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毛泽东谋略市场应用战略决胜
11947900000012

第12章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与双因素战略

)第一节 全班战士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精神作用得到极大程度的张扬,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并转化成一种无坚不摧、移山倒海的强大力量。没有这样的精神,人们会相信红军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军队吗?没有这样的精神,长征后只有不足三万人的革命队伍能打跑日本鬼子、打败蒋介石的八百万正规军、夺取全中国的胜利吗?这种精神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往而不胜的奇迹,甚至使一切强大敌人闻风丧胆,出现了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这种精神在和平建设中创造了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难关、建伟业、“当惊世界殊”的无数奇迹,创造出任何金钱物质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出现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之魂。

1962年10月,为捍卫祖国领土,我边防部队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奋起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作战中,解放军某部第155团2连6班在班长阳廷安的带领下,向敌军地堡发起冲击。面对敌军密如蛛网的地堡和凶猛的火力,阳廷安临危不惧,对身旁的战士喊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随即带领战士们向敌军纵深冲去。当他刚刚跳过一棵横倒的大树时,胸膛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英勇牺牲。

在阳廷安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全班战士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口号,英勇顽强,前赴后继,连续夺下敌军7座地堡,为全歼入侵敌军打开了胜利的道路。在这次战斗中,“阳廷安”班8位战士,共牺牲了7名,剩下一名战士仍坚持战斗。1963年,这个英雄的战斗群体被西藏军区记集体一等功,后又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荣誉称号。

1963年2月19日下午,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向中央汇报作战情况,汇报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由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看到张国华有点拘谨,毛主席就说:“今天的会议议题只有一个:由张国华同志汇报刚刚结束的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情况。”接着,他幽默地说:“‘井冈山’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仗打胜了,你还紧张么子哟!今天是你唱主角喽!”经毛泽东这么一讲,大家哄的一声,笑了起来,会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张国华想,也是,前线的事都是亲身经历的,照直说,不会错的。实话实说是毛泽东的最爱。

张国华简要介绍了阳廷安的先进事迹说道:“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靠的就是我们的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泽东立即给予了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说完,毛泽东又用手指了指张国华:“这是你的发明权。”张国华赧然一笑,连连摆手说:“不是我,发明权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过去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饿死不抢粮,冻死不拆房。’前句有片面性。那时金兀术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今天我要说,撼山易,撼解放军难。”最后,毛泽东高屋建瓴地评价了中印边境之战:“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十年的稳定。”

1969年4月,毛泽东在九届一中全会的讲话中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段话在“九大”之后以“毛主席的教导”形式公开发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随后在全国以口号形式流行,成为政治动员,鼓舞士气的流行语。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重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我们的成功在于:物质条件上不怕苦;精神因素上不怕死。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不可战胜的力量。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的许多解放军官兵又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他们把部队的优良作风也带到了地方经济建设中,带到了企业管理中,面对落后的装备、条件,他们提出企业管理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就是大庆油田精神:“为了早日甩掉我国‘贫油’的帽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凭着这种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

)第二节 哪一个敢同这位“肚先生”较量较量

1938年,毛泽东到“抗大”讲课。讲课前,他先来了段开场白。他说“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件‘小事’……”边说,毛泽东从上衣兜里掏出几张纸条,并用桌上的搪瓷缸把它们压住“最近几天,有不少同志给中央和我写信、递条子,说我们是历尽千辛万苦才到延安来的,来到党中央身边,为什么不几天就要我们离开呢?我说对呀!中央的许多同志也很同情这些同志的想法。但是,就有那么一个人不同意,整天叽里咕噜地在那里发牢骚。可这个人是哪一个呢?姓甚名谁?”听讲的人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指的是哪一个。毛泽东看看下面的人群,说“这个人就是‘肚先生’,也就是大家的肚子。”听了这句话大家都笑起来了。毛泽东说“大家不要笑么,不相信可以试一试,你们哪一个敢同这位‘肚先生’较量较量?”看大家都不说话,毛泽东继续说“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老子的道学家,他是非常信这个邪的。他说民以食为天,我说是吃饭第一。”

毛泽东的讲话显示了他对抗大同学日常生活的关心,因为吃饭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吃饱饭,才能学习好,训练好,才能更好地抗击日本侵略者。马克思哲学也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吃饭作为坚定不移的物质,能够决定我们的精神。也就是先生存,才能发展,只有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的战斗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夺取胜利的精神保证。有了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败了一切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企业经营中必然要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何去克服和战胜他们?就需要企业的带头人有常人没有的精神信念支撑,这种支撑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可以带领团队排难而进取得胜利。

))第三节 市场解读

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对美国前500名卓越成就的企业总裁进行了成功原因研究,他们中的50%在大学成绩平平,大都是中上水平,这就否定了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他们的成功与教育程度、文化水平有密切关联。50%的百万富翁们,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而引导他们成功的占据的比例最大的因素,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超出别人想象的精神支撑。2005年,CCTV中国经济人物评选出的十位获奖者,在介绍他们2005年成功的原因时,绝大多数人都谈到了自己对于事业的精神支撑。是精神支撑使他们克服了困难;是精神支撑使他们感动了中国,鼓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船。

一、百度:体贴激励的动力

健康是所有人的追求,给你健康是所有激励中人人都渴望的。作为中国百度少帅的李彦宏,对于员工的激励就是从关心员工健康开始的。

公司开业之初,看到很多年轻的技术人员常常是不吃早饭就来上班,李彦宏觉得这样不行,长时间下去会拖坏身体,身体是工作的根本,于是百度的办公室开始提供免费早餐——白粥加茶鸡蛋,这样早上爬起来就上班的年轻人不至于饿着肚子工作一上午。

2004年初,百度搬入现在办公的理想国际大厦,大厦里不让做饭,百度就在大厅里摆上了咖啡机,开始提供免费热咖啡。这样的关爱还有很多,大都体现在细心柔和之中,李彦宏在百度实现的是目标管理和弹性的工作时间制度,在百度公司,经常可以看到有人10点多才来上班,但在凌晨2点的时候,可能仍然有百度的工程师在MSN上开会,如果你问10个百度员工他们的上班时间,也许会得到10个答案。

这些不同于物质奖励,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精神奖励,但却使员工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做好工作报答李彦宏的关爱之心,起到了一般奖励无法达到的激励效果。

二、微软中国:细微处的精神激励

进入徐家汇美罗大厦20层,相信很多人都会眼前一亮。黄、橙、蓝、绿四色混搭的接待站,摆着舒适大沙发的休息室,公司的食品茶水间24小时向员工开放。早晨,冰箱里装满牛奶、饼干,以及各式咖啡。晚上9点后,又会放上方便面、面包等夜宵,供加班的员工享用。这些全都是免费的。工作区也是色彩斑斓,桌子上随处可见长毛绒玩具、明星海报、“流氓兔”卡通贴纸或者恋人的照片。你甚至可以在贴满各种涂鸦水笔画的走廊,看见一两个戴耳环的年轻人。如果遮住门口的“Microsoft”标志,这里更像一个大学生公寓。

办公区域的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所有工程师的工作台都靠窗,都能看见户外的风景。而所有部门经理、行政人员的办公室以及会议室,基本都在中间,一年四季不见阳光,从早到晚都得开着灯。除此之外,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一项特别福利:所有员工直系亲属来上海,公司都负责接送;中秋节,公司不但给每一个员工发一盒月饼,还负责提供免费向全国范围内快递一盒月饼,并且总经理还要亲自写慰问信。这些点滴的人性化关怀,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需要,成为真正的激励元素。

有一件事更能说明人性化激励的作用。唐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唐骏在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的时候,一次大会上公司对一位营销高手提出年销2000万软件的任务,这位姓柳的员工提出需要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资源,我当场拍板答应,于是他很有信心地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这时,我又提出多加500万元的要求。这位姓柳的员工犹豫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就冲唐总你这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条件,我接了,我如果卖不到2500万元,我把房子、车子卖了来买微软的软件。”

“全体员工听着,在他卖房子、车子之前,有一个人的房子和车子会先卖掉,而他的房子和车子更值钱。这个人就是我。”我的话赢得了所有员工雷鸣般的掌声。柳很感动,“我绝不会让我的老板丢这个面子!”一年后,他卖出了2700万元的微软软件。

唐骏亲口讲的这个故事体现了微软的激励文化。

三、红星·美凯龙“电灯”加“电网”

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胡萝卜加大棒”,它是一种简单的、生硬的甚至是粗暴的“人管人”的方法,管理者只是把员工看做工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而“电灯”加“电网”管理模式则完全不同,它是把企业的远、中、近期发展目标设定为一串“电灯”,为员工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未来发展的远景展望,激发员工的基本需求;同时,又将一整套符合公司实际、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设置为“电网”,并在“电网”上加了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了以制度管人、以法治企。

“电灯”加“电网”管理模式的先进性在于:

第一,因为设定了一串串“电灯”,员工很清楚公司的长远战略目标和近期发展目标,因而有明确的前进方向,解决了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的问题,这样既保证了公司目标的稳步实施,又使员工感觉到在公司里有干头,有奔头。

第二,因为设置了“电网”,有制度作保障,因此不用人为地挥舞“大棒”,就可以避免甚至杜绝不必要的人事纠纷与矛盾。

第三,因为“电网”上设置了不同的“电压”,可以使那些在工作中有意无意触到“电网”的员工,及时意识到自己违了“法”,因而可以自救。这样不仅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反而会产生更加积极向上的动力。

第四,“电灯”与“电网”对每个人都是公正、公平的,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因此可以调动员工的一切积极因素。员工只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电灯”走,并且弄清楚“电网”不去触及,不仅不会被“电”,还可以吃到“胡萝卜”,甚至是“牛肉”。

“电灯”加“电网”管理模式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它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所有员工身上的潜能,激发他们无穷的创造力。

四、日本麦当劳:激励员工“抓住员工太太的心”

在日本麦当劳公司,为了鼓励员工,从做好员工太太的工作做起。

员工太太过生日,麦当劳一定要向花店订束花,送给太太已示祝贺;除了正常工薪酬劳外,每五个月发一次奖金。这个奖金并不是发给员工本人,而是交给员工太太。被员工称作“太太奖金”。除了奖金,还会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今天公司所以这样赚钱,都多托诸位太太的福气。虽然,在公司勤奋上班的是你们的先生,但他们不知有百分之几十是太太的助力。因此,现奉上的奖金乃诸位太太所有,不必交给你们的先生。”是的,丈夫能在公司里充分发挥能力勤奋工作,实在是太太能够理家的缘故。所以,太太们有权拿这笔奖金。

日本麦当劳每年都在一流饭店开一次聚餐会,招待员工夫妇,在席上公司负责人必然会向太太们拜托道:“各位太太,你们的先生在公司里工作都很认真,我想拜托你们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有关各位先生的健康管理问题。我有心培养各位的先生成为世界一流的商业人,可是关于他们的健康问题却无能为力。所以,这件事只有恳求你们多操心了。”

由于相信夫妇是社会单位,所以麦当劳对员工的太太也视如同仁。而且,就员工自己来说,自己的太太被重视,自己能不高兴吗?

对太太都这样,对员工的激励方法也是多种多样,而且每种都从根本上达到了激励的效果。让他们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五、松下幸之助:你的尿水曾经变红吗?

松下幸之助曾经接待过一位经销商,这位经销商向他抱怨最近的生意不好,赚不到钱。这是一家有40多年历史的老店,这位经销商执掌老店也已20多年,雇佣职工40余人。

松下幸之助非常同情他的情况,但却问了一句令这位经销商当下莫名其妙的问题,“你的尿水曾经变红吗?”接下来,松下幸之助先生做了解释:“经营事业是非常困难的,当你陷入困境时,必须竭力地思考对策,才能发现一丝曙光,摆脱困境,有时候必须彻夜不眠。而到你精疲力竭时,尿水便会渗着血变成红色。”经销商惭愧地说:“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松下幸之助接着说:“如果现在你的事业顺利,你的尿液当然不会变红,可是现在正面临着困难,店的前途完全在你的掌握,四五十个员工的安定生活也靠你,你还没有担心到尿红,却只会向我诉苦,我认为你还没有全力以赴,这绝不是肩负四五十位员工生计的老板应有的作风。我希望你能认真地思考提升业绩的方法,直到尿水变红为止。你必定可以想出一个对策。”

【链接参考】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使无数的革命者在战争年代对于革命事业充满激情,涌现出方志敏、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以及张思德等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是毛泽东用于鼓舞士气的激励理论的典型,从理论的层面我们可以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分为二层,第一层“不怕苦”,由于战争的不可选择性,决定了其自然客观条件肯定是艰难的,所以“不怕苦”就是战争对于战士一种基本的要求。第二层“不怕死”受主观能动性决定的因素具有可选择性,战争中是否需要牺牲生命,其实是可以选择的,而用于激励的因素就成为战士选择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激励因素确实可行,战士就是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匹兹堡市9个企业中,采用“关键事件法”,在203名工程师和会计师间进行了访谈,问题包括“什么时候你对工作感到特别满意”,“什么时候你对工作感到特别不满意”“原因分别是什么”等。根据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赫茨伯格积累了影响这些人员工作的各种因素的资料。接着他就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结果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因此,他提出了两种激励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就像毛泽东提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样,从精神的层面揭示了激励的根本规律。理论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这是一种研究员工行为常用的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顾名思义,包括两个方面: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能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