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寻访历史宝藏
11918000000008

第8章 留住古文明

1.克里特文明——爱琴海岸的文明之花

沿着历史的河流逆行,去亲近那些人类文明的精彩篇章,是现代人独享的精神财富。除了探秘的新奇感受外,我们还会收获一种激励:既然古人能创造出如此伟大的文明,那我们就更有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文明的源头和古希腊文明的起点,与现代西方文明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关系,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克里特文明却在三千多年前神秘地消失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个辉煌一时的古代文明莫名其妙地人间蒸发了呢?

据考古学家们的多年研究和相关文字资料记载,有人认为:克里特文明始于公元前3000年。这也是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早期的克里特文明已经出现象形文字,并且进入了铜器时代,还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物。

克里特岛在当时是爱琴海上最大的岛屿,是一个海上帝国的中心,在政治、文化方面,它影响了遍及爱琴海上的诸多岛屿。其中,它的自然主义的美术价值是最值得赞赏的,而这种美术价值的最典型体现就是它的富丽堂皇以及结构复杂的宫殿建筑。当时,在诺萨斯及法埃斯托斯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克诺索斯王宫,整个王宫的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它的周围分布着各种房间,据最低估计,总数在1500间以上。王宫入口位于王宫西南部,进了宫门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甬道,甬道尽头,便是中心庭院。庭院的东侧估计是国王居住的地方,有正殿、王后寝室、卫生间、浴室、库房等;王宫西北角有一个长方形的露天剧场,根据王宫内部的壁画内容,可以猜测这里肯定演出过一些宗教内容的舞蹈和其他一些精彩节目。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露天剧场的遗迹。

另外,克诺索斯王宫的建筑结构十分有特色。宫殿内部的房屋非常宽敞,室内室外房间之间往往只使用有限的几根柱子划分。每一组围着采光天井的房间中,有一个被称之为“麦加伦”,意即“正厅”的长方形的主要房间,以后的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卫城等,也都沿用了这种结构。克诺索斯王宫圆柱使用得十分广泛,柱头和柱基大多是厚实的圆盘,圆盘上部还有一块方形的顶板,目的是用来传递载荷和保护柱子。有些柱子的柱身有凹槽和凸棱。王宫的柱子看上去非常协调,上粗下细,如果上下粗细一样,看上去柱子上部就会显得比下部细,其实这实际上只是人的视觉误差,克里特的建筑师将这样一点小小的视差都纳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并且考虑得那么仔细,可见,他们的设计理念有多么高超!

王宫的供水与排水系统也令人不可思议。它们由石头砌成的沟和陶土管组成。排水用的管道形状很是奇特,是由许多节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土管衔接起来的。为什么这些圆管要特地做成两头小中间大呢?从流体力学原理来讲,水流经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时,口径一旦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一种冲力,这样就可避免排水管道被污物所堵塞。这种独步古代世界的排水系统的应用,使王宫各处浴室、厕所保持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清洁程度。

然而,这样一个强大的文明最终却没有任何迹象地消失了。人们对此的猜测也是众说纷纭,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与希腊城邦交战的结果,有人认为是被来自小亚细亚的蛮族摧毁,还有人认为可能是遭遇了大地震。而丹麦科学家认为,1万年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很可能就是毁灭整个克里特文明的真正原因。

锡拉岛猜想

在临近克里特岛的锡拉岛上,丹麦大学的瓦尔塔·弗里德里希教授发现了一根橄榄枝,因此,有人猜测克里特文明很有可能毁于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海啸。这根橄榄枝是火山喷发时被埋起来的,根据树枝的年轮科学家推算出火山喷发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1627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科学家们说,锡拉岛大约在3600多年前曾发生过一次规模空前的火山爆发,这个灾难摧毁了克里特岛的许多港口和城市以及渔村,长期遗留在空中的火山灰,还引发了一种类似核战争之后的“核冬天”效应,严重影响到作物的收成。因此,很可能就是这场灾难给克里特文明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2.罗马帝国文明——狼孩创造的共和之国

傲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与东方的汉帝国于两千多年前一并成为了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或许你会忍不住发问:一个台伯河旁的小村庄怎么会一跃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呢?古罗马帝国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古罗马人到底修建了多少宏伟的建筑?

根据传统的说法,罗马城建立的日期是在公元前753年。关于罗马城的建立,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英雄罗穆卢斯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的祖父是努米托,努米托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被其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驱逐出境,阿穆利乌斯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目的是阻止国王的后代向他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却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于是愤怒的阿穆利乌斯将孩子扔掉,后来这对双胞胎被一只狼捡去并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他们。长大成人以后,这对兄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杀死了阿穆利乌斯,并恢复了自己家族对罗马的统治。为了感激那只哺育了两兄弟的母狼,罗马城开始把狼头当作自己的城徽,并一直保存到今天。

古罗马人创造了璀璨辉煌的文明,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古罗马的建筑,古罗马建筑真可谓是巧夺天工,直到今天仍令人们惊叹不已。古罗马著名的建筑数不胜数:比如,纳沃娜广场、科洛西姆大斗兽场、罗马城万神庙、君士坦丁堡凯旋门、弗拉维安半圆形剧场、圣彼得罗-因温科利教堂、比萨斜塔、戴克利提乌姆浴场等等,每一个名字都是那么响亮,每一个建筑都是人类建筑史上不朽的杰作。

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在意大利罗马兴建的万神殿是古罗马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也是古罗马最巅峰的建筑。这座万神殿穹顶直径43米,这个记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这么大规模的穹顶通常需要一些支撑物,但古罗马人却十分精通如何建造拱形层顶而不需要柱子支撑的技术。作为奉祀诸神的神殿,庞大的规模,圆形形状以及高高的穹顶,都表达了哈德良建立永恒帝国,雄踞世界中心的志向。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式十分成熟,与功能结合也恰到好处。其中,古罗马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券拱结构建筑。这种结构形式也是古罗马创造的古代世界建筑中最光辉的建筑技术。在古代希腊建筑的基础上,罗马人还进行了广泛的创新,建立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大约公元1~3世纪,是罗马建筑的极盛时期,达到了古代西方建筑的巅峰。

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于衰落。直到15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30年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罗马建筑散发出的永恒魅力和光辉。换句话说,在欧洲建筑史上,古罗马建筑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罗马帝国文明留给后人的一笔取之不尽的巨大财富。

盖乌斯·屋大维

盖乌斯·屋大维(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公元前44年,屋大维被恺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恺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公元14年8月,屋大维逝世,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正是欧洲语中8月的来源。

3.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畔的辉煌王朝

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营造了不朽的埃及文明。然而,历史总是把神秘留给后人,数千年过去了,那一座座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究竟如何建造而成?至今仍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驻足历史间,我们不禁感叹古埃及人民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3500年前,在非洲北部的尼罗河畔,一个几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璀璨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出现了。

说到古埃及文明,不能不谈到埃及代表性的建筑——金字塔。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方锥形帝王陵墓距今已有4500年,可谓是最早的金字塔建筑了。金字塔的建筑可谓十分准确地体现了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由于它形似汉字中的“金”字,因此而得名。事实上,金字塔本身是一座规模十分宏伟的王陵建筑,结构经过考究,十分精密,塔内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实心,顶部呈锥角形。历经多次地震,金字塔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这确实令人惊奇。埃及金字塔还被誉为当今最高的古代建筑物和世界八大奇迹之首。在埃及,金字塔的数量很多,分布也相当广泛。其中最大的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7世纪,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底边各长230米,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占地53900平方米。塔内有走廊、阶梯、厅室及各种贵重装饰品,历时三十余年才完成。那么,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如此浩瀚巨大的金字塔又是如何建成的呢?

由于法老们不仅想要活着时统治人间,而且幻想死后还要成神,主宰阴界,所以他们便耗费巨大财力人力建造金字塔,金字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死后的宫殿。

有关金字塔的修建,据“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记载,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被水泡涨时,岩石就会涨裂。或许今天的人会说这样的方法很笨拙,但在四千多年前,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技术了。由于大石从采石场运往金字塔工地也极为困难,古代埃及人便将石头装在雪橇上,用人和牲畜拉。这样一来还得修建宽阔而平坦的道路。据说,修建运输石料的路和金字塔的地下墓室就用了十年的时间,其建造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这些埃及人被分成十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大群人至少要劳动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劳动者当中不乏奴隶,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最令人们难以想象的是,这些石块之间根本没有任何黏着物,只是一块石头直接叠在另一块石头上,完全靠石头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表面接缝处十分严密精确,想插进一个刀片都是困难的。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也仅有1.27厘米的误差。这一宏伟的建筑耗尽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令当今的建筑师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埃及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智慧!金字塔不愧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太阳神之子”

古埃及时代以太阳神为国神,法老是“太阳神之子”,死后也会成为天上的新神。在古埃及宗教中,太阳神有多种形象和名字。太阳神呈人形时叫“阿图姆”,头上戴着白红两色王冠;呈甲虫形状时被称为“赫普里”;而鹰头人身的太阳神“拉”是最为常见的。新王国时期,底比斯庇护神阿蒙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神,被尊为太阳神。法老对外战争胜利,都归功于阿蒙神的保佑。战争结束以后,法老向阿蒙神庙献上如土地、奴隶、金银和宝石等大量的战利品。

4.哈拉巴文明——古印度文明之母

大约距今四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这就是曾经被印度学专家们称之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明。然而,哈拉巴文明的火把熊熊燃烧了几个世纪后莫名地熄灭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哈拉巴文明突然消失了呢?

在哈拉巴文明时期,有着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2500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这一切似乎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圣地。

哈拉巴文明大致存在于公元前3000~公元前1750年之间。农业是哈拉巴文明的主要部门,当时的人们不仅会栽培大麦和小麦等农作物,还会种植椰枣、果品等常用的食物。据了解,当时人们还能够驯养牛山羊等动物及各种家禽并且已使用了镰刀等农具。

考古学家在哈拉巴文明遗址中不仅发现了许多石器,还发现了大量的铜器。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对金银等金属加工的技术。从出土的各种美妙绝伦的手工艺品和奢侈品中,就可以想象当时工匠的精巧技艺。哈拉巴文明还有两个重要的部门:制陶和纺织。遗址中染缸的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纺织品染色的技术,纺织业与车船制造业等也已经高度发达。城市的繁荣使的商业兴盛一时,不管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都特别频繁。在大量古迹遗存的发掘中,都充分证明了其与伊朗、中亚、两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缅甸和中国的贸易。罗塔尔海港遗址的发现,正是当地与苏美尔的海外商业已经常化的反映。如果不是看到真实史料的记载,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繁荣景象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

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的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但是当时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当时的一些小房根本没有排水设备,这就是有力的证据。

在当时,印度河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也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一般认为属于达罗毗茶语族,至今也没有被成功释读。正因如此,关于印度河文明来源问题,也一直成为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谜。印度河文明到底是土著文明呢?还是外来文明呢?

哈拉巴文明在兴旺了几个世纪后,到公元前1750年突然衰灭,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古老的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一直是人们疑惑的问题,当然也有众多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外族入侵。在下城南部的一所房屋里,考古学家们发现有13个遇害的成年男女和儿童的骨骼横躺竖卧,顺序杂乱无章。同时,被杀的人当中,还有一个头盖骨上有146毫米深的刀痕,有人推测大概是被入侵者用剑砍杀而死的。此外,在许多街头井旁也都发现有尸骨,有些尸骨上留有刀痕,有的尸骨四肢呈现出痛苦挣扎状。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哈拉巴文明的毁灭是由于印度河床改造、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的破坏,例如海水的后退对沿海港口城市的破坏会很大……

尽管史学家提出各种假说,但至今无一定论。哈拉巴文明来得突然,去得更突然,因此,哈拉巴文明衰落之谜,仍有待后人去破解。

梵文

梵文是古印度最古老的文字,据中国唐代名僧玄奘说,梵文共有字母47个。梵语是古印度语的一种,梵语中保存有大量的古代文献,比如,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古印度的许多佛教经典都是用梵文写成的。从公元前2世纪起,说梵语的印度斯坦人就一直同中国人民友好往来。古印度的文字,有极少的一部分是刻在石头、竹片、木片或铜器上的,而大量的文字则是书写在白桦树皮和树叶上的。比如,玄奘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几乎都是写在这种白桦树皮或树叶上的。中国发明的纸大约公元7世纪末才传到印度,到了公元11世纪以后,印度才出现了自己用纸写的典籍。

5.印加文明——安第斯山脉的古代文明

安第斯山脉曾经孕育着遥远而文明的印加帝国。和所有安第斯山脉附近的小国一样,起初的印加帝国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但是,历史瞬息万变,最终印加帝国成为了位于秘鲁地区的文明大国。这个庞然大国的历史和文明究竟是怎么发展强大呢?

印加帝国享有“美洲的罗马”美誉,它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机器并因此而闻名于世。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是其主要的奴隶主阶级。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过着奢侈的生活。印加王被称为太阳之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独揽着国家一切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在中安第斯山区,印加人能建立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与当地的发达的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印加人所取得的成就是很广泛的,比如手工业、冶炼业、制陶业、科学技术等等。印加人在农业方面继承前人的成就,在干旱缺水的山区修建了水渠和梯田,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还保证了非农业人口的需要。印加人的水渠和梯田修筑得十分坚固,有些水渠一直使用到现在。印加人还培育了很多种作物,并饲养骆马和羊驼,成为美洲印第安人中唯一饲养大牲畜的民族。

在古老的印加文化中,黄金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金矿资源丰富的国度,黄金只是一种高贵的金属,并没有货币价值。它只有被铸造成器物、镶嵌珠宝的饰品,或装饰墓穴、寺庙时才有价值。在印加宗教中,黄金和白银象征着太阳神印提和他的妻子月亮神帕查。白银是“月亮的眼泪”,黄金则被形容为“太阳的汗水”。作为神圣的金属,它们自然不会当做货币流通,只有神殿的梁柱和帝王的胸前才有资格点缀上这些珍贵的圣物。

传说,印加国有一个藏着无数黄金白银的巨大宝藏。从11世纪开始,印加人就有了收藏黄金的习惯。有人说,如果把印加所有的黄金收集到一起的话,其价值可能相当于当时收集其他地方黄金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宝藏。后来西班牙人便把这座神秘的古城称之为“理想中的黄金国”,但是印加人的宝藏至今流落何方,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印加人的金属加工业也十分发达,印加人不但懂得金、银、铜、铅、锡、汞的冶炼,还会冶炼各种合金,并知道利用汞来提纯黄金。金银主要用来制作装饰品和艺术品,其中有一种金蝴蝶的翅膀只有十分之一毫米厚,蝴蝶的重心找得十分准确,投出后能在空中盘旋。有研究认为,印加人制作金银装饰品的技巧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技艺相比。

印加人当时的纺织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远在公元前2000年,印加人就已经学会了纺纱织布。如千年前留下来的一幅地毯,每英寸含500根绒纱,而欧洲中世纪同类织物却只有100根。还有在南部沿海皮斯科附近出土的木乃伊套服,被称作是“世界纺织品的奇迹之一”,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据。

另外,印加帝国时期的制陶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当时的陶器具有引人注目的磨光技术,雅致的装饰,优美的几何图案和绚丽的色彩等主要特点。印加人在陶器的制作技术和式样等方面不仅吸取了前人及同时期其他地区的经验,同时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除此之外,智慧的印加人还在数学、音乐、天文、历法、文学等方面也有很高造诣。有人说,“尽管印加文明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印加人民的智慧却近在咫尺”,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今日的我们不得不佩服印加人民的聪明才智,印加文明的成就无疑是他们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

印加“普通话”

在印加帝国内,语言不统一,所以即使处在同一片方言区的人,也有各自的乡音。为了能够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帝国在全国推行印加“普通话”,印加统治者会让臣服的民族学习印加人的母语——克丘亚语。帝国还积极派遣语言教师到其他各地,并向当地人传授“普通话”。当时,这些教师拥有高于当地人的身份和特权,并被给予一些实际的物质利益,比如他们可以分到落户所在地的房屋、土地和产业。在招选官员时,印加宫廷会优先选用通用语讲得流利的人。那些从远方前来首都生活的人,尽管从事的是普通手工业,但在库斯科城这种学习氛围中,一般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能学会一口流利的印加“普通话”。

6.玛雅文明——地球文明的巅峰

说起玛雅文明,世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因为这个曾经有着辉煌文明的国度,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神秘。在公元前1000年,这个由简朴的农耕社会发展出的辉煌文化,却又在莫名力量的摧残下,迅速衰亡。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在石器时代创建出傲世的文化?究竟又遭遇了什么样的苦难,使它突然消失在中美洲热带雨林区?

玛雅人居住的领域包括中美洲的中心地带。横跨危地马拉、贝利兹、墨西哥、洪都拉斯和萨尔瓦部分地区,分别以三个互相隔离的区域为中心。今天危地马拉的佩登省和北部敦矮岩密布的低洼地区是其主要的人口集中地。

1983年,在洪都拉斯的丛林中,一位英国的画家发现了一座城堡的废墟。当然,这座被废弃的城堡里有的只是灌木丛生的断壁残垣,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美丽的公主。在一座坍塌的神庙上,有许多块巨大的基石,几乎每一块基石上都刻满精美的雕饰。从由石板铺成的马路来看,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这里肯定曾经是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闹市。路边修砌的排水管,其实就是文明都市的象征。尽管大多数石砌的民宅与贵族的宫殿都已倒塌,但仍然可以从中窥见当年噪杂而欢乐的景象。

所有这些石料,或苍苔漫延,或被荒草和荆棘深深掩盖,或被一根根野藤紧紧缠裹。从马路和房基上破土而出的树木,将石板无情地掀翻,而浓郁的树冠向废墟上延伸,似乎在试图掩盖某种神秘的奇迹。

荒蛮的自然景象与异常雄伟的人工遗迹相比,形成的反差是十分巨大的,令人久久难以平静。这座城市的废墟被发现以后,引起很大的震惊。

随着考察队的到来,无数的奇闻佚事也纷纷传出。危地马拉的提卡尔城内的那座金字塔高达70米,可与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特奥蒂瓦坎的金字塔其雄伟和精美,堪称奇绝。

进一步的研究并没有使人揭开谜底,反而让人们更加难以理解——没有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的保证,美洲人想要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是不可能的。据考古学家证实,在创造这一系列奇迹时,玛雅人已经进入了富足的农耕社会,并独立创立了自己的文字。更奇怪的是,玛雅人不仅仅拥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他们的数学水平也要足足比欧洲先进了近十个世纪。这样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居然能有如此先进的天文与数学知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

当我们面对着如此灿烂的玛雅文明时,或许会忍不住发问:这一切是怎么来的?根据史学界相关材料记载,在这些灿烂文明诞生以前,玛雅人仍以渔猎为生,巢居树穴,生活水准与原始人类相接近。甚至有人对玛雅人是否为美洲土著表示怀疑。因为,南美丛林中这奇迹般的文明,根本不存在渐变,或称为过渡阶段的迹象。更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样发达的文明有一个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难道它们是从天而降吗?

地面考古并未曾发现这个文明前期过渡形态的痕迹,分析在此之前的神话传说,也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这一切都令人那么惊奇。流传在特奥蒂瓦坎附近的神话告诉人们,在人类出现以前,有很多神灵曾在这里聚会过。所以有人说,是“神灵”为这片地域施了法术。

既然玛雅人在许久以前就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那么现代的人类文明为什么又始终寻觅不到玛雅人的行踪呢?玛雅人为何突然遗弃自己的文明呢?这的确都是千古之谜。玛雅人这种“从天而降”的奇怪文明现象,真的就像一场刚拉开帷幕就已经结束的历史剧。

无法解读的碑铭

在创立文字方面,玛雅人也是值得后人翘首称赞的。在公元元年前后,玛雅人创立的文字就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的成熟与精致。玛雅人自创了一套完整的象形表意文字体系,这套体系共可组成两万多个词汇,既能表意又能标音。文字的书写顺序通常是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大多被书写在碑铭、木板、陶器及其书籍上。玛雅人的书籍纸张大多是用植物纤维制造的,先在石灰水中加以浸泡,然后再放到阳光下进行晾晒,待干以后,纸上便留下了一些用石灰书写的文字。已发现的象形文字约有四分之一已经被破译。尽管现在还有200万人在说玛雅语,但这些人却读不懂先祖的文字。因此对于玛雅文字的解释,文字专家也是感到力不从心。

7.班清文明——“佛教之国”的文明

一个人口不足五千,世代以种稻为生的不知名的小镇,居然隐藏着一个存在于四千多年前甚至超过泰国考古历史的文明——班清。然而,隐藏千年而未被发现,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藏于佛教之国的班清文明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等待我们去探寻呢?

1966年,美国驻泰国大使的儿子斯蒂芬·扬来到班清,在路过一个筑路工地时,发现这里有许多被推土机挖出的破损陶器,这些陶器上还有一些精美的图案。他被上面的图案所吸引,于是就随手捡了一个大而美丽的陶罐,准备带给泰国的婵荷公主玩赏。尽管这个陶罐十分破旧也已经破损,但在浅黄的底色上,有着一些深红色的图案和精确的几何图形。这种色彩搭配不但抢眼而且十分赏心悦目,再配上精美的图案,使陶器洋溢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斯蒂芬·扬把这个捡来的陶罐送给了泰国的婵荷公主,没想到这位公主酷爱艺术,而且对文物相当敏感,于是便亲自去了一趟班清。她挨家挨户搜集文物,最后,带回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制品。

敏感的婵荷公主意识到:班清一定埋藏着天大的的秘密,但她知道,在佛教盛行的泰国,如果想要得到王室批准大规模开挖墓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她决定求助于国外。她将陶器全部拍成照片并编印成册向国外发行。这些图片的发表立即轰动了全世界,因为,在亚洲的其他地方从来没有出土过这样的陶器。随后,至少有十几个国家的考古学家来到此地,希望能找出这些陶器的真正来源。

1968年,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伊丽莎白·莱昂斯把一些陶器碎片送到费城大学的考古研究中心。经专家测定,班清这些陶器的制造时间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前后,几乎和两河文明的年代一样久,以后又多次测试班清陶片,结果都是一样。一般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有1500年。难道班清曾是世界古文明的摇篮之一?

在联合国的资助下,相关人员于1974年开始对班清小镇的古墓葬进行挖掘。挖掘之始,人们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他们还是难以相信这个人口不足5000人,世代以种稻为生的小镇会有如此悠久的历史。然而,当工作人员挖到5米深时,一种考古者熟知和梦寐以求的土层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6层界线分明的墓葬,最深的一层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最浅的一层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这个时间大大地超过了泰国的可考历史。挖掘工作更加一发而不可收拾。到1986年,班清已经挖出了18吨各种文物,包括大量的金银装饰品和青铜器。

由于这里有成千上万个古墓葬,甚至超过埃及的国王谷,所以有人说,班清的宝藏是没有穷尽的。这个不知名的文明地域范围远远超过玛雅文明,也丝毫不比印度河文明差。

根据研究显示,这里的文明起源于种稻,但很快作坊工业便兴盛起来。班清人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就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这个时间比中国和中东地区还要早很多。当时,班清人已经开始用难以想象的几何图案制作兵器、工具、陶器、手镯和项链了。班清人为何会有如此丰富的智慧?他们的祖先到底是什么人?这些都不为人所知,这也正是班清宝藏的无穷魅力所在。此后,考古学家便开始寻找那些较大的墓葬,期望能找到帝王,找到学者或找到一些能工巧匠的名字。他们想搞清楚:班清的文明到底是自发的,还是受了别人的影响?

班清文明是一个辉煌的文明,但这样一个辉煌的文明,史书上却没有一点记载。班清在古代的作用是什么?冶炼基地?驿站?贸易中转站?都市?还是……这样的讨论似乎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与此同时,来自班清的诱人宝藏将会慢慢地越发掘越多。尽管它们不会发出声音,但却有着惊人的说服力。也许它们会证明,这里真的存在过一个举世无双的文明。

泰国国教

佛教是泰国的传统宗教,在泰国4.7万人口中,佛教徒占了95%。由于泰国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所以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泰国的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泰国的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还有王室仪式都以佛教作为规范,而且规定男子年满20岁时,至少需要出家三个月,每天清晨出外托钵,过午不食。泰国约有9000所教授巴利文和佛学的佛学院,另有两所佛教大学,只教授佛学,长老比丘指导静坐及修行,或致力于布教、心理咨询和教会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