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原诗中的“郁郁千年王气旺”:郁郁,原指植物生长繁茂,郁郁苍苍。这里指北京的城繁荣景象。北京城自辽时建都,经金、元、明、清几朝,已有千年作帝都的历史。乾嘉:清乾隆、嘉庆两朝。一炬成焦土:公元1900年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英、法、日、俄、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抢掠之后,还放火烧了户部衙门、颐和园等处。“留与东京说梦华”:东京,指宋朝的京城:汴京,又称东京。梦华,梦游华胥氏之国,喻指旧事如梦。南宋孟元老著有《东京梦华录》,记其追忆当年汴京的事物。诗人在这里是说,那些往事留人像“东京梦华录”记其追忆当年汴京的事物。诗人在这里是说,那些往事留给像“东京梦华录”那样的作者去追忆吧!鹤鹤来巢公在野:典故出自左传。昭公25年:“有鹃鹆来巢”的记载。鹤鹆:八哥鸟。公:指左传该篇文中所引童谣里讲的宋公。在野:指在郊野。“鸱鹦毁室我无家”:典故出自《诗经·豳风》。鸱鹗诗的开头说:“鸱鹦鸱鹦,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意思是说:老鸹子呀,老鸹子!你已经将我的儿子抓走了,不要再毁坏我的窝吧!)黄旗:黄龙旗,清朝统治的象征。“斜阳咽暮笳”:笳,胡笳。傍晚时传来号角声。原诗是晚清著名的诗人黄遵宪咏叹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事件的诗篇。诗中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虽很愤慨,但主要还是对清朝黄龙旗行将倒地与将要覆灭的清朝统治者寄予无限的感叹。
【原诗】郁郁千年王气旺,中间鼎盛数乾嘉。可怜一炬成焦土,留与东京说梦华。鹳鹆来巢公在野,鸱鹦毁室我无家。登城不见黄旗影,独有斜阳咽暮笳。
我手写我口
【出处】清·黄遵宪《杂感》
【鉴赏】用我的手,随意写下我口中要说的话。口:在此是指心里嘴里想说的话,文人常用“我手写我口”来表示创作的自由;也可以形容文思畅达,意到笔随。
【原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出处】清·黄遵宪《山歌》
【鉴赏】一大早公鸡就喔喔啼叫着催人出门,在江边与丈夫分手,看着丈夫坐船向东而去,我想要把水挽回,让它改向西流,可是我想不出一点办法,只好把怨气出在公鸡身上,只怪它不该那么早就催促丈夫出门,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养五更就开始啼叫的鸡了。原诗是在描写离情;恨水东流,恨鸡乱啼,其实是恨别离。
【原诗】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
【出处】清·沙天香《战歌》
【鉴赏】作者沙天香是明末西藏人,她是回将霍集占的妻子。沙天香曾力促霍集占拥兵自立,建巴图汗王国。清兵来攻时,她曾亲自提剑上阵,并作这一首《战歌》以鼓舞士气;后来兵败被俘,死于北京。传说沙天香身体有异香,因此世人称她香妃。马革裹尸:是指战死沙场。沙天香写此诗鼓舞族人英勇杀敌。人生在世,谁都免不了一死,不如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了国家,牺牲一己的性命,这才是真英雄。
【原诗】边塞男儿重武功,剑光如电气如虹。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出处】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鉴赏】人如果太过多情,深情反而会变为薄情;如今看来,似乎真的是不多情了。这两句是描写“情到深处无怨尤”的心境,薄情本是无奈,多情却成追忆。事实上,真正的多情人,也就是真正重视感情的人,这种人常会因为对感情的执著,而不肯轻易付出感情,旁人看来,自然会以为他是无情的人了。
【原词】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侍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夜深千帐灯
【出处】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鉴赏】夜已深沉,草原上成千的帐幕里却依旧点亮着一盏盏的灯火。这是描写草原的深夜景致,在一片苍茫寂凉中,却又带有一股雄浑古拙的原始美。
【原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出处】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鉴赏】风吹了一更,雪也下了一更,把人刮得心都快碎了;思乡情切,一夜都不能安然入梦。啊!故乡可从来没有这样的风雪声。寒夜独坐,聆听屋外的风雪声,想起自己飘零的身世,倍添无限思乡的情怀。
【原词】见“夜深千帐灯”。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出处】清·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鉴赏】草原上排列着成千上万的庐帐,游牧的人全都喝得醉眼朦胧;只觉得满天的星影摇摆不定,就像要往下坠落似的。穹庐:塞外胡人圆形的帐幕。这两句词描写塞外风光与草原夜色,在一片苍茫寂寥中,却带有几分原始、浪漫的美。
【原词】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出处】清·邓汉仪《题息夫人庙》
【鉴赏】息夫人:春秋时息侯夫人。楚伐息,夺纳夫人于后宫,楚王出游,息夫人见其夫守城门,自杀而死;千古以来,人最难面对的就是一个“死”字,而息夫人却能够从容殉情而死;不过,人世间伤心哀痛的,又岂只一个息夫人?“千古艰难惟一死”,可以用来赞美忠贞志士从容就义的悲壮豪情;也可以形容人面对生死关头时,那种痛苦与挣扎的心境。这首诗是步唐人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的原韵。杜诗曰:“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全谷坠楼人。”两诗对读,便会发现诗人有意要与杜牧比高低。邓诗不仅步杜牧原韵,而且又用了杜牧诗原题(改“桃花”为“息”)。两诗都是写息夫人事,又都是通过描绘的语言、具体的意象表现的,但杜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邓诗则较逊色。杜牧诗以绿珠之死,形容息夫人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显露讥刺。使诗意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邓诗以反问作结,表示对一个受害的弱女子的同情,显然未跳出一洒同情泪的旧俗陈规。这虽无可厚非,毕竟不及杜诗新颖。但邓诗以“千古”“岂独”句式,使诗的内涵扩大化了,使息夫人的不幸典型化了,这是杜诗所缺少的。
【原诗】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出处】清·杨昌浚《赠左宗棠》
【鉴赏】大将左宗棠治理边疆,筹边防务还未回来,他所带去的两湖(湖南、湖北)子弟,已经布满了整个天山一带。清朝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军平定新疆,沿途遍植杨柳。这首诗便是歌颂他对边疆的贡献。
【原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筹边”或作“西征”。左宗棠死后数十年,柳全被砍光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
【出处】清·郭麟《登吴山望江》
【鉴赏】站在高山上眺望大江,夕阳落日,还徘徊在半空中,但是,刹那间,却忽然掉落在奔流的大江中。作者郭麟把江边独立欣赏夕阳垂落的情景,描写得极为生动、有趣。短短十个字,却把落日夕阳的美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
【原诗】飞鸟欲何去?翼然乘远风。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出处】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三)
【鉴赏】美好的夕阳景象,劝诱旅客登楼去观赏;山色萧条,悄悄地把一片秋意绕着城郭送过来。“夕阳劝客登楼去”描写夕阳黄昏,美景动人;也是描写秋日登楼,愁思缕缕。
【原诗】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出处】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三)
【鉴赏】大地上天气寒冷,农历九月以后就得穿上棉袍,有些地方晚上还需要烤火取暖,作者以此诗描写自己生活的贫苦。这两句诗意思是:全家人都在那凄冷的风声里颤抖着;九月该穿的衣服,到现在都凑不出钱来买布剪裁呢!读书人怀才不遇,失意潦倒,饱受饥寒之苦,此诗写来,伤痛悲苦,令人落泪。
【原诗】见“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百无一用是书生
【出处】清·黄景仁《杂感》
【鉴赏】世上有千百种职业,唯一毫无用处的是书生。读书人虽有满肚子的学问,只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腔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此句诗充分显露出失意的读书人,现实社会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百无一用是书生”可用来当做读书人的自我解嘲;也可用来责备读书人的不长进。
【原诗】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出处】清·黄景仁《绮怀》
【鉴赏】今晚的星儿虽然依旧,却已不再是昨夜了;风是如此的凄冷,露是如此的沉重,痴情的你究竟是为谁而伫立到半夜呢?中宵:是指半夜。星儿依旧,意中人不在,然而此心不变,此情不改,依旧为她伫立终宵,依旧为她整夜不眠。作者黄景仁深刻地描绘出诗中主人翁情意的深长与执著,可惜的是满怀心事无人知晓,只有空叹奈何了。
【原诗】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面改难如镜可磨
【出处】清·黄景仁《辛卯除夕》
【鉴赏】长年人海浮沉,面貌早已随着岁月消逝而起了变化,很难像镜子般可以再度磨回原来的模样。这句诗是在感叹光阴似箭,岁月无情,如今已经年老,岁月在脸上的痕迹,是无法消抹的。
【原诗】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垂杨密密拂行装,芳草萋萋碍行路
【出处】清·黄景仁《短歌别华峰》
【鉴赏】紧密低垂的杨柳,牵拂者行人的衣服;萋萋丛生的芳草,阻挡着行人的去路。借垂柳芳草的阻碍行路,来描写离情的依依难舍。喜爱登山、郊游的人,若是走在久无人迹、杂草丛生的小路上,便可用“垂杨密密拂行装,芳草萋萋碍行路”这两句诗。
【原诗】前年送我昊陵道,三山潮落吴枫老。今年送我黄山游,春江花月征人愁。啼鹃声声唤春去,离心催挂天边树。垂杨密密拂行装,芳草萋萋碍行路。嗟予作客无已时,波声拍沉长相思。鸡鸣喔喔风雨晦,此恨别久君自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出处】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鉴赏】悄悄地站立桥头,街市来往不绝的行人,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有一颗星儿像明月一般孤独地悬挂在天边,我独自在那儿看着它,看了好久好久。原诗是描写游子飘泊异乡的孤寂无依。若是单独看这两句诗,在寂寞中却带有悄然独行的潇洒与傲气,别具一种独特的美感。
【原诗】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出处】清·黄景仁《杂感》
【鉴赏】马儿因为认识道路,知道前面路途还很遥远,因此感到疲倦了;在树上呜叫的蝉儿,声音都沙哑哽咽了,却仍然拉着嗓门不停地鸣叫。藉马的疲倦与蝉的失声,来描写有才者的落魄失意,满怀愤恨不平。“蝉到吞声尚有声”常用来形容那已声嘶力竭却仍不休止的抗议与呼吁。
【原诗】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记浮生!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出处】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韵》
【鉴赏】已经是十月了,还不知道江边竟变得如此寒意沉重;夜晚睡到三更,才突然感觉到布被是那样的轻。这两句诗描写十月天气初寒时候,原本厚重的布被一到深夜,就觉得不够暖和了。
【原诗】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瞰灯明。还家梦绕三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尺纸从头彻尾空。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出处】清·郭晖远之妻《寄夫》
【鉴赏】据《随园诗话》的记载:有一位名叫郭晖远的人,有一次寄信回家,不小心寄了一张白纸,他的妻子接到这张白纸以后,还以为丈夫别有深意,就写下这首诗来回答他。原诗语译如下:我在碧绿的纱窗下,拆开了你的来信,只见一尺长的信纸内,从头到尾是一片空白;我想这应该是你满怀离情别恨,一片相思深情,全在不言中。情到深处,一切尽在不言中。有时候,静默无语更能表现出那份深情,那份美感。“不尽之情,喻于言外”的高超意境,又岂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呢
【原诗】碧纱窗下启缄封,尺纸从头彻尾空。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
文章体制本天生,模宋规唐徒自苦
【出处】清·张问陶《论文》
【鉴赏】一个人的文章,所表现的风格与体裁,本来就有很大的不同;今人总喜欢刻意去模仿唐宋时代的作品,只怕是白白地辛苦一场罢了。作者强调写作文章,重在创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必为了模仿古人,而失去了对自我的体认。
【原诗】文章体制本天生,只让通才有性情。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
【出处】清·张问陶《庚戌九月三日移居松筠》
【鉴赏】作者在搬家的时候,整理一些需要保留的东西,这才发现那些挑在肩上十分累人的身外物,一半是行李,一半是书。读书人清高自守,一生忙碌,所拥有的只是半肩书而已。原诗是在描写读书人的贫苦,读书人的唯一财富便是书了。
【原诗】旃檀香净好移居,家具何曾满一车?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
团栾真乐胜公卿
【出处】清·张问陶《月夜书怀》
【鉴赏】一家人团圆欢聚的景致,是人生最真实的快乐福祉。这种快乐,远胜过做公卿大官的快乐。这句诗明显流露出诗人不热衷功名利禄的洒脱情怀。现今常用“团栾真乐胜公卿”来劝人要珍惜可贵的亲情。
【原诗】轩窗遇雨嫩寒生,枕簟迎秋夜气清。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云山历历谁无梦,风笛遥遥倍有情。记取南邻田父语,团栾真乐胜公卿!(栾:读作luán,圆静忆家人皆万里,独看帘月到三更
【出处】清·张问陶《月夜书怀》
【鉴赏】作者描写自己客居在外,日夜思念家乡亲人。语译这两句诗是:在这寒凉的秋夜里,静静地怀念家人,全都分离飘散在万里之外;一个人站立窗前看着帘外的月色,一直看到三更,愁肠满腹,思念依依,始终不能入睡。
【原诗】见“团栾真乐胜公卿”。
不爱江山爱美人
【出处】清·陈于王《桃花扇传奇题辞》
【鉴赏】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共有四十出戏,是描写明末亡国遗事,主角是江南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这首诗是在讽刺福王的昏庸。“不爱江山爱美人”常用来讽刺当政者只知爱恋美人而不顾国事,这与“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恰好相反。
【原诗】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它生莫作有情痴,人天无地着相思
【出处】清·况周颐《浣溪沙·惜起残红泪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