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智慧必读丛书)
11213200000036

第36章 社交职场中学会选择和放弃(10)

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动物界的大力士——大象,在经过人的训化后,用一根麻绳拴在一个很细的撑杆上也不会挣扎,为什么呢?原来在训练的过程中,驯象员先是用铁链把大象拴在牢固的铁柱子上,野性未驯的大象最初会拼命挣扎,但是怎么挣扎也没有用。这时,驯象员在一边又对它们进行温柔地服侍和教化,最后大象放弃了挣扎,并学会了为人服务的杂耍。可以说,尽管大象在一些马戏杂耍上取得了令人叫绝的成功,但是它们对被绳子拴在一个柱子上(不管绳子和柱子的粗细与强弱)不能挣脱这一“事实”或“命运”认了,它们在试图摆脱束缚这一点上自认失败了。人当然比狗和大象聪明,把人囚禁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不管原来有多少次失败的经验,但是他们总会想逃脱并且会不断想出办法,不是有很多人九死一生历尽千辛万苦从戒备森严的监狱中越狱而逃吗?但是,在某些场合下,人是否也同样会像上述的狗或大象一样自认“失败”的命运呢?

满心希望讨老师喜欢的差生,由于经常受到老师的责骂,由于自己基础差,不管怎样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好脸色,结果他就可能破罐破摔,放弃努力,甚至走上了与老师故意捣乱的道路;不善交往的腼腆的人,在跟人接触的时候,老是冷场,老是感到不自在,不快乐,结果认了“命”,过起孤独的生活,开始回避所有的人……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事件的主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感到灰心丧气,认为不得不放弃了,一句话,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失败了。说到这里,你也可能得出了结论,那就是所谓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一种感觉,是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行动多次受阻而产生的绝望感,是自己在自己心中滋养起来的“纸老虎”。对于这种吓人的张牙舞爪的纸老虎,你不打,它是不会倒的。

在前进的路上,我们可能会做错,可能走了弯路,可能离原来的目标更远了,但是,这一切都是宝贵的体验和收获,是索尔克博士所谓的“200”次发现之一,如果我们愿意进一步地尝试和努力,那么原来的错误就是我们前进的阶梯。但是,如果我们在挫折之后对自己的能力或“命运”发生了怀疑,产生了失败情绪,想放弃努力,那么我们就已经失败了。所以,有个伟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仅从字面上严格地抠起来,我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换个表达方式可能更好一些,那就是:错误和尝试是成功之母,而失败仅仅是自己的一种感觉,一种绝望的感觉。在客观世界中,没有什么失败,失败仅仅存在于失败的人的心中。

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机会

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要在伦敦举行耗资10亿英镑、轰动全世界的婚礼。

消息传开,伦敦城内及英国各地很多工商企业都绞尽脑汁想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有的把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装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结婚时的图案。但在诸多的经营者中,谁也没赚过一家经营“望远镜”的商号。

这位老板想,人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最赚钱的东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人们最需要的东西。

盛典之时,要有百万以上的人观看,将有一多半人由于距离远,而无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礼的盛况。这些人那时最需要的不是购买一枚纪念章、买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看清人和景物的望远镜。于是他突击生产了几十万副马粪纸和放大镜片制成的简易望远镜。

那一天,正当成千上万的人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王妃的尊容和典礼盛况、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千百个卖童突然出现在人群中,高声喊道:“卖望远镜了,一英镑一个!请用一英镑看婚礼盛典!”顷刻间,几十万副望远镜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位老板发了笔大财!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公正的。就看谁抓得准、用得好。其实,在这个事例中,众多的英国工商业企业也不是没抓准机遇,只是不如生产简易望远镜的那位老板机遇抓得准罢了。说到底还是那位老板比别人研究得更细一层,他看准了那一天人们最大的需求、最需要的东西——望远镜。

所以,卡耐基认为,一个企业家关键时刻一定要抓住机遇,更深一层地研究、利用机遇。同一机遇,谁都可以利用。

但利用得最好的,毕竟只是少数。想胜人一筹,就须在认识分析上高人一筹。其实,不过是对公众需求和心理分析研究得更细一点、更深入一点,把握得更准一点,而且常需要对特定情境周围的分析研究联系起来。

明确目标会使你对机会抱着高度的警觉性,并促使你抓住这些机会。

柏克是一位移民到美国、以写作为生的作家,他在美国创立了一家以写作短篇传记为生的公司,并雇有6人。

有一天晚上,他在歌剧院发现,节目表印制得非常差,也太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当时他就兴起想印制面积较小、使用方便、美观,而且文字更吸引人的节目表的念头。

于是第二天,他准备了一份自行设计的节目表样张。给剧院经理过目,说他不但愿意提供品质较佳的节目表,还愿意免费,以便取得独家印制权;而节目表中的广告收入,足以弥补这些成本,并且能使他获利。

剧院经理同意使用他的新节目表,他们很快和所有城内的歌剧院都签了约,这门生意日后欣欣向荣,最后他们扩大营业项目,并且创办了好几份杂志,而柏克也在此时成为《妇女家庭杂志》的主编。

如果你能像发现别人的缺点一样,快速地发现机会的话,那你就能很快成功。

经常对自己讲:“机会来了,抓住他”,慢慢地,你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真的抓住了。

学会放弃不熟悉的行业

世间上行业千千万万,哪行做好了都能赚钱。每天都有企业跨台、破产,每天同样也有新的企业诞生。经营任何一种行业的商人,你应经营你熟悉的主业,把它研究深、透,方能成为该行业的老大。

作为一个成熟的商人,你要学会放弃,那些你不熟悉的行业,千万不要轻意进入,别人在赚钱,不要眼红心动,否则,今天的投资,意味着明天的垮台!

商人们:千万不要有了点钱,就认为什么生意都可做,什么行业的钱都可赚!

很多人都梦想能拥有一份好工作,这份工作最好是能带来财富、名声、地位,为人称羡。但事实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哪一种工作是真正的热门行业,无论何种工作,都无法提供完全的保障。那么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取得一份较为实际同时又富含理想色彩的工作呢?以下建议,您不妨一试:

放长线钓大鱼。求职就业,你不必总是盯着“热门”。过去是360行,现在的行当更多,但没有一种是永远的热门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旧的行业在不断消失,新的行业又不断产生。近10年来,就业市场中冒出不少新兴行业,像投资顾问、房屋中介经纪人、自由工作者等等,都吸引了大批就业人员。而一种新兴的职业之所以能在就业市场中独领风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息息相关的。一开始,它也许并不是热门,只是追求的人多了,才成了时尚。如果这时你想介入该行业,就应当充分考虑你的兴趣、能力,你的就业磨合期从益时限以及这一职业的未来前景。

其实,如今整个社会对于“职业贵贱”的观念愈来愈淡,那些过去被人视为“下等人”干的工作,现在反而更能锻炼人的本领,发挥出个人的潜力。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没有多少是按专业对口工作的,很多人是从推销员、收银员乃至在餐厅打工起步,然后一步步走上新的岗位。比起“抢短线”的激进行为,在择业中搞“长线投资”似乎更为理智、更具个性化。

以智能求生存。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如何让自己成为就业市场的“常胜将军”呢?你需要的是不断“充电”。除了本行工作,你还应当熟知一些专业以外的事务。不仅要成为专门人才,还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适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样,你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个人主导生活。为了求得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有不少人放弃了个人的兴趣追求。工作时往往超负荷运转,个人空间极小。从社会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看,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这往往并不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赚钱当然是必要的,但人们除了工作之外,对其他事物也有追求,如自由的时间、良好的健康、满意的人际关系和幸福的家庭等等。因此,一份相对自由的、能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工作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择业目标。这样,人们就可能拥有更多灵活的时间,弹性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工作才是个性化的、理想的工作。

放弃与跳槽的关系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句话对现代的打工一族而言似乎又有了另一番诠释,那就足不安于眼前的职位,渴望拥有另外一片天空。

每当年关将近。就是喜欢跳槽的“跳蚤”们蠢蠢欲动的时候,一来该拿的年终奖已经进了荷包,二来也是做完年终总结,可以重新思考工作的定位与个人的人生理想的矛盾,三来所在的公司也正是“吐故纳新”之际,也许会被人请开路,那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了。可是在跳槽之前,你能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一你能说出你放弃的理由吗?说得出,你不妨选择潇洒地离去,说不出的话,那就证明你其实并没有做好离开的准备。

如果你想选择放弃,首先要给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下面的这几个小故事的主人公无疑是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

1.“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晓雯曾经是南方某城市一家知名报社的记者,她是一家著名大学的中文系硕士,可是在这家报社却只能当个“娱记”,这与她当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显然差距甚远,于是她放弃这个收入很高的工作,毅然北上,去了某家电视台搞新闻焦点调查工作,该台的新闻焦点栏目中可谓高手如云,她一去就有些失望了,因为留给她的发展空间实在太少了,按她的推算,一年顶多能上六次节目,而作为一名白领女性,青春实在有限,于是她又跳到该台另外一个经济节目部,虽然这个节目没有什么重头戏,还要大江南北的跑新闻,可是自我成就感却太多了。对晓雯而言,报酬不是最重要的,她就是想在自我表现中获得那种成功的感觉。在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举行的一次高级人才面试会上,向每位面试人员发放了个人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关于跳槽原因的回答中,70%的人回答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因此,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想攀高枝的你,也就大可坦然了。

2.“用银子说话”

志强是一家著名网站的编辑,大慨也是互联网的第一批拥护者,他原本是一所学校的老师,过着清贫的生活,业余时间也舞文弄墨挣点小钱糊口,后来眼瞅着一批海归派回国搞起点COM,大把烧钱,他也放弃了当名公务员的志愿,离妻别子之后成为弄潮儿,当然在互联网红火的时候,钱也没有少挣。不过现在,各大门户网站都在风雨飘摇地苦撑着,每月5000元的收入也是朝不保夕,而且工作还十分辛苦,不分昼夜,现在他又想跳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传统媒体,按他的话来讲,“媒体永远都是最后一个暴利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得到承认的最直接方式是人才的价格,即:待遇。同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切又是同待遇分不开的,当一个人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时,自然就会出现“人往高处走”的情况。

3.“讨厌僵化的管理制度”

阿明是某国有企业研究所旗下的一名工程设计师。在南方一座小城市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每月近两千元的收人加上年终颇丰的奖金,足以让他过上“小康”生活了,然而眼瞅着同学们纷纷去深圳、广州打工,他的心也有点儿动了,再加上单位僵化的管理体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讲究论资排辈,终于他也走进跳槽“E”族了。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实,相信国有企业只有加大企业现代管理制度改革,才可能留住更多的人才。

4.“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伟杰一直都很喜欢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他尽心尽力地和客户搞好关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绩,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比不上其他销售员,按照公司的末位淘汰制,他很有自知之明,肯定要被裁了,不过他很自信地认为“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公司还没有表态时,就先提了辞呈,避免了被炒的尴尬。

如果将跳槽比喻成一个运动项目,那么它是像跳高,还是跳远呢?其实无论是跳高,还是跳远,你都不知道你这一跳之后,是比过去好,还是比过去更差。虽然跳槽存在风险,但诱惑更是难以抗拒,于是跳槽成为时尚,牛群不是说相声的吗?人家现在是县长,吴立宏在微软中国不是干得还可以吗?人家现在到了TCL挑大梁,李响在《足球报》干得不错,一跳之后,以150万身价转会到《体坛周报》,还推出了自己的新书:《零距离——李响与米卢的心灵对话》。

一个人如果一生中都没有遇到职业的突变,他的人生就不会取得很大成功。那么让我们时刻准备着——跳槽。

当你的新工作已经有些眉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辞职了,其实辞职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还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可以选择跟老板面谈或者写信,当然,发电子邮件的方式还是比较合适的,避免了正面交锋,也给彼此下台阶的机会。你可以在信中将辞职的原因解释清楚(当然要委婉的),并提出要离开公司的日期,还要对老板和公司的帮助及得到的机会表示感谢。

另外,切记不能够拿走公司的任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