要强出头
学会低头,也就是懂得放弃,若要硬是强出头,只有碰壁。
一次,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昂首挺胸,迈着大步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不料,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恰巧,这时那位前辈前来迎接他,见之,笑笑说:“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年轻人不解,疑惑地望着他。“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生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老人平静地阐发着他的睿智。
这位年轻人,就是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
据说,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作为人生的生活准则去遵守,因此受益终生。后来,他成为功勋卓越的一代伟人。
由此想到,人生要历经千门万坎,洞开的大门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躯体,有时甚至还有人为的障碍,我们可能要不停地碰壁,或伏地而行。若一味地讲“骨气”,到头来,不但被拒之门外,而且还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学会低头,该低头时就低头,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它既是人生进步的一种策略和智慧,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不可缺少的风度和修养。
苏东坡在《留候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去甚远也,这也算得上是对学会低头的另一种注解吧。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别以为自己不平凡,想象得自己如何伟大,事实上,正是众多平凡的人们,凭着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建构了这个社会的基石。
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时常喜欢在夜晚到海边散步,观看天上的星象。
有一天,他又和往常一样来到海岸边,正巧遇上一个打鱼归来的渔夫正坐在石头上补着他的网。渔夫见到仰头看着天空的天文学家,热情地和对方打了个招呼:“先生,今晚的夜色真美啊!”
天文学家不屑地望了渔夫一眼,回答道:“我不是在欣赏夜色,我是在研究天空中的星星,你懂得星象学吗?”
渔夫经过这一阵抢白,不好意思地讪讪答道:“我只是一个打鱼的,哪会懂得这么高深的学问啊?”
天文学家从鼻孔中“哼”了一声,不再理会渔夫,继续昂首观看他的星象,渐行渐远离去。
在天文学家走惯了海边路上,这一天不知道是谁掘了一个大洞。天文学家走着走着,脚下一不留神,猛然跌进了这个大洞之中,幸而伤势不重,只是跌断了腿骨,无力自行爬出洞来。
天文学家在洞中发出一连串的哀嚎,希望有人能够听见他的声音而赶来搭救。不远处的渔夫完成自己的工作,带着渔网打算回家,听到天文学家的求救声,连忙快步赶了过来,利用手中现成的渔网垂到洞中,将天文学家拉了上来。
天文学家坐在地上喘息着,犹不忘为自己失足跌落洞中的窘态做掩饰。他对渔夫解释,他是因为专注于观察天象才会忽略了地上的这个大洞。
渔夫笑着道:“没关系,我这个破渔网,网不住天上的星星,但要救您却是绰绰有余。
下次您若是遇上同样的情况,大可再叫我来拉您上来。”
拥有梦想,正像是可以仰观天上的星辰一样,的确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期待,但千万莫要像故事中的天文学家一样。只顾着捕捉那遥远不可及的迷梦,忘了身前正有一个大洞在等着他。
渔夫的破网从来与星星无缘,却能够在最适当的时机,解救满是梦想的人跌落深洞的困境。
学会接纳自己做创造奇迹的人
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像某人很漂亮啦,工作能力很强啦,人缘很好啦,但我们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及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一种传统教育下过度谦虚的表现,因为要严以律己,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与批评就很多,期望也就过高,常常造成否定自己的心态;认为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够好,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感,失去了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存在没什么价值,因而活得非常消沉,甚至厌世。
有鉴于此,美国的赫里丝女士,发起了一个叫做蓝色缎带的运动,希望能在二千年的时候,每一个美国人都能拿到一条她设计的蓝色缎带,上面写着“WhoIammakesadifference”,也就是我可以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价值的意思。她处处散发这样的缎带,鼓励大家把缎带送给家人和朋友,谢谢这些在我们四周的人。她也四处演讲,强调每个人的价值。结果因为这些缎带的传送,引发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也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命。
其中有一个故事十分发人深省:有一次这位女士给了一个朋友三条缎带,希望他能送给别人。这位朋友送了一条给他不苟言笑、事事挑剔的上司,他认为由于他的严厉使他多学到许多东西,另外他还多给了一条缎带,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给另外一个影响他生命的人。
他的上司非常惊讶,因为所有的员工一向对他是敬而远之。他知道自己的人缘很差,没想到还有人会感念他严苛的态度,把它当做是正面的影响,而向他致谢,这使他的心顿时柔软起来。
这个上司一个下午都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室里,而后他提早下班回家,把那条缎带给了他正值青少年期的儿子。他们父子关系一向不好,平时他忙着公务,不太顾家,对儿子也只有责备,很少赞赏。那天他怀着一颗歉疚的心,把缎带给了儿子,同时为自己一向的态度道歉,他告诉儿子,其实他的存在带给他这个父亲无限的喜悦与骄傲,尽管他从未称赞他,也少有时间与他相处,但是他是十分爱他的,也以他为荣。
当他说完了这些话,儿子竟然号啕大哭。他对父亲说:他以为他父亲一点也不在乎他,他觉得人生一点价值都没有,他不喜欢自己,恨自己不能讨父亲的欢心,正准备以自杀来结束痛苦的一生,没想到他父亲的一番言语,打开了心结,也救了他一条性命。这位父亲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点失去了独生的儿子而不自知。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调整了生活的重心,也重建了亲子关系,加强了儿子对自己的信心。就这样,整个家庭因为一条小小的缎带而彻底改观。
蓝色的缎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因为它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提醒我们要接受自己、关爱自己。我们是可以创造奇迹、创造不同的人,不论我们是谁,都有这样的能力。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这世界的美好、光明的一面,也才能生活得愉快,真正地去爱,去创造生命。
作出正确的取舍才能把握命运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着人生无数次的抉择。当机会接踵而来时,只有那些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的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运。
树立了远大目标,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就有了明确的衡量准绳。孟子曰:舍生取义,这是他的选择标准。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标。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潇洒傲岸之中,透出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凭借生花妙笔,他很快名扬天下,荣登翰林学土位这一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巅峰。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不过是替皇上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这时的李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安享荣华富贵,还是走向江湖穷困潦倒呢。以自己的追求目标作衡量标准,李白毅然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弃官而去。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之后的岁月中,他本可以无数次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享受高官厚禄。这些机会对于当时的国人而言,无疑是功成名就的最好选择。但是,有了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目标,周恩来毅然放弃了这些所谓的机会,而是选择了血与火、粗茶和淡饭,九死一生,铸就了共和国的崛起和辉煌。
一些看似无谓的选择其实是奠定我们一生重大抉择的基础,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多么远大的理想,伟大的事业,都必须从小处做起,从平凡处做起,所以对于看似琐碎的选择,也要慎重对待,考虑选择的结果是否有益于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
很多人觉得学习之余暂时放松一下不会影响什么,确实,劳逸结合对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而去玩游戏,明天就要考试今天却去郊游而不复习,这样的选择多了,就会陷入享乐的诱惑不能自拔,进取心就会逐步丧失。最近新闻经常报道,一些中小学生痴迷打电子游戏,从旷课发展至逃学,甚至夜不归宿,有的还陷入犯罪的深渊。他们当初面临选择学习还是玩游戏时,也认为自己只是暂时放松一下,但几次之后,便已失去了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身陷迷途。就高考而言,大学系统教育是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必要辅助手段,用游戏时间或郊游等休闲时间投入学习,是为了实现上大学的近期目标,放弃自己的一些爱好是值得的,暂时的代价也就有了付出的充分理由。
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只老鹰被人锁着。它见到一只小鸟唱着歌儿从它身旁掠过,想到自己却……于是它用尽全身的力量,挣脱了锁链,可它也挣折了自己的翅膀。它用折断的翅膀飞翔着,没飞几步,它那血淋淋的身躯还是不得不栽落在地上。
老鹰向往小鸟的自由,挣脱了锁链,却牺牲了自己的翅膀。自由的代价原来是牺牲自己的翅膀,也牺牲了自由。
自由和锁链本来就是孪生兄弟。在革命的年代,刑场的婚礼,“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气概无时不在自己脑海的深处。“不自由,毋宁死”。自由是人生最佳境界,提起自由,无不为之悠然神往。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自由似乎都被锁链控扣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都是真的吗?我问自己。就让自己活在梦境当中,当它是真的吧,可长空的老鹰挣脱有形的锁链之后,却不知自己又被内心的欲望这条无形的锁链锁着。当它饥了、渴了,回到的还是那张高张的罗网之旁。
有句俗话:“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个人一生一世,熙熙攘攘,挑肥嫌瘦,朝三暮四,为了什么,还不是为自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锁链吗?古人云:“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福。”当你福并臻,名利双收之际,也就招致了双重的捆绑,戴上了双重的锁链。这就是自己的代价。所以一个人应该学会——放弃自由。
古时有位高人在给慕名前来学到的人第一次讲道理时,池先拿了一满杯黑颜色的水,然后再往这杯子里倒清水。杯里的水不断外溢,而杯中水仍有黑颜色混在其中。这时,那高人对求学者说:“要想得到一杯清水,必先倒掉脏水,洗净杯子,学习也是如此。”
有追求必有所放弃,学习也是如此。要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就需要不断抛弃陈旧的观念,更新知识,不断调整改变思维方式。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过:“我不久学会了识别那些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只是充塞耳目、会转移主要目标的东园撇下不管。”论证时可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
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放弃、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但是,不会放弃,想拥有一切,最终你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热烈,就无法享受花前月下的温馨……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但你必须学会放弃,选择适合你自己应该拥有的,否则,生命将难以承受!
一个决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决定是对是错,恐怕要用一生作赌注。其实,有未必真得,无未必真失,有无随缘、得失在心,人生的遭遇不可用“得失”二字定论。爱过又痛过,才算了解爱,虽然这爱性味苦涩、无花无果,只在心里生长,只任岁月将它磨蚀……好在有时间这帖药,它根治不了你的伤,或许能慢慢止住你的痛。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成功是多元的,并没有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就是最好的,也便是成功的。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历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不,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常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幸运之神就是那样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他还说,一个卖牛奶卖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没有资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证明你卖得比他更好。
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上物理实验课时,不慎弄伤了右手。教授看到后叹口气说:“唉,你为什么非要学物理呢?为什么不去学医学、法律或语言呢?”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觉得自己对物理学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才能。”这句话在当时听似乎有点自负,但却真实地说明了爱因斯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是的,一棵草吃一粒露珠。成功学专家A·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非常诚恳地说过:“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所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借这个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下决心改变,那么,长久以来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行事不纵容美德不滥用
与人相处,美德固受人夸,一旦你稍有不慎,不能以你的美德给人以好处时,别人就会暗暗怪你,你活得多累。
看过三毛小说的人都会知道,三毛到美国留学,是带着东方女性的美德与一群杂色人种共处一个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