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实用心理学(Mbook随身读)
11306500000021

第21章 生活心理学 教育也要攻“心”为上(1)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老师和家长,担负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懂点教育心理学是必需的。无论是批评孩子还是奖励孩子,都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要善于拯救孩子的习得性无助,正确引导孩子,妙用配套效应……

对待孩子的错误,宽容比责罚更有效

孩子年少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批评教育也就成为老师、家长经常性的工作。有些家长、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威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教育孩子时,用温和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比用强制的手段更有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班上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一次课间与同学玩耍,无意中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同学十分珍爱的玫瑰花枝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流看护,唯独没有让斯捷帕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训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

可是在他训斥了这个学生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事情没有做完,就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教室,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再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两个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的表情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便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

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由于自己不当的责罚,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也感到后悔了,而自己却粗暴地训斥他,并且拒绝让他参加集体活动,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以发泄怒气的教育方式,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识到,宽容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宽容比责罚更有力量。

无数事实也表明,教育孩子时,如果老是采用强硬的手段,往往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采取温和的方法反而会使他们心悦诚服。古语有云:“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也。”“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因此,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家长和老师不妨少一分惩罚,多一分宽容和尊重。

批评孩子,不妨采用“三明治”法

有时候孩子犯了错误不得不批评,那么作为家长或者老师,该怎样批评才能让孩子欣然接受呢?

答案是:运用“三明治”式教育。

所谓“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是指把批评的内容夹在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方法。

这种现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对方的优点或积极面,中间这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其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李老师是某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十分善于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来教育学生。

班上的彭飞同学由于父母离异,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每次到父亲那里,只要他有要求,爷爷、奶奶、父亲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他的愿望,哪怕是一些比较不合理甚至是有点过分的要求都会依着他。因为父亲觉得从小没有给他应有的爱,就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他。他的母亲也因为觉得从小孩子没有享受父爱,所以只要他有要求,都会毫不吝惜地满足他,总觉得这样心里才踏实。

长辈们的恣意宠爱使彭飞养成了一个习惯:懒!由于从小养成了这个习惯,就诱发了许多不好的行为。譬如,在家里吃完饭,从来不收拾一下碗,在哪儿吃的饭,碗就在哪儿;学习没有耐心,稍微有点身体不适就不学了,在课间操和体育课上,身体稍微不适或自己稍微觉得不想去就不去了;整个人的精神状况特别的差,一副慵懒的姿态。

面对这些情况,王老师也觉得很为难,不好处理,但很快就想到了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

有一次课间操,彭飞没有去,也没有向班干部请假。等到中午吃完饭后,王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王老师没有直接问他课间操的事儿,而是问他中午在学校吃饭是否习惯。他说,他基本上很少在食堂吃,就在超市买点儿方便面或者面包吃。王老师就跟他分析吃饭的好处和吃方便面的坏处,并叮嘱他以后少吃方便面、多吃饭,并且要多吃蔬菜。此时,彭飞的神色里表现出对王老师的话语的惊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彭飞的个头较高,但他平时不注意坐姿,使得他的背有点驼,整个人的精神一下就没有了。王老师把他的背扶起来,让他挺直腰板,说这样小伙子才精神、才帅气,他听后会心地一笑。王老师感觉到批评教育的时机到了,就问:你今天怎么没有去做课间操呢?说说你的原因。王老师说话时始终面带微笑,因此彭飞说出了实情,原来是昨晚睡觉稍微有点着凉,觉得身体不舒服,所以就没去了。王老师就说:“不论学习也好,还是做别的事情也好,一定要坚持,不要因为一点点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又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就不想做,这样任何事情都不会做好的。老师希望你能逐渐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且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不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那次谈话之后,彭飞改变了很多。

王老师运用“三明治”式的批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想,如果王老师一开始就是直接的批评,那么彭飞很可能会产生防卫心态,很难听得进批评意见。因此,我们大力呼吁家长和老师:请多多使用三明治式的批评吧!

避免“德西效应”,奖励孩子要讲策略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实验对象),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每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当作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发现一种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在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即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发生。例如孩子对画画感兴趣,自己在家很自觉很认真地画着画,画得很开心。这时父亲走进来,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说,孩子你好好画,爸爸奖励你10元钱。结果这孩子变成只为钱而画画,没有钱就不想再画画了。

在学校,学生认真学习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有些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发奖品,结果偶然一次没有奖品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