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健康总会遇到各疾病的困扰,有些意外情况常常又会不期而至,令人防不胜防,因此,每个家庭预备一些简单的常用药,掌握一些服药的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药物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被发现、积累而丰富起来。药物能够去除病因,消除症状,改善体内平衡,但任何药物都具有治病和不良反应的双重性。无论是来自矿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天然物,还是人工制造的药物,几乎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而已。因此,学习医药知识,对症服药,事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必修课。
1.家庭用药应小心
家庭药箱如今已成为了医院和药房之外的第三大备用药源。
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保健和防病治病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药中毒及误服滥用药物埋下了隐患。
家庭用药是病人家庭康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如果没有医生的具体指导,要十分当心。用药前要仔细检查说明书及药品时效。以避免误服、乱服。
首先,凡注“外”字的药千万不可口服。
其次,看所服的药品是否过期失效。
家庭用药,为了使用更安全更有保障,还应把握以下几个用药要点:
(1)剂量要合适:除了要尊重医嘱以外,首先应注意年龄的影响。众所周知,一般小儿要按体重计算服药的剂量。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慎重、必要时酌减剂量。尤其是某些对心肾有毒害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此外,有人认为“恨病吃药么,多多益善!”于是乎在服药时,要么就多吃一点儿,要么就多服几倍于正常剂量的药品。不错,某些药物,例如某些抗生素,对不同性质的感染视其轻重,用量可以适当调整,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这样做。对于某些药物不用说多加几倍剂量,就是按正常量服用,还保不住不出事呢。像治疗心力衰竭的洋地黄类制剂就是这样。所以在剂量问题上切不可自做主张。
(2)疗程要合理:服几个疗程的药,几天为一个疗程,一定要掌握“定期复查、尊重医嘱”的原则。用药时间短于规定疗程,就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不可收拾;而用药时间长于规定的疗程,除了可能导致一些毒副作用外,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例如De-not这种治疗溃疡病的良药,其疗程为28天,最多使用两个疗程。到期后如果继续用药,往往会造成药剂对人体的某种损害。
(3)方法要适当:注明饭前、饭后服用的药,一定不能更换服药时间,以防减低药效。有些需要嚼碎后吞服的药物,一定要照办,否则会影响疗效。对于某些带糖衣或肠溶的片剂,切勿咬碎,应整片吞服。因为这些药或者是味道太差而包了糖衣,或者需要绕过胃在肠道崩解吸收,以免伤害胃黏膜。另外,忌口的问题也不要大意,像前面所说的De-not,如果不忌牛奶制品的话,药物就会与牛奶内蛋白结合而失效。
(4)特殊药物更要精心:近年来,因使用抗生素及心血管系统药物而导致的意外时有发生,应注意如下事项加以防范。
①对抗生素类制剂:一要对路;二服足量;三够疗程;四防过敏;五不要乱联合用药。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要注意用药宜准,常调药量,常做心电图检查,以防出错,如有突变,随时就诊。
有些老年人根据自己的老经验,自以为是地用药,结果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目的,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
人届老年,往往多种疾病缠身,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几种药物治病,因此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据统计,约有1/4的老年病人同时用药达4~6种,不良反应率高达15%。这是因为老年人体内主要器官机能减退,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加。由于老年人身体的特殊性,因此,用药时应做到:
(1)适当减少用药量由于药物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老年人肝肾功能均降低,使药物的代谢、排泄速度减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积蓄,表现出用同样的药量易产生比一般成年人用药后更强的药效和毒副反应。如一般人使用青霉素很少引起毒性反应,而老年人大剂量应用时,可因药物排泄慢、半衰期长而出现中枢神经的毒性反应,甚至诱发癫痫及昏迷等。因此若有必要使用,应减小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药品的“成人标准剂量”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尤其对一些主要经肝、肾代谢或排泄、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应特别注意适当减小剂量使用,以免出现各种不良后果。
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肝、肾功能(如肌酐清除率等)调整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售药品大多并非专为老年人设计,药品规格不尽合理。若是裸片(素片)、冲剂、糖浆等比较容易按调整剂量分取药品;若是胶囊剂则应打开胶囊,倒去一定量的药物,再盖上囊帽后才可服用;糖衣片和肠衣片一般不能掰开服用,否则可影响药效。
(2)避开药物的禁忌症老年人易患多种疾病,在采用各种药物治疗时,常因各种疾病之间的矛盾效应而使药物的使用受到限制。如患青光眼的老年病人遇上内脏绞痛时则不可用阿托品解痉,因阿托品具有升眼压作用,可加重青光眼的病症;又如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痛风的老年人,不宜用利尿药降压,因利尿药阻碍尿酸的排泄,会诱发或加重痛风。由此可见,禁忌症多是老年人用药的一大特点,所以用药时必须全面考虑药品的禁忌症和毒副反应,特别是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选用一种药物治疗某种疾病时,必须同时考虑此种药品对身体其他病症有无影响,遇有禁忌症时必须放弃此药。在药品说明书上每种药物均有禁忌症的明确标示,故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以防误服后发生意外。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对多数药物的耐受性较年轻人差,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易因用药不当而出现毒性反应,即使是安定、利眠宁等较安全的药物,老年人使用后也容易出现嗜睡、动作不协调等不良反应。若必须使用这类药物时,应从小剂量(成人标准剂量的1/2~1/3)开始服用,视用药后的反应适当进行剂量调整。
除上述神经毒性外,许多药物还可造成对老年人器官如耳、肝、肾、血液系统等损伤。鉴于老年人用药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出现毒副反应须立即停药,必要时应送医院诊治。
(4)其他注意事项对于老年人的用药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全”二字,所以用药时应选择常用药或曾用过的药。除非有医生的指导,否则不要轻易试用新药。给药途径应以口服为主,尽量选择片剂、胶囊剂等。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合并用药,因同时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另外,有些症状如老年人睡眠减少可能并非病症,而是生理性的,应尽量不用药物治疗,但如果整夜不眠,则最好去医院诊治。
专家忠告老年人非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是:对症用药,从小剂量开始用药,视用药后的反应适时调整剂量,以不发生毒副反应并能控制病情为佳。
2.何时服药效果好
在一天24小时之中,人体在每个时刻对于药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服用适量的药物才能使药效充分发挥,而且还能将药物的副作用减小至最低程度。
药性与药效与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如果掌握了这种关系,就能更好地利用药物,并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下面一些药物与时间的关系,更值得我们注意:
(1)强心药:心脏病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以凌晨4时最为敏感,此时的药力比其他时间约高40倍,若此时仍按常规剂量使用,极易中毒。另外还发现暴风雨天气或气压较低时,也会使这些药物的毒性显着增强。
(2)降血压药:上午是一天内血压的低值时间,服用小剂量胍乙啶即可获得最佳疗效,而且可避免不良反应。下午及晚上则需增加剂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抗癌药: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时,上午8时与11时需给最高剂量,而晚上8时与11时则给最低剂量,其结果都比常规“等量给药法”的疗效要好。
(4)降血糖药:糖尿病病人在凌晨4时,对胰岛素注射液最为敏感,这时给予较低剂量,也可获得满意效果。上午8时口服降糖宁,作用强而持久,下午需加大剂量才行。
(5)抗贫血药:富马铁、硫酸亚铁片等,在晚上7时服用最佳,因为此时比早上7时服用的吸收率要高1倍左右,且可延长疗效达4倍左右。
(6)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疗效,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高峰浓度,故将一天的剂量由分次服用改为一次口服,即“顿服疗法”,效果更好。
(7)抗哮喘药:氨茶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但以早上7时应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8)抗过敏药:赛庚啶于早上7时服用,药效长达15~17小时,而在下午7时给药,仅能维持6~8小时。
(9)激素类药:为了避免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可将给药时间与生理节律同步。上午8时一次性给药,效果最佳。
(10)抗精神病药:碳酸锂采取中午12时口服全日量的1/3,晚上8时再服余下的2/3,这样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降低毒性反应。
此外,青霉素的皮肤试验一般以中午反应较轻,而午夜反应最重。由于众多药物的作用及毒副反应均有昼夜节律性变化,于是一门研究其奥秘的边缘学科——“时间药理学”应运而生了。
专家忠告
每种药都有它的最佳使用时间,在用药之前应仔细察看说明书或翻阅一下医疗工具书,把最佳用药时间了熟于心,逐步养成按时按规律用药的良好习惯。
3.注意服药姿势与饮水量
服药时姿势与饮水的多少,与药物吸收的关系甚为密切。正确的服药姿势有利药物在肠胃里的消化和功效,而合适的饮水量则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口服药片或胶囊时,应取站立位,因为身体直立时食管呈垂直状态,有利于药物下行到胃里,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专家们指出,站立位服药后至少再站立1分半钟。卧位服药不利于药物下行到胃里,卧位病人若病情允许应尽可能坐起来服药,服药后不要立即卧床。
口服药片或胶囊时喝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为宜。服药前应先喝一口水润滑一下食管。有的人服药时不喝水或只喝两三口水是不安全的。
口服药物以水送服,已成为人们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当服用某些药物时,必须多饮水来减少药物的副反应,这应当成为护理病人时的基本常识。哪些药物在服用时需要大量饮水呢?
(1)退热药:它的退热作用,是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排放而完成的。汗水的大量流失,极需有相当的水分加以补充,否则可因脱水而加重病情。
(2)磺胺类药:这类抗菌药中最常用的是新诺明、菌得清等,它们在泌尿系统中的溶解度较小,容易析出结晶,可对人体产生相当程度的刺激,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及阻塞性尿闭等不良反应。如果服用时多喝开水,就能有效避免结晶的析出。
还有一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肠溶阿司匹林、奎尼丁、氯化钾、硫酸亚铁等,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在服用时,如送服不当而滞留在肠壁上,就会引起腹痛或食管炎;若大量喝水,便能使药物较顺利地通过食管,从而避免发生药物刺激性食管炎。
专家忠告服药姿势不好或喝水太少均会导致药物在食管内停滞、溶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还会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甚至发生食管出血。
4.哪些中西药不宜同服
许多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都产生了临床上的积极作用。但是,中西药并非是随时都可结合使用的,若不遵循科学,随意结合使用,很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中、西药物倘若选用合理,同时服用,可提高疗效,促进康复;如搭配不当,同服后往往会出现不良反应或降低疗效以及加重病情,甚至导致药物中毒。下面是已知的不能同时服用的多种中西药物:
(1)风湿酒、国公酒、虎骨酒、骨刺消痛液等药酒类中均含有乙醇,若与西药阿斯匹林(ABC)或水杨酸钠同时服用,会加剧对消化道的刺激,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出血。
(2)小洛络丹(丸)、香连丸、贝母枇杷糖浆中分别含有乌头碱、黄连碱,若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同服,很容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3)中药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中都含有朱砂(粗制硫化汞),不宜与西药溴化锌、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同服,否则容易产生有毒的碘化汞或溴化汞等沉淀物,引起毒痢性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4)通宣理肺丸、消炎宁片中含有麻黄,不宜与西药地高辛合用,否则容易增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5)服用中药麻黄时,忌与氨茶碱同服。因二者同服不仅药效会降低,而且能使毒性增加1~3倍,并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昏、头痛、心律失常、震颤等病症。
(6)西药D—860、优降糖、降糖灵在使用期间,忌服人参、甘草、鹿茸,因为同服会减弱降糖药的效果。
(7)麻仁丸、解暑片、牛黄解毒片中含有大黄,不宜与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等药物同服,因为大黄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8)山楂丸、保和丸、乌梅丸、五味子等中成药中都含有酸性成分,若与碳酸氢钠、氢氧化铝、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药物同服,使两者的药效都会降低。
肿瘤病人服用抗肿瘤药环磷酰胺、环己亚硝尿,忌用中药复方丹参制剂。因为合用上述中西药物能促进肿瘤的转移。
专家忠告
服药品种愈多,往往毒副作用愈严重,家庭和个人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从病情轻重缓急出发,提倡单品种,避免多药并用,尽可能不超过3种同服。
5.哪些中西药要忌口
忌口俗称“忌嘴”,是指服病者在服中药调治时,不要吃于病情不利和妨碍药物功效发挥的饮食,医学上称为饮食禁忌。否则,不仅对病情不利,还会使病情恶化,甚至诱发其他病症。
在服用中药过程中,忌口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其中药主要忌口类型可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热病,如感冒高热病人,在服用解表清热药时,饮食上应吃清淡流质、半流质,如米粥、藉粉、薄面片等,忌食各种肉类、油炸食物、粘食。若不忌口,就会加重热症,并可能诱发腹痛、腹泻,使病情恶化。
(2)慢性腹泻病人,在服用健脾止泻中药时,应吃些山药、莲子等辅助食品以加强疗效,同时忌吃生菜瓜果和生冷食品,否则,必然使腹泻加重,伴有腹痛或呕吐。
另外,如浮肿者忌咸食;肝胆疾病者忌油腻;身上生疮时要忌食海鲜、鸡鸭、辛辣食物。服安神药治失眠时,不要饮茶水、咖啡;进人参、黄茂等补药时,不宜吃山楂、萝卜;服胃药时,不要多吃油腻、粘硬食物;糖尿病病人应适当控制主食及甜食;服化痰止咳药物时,要少吃糖和辛辣食物等。
服用中药有时要忌口,服西药需要忌口吗?
近几年来,国内外医药学家对此作了不懈研究与探索,终于获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即西药有时也必须忌口:
(1)服用抗贫血药富马铁、硫酸亚铁片时,不宜与脂肪食物同食。因脂肪能抑制胃酸分泌,而影响三价铁变成二价铁,不利于吸收。还应忌食海带、肝脏、花生仁、芝麻酱等含钙、磷较多的食物。
(2)使用抗震颤麻痹症药物左旋多巴时,不宜与鸡肉、牛肉、对虾、动物肝肾及大豆、花生、葵花子和乳酪、脱脂奶粉等同服,因蛋白质代谢中所产生的大量氨基酸,会阻碍该药吸收,且加速其代谢,故疗效明显下降。抗哮喘药氨茶碱也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同服。
(3)使用抗糖尿病药物胰岛素、降糖灵时,应忌高糖食物。可的松类药物会升高血糖,引起糖尿,也以低糖饮食为好。还有苦味健胃药,主要借助于苦味刺激味蕾,促使唾液和胃液分泌,以达到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目的。若吃了甜食,则失去了药品原有的作用。
(4)使用抗风湿药保泰松时,不宜食用腌制品,如腌鱼、腌肉、腌菜等。因该药能减少钠、氯离子自肾脏排出,易引起水肿和高血压等症。当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时,应注意饮食不可时淡时咸,因低盐可引起药物中毒,高盐又可使治疗失效,故服用前要听从医生指导。
(5)四环素、土霉素、环丝氨酸和呋喃妥因、乌洛托品等药物,在酸性中杀菌力较强,故用时不宜食用碱性食物,如汽水、啤酒、菠菜、黄瓜、胡萝卜、栗子、乳制品、苏打饼干等。
(6)链霉素、红霉素等药的杀菌力,在碱性中较强,故用时不宜食用酸性食物。如鱼、肉、蛋、鸡、酸菜、山楂、橄榄、果子汁等。
(7)使用硫酸奎尼丁时,应忌食橘子、椰子、栗子、杏仁和牛奶及其制品,因它们使尿液偏碱性,会促使药物大量吸收,有引起中毒的危险。苯唑青霉素钠及氟尿嘧啶等,均不宜与鲜橘汁同时服用,否则会降低疗效。
(8)应用强心药洋地黄时,应禁食芹菜、田螺、海带、黑木耳及牛奶、乳制品、钙质饼干等,因其中钙离子会增强洋地黄的毒性。
(9)四环素、土霉素、红霉素和强力霉素,以及甲硝唑(灭滴灵)、西米替丁等药物,均不宜与螺、蚌、蟹、甲鱼、海蜇、海带、荠菜、雪里蕻菜和花生米、核桃仁、葵花子、豆制品、乳制品等一起食用,因这些食物富含钙、镁、铁、磷等离子,能与药物结合,形成络合物,使疗效大大降低。
(10)服用异烟肼、痢特灵、优降宁、利血平和闷可乐等药物,应禁食扁豆、蚕豆、香肠、鸡肝、腌鱼和奶油、酸牛奶、腐乳、香蕉、菠萝、无花果及酒酿、啤酒、葡萄酒、咖啡、巧克力等,因这些食物均含有丰富的酪胺,在正常情况下,酪胺会被体内单胺氧化酶所破坏,可是当这种酶被上述药物抑制时,酪胺就会大量积蓄,引起血压骤升,心律紊乱,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而死亡。
此外,烟、酒、茶也会影响药效,甚至增加毒性,故同样不容忽视。
专家忠告
许多人只知中药服用有忌口的规定,从而认为西药是不需忌口的。其实西药同样需要“忌口”,对此,病患者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6.哪些药物对视力有副作用
药物的副作用虽然经科学研究,一般都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各人的体质、生理反映的敏感度等有很大差异,我们对此仍然应予以十分的注意。
在使用常用剂量的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而又不利于病人的不良反应,被称为药物的副作用。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药物,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一定的副作用:
(1)氯丙嗪,安眠药,容易引起中毒性视网膜病变,出现类似色素性的视网膜炎,使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模糊不清。
(2)阿斯匹林,是解热镇痛药,可引起双眼视网膜出血,眼底动脉出血,眼底动脉脆性增加。
(3)消炎痛,是镇痛药,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及角膜基质混浊,表现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失明。
(4)氯霉素,是肠道消炎药,成年人连用1~2年,可诱发中毒性视神经炎,停药后部分病人可恢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引起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此药还可引起中毒性表皮松懈症,使眼睑粘连,产生假膜层瘢痕。对特异性体质的人,使用氯霉素眼药水,还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
(5)异烟肼,是抗结核病的药物,除可引起生殖细胞的损害外,还可引起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解决的办法是与维生素B6合用,可以减少对眼的损害发生率。
(6)链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除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外,还可发生中毒性表皮松懈症,损害视神经,引起突发性球后神经炎,或渐进性视神经萎缩,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可出现眼眶上周围水肿和结膜炎。
(7)烟酸,服用过多时可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反应,出现瞳孔缩小。
(8)保泰松,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弱视、近视。
(9)丁胺乙醇,可发生球后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及辨色力改变,引起视野缩小,可致红色盲或绿色盲,严重者会致失明。
以上所介绍的情况,是在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时出现的中毒反应或副作用。
专家忠告
在应用对眼部有副作用的药物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不可盲目使用,即使是短期应用也应密切观察过敏和毒副反应,以及眼部不适的感觉。
7.哪些药物易诱发药疹等症
药疹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不少环节处于研究阶段,但主要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即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状况都有关,所以同一种药,对不同的人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当前,因用药引起药疹的情况越来越多,不能不引起重视。
临床发生药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除瘙痒外,尚有刺痛或触痛感,有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是病人首次用药时,有一个潜伏期,约4~20天出现,以后用同一种药,仅隔几小时或几分钟即发病。致病药主要有: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心得安、氯丙嗪、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痢特灵、磺胺类等。
(2)固定性红斑,特点是每次发病都在同一部位。有紫红色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有水疱,还有发热症状。致病药有安宁、鲁米那、速可眠、氯丙嗪、阿司匹林,以及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等。
(3)光敏性药疹,少数人使用某种药物后受日光照射的部位(如面、颈、上胸部及四肢)发生异常反应,如红斑、水肿、丘疹、小疱等急性皮炎。一般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内。致病药有安宁、利眠宁、利血平、四环素、速尿、双氢克尿塞以及磺胺类等50多种。
(4)全身剥脱性皮炎,这是较常见的严重药疹。一般潜伏期在10天以上,发高烧39℃~41℃,开始像湿疹、麻疹、猩红热型药疹,继而出现长时期的剥脱阶段,脱下大量片状鳞屑,严重者,毛发指甲也会脱落,甚至危及生命。致病药主要有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安乃近、普鲁本辛、鲁米那、复方阿司匹林、鹿茸精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中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片以及穿心莲、板蓝板、复方地龙等注射液,还有一些单味药也会引起药疹。
目前对药疹尚无好的疗法,但要注意预防。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同时可用一些扑尔敏、息斯敏,安其敏等药物。多饮水,加速排泄。严重者,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治疗,愈早愈好。也可用些外用止痒药,如洗剂和药膏等。
专家忠告
有皮肤过敏史者主动告诉医生,一次用药剂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8.不能突然停服的药物有哪些
药物是克服疾病的武器,科学研究为药物有效地使用规定了一定的规则,如果患者不按规则用药,那么必然产生不理想的后果。
用药要慎重,停药也有讲究。由于服药的剂量、次数和时间,都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适应症等具体情况而定的,如果擅自将自己服用的药物突然中断,会使治疗的效果功亏一溃,甚至导致身体不能痊愈,给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1)强的松、地塞米松等都是人们比较熟悉和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一般在较长时间用药后(如超过半月),由于激素抑制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使自身的皮质激素分泌减退。一旦突然停药,自身分泌的激素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便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低血压、低血糖等症状。
(2)安定、安宁、安眠酮等是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有人由于严重失眠或精神异常,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产生了依赖性,亦即所谓成瘾。骤然停药后可产生戒断症状。轻者乏力、烦躁、恶心、呕吐、涕泪交加,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惊厥等。
(3)癫痫俗称“羊角风”,是一种由于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不过,多数患者如能坚持连续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即可控制其发作。但如不遵医嘱,对长期服药缺乏耐心,随意停药,则可导致再度发作。
(4)多数抗高血压药都应按医嘱或说明书定时定量服用,不宜随便停药。
上述几类常用药物都不宜骤然停服,必须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必要时,在停药前应先向医生咨询。
专家忠告
凡是长期服用的药物,如果需要停服,都必须先向医生咨询,听从医生的建议,不可自做主张,随意停服。
9.千万不可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已成为了人们非常普遍的现象,长此以往,抗生素的作用将越来越低,从而失去用它保卫健康的最后价值。
抗生素是20世纪的伟大发明,它把千百万人从死亡线上挽救过来,为人类建立了功勋。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如今,抗生素的进步已赶不上细菌耐药的速度,以至专家预言,如若再不改变这种现象,21世纪人类将对感染性疾病束手无策。
抗生素是以杀灭细菌为主要功能的药物,它使细菌无法在人体内生存繁殖,因而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肺炎、痢疾、肾炎、各种脓肿、阑尾炎、胆囊炎等。可见它属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药物,对于那些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反而可能引起人体内细菌群种的失衡,并且会使细菌经受一次次考验,产生抗药性。结果真到人体需要时,难以达到疗效。至于病毒感染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既可以注射疫苗预防,又可以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自然痊愈,或者使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医治,而完全不必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本身对人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破坏身体内环境的平衡。使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受到杀灭,有时还可使人产生过敏性休克以致死亡(如青霉素的过敏);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对第八对颅神经都有毒性,可引起耳鸣、耳聋,还能引起肾功能损伤;氯霉素、合霉素能抑制骨髓,影响造血细胞生成;四环素、红霉素对肝脏有毒性,大量服用会损害肝功能。
专家忠告
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务必慎之又慎,能不用的则不用。抗生素的毒性和剂量有关,用量越大,毒性越大。在必须服用抗生素时应遵医嘱,做到适时适量。
10.老人用药有五忌
老年人慢性病多,需要药物治疗,但怎样用药却大有讲究。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和避免副作用,用药时要做到五“忌”。
老年人用药的五忌如下:
(1)忌不遵医嘱据调查,7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约有3/5的人不按医嘱服药。这是当前老年人药物治疗效果差而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认真执行医嘱,按医生处方按时按量按疗程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对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结核病、癫痫等,尤其要坚持长期、合理、系统用药、否则将严重影响疗程,甚至引起不良后果。
(2)忌偏听偏信有的病人,特别是那些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人,容易偏听、偏信各种传媒的广告宣传、因而迷信进口药、新药、特药,包装精美及价格昂贵的药品,这是当前许多病人药不对症,疗效不佳,以及医药费大量超支,或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相信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安全高效,使用方便、针对性强的药物。
(3)忌自作主张有的慢性病人,自认为“久病成良医”,患病后不是请医生诊治而是自作主张,盲目打针服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必须禁止。
(4)忌多多益善医生用药治病的基本原则是宁少勿多,宁精勿滥,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因为任何一种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老年病人,特别是身患多种疾病的慢性病人,求治心切,四处求医,用药越来越多越杂,少则3~4种,甚至10多种药物联用、混用,这是十分危险的。联合用药不当,可发生药物抗异,疗效减弱,毒副作用增多,甚至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5)忌避简就繁有的老年病人本来口服能治好的病要求打针,肌肉注射就行的则要求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能行的则要求“打吊针”,这也是用药的误区之一。给药方法很多,必须根据病情和药物种类以及药物吸收、代谢、转化、排泄等情况,由医生确定。口服给药简便、经济、安全,因此凡神志清楚,又有主动配合的病人都应优先口服。危重病人,另当别论。
专家忠告
有些老年人十分钟情和迷恋补药,凡是补药就用,这也是不正确的。是药三分毒,补药须对症,若不对症或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仅对身体无补,而且有害。
11.服用哪些药物应忌茶
“药食同源”,许多药物与茶在人体内都有着细微或剧烈的反应,轻的降低药效,严重的则产生相克之害。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深受人们的普遍欢迎。但是,茶作为一种植物,它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在与某些药物成分相遇时,则可能产生有害健康或降低药效的后果。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注意。
(1)抗生素类药中的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氯霉素、林可霉素等,可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影响其吸收而降低抗菌力。
(2)强心甙类药如洋地黄,洋地黄毒甙片及地戈辛等药品与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一种不溶性沉淀物,阻止其吸收而失效。
(3)口服潘生丁时也不宜饮茶,因茶叶中的咖啡因有抗腺苷作用,降低潘生丁增加心肌中的环磷腺苷作用,使其药效下降。
(4)茶叶中所含的某些成分会妨碍利福平的吸收,使其生物利用度降低,故口服抗痨药利福平时也不要饮茶。
(5)茶叶含有一定量的咖啡碱、茶碱、可可碱等,这些物质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等作用,对镇静、催眠、安神药产生相反作用,故服用这类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片、眠尔通等药时不宜饮茶。
(6)各种酶类制剂都是蛋白质,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生成鞣酸蛋白,从而使酶类失去活性和消化作用。因此,在口服胃蛋白酶、乳酶生、多酶片、淀粉酶等药时也不能与茶同服。
(7)在中药方面,祖国医学强调不可用茶服药,其原因在于中药多含酸性物质和生物碱,容易和茶叶中的鞣酸产生沉淀反应,使中药变质失效。
专家忠告有些人为了减缓药物中的苦味,用饮料等代替白开水,这都是不科学的,如葡萄汁就可能与药物中的多种化学成份发生作用,从而使药性增强或者影响药物正常疗效。
12.药物中毒的早期识别
是药三分毒。因为许多药物皆有毒副作用,所以,服药前应遵医嘱,服药后要注意反应。
药物中毒是服药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最具危害性的现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对一些药性强的药品或体质弱的特殊病人,在服药后要慎重注意病人的生理反应,做到有效预防,防患于未然。
人体产生药物中毒后,一般在某个生理部位上都有特殊的中毒“信号”,人们要学会观察,防微杜渐。
(1)观察瞳孔:阿托品、曼陀罗、颠茄、麻黄碱等中毒瞳孔散大;而有机磷、巴比妥类、驱蛔灵等药中毒瞳孔缩小,吗啡中毒瞳孔如针尖。
(2)观察排泄物:硫酸亚铁、硫酸铜等中毒呕吐物呈绿色或蓝色;碘酊中毒吐出物呈蓝墨水样,铬中毒呕吐物呈黄绿色;磷化锌中毒呕吐泻物在暗处可见萤光。
(3)口腔变化:高锰酸钾中毒口腔牙龈呈紫黑色,铅中毒牙龈有铅线;砷化物中毒呼出气体有大蒜味,氨中毒口中氨臭味,硫化氢中毒有臭鸡蛋味;有机磷、毒扁豆碱等中毒有流涎。
(4)尿色改变:砷化氢、酚中毒尿呈棕色至深棕色,磷化锌、山道年、毒蕈等中毒尿可呈血色;氯丙嗪、氨茶碱、驱蛔灵中毒尿为白色,奎宁、伯氨喹啉等中毒尿为酱油色。
(5)神志改变:有机磷、巴比妥类,冬眠灵、吗啡等中毒,表现为昏睡、昏迷,而阿托品、颠茄类表现为兴奋、烦躁不安。
(6)视觉异常:鲜地黄中毒可出现黄、绿视或复视,驱蛔灵、山道年等中毒可出现黄视,巴比妥类、阿的平、苯妥英钠、雷米封等中毒可有视力模糊。
(7)皮肤改变:亚硝酸盐、苯胺、臭丸(萘)中毒嘴唇、指甲呈青紫,砷、磷、汞、铜、驱蛔灵等中毒可有黄疸;阿托品、颠茄、酒精等中毒皮肤潮红;有机磷、毒扁豆碱等中毒大汗淋漓。
(8)脉搏改变:阿托品、颠茄、氯丙嗪等中毒脉搏增快;洋地黄类、奎宁、毒蕈等中毒脉搏变慢。
专家忠告
一旦发现药物中毒者症状,家人和患者都不要慌张,保持头脑冷静,尽快拨打附近医院的急救电话,同时一边做病人的护理工作,然后应即刻送医院抢救。
13.服错药物的急救措施
病人服错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有的药无毒性,如维生素等,可不必处理。如果服错的是有毒性或反应较强的药,则应急时去医院处理。
如若不小心服错药,首先是不要惊慌。如果家庭离医院较远,或者交通不便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可按下列方法予以对症处理:
(1)首先要了解服错了什么药,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①错服维生素、健胃药、滋补药等:这类药物不良反映较小,只要多饮冷开水,让药物稀释、排泄即可。
②错服解热止疼药、解痉药、催眠药、抗生素及避孕药:服药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如头晕、腹痛、昏睡等),这时家属必须迅速采取呕吐法(可用手指、筷子、鸡毛刺激服药者咽喉壁),促使服药者将误服的药物尽快吐出,或先给服药者灌服大量温开水、盐水或茶,再用上述方法催吐。
③将碘酒误当咳嗽药水喝入:应立即喝面糊或稠米汤。因淀粉与碘作用后,能生成一种蓝墨水样的化合物,病人必须把这种化合物吐出来。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物不显蓝色为止。
④错喝入癣药水、止痒水:应多饮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有沉淀解毒作用。
⑤误服腐蚀性很强的来苏尔或石炭酸,则不应催吐或洗胃,而应让病人喝大量鸡蛋清、牛奶、稠米汤、豆浆或植物油等。原因是上述食物可附着在食管和胃粘膜上,因而可减轻消毒药水对人体的伤害。
(2)经过上述初步急救处理后,应立即送病人到医院救治,并应带上病人吃错的药或有关的药瓶、药盒、药袋,供医生抢救时参考。如果不知道病人服的是什么药,则应将病人的呕吐物、污染物、残留物带到医院,以备检验。
专家忠告
误服药物后的初步处理十分重要。如果在现场不做,等到了医院再做处理,即使病人能化险为夷,也可能会因食管和胃粘膜损伤严重而致日后进食、消化困难。
14.家庭药箱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医疗及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健康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了,家庭药箱就是健康意识的一种落实。
家庭药箱应为每个家庭所必备。不仅能够方便平时小病小伤的治疗,而且在突发情况时也可及时用于现场急救,缓解病情,争取救护时间。但家庭药箱如果保管和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家庭药箱的使用和保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备用药:宜为小包装的整瓶、整盒药品。
①一般常见病用药:如治疗头痛发烧的阿司匹林;治疗感冒的感冒通、感冒冲剂;②针对家庭成员的特定药:如家有胃溃疡患者,应备有止胃痛、助消化的各种胃药;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备齐止咳、化痰、平喘、消炎的药,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者务必备好急救盒。
③治疗小伤小痛的外用药,如清洗小伤口、防感染的双氧水、碘酊;应付小伤的创可贴、绷带、橡皮膏、云南白药、紫药水、清凉油、风油精等。
④棉签、纱布、小镊子、体温计等医疗用品;⑤有条件的可再备血压计、听诊器。
(2)保管方法:科学放置和合理用药。
①一个药瓶或药盒只装一种药,内服药与外服药分存,均须一一注明药名、规格、用法、适应症等。
②易氧化的药,如维生素C、鱼肝油等以及碘酒放入深色或不透光瓶内,避光保存。另,眼药水应置于遮光的容器内,在阴凉处密闭保存,并在1个月内用完。
③遇热易分解变质的药,如抗生素、胃蛋白酶、乳酶生等,放在2℃至15℃低温处保存。
④易吸收水分而变质的药,如酵母片、含碘喉片等须密封防潮,在干燥处存放。
(3)定期检查是否失效、变质,及时更换。
专家忠告
存放毒性剧烈和比较有毒的药品,一是不要装在带有其他药品瓶贴的旧瓶中,二是要放在比较安全的地方,以防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