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野火
11278700000050

第50章 后记(1)

历史的脚步匆匆走过1976,中国的社会形态变化开始了一个大的转折点。随着四人帮的倒台以及拨乱反正的政策出台,长久笼罩在亿万人民心头的阴霾渐渐在散开。就在这新时代发生巨变的背景下,贺文慈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已渐渐长大成人,由于被戴反革命帽子的缘故,这一家人自然也受尽了种种政治上的歧视和生活的磨难。1968年,儿子贺学明初中毕业就辍学回了农村从事生产。他学会了干泥瓦匠和岩匠,并在外干过多年副业。为了谋生,贺学明沿着贺文慈当年打游击的地方,曾跑遍了桑鹤两县交界的四方溪、车溪湖、梅坪、走马坪、红土坪、苦竹坪等地。帮人打过灶,砌过屋,修过仓库,还在四门岩等处收购茶叶,贩运到广东茂名等地,结果钱未赚到,还差点被骗赔了本。后来又当过牛贩子,贩卖过烟草,总之积累了不少做生意的经验,家境也稍微宽裕了些。农村责任承包到户后,生活更有了些变化。但是,贺文慈的历史反革命帽子尚未摘掉,由于同乡同村许多的“四类分子”此时都在按政策落实摘帽问题,贺学明也即开始为贺文慈的申冤而奔走。

1982年冬季的一天,贺学明辗转数千里到了昆明,几经打听才找到了老红军谷育箴的家,其时谷老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谷育箴正好在家,并热情地留他住了三天。贺学明将来意告诉他后,谷育箴非常热情地表示说:“你父亲的问题早该落实政策了。他当年当游击队长,本来是想跟红军主力一起去长征的,是贺龙让他留下来,要他保护红军伤员和家属的。我那时受命留下来,在他创办的芭茅溪小学当了两年多教员。国民党派兵来围剿,学校办不下去了,你父亲决定将游击队分散趴壕,我才离开桑植到解放区去。那以后的情况我了解不多,但我相信你父亲应该没问题。他打过国民党民团的牌子,也应是出于策略考虑,由此把他打成了历史反革命,这绝对是一个冤枉。我支持你替他申诉,要尽快给他摘帽。”谷育箴说罢,就给他写了一份证明材料。此后,贺学明又先后找过老红军蹇先任、贺文玳等多位见证人,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1983年5月15日,桑植县公安局下文,作出了关于贺文慈被戴帽平反的决定。1989年11月10日,桑植县人民政府又根据民政部、财政部联发{民办(1986)优44号}文件精神,下文同意追认贺文慈为红军失散人员身份。确认他曾任二战时期湘鄂边区游击队大队长。贺文慈一家人接到通知文件后,都很欣慰,因为数十年来的冤屈在这一刻得到平反,全家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50年至1952年期间,洪家关贺氏一姓中,先后有贺教之偕妻子刘长英和3个孩子及贺兴仁、贺学慧、贺学孟、贺学寒、贺锦章等十多人远走重庆,得到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的关照,先后参加了革命工作。但贺教之在镇反中被打成了反革命。

1983年,当贺文慈被宣布摘帽平反的时候,贺兴桐也在为父亲贺教之的冤案不断奔波申诉。不久,党组织正式通知贺兴桐,其父贺教之历史上没有问题,决定对其错案予以平反昭雪。贺兴桐为此欣慰无比。

由于受父亲历史问题的牵连,贺兴桐年轻时曾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文革之前,幸有贺龙对他的关怀照顾,他顺利读完高中,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在1960年被人民大学录取。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上大学时,有一天,贺龙访问南亚四国,路过重庆,当着西南局书记李井泉、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的面,对正好在场的贺兴桐问:“你高中快毕业了,将来准备干什么?”贺兴桐道:“准备考北大,读中文系,将来当……”任白戈一语点破道:“当作家,好哇!我就当过作家,当年在上海滩与鲁迅同过战壕,笔伐对手,其乐融融,往事如烟,寝寐难忘啊!——兴桐,好个龟儿子,你的志向好啊!”贺龙说:“好是好哇!但是,要上北大,先去北大荒;想当作家,先种庄稼。”结果,贺兴桐被送去北大荒。两年后,由于表现好,又经过考试,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1965年,贺兴桐大学毕业,分配到甘肃日报,接着,上山、下乡,“汗水洗灵魂,锄头挖修根”,先后磨炼了13年。1978年,被调到潇湘电影厂,当了9年编剧,其间好长时间在北京电影学院深造。此后,贺兴桐南下深圳出任宣传部副部长,不久又到海南组建中国民族文化城,然后到重庆当长江三峡投资公司董事长,并且兼任中化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与常务副秘书长。花甲过后,登上社会舞台,频频亮相于国内国外,中华中国亚洲国际世界的桂冠顶戴不少,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青睐。

贺兴桐自小在贺龙身边长大,耳提面命,受过贺龙元帅不少教诲,熟悉贺龙元帅的一生,脾气和性格更是了如指掌。贺龙元帅不幸在文革中被迫害至死,贺兴桐悲痛欲绝,决心要为贺龙元帅写几部电影,歌颂贺老总的光辉业绩。进了北京电影学院一边读书,一边构思谋篇,创作《洪湖浪》电影剧本,发表在上海大杂志《收获》上,北影拍摄时更名为《元帅之死》。这部影片反映了贺龙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写了晚年的贺龙顽强与林彪及其死党作斗争的真实情景。此片播出后,感动了全国广大的观众。许多人都写信给他,称赞他写出了一个真实的贺龙。就是这部影片,使贺龙的形象第一次被搬上了电影银屏。

1981年,他集中精力又创作出了名作《贺龙军长》。这部影片,由潇湘电影制作厂制作,介绍贺老总在革命低潮时,如何将自己的二万条枪连同自己的生命交给共产党,又如何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故事。在北戴河观看样片,得到了彭真、杨勇、薜明等同志的充分肯定。影片放映后,全国同样反响强烈。

这两部电影问世之后,贺兴桐又相继写了《青春无悔》、《来自地狱的信使》、《天涯月正圆》、《飞吧,天鹅》、《痴恋》等二十余部电影电视,同时创作了《静静的湖水》、《武陵魂》等数部长篇小说。还写过许多散文、诗歌和词赋。同时酷爱书法,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传记题过书名,不少作品为国际政要、商贾大亨以及林林总总的博物馆、图书馆所收藏。2004年2月他自撰自草一幅《锦绣大理序》,在香港拍卖300万港币,开创翰墨昂贵的先河。这300万港币当即被他捐献。同年4月,他还代表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狂草辛弃疾《永遇乐》成幅长卷送给访华的美国原总统布什。老布什称赞这幅书法价值连城,香港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直译为“价值一千万”。美国现任总统的老爹,当年在中国呆过,颇通一点汉语,觉得翻译不准,数字译少了,便连连摇头摆手,连说了几个“喏”一时成为佳话。2007年,荣获“中华十大材智人物”奖。2008年奥运会期间,贺兴桐挥笔为204个参赛国家和地区题写了楷书和行书名字,奥运组委会特为他颁发了“和谐中华迎奥运”特别贡献奖牌。同年8月,贺兴桐还荣获了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颁发的“人类和平文化奖。”2009年3月,贺兴桐又在香港荣获第一届世界杰出艺术家大奖。

贺兴桐先生对贺龙元帅一往情深。在用电影、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创作和宏扬贺帅的革命精神之外,还大力奔波,牵线联系,集资给贺龙竖起了三坐雕塑铜像,一座竖在桑植县城,一座竖在天子山贺龙公园,一座竖在重庆缙云山。与此同时,他还独辟蹊径,用词赋这种古老体裁歌颂贺龙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