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生意从做朋友开始
11917600000023

第23章 知己知彼商海难败,生意有风险交友需谨慎(4)

“我送您回家,顺便拿稿子。”“我家巷子小,尤其这假日,停满车,不容易进去。”王教授拍拍李主编:“您还是把我们放在巷口,我明天上午叫女儿把稿子给您送去,她也顺路。”谁知李主编说自己更顺路,一定要去。李主编硬是转过小巷子,一点一点往里挤,开到王教授的门口。“我还得找呢!这巷子不好停车。”王教授说。“没问题,您不是说放在桌子上吗?”正说着,后面的车大按喇叭催促。“您还是别等了吧!”王教授拍着车窗,“告诉您实话,我还没写完呢。”王教授再三找借口推辞,李主编居然没有听出王教授“我还没有写完呢”的言外之意,结果弄得两人都不愉快。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这个“声”指的就是言外之意。比如,你在路上遇到一个朋友,你问朋友:“你上哪呀?”朋友答:

“到那边。”如果你又问:“干什么去?”朋友答:“办点事。”朋友的话根本没涉及正题,只是含糊应答,如果你会听的话,就要意识到朋友不愿讲出来,就不要再追问。听不出朋友的言外之意,打破砂锅问道底会令朋友生气的。

通常除说话以外,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明确的意思,就是同一句话也可以听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果不能掌握和摸透这一点,就有可能遭受他人的伤害或伤害他人。

在朋友的交谈中,你需要留意朋友的言外之意。

朋友在谈话中常常提及“我”“我的”这几个字眼,证明他是一个极端自私和不关心你的人。一个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人的汽车出了故障,他就会常常提到它。同样,一个人有了心病,那他也会经常提起的。”只有他的话中“我们”的次数增加,你才可能与他发展友谊。

如果一个朋友经常提到那些不择手段的成功者,并且眼中露出羡慕之色,尤其津津乐道其手段的果断和残忍,他可能也是一个阴谋家,必要时,他不会顾及你们的友谊,会一脚把你踩在脚下。

你去请求朋友帮忙办事,而他始终不正面回答你,躲躲闪闪,顾左右而言他,那就已经说明他不准备帮助你,你就不要在他那里耽误时间了。

你和朋友商谈一件重要的事,他不公开称赞你的想法,而是说:“完全可以,但是……”这说明他不支持你的想法,甚至反对,只是碍于你的情面,不好意思直说出来。

李强想卖掉公司去从事投资,而他的朋友却说了一大堆“投资的风险很大”的话,他听出朋友不喜欢他这么做,而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公司之间是合作关系,自己卖掉公司,朋友就缺少了强有力的支持,朋友现在又没有资金买下他的公司,所以他采取了反对的意见。

所以,你要善于留神朋友话语中的言外之意,这是“知”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既可以改变你与朋友的关系,办事方便,还可以帮你了解朋友的内心,避免伤害朋友。不要为友情而抵押面子朋友之间开口借钱是最平常的事,因为是朋友,谁都有向朋友开口的事,朋友就是要相互帮助。当然,许多人都能做到好借好还,但也有各种原因,总有人不按时归还,或根本就不能归还。有的人甚至在借出之前就知道,这钱已丢在水里了。但不借吧,又碍于情面和友情,觉得对不住朋友,左右为难。

这个时候得问清楚,朋友用钱做什么,如果是生活所必需的,用于衣食住行,那义不容辞,当然借,没偿还能力也必须借;反之,则不然,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信用,如果再去冒险做生意之类的事情,就必须拒绝。

你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馈赠。有人向你借5000元钱,而他又没有多少偿还能力或信誉不佳时,你可以主动资助他300元或500元,剩下的钱则不借了,并言明,他可以不用还了。这样看来你吃亏了,但实际上你失去的并不多。

首先,由于你的无偿资助保护了你的友情,可能还加深了这种友情。其次,你也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因为有些借款是要冒大风险的。有一个人,他这样借钱。当朋友介绍他结交了另一个朋友后,他主动打电话交谈,这自然加深了友情。一天,他突然找到新结交的朋友,很随意地提出借钱,朋友也很自然地借了他1000元。他说一周后一定还,果然如期偿还,他的信誉就得到了保证。过了没有多久,他突然找到那位新朋友,一副十万火急的样子,开口就要借5000元,并说一周准还。因为有他前一次的信用在先,朋友当然帮忙,结果,人去钱空。这便是一种诈骗了,是利用友情的诈骗。

有位台湾作家说过,借钱给你的朋友,就意味着可能失去一个朋友。据说钱钟书先生就用这个办法对待朋友借钱的,如果你向他借500元,他会说,我给你200元,你不用还了。

大众传统的友情观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或“都是朋友,好说”。说得潇洒听得欢快,但其实不然,得重视立字为据,来个先小人后君子,否则往往为友情埋下了“翻脸”的导火线。

做生意的朋友都有过和朋友合伙的体验,生意好做,伙计难处,民间早已有了定论。一般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经济交往中,如果与一般的人有什么金钱交往,往往都会想到立个字据,而和朋友间的交往,谁也不愿提及或根本就想不到字据这个说法。

现代社会是个法制社会,朋友间的任何交往都要受法律的制约,你的友情也要适应这个法制的社会。作为朋友,作为友情的载体,你必须转换心态,不要让友情为你承担太多的负担。你要学会运用合法的手段维护友情,这是现代人应酬成功的关键之一。

别成朋友“杀熟”的对象

“杀熟”现象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由朋友构成的关系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谁有较多的社会资本,谁就可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在现代社会,对朋友的信任和对陌生人的不信任,一直就是硬币的两个面。这种信任使得人们对朋友的防范之心大为降低,从而导致很多人在商场失利,而原因恰恰是被朋友所“杀”,因为不是朋友不会上当。

在十几年前,许多人下海经商,于是到朋友那里买东西,几乎成了人们的一种消费观念。有一热心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曾在报上发表过几则“生活忠告”,其中有一则的标题是“不要到朋友店铺买东西”。大意是,到熟人那里买东西,起码有两大坏处:一是没有足够的勇气杀价,人家说按进价卖给你,你就不好怀疑,所以往往“以占便宜的方式吃亏”;二是明知上了当挨了宰,又碍于情面,没法去理论,所以往往有气无处出。

有一段时期,社会上到处办“保安培训班”,招生简章天花乱坠。贫困地区的一些青年以为是天赐良机,一个接一个从农村涌入城市,梦想着将来也穿上制服,在城里谋一份工作,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这之间,却发生了许多让人伤心的事。

甘肃环县山区曾发生过一个这样的真实故事:一男孩经不住一个远方亲戚孩子的鼓动,家里借了几千块钱,送他到某大城市去“学习”。但没过几天,这男孩就摇身一变,成了保安学校“招生办”的人,跑回来“大量招生”,结果好几个朋友都跟他去了。又过了不长一段时间,后去的几个也回来“招生”了,瞄准的同样还是熟人。据说,他们的“待遇”,就是从亲自招的“学员”身上提成出来的;而所谓的“保安学校”,只不过是一个“严肃”的壳子而已,结业分配等承诺也只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明知是骗人,他还得去骗,因为他被人骗了,这是他的解释。而当初,很多人之所以不惜血本,敢把孩子送出家门,却是因为熟人这一层关系。

最近几年,传销发疯似的闯入人们的生活。传销的产品如何是一回事,传销链的形成又是一回事。不得不承认,目前流行的传销方式,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熟人相见,分外眼红”,为了能使自己“致富”,不惜拉朋友下水。这是一种很典型的“杀熟”现象。

在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熟人好办事”。不论怎么说,它都代表着一种很重要的信任结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近到远,从亲到疏,从熟悉到陌生,不可否认,总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信任度。有什么事,你总是先找最近、最亲、最熟的人诉说,然后寻求解决的办法。家庭成员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邻居之间相互交往的事实也证明,熟识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基础和信任资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非常重视熟人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它可以增加人们处世的安全感和对社会的信任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郑也夫在谈到传销现象时说,“杀熟”对道德的最大伤害,就是对我国社会这种信任结构的打击,使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支点。可以说,一个人出于纯粹的个人利益而开始“杀熟”,就是开始摧毁自己最基本的道德基础。

被熟人“当头狠宰一刀”的事不胜枚举,还有些虽然称不上“狠宰一刀”,但也不能说是“温柔一刀”!比如,前一阵子,有一家公司销售不冻液,就发生了一种怪现象,凡是初次购买的新客户,货款都如期如数收了回来,而有些老客户,也就是所谓的熟人,货早已销售出去,货款却收不回来,至今还欠着货款30多万元。虽经三番五次的软磨硬泡,可就是收不回来。什么原因?因为是熟人,熟人就有个“面子”问题,撕破了“面子”谁都不好看,真是被熟人所“杀”没商量。

其实,要想避免被熟人所“杀”,也不是没有办法,也不是说你周围所有的熟人都不可信。做生意哪能离开熟人的支持和帮助?不过,现在既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活动中就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杠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切忌感情用事,做熟人、人情生意时,为了防止被熟人所“杀”,根据以往的经验,要做到以下几条。

1.要熟知对方的人品和实力

人品即人的品质、道德,古人云:德为上。远离道德不好的生意人。了解对方的人品,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看是否有过损害别人利益的劣迹。不能认为过去还可以,就盲目相信,人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另外,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实力(偿还能力),不仅仅是听其言(吹),更重要的是观其行(真)。

2.要严格遵守规章和制度

规章和制度是经济活动的“铁杠杆”“高压线”,碰不得同时又是防止被“杀”的“防身术”。企图绕过规章制度、自作聪明的一切错误做法,最终都是一害企业,二害自己。

3.顶住利益的诱惑

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天经地义。但当对方以高额利益或重金诱惑时,或以超乎寻常的手法贿赂时,往往就会同时设下陷阱,对此要十分警惕。时刻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真理。

现代社会以诚信为重,仍不可避免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背叛信用。因此,你不可不防人,尤其对身边的朋友不可不防。

1999年,王玲的朋友李女士夫妇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因急需管理人员,王玲几经思考加入了该公司,做起了办公室主任兼出纳。没多久,李女士夫妇又开了一家科技公司,虽然是两家公司,但用的却是一套人马,而王玲在两家公司所担任的职务也是一样。出于对王玲的信任,李女士将广告公司的支票全都放在王玲处,每次需要提现时,就用电话通知王玲填好支票,然后由她盖章。如果遇上需要增加金额的,李女士图省事就会要王玲在盖好章的支票上改一下。

李女士对钱的随意态度,渐渐让并不富裕的王玲感到心理不平衡,而公司现金支票通常不填大写,给了王玲可乘之机,于是她开始在支票上做起了文章。2000年12月的一天,李女士要王玲提钱,望着眼前的支票,王玲用手中的笔轻轻一画,原先千位数上的“0”瞬间变成了“6”。当她成功从银行取出现金后,那多出的6000元轻松进了她的口袋,而这一切,她的老板李女士却毫无反应。王玲此时的心情很是复杂,她为自己的聪明而自豪,而有钱人不在乎钱的态度让她难以理解。

于是,她开始疯狂地改写支票,有时改“千”下面的数字,有时改“万”下面的数字。短短一年时间,她采取不记账和涂改、添加现金支票的方法,14次作案,侵占数额高达11.7万元。除此之外,她还用同样的手段在李女士的广告公司操作,数额更是高达50余万元。

自从过上“日进斗金”的生活后,王玲对钱的态度也有了改变。据相关部门的调查发现,王玲在那几年的消费很是惊人,仅仅根据她在金鹰商厦消费后,返还的礼金数额来推算,她一年的消费就超过10万元。本以为可以从此逍遥下去,但一次偶然机会,李女士发现了王玲的手段。

2001年春节前夕,王玲拿着支票去提钱,由于李女士临时要加钱,打王玲的电话总是打不通,无奈下,李女士要另一个同事赶到银行。该员工无意中发现老板所说的“20000元”变成了“26000元”。事后李女士就此事问了王玲,可王玲却反问她:“不是你叫我提26000的吗?”此事发生后,心生怀疑的李女士前往银行查账,可打印出的账单令她吃惊:多笔提取的现金均被加上了少则过千多则上万的零头,可她让王玲提取的金额一般都是整数。

当李女士就此事找王玲时,王玲只承认自己拿了一部分钱,在李女士要求她退还时,王玲只同意退出35万元。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李女士决定报警,可王玲却威胁说,如果报警就揭发其偷漏税行为,但李女士终究还是报了警。

2002年5月20日,王玲因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这个年仅27岁的女子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短短两年内轻轻松松地将公司60余万元资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她作案的工具就是一支小小的笔,只要她高兴,随意一画,少则上千,多则上万。而她做这一切的筹码就是老板对她的信任。

中国人特别重感情,出门办事总愿意找朋友,以图物美价廉、称心如意,这种做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有些人却恰恰抓住了人们的这种潜意识,借着朋友的幌子,专门“杀熟”。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待朋友也同样如此,你不能光顾及朋友的面子而降低自己的防范心。否则,不仅得不到方便还会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