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11213200000014

第14章 把选择与放弃看做一种人生观(9)

小芳的悟性很强,她渴望情感,牧师的话深深地震动了她——她感到一股暖流在温暖着她那冷漠、孤寂的心。但是她马上提醒自己:“我必须马上离开,趁别人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赶快走。”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这就是她最喜欢干的事情。

她每次都是偷听,牧师几句激动人心的话是很难阻止别人的冷眼的,因为她懦弱、胆怯、自卑,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她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有一次,她又偷偷地溜进了教堂,听入迷了,居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卑和胆怯,直到教堂的钟声清脆地敲响,她才惊醒过来,可是已经来不及抢先“逃”走了。

先离开教堂的人们堵住了她迅速出逃的去路!她低着头,尾随人群,慢慢朝门外移动……

突然,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惊惶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此人正是牧师。

牧师温和地问:“你是谁家的孩子?”

这是小芳十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话,这句话就像通红的烙铁,直直地戳在她流着血的幼小心灵上。

牧师的声音不大,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是作为一位牧师多年锻炼出来的:人们停止了走动,几百双眼睛一齐注视着小芳,教堂里显得异常安静。

小芳被完全惊呆了,不知所措,眼里噙着快要掉下来的泪水。

这个牧师是一个大好人,脸上立即浮起慈祥的笑容,说:“噢——我知道了,我已经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了——你是上帝的孩子。”

他抚摸着小芳的头,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演说:

这里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你现在就可以做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

不管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好心态,明确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牧师的话激起了教堂里热烈的掌声。

那些平时瞧不起小芳的人没有对小芳说一句抱歉的话,掌声就是理解,就是歉意,就是承认,就是欢迎!

压抑在小芳心灵上整整13年的陈年冰封被“博爱”瞬间熔化……她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复杂情感,眼泪夺眶而出。

小芳的心态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7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

是的,站在现在,只能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能够把握的只有现在。“过去不等于未来”,就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和失败。过去的都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到来,只有现在是最现实的。过去决定了现在,而不能决定未来,只有现在的作为及选择才能决定未来。这就是我们拥有一个好的思路之关键所在。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既生瑜而何生亮”说的是三国时吴将周郎忌妒诸葛亮时发出的一声哀叹。其实,在人类历史上,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自己技不如人而产生忌妒并设计陷害对方的,更是不计其数。如庞涓与孙膑,公孙子都与颖考叔,唐高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等,只不过结果不一样,有的陷害成功,有的身败名裂。

实际上同样的嫉妒与陷害,其手法也大相径庭,在政治舞台上,或者在职场上还有一种很难被人发现并重视的陷害手段,叫“压制”。其陷害效果一点也不逊色于以上真刀实剑的戗害,从长远观点看,他比真刀实枪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有一出戏叫《后老婆打孩子》就是这样:说一男人妻死再续,生有前后两窝孩子,该男经常外出,继妻则对自己生的孩子与遗子两样待遇: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反对已上学的前房孩子罚跪打骂,并百般虐待。自己的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前房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挨饿受冻。长此以往,前房孩子逐渐变得目光滞呆,畏缩不前。可在人面前,这位“母亲”却尽情地诬陷说前房的孩子“低能”、“没出息”。结果把孩子折磨得猪狗不如,后来其父归来才得以解脱。

“没妈的孩子多卑琐”。这种现象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压制形成的。世上许多“猪孩”、“狼孩”的形成就足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哲人说“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就是这个道理。正像有人说的那样,把一个“聪明人”放到“傻子”堆里,“聪明人”也会变成“傻子”。这种手段更卑鄙,它比真刀实枪的伤害更残忍。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退能现象。说的是当一个人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欲望时,就产生了欲求挫折感。这时他好像变成了小孩子一样,表现得十分固执,而且富于攻击性,结果欲速则不达,犹如打麻将一样,越输越打,结果越打越输。

儿童教育也这样,让一群儿童做先易后难和先难后易两道题,结果是做先易后难者平均分数可达60分,而对做先难后易者,先做完难题成绩不佳时,进行当面批评后,你会发现孩子们会变得没精打采,并且再让他们做与第一次相同的容易题时,成绩也大不如前。这个实验可解释为,人们挨骂后会变得消沉,产生挫折感,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因此降低了智能。

在职场上,有许多处在领导岗位上的平庸之辈就是靠这种手段来整倒有能力的属下的。如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姚启圣。他害怕能力强的下属有朝一日取代自己,所以就想方设法地进行打击。他们采用的一种基本战略就是,用压制的办法,不让下属起来,不给下属立功的机会。日常工作中只给下级一些细小而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即大材小用。这样,下属心理势必产生一种挫折感,认为领导看不起自己,还没开始干,就已经消沉,工作也很难干好。这时,领导又会当众指责你无能,结果在你的同事中也造成了你无能的印象,久而久之,下级会更加消沉,不仅不能发挥出才能,反而降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社会上受上司排挤而怀才不遇的人是无法统计的。他们都是退能刺激术的可怜牺牲品。所以有人说处于领导位置的人不一定都是佼佼者,而事业上不成功者也未必都是无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坚忍不拔者,即使受到了这种狡猾卑鄙的算计,也不改其志,反倒增长了才干和见识。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范雎的人,虽说满腹经纶,但因家徒四壁,无人引荐,也只好空怀壮志,寄居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充当食客。

龙非池中物,乘雷欲上天,尽管范雎人微言轻,但他的非凡才华能使他像锥处囊中一样,时刻都有脱颖而出的可能。一次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但因为当初,齐泯王在位时燕国曾纠集四国攻打过齐国,如今齐国强盛了,魏王担心齐国报复,派须贾去重修旧好的。然而齐国因今非昔比,对魏使臣很不客气,使须贾受尽责难。但摄于齐国的威势,须贾嗫嚅无言,不能应对,范雎见状,从中代为辩驳,只把齐囊王说得五体投地,当晚便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并许以高官厚禄。但范雎出于忠义,给以严词拒绝。齐囊王更加敬重他了,接着又赐予他黄金十两以及牛、羊、酒等物以示敬重。范雎身处异国,肩负重命,岂肯私受?所以一再坚辞不纳。这时,身为正使的须贾却因“奴高于主”而大起嫉妒之心,于是心生一计,令范雎退回黄金留下牛酒。范雎听命,但他万没想到回国后,须贾却以范雎私受贿赂,卖国求荣为罪名将范雎告上魏相、魏齐。魏齐命人将范雎抓来,不问青红皂白便进行严刑拷打,只打得范雎遍体淋伤,血流满地,肋折齿落。这还不算,魏齐命人非要把范雎打死不可。后来范雎买通看守,才总算死里逃生,跑到秦国。

天生我才必有用,范雎到了秦国以后,渐渐地得到秦王的重视,鉴于当时“枝强干弱”的秦国内政和四面出击的外交政策,范雎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先站稳脚跟,他首先提出“远交近攻”这一留名千古的外交策略,于是于昭王42年(公元前29年)鼓动秦王攻韩,结果在战争中获得了重大的利益,使韩成了秦的附属国,秦实力更加强大,从而使得各诸侯国再也不敢另眼相看了。

外交上的胜利使范雎的地位日益巩固了,于是他又帮秦王在内政方面进行改革,那就是面对“奴大于主”的不正常现象实行“固干削枝”。他指出“今穰候(原秦相、魏冉、秦王之舅)内仗太后之势,外窃大王之威,用兵则诸侯震恐,解甲则列国感恩,广置耳目,布王左右,恐千秋万岁后,有秦国者,非王之子孙也!”一句话正打中秦王的要害,秦王早就担心这种局面,于是更加信任范雎,遂罢穰候之相,驱逐回籍,又安置太后于深宫不许参与改革,然后范雎为国相,封以应城号为应候。

从此秦的中央集权更集中在昭王的手上,而范雎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能过于死板。当你在原地受到压迫排挤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挪出去”。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何必一棵树上吊死人?这有个说道叫“异地发展”,用古语说叫“楚才晋用”。有很多成功者都是靠异地发展才得以成功的。为什么异地发展能够成功?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叫“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实际上,这是因为异地发展,没有“天敌”的缘故。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说某公司从美国进口一种植物,被放到福建繁殖,结果一定时间后这种植物不但茁壮成长,而且发展得特别快。什么原因使这种植物发展得这么快呢?最大的因素便是异地发展没有天敌的缘故。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是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生物学家管他叫生物链,当这种生物链在某个环节里出现断裂现象时,那么这个环节便会出现种种问题。

人也一样,如果你所在的单位出现了压制你的上级,那么,你就不能再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个环境。俗话说:此地不养爷,必有养爷处。一旦你换了新的环境,那里没有你的天敌或者说至少在一定时间里没有,这时候你便会轻松地发展自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此,可以尽最大能力地发挥你的才能,并走向成功。

如何学会认知行为模式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或是在做什么,认知行为模式可以帮助你减轻压力,减少冲突。当某些事情发生时,你也不会太过惊讶。当你学会了认知某些行为模式之后,你可以侦察出有哪一些问题可能发生,终止一些可能会有的争吵,并预防一些可能冒出的混乱隐忧。

如果你仔细观察同事,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包括你和我)都有惯性的动作与反应。换句话说,我们会被同样的事情干扰,被同样的状况困扰,因为同样的问题争执,对特定的行为产生防卫心理。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对压力的反应也是雷同的。

既然如此,你就应该经常关心你的同事行为模式,认知一些会经常重复出现的负面行为与破坏性的心理。譬如说你向一位同事提出挑战,他可以马上变得自我防卫心很强,而且会开始和你争吵。这并不是说不可以向他提出工作的挑战——总是会有这样的时候——重点在于当你认知他的行为模式,明白会有什么结果之后,你就知道并不值得这样做。这会让你避免许多的冲突,事情的进展也会更顺利、更节省时间。当然,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得先诚实地观察你自己的行为模式,或许是你自己先开启的争端,或是别人发生冲突,你在一边火上浇油。

或放在你部门中,就是有人无法准时地完成交代的任务——总是会慢上一天或两天。他的理由冠冕堂皇一大堆,但结果都是一样的——拖延进度。你知道他的行为模式,也知道后果会如何,那你就该预防万一,或至少不要在事情发生时觉得分外沮丧。当一件事要求绝对准时完成时,你最好避免与他同一组作业。如果非得跟他一起工作不可,你可以多挪出一点时间来,或是早一点开始工作,因为你完全知道后来的结果会如何。既然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你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你已经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

或许你的某个同事只要被批评,就马上会争辩不休。只要你认清这样的行为模式,在你给他建议之前,就要想一想他可能会认为这是批评而无法接受。当然,给人建议并不是不对,这完全是两回事。我所说的是一天当中不断发生的一些琐碎的评论,这常会造成毫无必要的摩擦与冲突。

或许你的同事或朋友喜欢闲话聊天。认知这样的行为模式之后,你可以在他们聊天之前,避免加入他们的谈话内容。你会明白你告诉她一个故事之后,她会去跟别的人说。即使你要她不跟别人说,甚至她答应保密,而且并无意伤人,结果都没什么两样。这并不是说她是个坏人,而是她忍不住不说三道四。如果你能认知这样的行为模式,你就能掌握状况。跟她在一起时,你最好紧闭双唇,坚守秘密,除非你不在意她跟别人分享你的秘密。如果你决定要告诉她什么,那么当每个人都知道你的秘密时,也别太介意吧!那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她行为的基本模式。

我可以举的例子实在多到不胜枚举。一个小气的人总是大方不起来。一个爱嫉妒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嫉妒的理由。一个喜欢抢功的人碰到机会绝不放过。一个不诚实的人只要有机会就要说谎。一个神经过敏的人总是爱吹毛求疵,而不管你已经做得多完美了。一个爱迟到的人,就算你特别叮咛他,他还是会迟到。一旦你认清这些行为模式,还要跟着生气,就是自我虐待。

只要能认清行为模式,你在工作中就有主控权。你能够洞察人心,懂得选择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可以跟谁在一起,最好避免跟谁在一起。这也会帮助你决定最好不要跟某些人去“某些地方”。从今天开始,注意你工作领域中的行为模式,很快地,你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了。

如何拉长战线保存主力

作战时,如果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再怎么精心谋划、英勇善战,恐怕取胜的可能性都较小了。这时一位明智的指挥官就会采取“拉长战线”的策略,以免打硬战而被敌人歼灭主力。主力一被歼灭,胜负已定,再也难打翻身之仗了。

所谓拉长战线,就是指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在军事上,这一战术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可以保存主力,维持士气。

2.可以让对方“帅老兵疲”,时间一拉长,对方也许会显得不耐烦了,并且被拖得精疲力尽。

3.可以趁此壮大实力。

4.可通过游击战累积小战果,以激励士气,训练战技。

5.等待战局的转变,以抓住有利时机。

作战是一种你死我活之争,人性之战虽然没有如此严重,但性质和作战没有什么不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就需要作出各个阶段的计划,并付诸行动,这也是一种人性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