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锦囊》是一部明朝人收集编写的戏剧和散曲集,明汝水徐文昭编辑,有嘉靖癸丑(三十二年,1553)江右詹氏进贤堂重刻本。因为汝水是江西的一条河,江右过去曾是江西的一个同义词,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徐文昭和詹子和都是江西人,后者拥有詹氏进贤堂,不仅如此,江西汝水边上有一个地方叫进贤。由此可以推测,詹家来自进贤,并在此之后把他们的印刷房取名进贤堂,但是这个部门似乎同样以“仁智斋”这一名称闻名(因为在《风月锦囊》中有一章的标题下给出的印刷商的名字是这样,同时其他的标题下给出的是前者“进贤堂”)。这个版本是唯一知道现存的,由于巧妙的机缘,保存在西班牙皇家图书馆,它也曾在早年天主教耶稣会出现过,但只有西班牙最终拥有。这一部书在1553年印刷,虽然这不是最早的印刷时间,最初印刷一定在永乐年间或更早之前,因为书名在《文渊阁书目》中被提到。《文渊阁书目》是一个由杨士奇及其同仁在16世纪正统年间(1436—1449)所编的书目,统计了永乐十九年(1421)从南京皇家图书馆运到北京的书籍。《宝文堂书目》[晁溧在嘉靖年间(1522—1566)收集整理的书目]也提到了《风月集》。
《风月锦囊》在中国失传很长时间,虽然其中有些戏曲收集在元明最知名的戏曲集或是以其他版本保存着,但剧集中其他戏曲没有得到任何注意,例如晚明和清初的戏剧集:吕天成的《曲品》、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高亦的《传奇品》(17世纪中期),甚至这部集子的名字在这些书中都没有提到。考虑这部剧集纵使有不详尽彻底的地方,但资料采集也相当全面,而《风月》中许多剧在明末已经失传了,因此将之视为一个整体。
近代学者对这本书的了解不多,王国维在他的《曲录》中从《录竹堂书目》[成化年间(1465—1488)叶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目,将之列入从元明流传下来已不可知的二十一部书中]收录这本书的名字。这部书是皮洛特(Pelliot)最先发现它保存在西班牙,他在1929年的文章中简短地提到了它。但当时的中国学者几乎没有注意它,所以当赵景深、钱南扬、陆侃如、冯沅君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收集有关明朝以前南戏的资料和片段时,他们没有注意到这部剧集中隐藏的丰富宝藏。直到更近些年,中国学者开始关注这部书,方豪在他的《流落于西葡的中国文献》中对它的内容有一个简短的描述,但方豪的时间紧迫,他的描述有一些重复和不准确的地方,甚至这本书本身的目录在方豪的描述中也很不准确。直到前些年罗锦堂先生就本书写了一些文章,他的文章主要特色是比较一些其他版本的剧本,但不将它们和这部集子看作一个整体。再有从他的特色和标准来看,他所获取的一系列影印件不完全,而且常常有疏忽。刘若愚考查的结果,认为有充足的空间作更详细和全面的研究。
刘若愚撰写长篇论文对《风月锦囊》作了详细的考证,从中可见出刘若愚具有相当深厚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