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11886200000037

第37章 幼儿责任感的养成(2)

每人一本图书之后,我用“嘘”的动作请孩子们安静。孩子们心领神会,轻轻地翻阅图书,教室里只有翻书页的声音和几句悄悄的“心得体会”。

“哟!你们班的小朋友真乖!”随着响亮的声音一位老师来到我们教室。“你们班有胶水吗,借给我们小朋友用用好吗?”“当然可以!”我直爽地响亮地回答。我胳肢窝下夹着书,一边拿出胶水一边与同事说着话,在一声“谢谢,用好了我拿来还!”中,我回到我的座位。

“怎么小嘴巴都在说话呀?嘘,安静!”这才发现教室里已不是先前那个氛围了。几个较响的声音嘎然而止,一些孩子还在交头接耳。

“刚才老师还大声说话呢!”一个细小的声音钻入我的耳膜。

“唉……”我的脸上有点烫。

教育反思

幼儿期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对教师的一言一行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并以身作则:热爱班集体、团结同事、尊重孩子、爱护公物等等。否则的话,只是用高标准要求孩子,自己却毫不在意,只会减弱教育效果。

为集体争光

案例实录

记得中班时,在一次换位推轮胎的比赛中,我班的袁之歌等五名小朋友得了奖,我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对他们说:“袁之歌小朋友得了奖,为我们班争了光,使中一班在全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小朋友在今后要多加练习,在下次比赛中,争取为班级取得更好的成绩。”后来,我发现许多孩子在自由活动时都喜欢找到自己的伙伴进行换位推轮胎的练习。进入大班后,我告诉幼儿,本学期要进行跳绳比赛,许多幼儿又开始认真练习跳绳,像江芷宁小朋友星期天在家就练了一天跳绳,终于学会了跳绳,妈妈说:“虽然她腿酸得连走路都不好走,但却很高兴的见人就说我会跳绳了。”

教育反思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自觉地愿意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的情感。通过集体劳动或比赛,使幼儿逐步体验集体荣誉感,继而产生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利益的责任感。上述案例表明每个孩子都有为班级尽责的心愿,在他们的心中已形成一定的集体荣誉感。

“我让我的孩子学涮碗”——一位家长的诉说案例实录“我女儿吃好晚饭就涮碗,这是她每天要做的工作!”在一次家长会上青青小朋友的妈妈这样说。

“哇,你的孩子真懂事,她能坚持吗?”许多家长脸露惊讶之色。

“一开始她只是觉得好玩,没几天就不想涮了!”

“那现在还坚持住吗?”家长们好奇地问。

“坚持住了!因为我用了发工资的形式进行督促,每天涮好就得一个硬币!”青青妈神秘地说。

“我告诉她,每天涮碗就象爸爸妈妈坚持上班一样付出辛苦才有收获!否则的话什么也没有!”

“后来有一天,女儿说要用她涮碗得的钱买油画棒!”青青妈笑眯眯地说。

好象知道大家想提的问题,她紧接着说:“女儿说,我自己有钱,我要用我自己劳动得的钱来买,因为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就像我一样天天涮碗很辛苦!”

青青妈的眼眶有点湿润了,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育反思

孩子心地单纯而又自控力弱,没有父母的方法指导与行为监督,孩子自身明确的那些责任无从落实,培养责任感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父母可对家庭劳动的时间、内容都做明确的要求,让孩子都有自己的明确的责任,而且监督执行。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两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可以让孩子帮助父母抹桌子、扫地,平时,孩子用的小手绢、穿的小袜子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洗;照顾老人;稍大些的孩子可以帮家里买一些小物品等。当然,做得好及时给予表扬,可以激发孩子做家务的欲望,更能让孩子在家务工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一种形式,让孩子有了参与家庭建设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得孩子融入到父母的劳动中,责任感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第四节 幼儿责任感培养的活动设计

照顾蛋宝宝(3-4岁)

活动目标

1.能自主地给自己的蛋宝宝起名字、洗澡,学习照顾蛋宝宝。

2.有一定的责任心,知道要好好地照顾蛋宝宝。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生鸡蛋,每张桌子放1盆-2盆清水,小肥皂若干。

2.可封口的食品袋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带一个鸡蛋来幼儿园,并给蛋宝宝起个名字。让幼儿给蛋宝宝起名字,如“宝宝、宝贝、圆圆”等等。

2.成人问幼儿:如果我们的身上脏了,爸爸妈妈会怎样呢?请幼儿讲述父母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激发幼儿为蛋宝宝洗澡的愿望。

3.为每组幼儿提供1盆-2盆清水和肥皂,请幼儿将蛋宝宝放入水中洗一洗。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要轻轻洗,知道蛋宝宝就像小婴儿一样,很娇嫩,一不小心就会破碎,需要好好照顾它,保护它。

4.请幼儿将洗净的蛋宝宝放入食品袋中封好口。将封好的蛋宝宝放在衣服口袋里,和自己一起度过一整天。提醒幼儿在全天的任何活动中都要对蛋宝宝负责任,好好照顾和保护蛋宝宝,不要让蛋宝宝受伤害。

路上有个小土坑(4-5岁)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

2.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学习从身边小事做起。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难点: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替大家着想。

活动准备:

1.课件《路上有个小土坑》。

2.有关幼儿在园中的环境和生活照片。

3.有关的区域环境。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路上有个小土坑,假如你看到,会怎样做?从幼儿回答中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

2.演示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

(1)边出示课件边提问:

A看看路过这儿的小熊是怎样做的?

B小羊是怎样做的?

C小熊、小羊为什么看到土坑要绕过去?它们是怎么想的?

D小猪是怎样过土坑的?他是怎样做、怎样想的?

(2)完整欣赏一遍故事,出示小熊、小羊、小猪的形象。

展开讨论:你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喜欢小猪的做法,虽然摔疼了自己,但它怕再摔疼别人,就想办法把土坑填平了,这样别人不会再摔疼了。心中想着自己,更想着别人。)不喜欢谁的做法,讲出理由。让幼儿教育小熊和小羊向小猪学习。最后三只小动物成为替别人着想的好朋友,高兴得跳起舞来。

3.引导幼儿观察环境和生活照片,回忆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做法,引导幼儿要做一位有责任心的孩子。(户外活动时,大型玩具乱扔乱放的照片;图书室中,摆放乱的图书等。)

4.引导幼儿观察为幼儿创设的环境,辨别不妥的环境布置,请幼儿帮忙纠正,在实践中萌发幼儿的责任感。

我是“小拐棍”(4-5岁)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关爱长辈的意识。

2.引导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一根拐棍。

活动过程

1.出示拐棍,引导幼儿讨论:

(1)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

(2)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你家里有人用吗?

(3)如果家里没有拐棍,而长辈进门不方便时,恰好你在身边,该怎么办?

(4)你能帮助长辈做什么?

(5)幼儿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幼儿的想法。

2.讲故事,引出歌曲的内容,进行讨论:

(1)故事中的“小拐棍”是什么?

(2)为什么把小朋友说成是“小拐棍”?

3.学唱歌曲《小拐棍》并进行表演。

(1)请幼儿跟唱学习歌曲,掌握歌曲内容。

(2)请幼儿分角色两人一组表演,边唱边体验当“小拐棍”的感受。

布娃娃哭了(4-5岁)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知道做错事要道歉,学会说“对不起”,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

四幅图片,一个布娃娃,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主题。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客人,她是谁呀?她有话要对小朋友说,她把要说的话画成了一幅画,你们来告诉我她说了些什么,好吗?

2.出示图片,介绍故事里的人物,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内容。

教师引导语: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在家里?画面上都是谁啊?(一个小男孩抱着布娃娃)这个小男孩叫乐乐,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啊?布娃娃为什么伤心啊?

3.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引导语:小猫、小狗和小兔做了些什么事情?它们做得对吗?它们向布娃娃道歉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教师出示第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引导语:乐乐是怎么做的?布娃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猜他对布娃娃说了什么?

5.出示第四幅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引导语:小猫、小狗和小兔知道错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

6.教师带领幼儿用完整语言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注意给每个幼儿练习表达的机会。

7.情境练习:幼儿分角色表演画面的内容,台词由幼儿完成。

从小要有责任心(4-6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关心他人,关心周围环境,关心社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2.引导幼儿在理解什么是责任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的基础上,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社会责任感。

难点:让幼儿真正理解什么是责任心,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有很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生命,也有很多人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教师谭千秋在地震中保护学生的事迹。

(二)教师有感情地讲述谭千秋的事迹。

(三)放映地震时房屋倒塌、失去亲人等相关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地震带给人的灾难。放映谭千秋生前工作生活的相关图片以及地震中与他相关的报道和图片新闻。提问:

1.谭老师是用什么办法保护他的学生们的呢?

2.从图片可以看到,地震来临的时候大家都急着逃跑,但谭老师为什么没有马上离开教室呢?

3.家长们是怎样评价谭老师的呢?谭老师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四)展开

1、通过自由交流与讨论,让幼儿明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行为受人尊敬,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1)让幼儿想一想、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关心爱护他人与周围事物的一件事,并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2)请2-3名幼儿讲一讲:

a、当看到关心他人、爱护社会的行为发生时心情是怎样的?

b、当看到对他人漠不关心、破坏环境的行为时如:看到别人采花、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等,心情怎样?能不能不理不问?这时,你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生活中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自觉地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更要爱护环境与社会;并对身边发生的一些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不美好的行为勇敢地指出来。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活动延伸

1.督促幼儿在园内一日各种活动中,争做有责任心的人。

2.通过领域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画一画身边发生的关心他人、爱护环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