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僧人法显被人们认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在中国航海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法显,俗姓龚,约公元337年出生于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旅行家,还是一名翻译家,也是中国僧人赴印度留学的先行者。
晋安帝隆安三年,法显等5人从长安(西安)出发,西行寻求佛教戒律。他们长途跋涉,过流沙(泛指今新疆中部大沙漠),穿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之总称),到达北天竺、中天竺地区。在印度留学期间,法显认真学习了梵书、梵语,并抄写经率。又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居住二年,搜寻经籍。
公元411年,从狮子国返归中国的法显,乘船穿越马六甲海峡,绕行东南亚半岛,然后再通过北上的海上之路。他登上一艘返航的中国商船,在海上漂泊90日,抵达广州西南方的耶婆提国,停留5个月等候季风,后来搭乘另一商人大船,启程返国。在海上颠簸了近3个月到达了今山东半岛的青州长广郡界。回国以后,法显将所得梵文佛家经典译为汉文,多达百万余字,又将游历当时30余国的见闻编辑成《佛国记》(又称《法显传》、《佛游天竺记》等)一书。《佛国记》这本书不仅是研究古代中外交通的名著,更是研究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法显的航海经历及其著作为了解东南亚各国及航行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也为郑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