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1292500000034

第34章 汉文(8)

以前承蒙您赐给我书信,指教我谨慎地待人接物,把推荐贤才当作自己的任务。信中的情意和语言诚恳真挚,如果您责备我不听您的指教,而遵循世俗之人的话,我实在不敢如此。我虽然才能低劣,也曾经从旁听到过长者的遗风。只是自己认为遭受腐刑而身残,处在宦官的可耻地位,稍有举动就被人指责,想对事情有所补益,结果反而招来损害,因此独自愁苦郁闷,又能向谁诉说?俗话说:”为谁而为之?叫谁来听从?“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为什么呢?士人为知己的人出力,女子为喜受她的人打扮。像我这这样身体已经残缺了的人,即使怀才如随侯珠、和氏璧,德行如许由、伯夷,终究不能以此为荣,正好被人耻笑而自取其侮。来信应该答复,适逢我跟随皇帝东巡回来,忙于卑贱琐碎的事务,彼此见面的时间很少,忙忙碌碌,没片刻空闲,可以让我对您尽吐胸怀。如今少卿遭逢不测之罪,过一个月,就到了处决犯人的十二月,我又将忙着跟随着皇帝到雍地去祭祀,恐怕您的不幸突然降临,这样我将终不能向您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使您与世长辞的灵魂抱怨无穷。因此,请让我向您简略地陈述偏狭浅陋的意见。您的信久未答复,请不要见怪。

我听说:修养本性,是智的象征;施人以爱,是仁的开端;不苟取舍,是义的表现;懂得耻辱,是勇的标志;树立名声,是行的至极。士人具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可以立身于世,排在有道君子的行列。所以祸患没有比贪求私利更悲惨的,悲哀没有比心灵受伤更痛苦的,行为没有比辱没祖先更丑恶的,耻辱没有比宫刑更大的。在宫刑之下获得余生的宦者,地位不能和任何人相比,这不是一个时代的事情,已经是由来已久的了。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乘一辆车子,孔子感到耻辱而离开卫国去陈国;商鞅因为依靠宦官景监的引见而做官,贤人赵良为之寒心:宦官赵谈与汉文帝一起坐车,大臣袁丝严正谏阻。自古以来人们就鄙视宦官。即使那些只有一般才能的人,事情牵涉到宦官,尚且都要挫伤意气,何况那些慷慨有志之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又怎能让受过宫刑的人,去推荐天下的英才豪杰啊!

我依赖祖先的遗业,能够在京城做官,已经二十余年。我自己想:对上,我不能奉献自己的忠信,具有奇谋异才的声誉,以取得皇帝的信任;其次,又不能拾君王遗漏,补君王过失,举荐贤能,使那些隐居岩穴的隐士得到任用;对外,不能在军队的行列中充数,攻打城市,野外作战,立下斩将拔旗的功劳;对下,不能在平日积下功劳,取得高官厚禄,为宗族亲友增光。这四个方面没有一样成就,只能随声迎合取得欢心,无所建树,由此即可看见了。从前我也曾侧身于下大夫的行列,奉陪在外廷,发表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没有在那时整顿纲常法纪,尽自己的一份心力,而今残缺之躯,成为打扫台阶的差役,处在下贱的地位,竟想昂首扬眉,议论是非,这不是轻视朝廷,羞辱当代的士人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还说什么啊!还说什么啊!

事情的本末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少年时缺乏非凡的才能,长大后没有得到乡里人的称誉。幸蒙皇上因我祖先的缘故,使我能贡献自己微薄技能,出入在宫廷之中。我认为头戴木盆又怎么可以抬头望见天空,所以断绝与宾客的交游,忘掉家里的私事,日夜思量竭尽自己低劣的才能和力量,一心一意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期得到皇上的亲近和信任。然而事情却大大出乎自己的愿望,情况完全相反!我和李陵,同在朝廷供职,平时相处并不亲密。我们的爱好和志趣不同,不曾在一起饮过一杯酒,很少亲密地在一起欢乐相处。但是我看李陵的为人,是一个能够守住自己节操的奇士。他侍奉父母很孝顺,与士人交往守信用,处理钱财很廉洁,对待取舍讲义气,分别尊卑,谦让有礼,态度恭俭,对人谦卑,经常想着奋不顾身,以生命去殉国家的危难。这是他平时养成的,我认为他具有国士风范。作人臣的,能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不凡了。现在办事一不恰当,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子儿女的臣子,便立即夸大他的过失,我私下确实感到痛心。况且,李陵率兵不满五千人,深入匈奴的兵马之地,足迹到达匈奴王廷,犹如在虎口边投下诱饵,向强大的匈奴勇猛挑战,向处居高临下的众多敌军进攻,与匈奴单于接连交战十多天,所杀敌军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敌人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匈奴的君主和长官都感到震惊恐怖,于是全部征集左贤王、右贤王的兵士,发动会射箭的人,举国进攻而包围了李陵。李陵辗转奋战千里,箭射完了,归路断绝,救兵不来,士卒死伤遍野。然而李陵振臂一呼,勉励士兵,士兵无不奋起,大家流着眼泪,满面血污,暗暗哭泣,又张着空弓,冒着白刃,向着北面争先与敌人决一死战。李陵的军队没有覆没的时候,使者来朝廷报捷,汉朝的公卿王侯都举杯祝贺。几天后,李陵兵败的战报传来,皇上为之感到饮食无味,上朝听政很抑郁烦恼,大臣担忧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没有私下考虑自己地位卑贱,看见皇上悲伤愁苦确实想奉献自己诚挚的愚见。我认为李陵一向与士兵军官同甘共苦,能够使人为他效死卖力,就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能超过他。他虽然因战败而身陷匈奴,看他的意图,是想得到适当的时机来报效汉朝。战事已经无可奈何,但他大量挫败匈奴之兵,功劳也足以清楚地显示于天下。我想把心中这些愚见禀告皇上而没有机会,适逢皇上召见询问,我就把这些意见禀告皇上以说明李陵的功劳,想借此宽解皇上的思虑,堵塞诋毁李陵的坏话。我没有完全说明白,皇上没有理解,以为我是在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为李陵辩护,于是把我交给延尉审判。我的耿耿忠心,终于不能表白,因此我犯了诬上的罪名,结果皇上听从了狱吏的判决(定为宫刑)。我家里贫穷,没有财物可以用来赎罪,朋友也没有谁来营救的,皇上左右亲近的人也不替我讲一句话。人不是木头石块,独自落入狱吏手中,深深囚禁在监牢里,痛苦向谁诉说啊!这真是少卿您亲眼看见的,我的遭遇难道不是这样吗?李陵已经活着投降,败坏了他家族的名声,而我又随后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看着耻笑。悲痛啊!悲痛啊!这事真难对俗人述说一二。

我的祖先,没有立下不朽的功勋可以让子孙免罪,掌管文史资料和天文历法,近乎卜官和巫祝之类,这原本不过是国君所戏弄,像乐工伶人一样养起来,为世俗之人所轻视的职务。假使我伏法被杀,不过犹如九牛而丢失一毛,同蝼蛄蚂蚁有何不同?而世俗之人又不能把我的死与坚守气节而死的人相比,只认为我计穷智短,罪恶极大,因此无法免罪结果自赴死路。为什么呢?是向来地位低贱所造成的。人总有一死。有的死得重于泰山,有的死得轻于鸿毛,这是因为死的价值不同。首先不能辱没祖先,其次不能辱没自身,其次不能侮辱脸面,其次不能被人用言辞来侮辱,再次不被捆绑身体受辱,再次是换上囚犯的赭衣受辱,再次是戴上木枷被人杖打受辱,再次是剃光头发、颈戴铁圈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砍断肢体受辱,最下等的是处以腐刑受辱,这是最大的耻辱啊!《札记》说:”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勉励啊。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慑害怕,待落入兽圈陷阱中时,就摇尾巴向人求食,这是人对它长期施以威力约制渐渐使它驯服下来的。所以士人中有画地为牢也绝不进入的,有即使木制的狱吏来审罪,也绝不去面对他的,而是早有定见,准备未遇刑就自杀,以免受侮辱。如今手足交叉,戴上木枷,暴露肌肤,遭受杖打,深深囚禁在监牢之中,在这个时候,看见狱吏就用头撞地磕头,看见狱卒就胆战心惊。为什么呢?这是长期的威力约制造成的。到了这种地步,还说不受辱,这就是人们说的厚着脸皮了。还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西伯周文王,是诸侯的首领,曾被关押在羡里;李斯,是秦国的丞相,受尽了五种残酷的刑罚;淮阳侯韩信,封为楚王,在陈地戴上镣铐;彭越、张敖,身为王侯,被关入监狱抵罪;绛侯周勃,诛灭吕太后的家族,权势超过五霸,后来却被囚于请室;魏其侯窦婴,是一位大将军,后来却穿上了罪犯的赭衣,颈上、手上、足上都戴上了木枷;楚将季布受髡钳的刑罚后卖给朱家为奴;灌夫因为得罪丞相田蚡而在居室中受到侮辱。这些人都位至王侯将相,名声远扬邻国,等到降罪处罚,不能下决心自杀,结果落入狱中。这种情形古今一样,哪里有不遭受侮辱的呢?照此说来,勇敢和怯弱,是地位决定的;强大和弱小,是形势决定的。这很清楚,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人不能趁早自杀,以逃避法律制裁,志气逐渐衰颓,等到遭受鞭打之时,才想到保全气节而自杀,这不是已经晚了吗?古人之所以对士大夫慎重施刑,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

人之常情没有不贪生恶死,思念父母,顾念妻子和儿女的。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又有所不同,那是有不得已之处。而今我却不幸,父母早亡,没有兄弟,孑然一身,孤立于世。少卿你看到我对妻儿又怎么样呢?勇敢的人不一定为气节而死,怯弱的人若仰慕道义,又何处不能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弱,想苟活下去,也颇懂得舍生就义的道理,为什么竟至于自己落到关入监狱而遭受侮辱的地步呢?何况那些奴才和婢妾,尚且能够自杀殉节,何况我已到了不得已的境况之中呢?我所以暗暗地忍受侮辱,苟且偷生,囚禁在粪土一样肮脏的环境而不拒绝苟活,是遗憾自己心中的意愿没有完全实现,耻于了此一生而著作不能传于后世。

古代那些富贵而名声磨灭的人,多得没法记载,只有那些卓越不凡的人才名垂后世。文王拘囚在羡里而推演《周易》,孔子遭受困苦而写作《春秋》,屈原遭到放逐而创作《离骚》,左丘明失明而编写《国语》,孙子被割掉膝盖骨而著述兵法,吕不韦放逐到蜀地而世上流传《吕览》,韩非子被囚在秦国而有《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圣明贤能的人为了抒发胸中的愤懑而作的。这些人都是情意郁结,理想不得实现,因此记述往事,希望未来的人以此作为鉴戒。就好像左丘明瞎了眼睛,刊、子断了双足,终究不能为世所用,才退下来著书立说以抒发他们心中的愤懑,希望留下这些文章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主张。我私下不谦逊,近来凭借自己笨拙的文辞,搜罗天下的遗闻轶事,略微加以考订,综述它们的本末,考察它们的成败兴亡的规律,上从轩辕黄帝开始,下至现在,写了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还想用以探求天和地的关系,通晓古今的变化,成为有独立见解的一家之言。草稿尚未完成,恰好遭到这场大祸,因惋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受到极严厉的刑罚也没有怨恨。倘若我果真著成这部书,藏在名山之中,传给可传的人,流传通都大邑,那么我就偿还了先前忍受侮辱的旧债,届时即使万次被杀,难道还有什么后悔!然而这些话只能对聪明的人讲,很难对世俗的人谈啊!

负罪的人不易立身处世,下贱的人多遭怨谤非议。我因讲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祸患,深为乡里耻笑,并且侮辱了祖先,还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前?即使过了百代,侮辱更加厉害!因此我愁肠一日九回,又岂能自己引退到深山之中去做隐士呢?所以只好随着世俗浮沉,随着时势上下,从而宣泄心中极度的烦闷。而今少卿指教我推举贤士,这不是与我私下的想法相背吗?现在我即使想自己选用美丽的言辞来粉饰自己,也是无益的,世俗的人不会相信,反而正好自取耻辱。总之,死了之后是非才能有所定论。

信中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意,只是略微陈述一些浅陋的想法。谨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