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美好的人生(智慧必读丛书)
11213300000037

第37章 保持良好的心态(7)

内心富足的人,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他深思真正的意义,他享受宁静和孤寂,他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

③保持巅峰状态。富足之心知道什么叫低谷,但仅仅是俯视而已,了解它的危险性之后,他不会走下去的,即使走入了低谷,他也不会在那里久留,他有办法让自己走出来,再登巅峰。

在生活中,状态不佳是不好的,每每使自己错失壮大和丰富自己的良机。即使看中了良机,也由于状态不佳而让它擦肩而过。

富足之心,有着各种丰富的力量来源。如果某方面力量不够,他会给自己养精蓄锐的机会,蓄势而发。目标必在循序渐进中达成。他为自己准备的后劲是绵绵不绝的。由于后劲的频频支持。他长期处于巅峰状态。因为,力量产生于他的心间。

④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因为太富足,他任意地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内心里献出的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能力很高,永远能提供满足。

⑤体贴与友爱。富足之心的人会在十字路口,毫不犹豫给希望得到帮助的人指出一条正确的路。他们和他人建立友爱关系,不屈服也不放弃达到美好境界的目标。

⑥不自怨自艾。个性富足者对损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对于整体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小小的局部。他们不会不能释怀,不会老是对自己怨艾和指责,知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宽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采取行动来挽回损失。满心喜悦地做着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把追求简单作为生活哲学

现代人都相信社会在飞速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相信生活应该变得越来越好--更健康、更富有、更满足、更有趣。在发达国家,人们主要是以物质条件定义进步,把"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画上等号。在正规的政治讨论中,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受到质疑。

但是,美国作家丽莎·茵·普兰特指出:财富、健康和幸福的关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明确。事实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难以察觉的绝望状态下生活的。这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西方,情况尤为严重。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社会中,一对夫妻一天当中只有12分钟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周之内父母只有15分钟与子女相处;约有一半的人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

时间的危机实际上是感情的危机。大家好像每天都在为一些大事疯狂地忙碌,然后疲惫不堪,没有时间顾及其他。大家都在劳动,都在创造,但是,生活真的变好了吗?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已经证明,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幸福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幸福。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幸福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衡量幸福的标准。从总体上讲,富国的人看起来要比穷国的人幸福,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财富之外的其他因素。在富裕国家里,健康似乎更多地受到收入分配方式而不是平均收入水平的影响,与绝对贫穷相联系的物质匮乏对健康的实际影响并不十分重要;相比之下,社会不平等造成的相对贫穷的心理和社会结果对健康的影响却比较大。

抛开这些抽象的理论不说,物质的进步有时确实使人们作茧自缚。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已经成为许多工作不可或缺的帮手。不过,如果一项工作每天都面对源源不绝的电子信息,就很可能产生"信息疲乏并发症"。许多企业界的经理人和信息业的工作者抱怨,每天必须接听的电话和处理电子邮件给他们造成莫大的精神压力。"信息疲乏并发症"甚至会造成长期失眠,严重影响健康。至于伴随文明发展而来的噪音、污染等问题则更是尽人皆知的了。

幸福是什么?在丽莎·茵·普兰特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丽莎,"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丽莎认为,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必须像梭罗一样带上一把斧子走进森林,才能获得平静安逸的感觉。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我们是否愿意抵制媒体、商业向我们大力促销的"财富中心论",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的时候;当我们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的时候;当我们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吗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你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你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上早就梦想已久的摄影机;你再也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你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如果不是太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你将可以悠闲地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

许多人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而不在乎外在的虚荣,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我们需求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藩篱。为了认清它,我们必须从清除嘈杂声和琐事开始,认清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假;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苦,这就是简单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外界生活的简朴将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从而我们将发现新生活的大门在面前敞开,我们将变得更敏锐,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们将为每一次日出、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我们将重新向自己喜爱的人敞开心扉,表现真实的自我,热情地置身于家人、朋友之中,彼此关心,分享喜悦,真诚以对。那时我们将发现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阂而不能相互沟通,不过是匆忙、疲惫造成的假象。只有当我们轻松下来,开始悠闲的生活才能体验亲密和谐,友爱无间。我们将不是在生活的表面游荡不定,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本质的呼唤,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因为大多数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和历史的悲哀。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过简单而且真实的生活。

斯迪芬在她所在的社区的一次停电中,发现了许多事情的真相。在那次意外的停电中,斯迪芬和她的家人对科技强加的黑暗中的秘密十分感兴趣:不仅有神奇的萤火虫,还有城市的静寂、久违的家庭温馨和邻里的关怀。

其实,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已经有些人选择了"无电源插头"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无电生活呢?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孩子们可以在无电视的环境里成长。没有暴力,没有商业行为,没有电子游戏。孩子们读书、爬树、在河里游泳……总之,他们像健康的小动物一样成长。其实,他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经济、省钱。人们不用月月缴纳电费、有线电视费以及各种网络有偿服务的费用,甚至不必受到电视广告的诱惑而增加不必要的消费。3月的一个夜晚,瑞得·派克在他的无电小屋中和家人围坐在炉火前望着窗外的星空,静静地聆听,静静地观察。桌上几枝蜡烛跳动着火焰,炉中的铁锅冒着热气。每一次小屋之行都让瑞得一家感到家庭的温馨和生活的恬静,夜晚也充满了神奇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