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有一天突然警觉地发现他在经常地失去朋友。他此时才开始注意到事情的原因是由于他太爱争强好胜,处处都要占优,所以他始终都跟别人处不好。有一天,当他把工作大致做好了之后,他坐下来列了一个清单,把自己在个性上所表现出来的缺点全部都列在了上面,并且是从最致命的大缺点开始,一直到不足挂齿的小毛病为止重新依次排列了一次。富兰克林下了极大的决心要一一改掉自己的这些毛病。每当他真的彻底改掉一个毛病时,他就在单子上把那一条毛病划掉,直到他最后全部划完为止。结果,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最得人心的人物之一,他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当殖民地十三州需要法国的援助时,他们派了富兰克林去。法国人对富兰克林的印象奇佳,他果然也不负使命。时下我们所看到的有关"个性塑造"的著作中,几乎都会引述富兰克林的例子,并且,他被公认为是个性自我改造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反过来说,假如富兰克林的选择是我行我素、依然故我,不对自己的个性加以检讨;假如他也像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放任自己的个性;假如他依然不改争强好胜、处处占优的毛病……那么,他就绝对不可能成功地争取到法国的援助,如果是那样的话,整个美国的历史就将要改写了。
一个人的性格居然也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可是,现在却还有很多人到处在说:"我能怎么办?"其实,你怎么知道你办不到呢?你怎么知道即使经过数年的努力你仍然不会有所收获呢?林肯曾经说过:"我要准备好自己,以待时机的来临。"因为他深信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林肯果然等到了收获的那一天。
自信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有一个电视广告,是中国人在某一段特矩时间内几乎尽人皆知的一个外国名人,对着产品竖起大拇指:"我行,你也行!"那一副自信的神态,给人极大的冲击力,无论广告最终的效果如何,可以想像的是这种自信的态度已经传达到每一个观众面前,但是,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也许就没有那种"我行"的自信了。心理学家孙云权博士对于自信的解释是:
所有的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就得到了结论:"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是他们在童年环境中的依赖地位的产物,并永久地刻印在心里。在出生的头五年,许许多多事情夹杂着强烈的情感,被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并且在以后,随时可能再现。如果现在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依赖的情形中,我们就又回到了"小孩"时代,并体会到与幼年时同样的情感。或许我们又感到"我不行,你行"。在毕生的时间中,我们都把时间用来抛弃、战胜、证实或者推翻这个幼年得出的结论。
当我们长大后,就忘了儿时眼中的世界,忘了我们是多么软弱无能,甚至忘了"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但这个结论一旦得出,就被永远地印记下来,即使这种结论对自己、对他人都不愉快,却很有生命力。
但为什么有的儿童一开始就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快乐呢?难道他们不认为"我不行,你行"吗?事实上,只有父母无私的爱倾注于孩子,在他们思考时,始终如一地给予可靠的指导,并亲自示范他们如何去做,儿童才会感到快乐。这样,儿童在以后的思考和行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出自己的胜任感。这种胜任感也被印记下来,并可以伴随着自信而再现。然而,和成人一样,即使是自信的儿童也同样有"不行"的时候。当我们处于一种依赖和无助的环境中时,就会唤起幼年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不行"。
但是我们是如何得到"你行"的结论的呢?那是因为父母给予了儿童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和情感的交往,我们将这些交往称为"抚慰"。
我们曾经得出的结论是可以更改的。"我行,你也行"的态度更多地来自有意识的思考,来自于我们的信念和对行动后果的预期,而不是情感。它摒弃了我们童年的结论,并且断言,我们不再是软弱无能和依赖他人的孩子。
"我行,你也行"的意思是要把别人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物。要最大限度地看到自己所具有的潜能,考虑到现实的可能性,而不管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我行,你也行"是对我们内部心理结构的修正,这样一来,我们或许能够颇有作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获得的结论会被抹去;过去的结论一旦记录下来,就会被永远保留,并且经常被唤起。幸运的是,我们后来的结论也被记录下来了。我们越是自觉地使用这种新态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改变我们日常相互作用的实质,改变我们的交际方式、我们的态度、我们对压力的反应以及我们控制情感的方式。现实生活中虽然充满了斗争,但我们坚信,人与人之间一定还存在着更美好的东西在指引我们前进。保持自信,保持自我,让你的自信心慢慢成长起来。
找回坚定的自信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岗位上的主角。莫小米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耐人寻味。
有位同事特别管不好自己的钥匙,不是丢了,就是忘了带。要不就是反锁在门里边。他的301办公室就他一人,老是撬门也不是个办法,配钥匙时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办公室。这下无忧无虑了好些时日。有一天他又没带钥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办事了,又吃了闭门羹,于是他在303也放了钥匙,多多益善。最后就变成这样,有时候,他的办公室,所有的人都进得去,只有他进不去。
以上所述说明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不少。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自我追求和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那自卑就会随时来压迫你,迫使你归人生活的阴暗里面去,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要知道,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
另外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每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的操纵,充满了自信。正像林润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却不被其所左右,执著却不偏执。"
上面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前者过高地估计他人而过低地估计自己,遇事认识不到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和可能性。越是这样,越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依赖他人,受他人的操纵。这样,每失败一次,自信心就会磨灭一次,久而久之,一切就会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一切就会操纵在别人手里,可悲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后者因为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都会有完全的自信,永不会受他人操纵。所以遇事要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鄙视而轻视自己。摒除自卑感产生的压力,找回坚定的自信。
爱迪生曾经试用过1200种不同的材料作白炽灯炮的灯丝,都没有成功,有人批评他:"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却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如果我们遇事都能这样想,采用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烦恼和自卑感。人的自卑感的存在和产生,并不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由于自己有不如人的心态和感觉。原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不能比较的,越比较,就越会产生自卑。这些简单、明显的道理,只要你相信它,接受它,遇事你才能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想要干一番事业才能成功,如若不然,事业就无从谈起了。
摒弃自卑,找回自信,我们才能在追求中完善自己。
向困难说声"我能行"
遭遇困难,要敢说一声"我能行"。
小王害羞、胆小、不自信,每逢老师或同学让他做什么事时,他总是不好意思地说:"不行不行,我不行。"
后来小王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以一副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但到了第二天,却总是又恢复了老模样。小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要改变自己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在当时小王恰恰缺乏这一勇气,所以小王那种不自信的样子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
上大学后,小王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于是小王要建立自信的勇气与日俱增。小王每天都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干劲冲天。小王在心里暗暗为自己加油,暗示自己"我能行"!后来,小王班里成立了篮球队,因为小王个头高,尽管不会打,也人选了,从此小王就向同学学习关于篮球的知识和技术,每天都抱着篮球到操场练一会儿。几个月下来,小王由篮球的"门外汉"成了一名篮球队的主力。
美国有个NBA联赛,经常在NBA联赛中出场的有个夏洛特黄蜂队,黄蜂队有一位身高仅1.60米的运动员,他就是博格斯--NBA最矮的球星。博格斯这么矮,怎么能在巨人如林的篮球场上竞技,并且跻身大名鼎鼎的NBA球星之列呢?这是因为博格斯的自信。
博格斯从小就喜爱篮球,可因长得矮小,伙伴们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伤心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妈妈鼓励他:"孩子,你能长高,长得很高很高,会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从此,长高的梦像天上的云在他心里飘动着,每时每刻都在闪烁希望的火花。
"业余球星"的生活即将结束了,博格斯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职业赛吗?
蒂尼·博格斯横下一条心,要靠1.60米的身高闯天下。"别人说我矮,反而成了我的动力,我偏要证明矮个子也能做大事情。"在威克·福莱斯特大学和华盛顿子弹队的赛场上,人们看到蒂尼·博格斯简直就是个"地滚虎",从下方来的球百分之九十都被他收走,他越是个儿矮越是飞速地低运球过人……
后来,蒂尼·博格斯进入了夏洛特黄蜂队(当时名列NBA第三),在他的一份技术分析表上写着:投篮命中率50%,罚球命中率90%……
一份杂志专门为他撰文,说他个人技术好,发挥了矮个子重心低的特长,成为一名使对手害怕的断球能手。"夏洛特的成功在于博格斯的矮",不知是谁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许多人都赞同这一说法,许多广告商也推出了"矮球星"的照片,上面是博格斯纯朴的微笑。
他曾多次破评为该队的最佳球员。
博格斯至今还记得当年他妈妈鼓励他的话,虽然他没有长得很高很高,但可以告慰妈妈的是,他已经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明星了。
后来,这位矮星说,他要写一本传记,主要是想告诉人们:"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成功。"
博格斯的经历给了小王很大启发,坚定了小王一定要成功的志向,增加了他相信自己的勇气,他想,只要自己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每个人都祈求成功,但是最终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才能有幸到达成功的彼岸。没有自信,毛泽东不可能写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诗句;没有自信,罗斯福不可能以残疾之躯,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大萧条"的阴影;没有自信,许海峰不可能在奥运会上一枪打出中国人的荣耀……
其实,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一方面需要培养,一方面也要依赖知识、体能、技能的储备。
但在具体做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注重暗示的作用。"暗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主要指人的主观感受、主观意识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引导、控制作用。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当一个人生病时,亲人、朋友总要关切地告诉他,要打起精神,振作起来,或者是好好休息,安心静养;谚语中也有"心病要用心药治"的说法,这些都是"暗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我在每次考试前或比赛前,总要在心中默念:"我能考好"或"我能行"之类的话,这样可使自己从心理上放松,久而久之也逐渐地培养了自信的品质。
二是从行为方式上给人以自信的印象。行为方式是人的思想品质的外在体现,如果行动上躲躲藏藏,或者不知所措,很难令人把你同自信联系起来。每当我和人谈话时,我都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当然不能死死地盯着),不去躲避对方的目光;说话时要尽量清晰而有条理地表达,不让声音憋在嗓子里。有时我对要表述的内容心中没底,就预演一番,这样心里就有把握了。
知识、技能的储备是自信的基础,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和实际能力,自信就会发自内心,不必强装。否则,越是显得自信,就越是不自信。面对困难,我们应大声地对自己说:"我能行!"
积极地迈出第一步
杰米先生是个普通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几岁,有太太和小孩,收入并不多。
他们全家住在一间小公寓,夫妇两人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们希望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比较干净的环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时也增添一份产业。
买房子的确很难,必须有钱支付分期付款的头款才行。有一天,当他签发下个月的房租支票时,突然很不耐烦,因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
杰米跟太太说:"下个礼拜我们就去买一套新房子,你看怎样?"
"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她问,"开玩笑!我们哪有能力!可能连头款都付不起!"
但是他已经下定决心:"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夫妇大约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才使他们打消这个念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套房子。虽然我现在远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下个礼拜他们真的找到了一套两人都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头款是1200美元。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因为这样会妨害他的信用,使他无法获得一项关于销售款项的抵押借款。
可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突然有了一个灵感,为什么不直接找承包商谈谈,向他私人贷款呢?他真的这么做了。承包商起先很冷淡,由于他一再坚持,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杰米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交还100美元,利息另外计算。
现在他要做的是,每个月凑出100美元。夫妇两个想尽力法,一个月可以省下25美元,还有75美元要另外设法筹措。
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的老板也很高兴他要买房子了。
杰米说:"T先生(就是老板),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多赚一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呢?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板对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10小时,他们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新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