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生意从做朋友开始
11917600000009

第9章 懂心理、会沟通、巧搭讪,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5)

有一个主妇因家中水管破裂,急需水电公司来修理。可修理工因故迟到了好几个小时,他非常抱歉,紧张地准备迎接一顿训斥。可那位主妇说:“没什么,等你的时候,我正好教孩子们学游泳。”笑言之中,有责备,更有博大的宽容。试想听了这句话,修理工肯定会卖力地把水管修得又快又好。而若主妇换成一付抱怨或斥责的腔调,虽然占理,但效果则要差得多。

用风趣活泼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识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增添对方的交谈兴致,这是炉火纯青的交际艺术。

198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刑满释放不久,著名作家叶永烈即去采访他。曾显赫一时而今刚度过18年铁窗生涯的陈伯达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审我,我作为犯人,不能不答复提问。对于采访,我可以不接待,不答复。”对于这位对自己不抱欢迎态度的采访对象,叶永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开场才能使他知道我毫无恶意?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使他跟我愉快地合作?一进门,叶永烈就告诉陈伯达:1958年,陈伯达到北京大学作报告,他作为北大学生听过这个报告:“当时你带来一个‘翻译’,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多么有趣的往事,多么风趣的语言!陈伯达一听,哈哈大笑,感到面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很亲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尴尬的采访终于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也给叶永烈45万字的《陈伯达传》增添了不少资料。

一个善于说笑与幽默的人,常给别人带来无比的欢乐,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增加魅力,备受大家欢迎。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谈吐中仪态自然优雅、机智诙谐、乐观风趣、懂得自嘲、引人发笑,可以说是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而在交谈中能善用比喻,将有趣的故事导入主题,则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期间,东西方的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

由于久居寒冷潮湿的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于开罗干燥又闷热的气候难以适应,几乎整个白天的时光里,丘吉尔都把自己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消暑。

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与丘吉尔并不太熟,但为了一件重要的事,罗斯福必须与丘吉尔商量,于是他匆匆赶到丘吉尔的住处。丘吉尔的随从来不及挡驾,只好通报请丘吉尔着装和美国总统会面。而罗斯福直接闯进了大厅之中,他找不到丘吉尔,这时听到旁边一个小房间传来丘吉尔的歌声,罗斯福顺着声音找了过去,正好撞见躺在浴缸中一丝不挂的英国首相。

两个大国的元首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见了面,罗斯福马上开口道:“我有事急着找你,这下子可好了,我们真的坦诚相见了!”

丘吉尔也立即作出反应,他在浴缸中泰然自若地道:“总统先生,在这样的情形下会面,你应该可以相信,我对你真的是毫无隐瞒的。”

随即两人大笑,一段愉快的交谈开始了。

两位伟大领袖人物的睿智对话,轻松地化解了尴尬,并让后世传为美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也能够体会到幽默的无比力量。的确,幽默的力量真的是无法估量的。大到故事中的两个领袖交锋,小至你每天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恰当得体的幽默感,绝对是化解冲突危机、增进双方情谊最佳的润滑剂。

幽默感的养成,来自平时能够适时地放松自己,以愉悦而豁达的心态来看待事物,并能从不同的角度适当地给予消遣。只要不是批评谩骂、尖酸刻薄,恰到好处地发表议论,或是对自己来一点自嘲,都会是很受欢迎的幽默方式。

在人际关系中,从来都是幽默者大显身手的地方。一个人妙语连珠、谈笑风生,很容易与对方接通感情的“热线”。当人们发生误会、摩擦、矛盾时,只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就会机智而又有分寸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在微笑中表明自己的观点,误会很快就被消除,矛盾得到缓和。可以说,幽默风趣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杠杆,是人与人交往中的润滑剂。

不过要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幽默也是如此。场合、对象都是必须考虑的客观因素,不少人有过这样的体会:同一个玩笑,你可以同甲开,却不能对乙也这样;或是在某场合可以说,而在其他场合却不行。尤其是对于初识的人或长辈,幽默一定要慎用,否则很容易让人感到似乎很唐突,或者会认为是在卖弄聪明与笑料。有时,幽默过了头,变成一种取笑和讥讽,就更糟了。

学会真诚地赞美对方

根据美国《幸福》杂志下属的名人研究会研究的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的顺畅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而赞美别人是处世交际最关键的课程,因此如果你懂得如何去赞美别人,再加上你聪明的头脑,还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就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从很大意义上讲,学会赞美他人是事业成功的阶梯。

事实也证明,把这个研究结果运用到日常结交陌生人的过程中,也会令双方的关系大为改善。

一天,林肯去街头散步,看到一个邮递员正在绑扎邮袋,脸上的表情十分不耐烦。这样年复一年地做着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想来谁都会厌倦。于是林肯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让那个人喜欢我,最起码,要帮他改变一下现在的心情。于是,他走上前去对那人说:“真羡慕你,真希望有你这样好的栗色头发!”那人惊讶地拾起头来看着林肯,脸上慢慢露出微笑:“不过,现在没有以前好了。”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些欣喜。很快,两人愉快地交谈了起来,最后走时,两人似乎已经成了多年的老朋友。

林肯在一次宴席上把这事告诉了一个外交官朋友,外交官很不以为然,问林肯:“那你从他那里得到了什么?”林肯笑道:“我给他好心情,而他让我在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陌生人,多了一个朋友。”后来,林肯参加总统竞选时,经常离家外出,一次,他突然收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告诉他:“林肯先生,你的邮箱已经好几天没有清理了,快满了,我怕小偷看到后知道你不在家,会打你的主意。所以我想先把你的邮件存放在邮局里,你回来后我再给你送过去。”打来这个贴心电话的正是那个曾被林肯称赞过头发的邮差!这就是林肯的交友原则,给他人带来快乐。抓住一切机会,让身边尽量少一些陌生人,多一些朋友。一个下午的几句闲聊,有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雪中送炭。

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可以让你快速地获得陌生人的好感,化解对方的疑虑、尴尬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有些优点和长处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某人长得漂亮,智商很高等,因此对于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不仅不会贬低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使旁人从中认识到你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从而获得他人的赞许。

赞美别人,不单单就是甜言蜜语,重要的是根据对方的文化修养、个性性格、心理需求、所处背景、角色关系、语言习惯乃至职业特点、性别年龄、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恰如其分地表扬或称赞对方。

比如,要表述对社会嫉贤妒能现象的认识,对方是知识分子,可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但这话就不能再照搬讲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听众,对他们可以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样的俗语,对方会更容易接受,讲话才会有效果。讲激励人的话也是这个道理。

对不同个性性格的人也要有所区分。对方性格外向、活泼,可以多赞美他,他会很自然地接受;如果对方比较内向、敏感、严肃,你过多地赞美他,会使其认为你很轻浮、浅薄。因此,在赞扬对方时要注意这一点。

再有,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要迎合对方需求讲赞美的话。一个不喜欢淑女型、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的女子,你如果夸她长发披肩、长裙摇曳,定会婀娜多姿,美丽迷人,她也许不会感激你,还有可能认为你多管闲事。如果了解她的心理,夸她的短发看起来既精神又有活力,她一定会开心。

与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体胖的女子,说她又矮又胖,一定会令她反感;但如果你夸她一点不胖,只是丰满,她会得到几分心理安慰,不会因为自己胖而自卑。而对同样体型的男子,说他矮胖子,他也许只是置之一笑。

另外要注意对方的年龄特征。若想打听对方的年龄,对不同年龄层的人要采取不同问法。对小孩子可以直接问:“今年几岁了?”对老年人则要说:“今年高寿?”对年龄相近的异性不可直接问,要试探着说:“你好像没我大?”对年纪稍大的女性,年龄更是个“雷区”,问得不好就会讨人厌。对一个40岁的中年女子,开口道:“快50了吧”,对方一定气愤不已,如果你小心地问:“30出头了吧”,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俗话说:“入门休问枯荣事,观看容颜便得知。”在赞美别人时,要学会察言观色。一个为事业废寝忘食的年轻人,便可以称他“以事业为重,有上进心”;一个为了债务焦头烂额,心绪不宁的企业家,你夸他“事业有成,春风得意”,对方也许会认为你是在讲“风凉话”,这种话便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除了以上因素,还要考虑不同职业、不同宗教信仰等因素。列宁说:“对马车夫讲话应该不同于水手,对水手应该不同于对排字工讲话。”陈毅某次出访东南亚,一宗教界人士送他一尊菩萨,他见机谢道:“有了菩萨保佑,我更不怕帝国主义了。”这里陈毅借用宗教术语,不但显示了对宗教的尊重,也表达出了对宗教界人士的谢意,有深意而不乏风趣幽默。

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

说到通过肢体表达出的信息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比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表示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表示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表示痛苦。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是非语言交际——他称之为“动作学”的最初倡导者。他在研究中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

研究成果还指出,当谈判通过电话来进行的时候,那些善辩的人往往会成为最终的赢家,可是如果谈判是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开展的话,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因为,总体而言,当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在所见到的情形与所听到的话语中,人们会更加倾向于依赖所见到的情形。

之所以要告诉大家这个研究结论,就是要提醒大家,在与陌生人沟通时,语言的内容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要根据对方的言行相应地作出肢体上的回应。

小李结婚十年了,在结婚纪念日要来到的时候,他打算为妻子准备一份特别的结婚周年纪念礼物。他把目标锁定在两个选择上:一个是最新款的掌上电脑,另一个是可以挂在餐厅中的一幅画。

小李到了商场以后,首先来到了电脑区,当时正是上午,这里的人并不多。

小李向柜台走过去,一名身穿黑色西装的促销员正在点头微笑,一切进行得还不错。这名促销员开始讲解各款掌上电脑的差异。在做讲解的时候,这个促销员抬起右脚,放在了身边的一个小凳子上。然后,他的身体向右腿膝部前倾。

尽管促销员讲解得很详细,但是,小李还是迫不及待地离开了那里。并不是他对店员的讲解不感兴趣,只是对方这种抬腿的不雅姿势与自己的举止完全不合拍,这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商场的另一端是个画廊,小李在一幅引起他注意的画前停下来,一幅深思的样子:重心落在一条腿上,胳膊弯曲,但一只手扶在脸部,一个手指停在了嘴唇边。过了大概一分钟,他发觉有人静静地站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样欣赏着那幅画,然后他听到一个轻柔的声音简单地说:“是不是很不错?”“嗯,不错。”小李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如果需要帮助,请告诉我。”他身边那位女士说。然后,她抽身退到了画廊的另一端。不到5分钟,小李就买下了那幅画。

有人觉得很奇怪,那位促销员介绍得很详细,而这位女士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小李就决定买下那幅画?答案是,小李只是看到画就感到舒服。那位女士悄悄地走到他身边,使用的是和他一样的身体语言,形成了相同的姿态。她用完美而毫不费力的同步技巧,天衣无缝地与小李进行着交往:55%身体语言,38%语调,7%言语。

在观察中,你会发现,在与陌生人沟通时,当他们逐渐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后,感觉会很自在,以后,他们的身体姿态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充满戒备意味的双臂和双腿互相交叉的姿势,会逐渐转向开放自然的姿势。在任何环境里,这样的转变过程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步骤。

这个转变过程是从封闭的身体姿态开始的,也就是双臂和双腿都呈交叉的状态。

当两个人之间的交谈变得较愉快,相互间建立起了和谐亲善的关系时,最先发生变化的就是腿部动作。他们不再保持两腿交叉的姿势,而是两脚并拢,形成立正的站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