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1292500000055

第55章 唐文(3)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1]:”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2],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3],天子以为谏议大夫[4]。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5]?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6]。‘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7],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8],而尤不终无也[9]。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子子尝为委吏矣[10],尝为乘田矣[B11],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B12],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B13],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B14],则入告尔后于内[B15],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B16],天子有不僭赏[B14]、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B18],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B19]。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B20],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B21],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B22],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B23]。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B24]。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B25]: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注释】

[1]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今北京)人。[2]晋:这里指今山西夏县一带。鄙:边境。这句指阳城隐居中条山。[3]大臣:指李泌,曾任陕号观察使,后人相。[4]谏议大夫:官名,做皇帝侍从,规劝皇帝过失。[5]恶:同”何“,哪里。[6]蹇蹇(jiǎn);艰难的样子。匪:同”非“。躬:自身。[7]冒进:侥幸求进,指在利禄方面钻营。[8]则:准则,仿效。[9]尤:过错。[10]委吏:主管粮仓的小吏。[B11]乘田:春秋时鲁国的苑囿之吏,主管六畜的饲养放牧。[B12]恶:厌恶,不喜欢。讪(shàn):讥讽。[B13]招:举,检举揭发。[B14]谟、猷(yóu):都有计划、谋划的意思。[B15]后:指君。[B16]直言骨鲠(gěng):形容人有话要说就像鱼骨头长在喉咙里不能不吐一样。鲠,鱼骨头。[B17]僭(jiàn)赏:滥赏。[B18]阙下:宫阙下面,指朝廷当中。[B19]熙:明。鸿号:大名声。[B20]闵:同”悯“。乂(yì):治理,安定。[B21]孜孜;勤勉。屹砣(kū):劳累。[B22]”故禹过“句:传说大禹治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B23]”而墨突“句:据说墨子的烟囱来不及烧黑,又忙着外出了。突:烟囱。黔:黑。[B24]讦(jié):斥责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B25]《传》:书传,这里指《国语》,因《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译文】

有人问我对谏议大夫阳城的看法,说:”阳子可算是有德之士吧?他学识广而见闻多,不求被世人所知。他遵循古人的处世原则,隐居在晋的边境,那儿的人,受到他品德的感化而行为善良的人几乎上千。大臣听说而推荐他出来做官,天子任他为谏议大夫。大家都认为这是很荣耀的事,阳子的脸上却没有显出喜色。他在这个官位上已经五年了,看他的德行就同在野的时候一样,他难道会因为富贵而改变心志吗?“我回答说:”这是《易经》所说的始终保持柔顺的德操,对男子来说是凶不是吉。怎能算是有道之士呢?《易经》蛊卦‘上九’爻辞说:‘不事奉王侯时,要保持高尚的节操。’蹇卦‘六二’爻辞说:‘做君的臣子要勇于赴难,不顾自身。’这是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而所奉行的德操也不一样。如果处在蛊卦‘上九’,爻辞所说的没有被任用的地位,却实行奋不顾身的节操;而处在蹇卦‘六二’爻辞所说的做臣的地位,却以不侍奉君王的心意为高尚,那么前者就会产生盲目进取官位的忧患,后者就会招来玩忽职守的指责,这种志节不足效法,而过失终不可免。现在阳子处在官位上的时间,不能算不久了,听到的朝政得失,不能算不熟悉了,天子对待他,不能算不优厚了,但是他对政事却不置一词。他看待政事的得失,就像越国人看秦国人的肥瘦一样,漠不关心,既没有高兴,也没有忧愁。问他的官职,说是谏议大夫;问他的俸禄,说是下大夫;问他国家的政事如何,说我不知道。有道德之士,竟是这样吗?我还听说:‘有官职的人不能尽职就辞职而去?有进谏责任的人,不能提规谏意见就要辞职而归,如今阳子是有进谏责任的人吧?应该提意见而不提出意见。与不提出意见而又不辞职,没有一样是许可的。阳子难道是为了俸禄而出仕的吗?古人说:’出仕不是因为贫穷,而有时也有因为贫穷的‘,说的就是为俸禄而出仕的人。这种人应该辞去尊贵的职位而身居卑职,弃富贵而居贫寒就像守关、打更的人那样就可以了。据说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吏,还做过放牧牲畜的小吏,他也不敢玩忽职守,一定说:’财物算妥当了才行‘。一定说:’牛羊长大了才行‘。像阳子那样的品级俸禄,不算卑下、微薄,这是十分清楚的,而他却是这样行事,难道可以吗?“

有人说:”不,不是这样的。阳子厌恶诋毁居上的人,厌恶作臣子的揭露君主的过失而获得名声的人,所以虽然进行规谏和议论,但是却不让人知道。《尚书》说:’你有好的计谋,就到里面去告诉你的君主,于是你到外面宣扬,说这个好的计谋,是靠我们君主的德行想出来的‘。那阳子的用心,也就像这样的了。“我回答说:”假使阳子的用心是这样的,那就更让人疑惑了!进去规谏君主,出来不让人知道,这是大臣宰相做的事情,不是阳子所应该做的。阳子本是一个平民,隐居山野,皇上赞赏他的品行道德,提拔到这个职位上,官名为谏议大夫,就确实应该以行动来履行他的职守,使天下的人和子孙后代,知道朝廷有直言敢谏的臣子,天子有不滥赏、从谏如流的美德,那么,山野的隐士,听到后就会很仰慕,于是束好衣带,结好头发,愿意到朝廷发表意见,使我们的君主达到尧、舜那样的圣明,显耀英名于千秋万代。至于《尚书》所说的,那是大臣宰相做的事,不是阳子所应该做的。况且阳子的用心,大概会使君主讨厌听到自己的过失吧?这正是开启了君主文过饰非的弊端。“

有人说:”阳子不求扬名而人们使他扬名,不求任用而君主任用了他,他是不得已而出来的,他遵守自已的德操不变。为什么你如此严厉地责备他呢?“我说:”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都不是要求扬名而受任用的,只因为哀怜时世的不平,百姓的不安,懂得了圣明的道,不敢仅仅修养保全自身,而一定要普救天下,勤恳劳碌,死而后已。所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没有闲暇功夫把坐席坐暖和过,墨子的烟囱也没有烧黑过。这两个圣人一个贤人,难道不知道自己过安逸的日子很快乐吗?他们确实是畏惧天命而又同情百姓的疾苦,上天授给人的贤德圣明的才能,难道只是使自己有余就算了吗?实在是希望他用自己之余去弥补他人的不足。耳朵、眼睛对于人的身体来说,耳朵管听而眼睛管看,听清是非,看清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够得到安全。圣人贤人,是世人的耳朵、眼睛;世人,是圣人贤人的身体。假使阳子不贤,那么他就应该被贤人役使去侍奉君主;假使阳子果真是贤人,那么本来就应该畏惧天命而同情百姓的疾苦。怎么就只顾自己的闲适安逸呢?“

有人说:”我听说君子不希望加罪于人,厌恶攻击别人的隐私来表现自己的正直。至于您的议论,直率是直率了,但是大概有些损伤德行、浪费口舌吧?喜欢直言不讳地去揭发别人的过失,这正是国武子被齐国杀死的原因啊,您大概也听说过吧?“我说:”君子居于他的官位上,就打算以身殉职;君子没有得到官位,就打算修饰文辞来阐明道理。我要做的就是阐明道理,不是以此显示自己的正直并加罪于人。而且国武子没有遇到好人,却喜欢在纷乱的国家把话说得不留余地而得罪于人,所以被杀。《国语》说:’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够接受没有保留的话‘。意思是说他听到批评后能够改正。您告诉我说:’阳子可算是一个有道之士‘。虽然阳子现在还未能达到有道之士的境界,可是阳子难道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吗?“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

【导读】

这是韩愈在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写给当时宰相的一封信。

韩愈在贞元九年中进士,以后又参加了礼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但一直不被朝廷任用。贞元十一年,他曾三次给宰相写信,本文是第二封信,表现了他希望宰相不拘一格提拔自己的心情。

全篇文章,总以”势“、”时“为枢纽,或叙述,或设喻,或议论,委婉曲折,表明了自己处境艰难,渴望得到宰相的举荐任用,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文章情辞恳切,不卑不亢。感情看似低沉悲戚,为文却梗慨多气,宕逸可诵。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1],谨再拜言相公阁下[2]:

向上书及所著文[3],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4],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5]。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6],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7],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8]、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7],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10],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战?“,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子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B11],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B12];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

情隘辞蹙[B13],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愈再拜。

【注释】

[1]乡贡进士:唐代选拔官吏,凡经州县考试及格,推选到尚书省参加进士科考试中了进士的,叫乡贡进士。[2]相公:宰相。[3]向:过去,从前。[4]诛:责罚。[5]左右:写信时对对方的尊称。[6]求免:请求援助,以免于水火之灾。[7]介于:处在。[8]濡:沾湿。[9]亟(jí):急迫。[10]爇(ruò):焚烧。[B11]抽擢:提拔。[B12]间:这里是”区别“的意思。[B13]蹙(cù):紧迫。

【译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谨地再次拜谒上书宰相阁下:

自上次呈上书信和所著文章以后,一直恭候回音已有十九天了,却没有得到您的指示。我心中恐惧,又不敢离去,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再次冒昧地自己承受不可预测的责罚,要求说完我的话,请您给个回音。

我听说,遭遇水火灾难的人为免于一死而求救于人,不只限于他的父兄子弟那样慈爱的人,才呼喊而希望他们拯救;如果有处于他近旁的人,即使是他所憎恶怨恨的人,但只要那人还不至于希望他死掉,他就会大声疾呼而希望那人发善心来拯救他。那个处于他近旁的人,听见呼救声,看见他的遭遇,不只是像他的父兄子弟一般慈爱的人,然后才肯前去救他;即使有所憎恶怨恨,但只要还不至于希望他死掉的人,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地狂奔过去,纵然打湿手足、烧焦毛发也要救他而不推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处境实在危急,他的状况实在可悲啊!

我勤奋学习,努力实践,已经多年了,愚笨到不考虑道路的艰险和平坦,不断前进,从不停顿,以至陷入了贫困和饥饿的水深火热之中,处境是极危险和急迫啊,我大声疾呼,阁下大概也听到和看见了。您是前来救我呢?还是坐视不救呢?如果有人来告诉阁下:”有人看见别人被淹在水中或被烧在火中,他有搭救的办法而终于不去救。阁下认为这个人是仁人吗?“如果阁下认为不是,那么像我这样的人,也是君子应该动怜悯之心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