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徂织的最大财富,也是领导者的核心资源。 只有善于识别和使用一流的人才,才佻成为一流的领导者。 如何识别人才与使用人才,往往体现着领导者的真正水平,也最能直接检测出领导工作的智慧与艺术。 领导方法,通审集中体现在对人才的选择与使用上。 用人重在知人,知人方能善用。 善于知人、识人的领导者,往往注重对细节的考察,从而知其长短,察其德才。 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大都懂得在情感上投入,任贤用能,在放手使用的同时, 关心培养, 实现才尽其用。
###一,识人选人:得人才者得天下
古人云:成事在人,得士者昌
古往今来,凡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都拥有众多的为自己所用的人才。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成就事业最重要的资本。不会识人用人,不能辨才择才,就没有资格去做领导者,也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赢得事业的胜利。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先哲早就提出了识才举贤、得士用人的领导思想。墨子主张:“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为天子。”他认为,即使是出身贫贱的农夫,如果有贤能,也可以提拔任用,给以高官厚禄,托以大事。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一篇题为《兴贤》的文章中说:“国以任贤使能为兴,弃贤专己而衰。”贤能之士,什么时候都有,就看你对贤能之士使用与否。王安石在列举了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之后,强调指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与魏国的魏惠王一起到郊外打猎,惠王向威王问道:“你身为齐国之王,可收藏些什么宝物?”齐威王答日:“没有”。魏惠王说:“像我这样的小国,我都藏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10颗,这种珍珠所发出的光彩可以照耀12辆车子。你这千乘之国,何以连一件珍宝都没有?”齐威王回答说,“我有一些珍宝,但是与你所说的珍宝不同。我有一个臣子叫檀子,我派他驻守高唐,北方的赵人不敢来打鱼;另有一个臣子叫黔夫,我派他驻守徐州,能管理徐州那里四方来往的百姓7000多户;我还有一个臣子叫种首,我叫他防备盗贼,百姓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像这样的珍宝,它的光辉可以照耀千里,何止12辆车子?”人才是最可贵的珍宝!齐威王的这一席话,道出了齐国之所以富强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语:“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我国古代有些领导者,本身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本领,但因为能够拥有杰出的下属,从而能够成就一代伟业。真可谓得才兴邦,得才兴业。
在中国历史上,齐桓公有了管仲,才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刘邦有了萧何、曹参、韩信,才能最后击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刘备三顾茅庐得了诸葛亮之后,才逐渐摆脱寄人篱下的困境,入主巴蜀,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唐太宗李世民是杰出的封建君王,治国成就赫赫,他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用人:第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看到别人的才能,好像就是自己的才能;第二,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第三,敬重贤良,原谅犯错误的人;第四,褒奖正直,从不黜责出去一人。唐太宗深知人才的价值,正是如此般地用人,他才实现了“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显赫的一页。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纳谏和用人是唐太宗取得政治成就的两个主要原因。”
当代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彰显,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欧洲原西德的复兴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拥有大量的人才,并且每一个人才都得到尊重。原西德一直重视国民的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城市几乎全被炸毁,但是人才还在,科学技术还在,所以原西德很快就复兴了,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当今世界,“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新的价值观念。为争夺这种“最重要的资本”,各国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
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迫切地需要优秀的人才贡献其聪明才智,各级领导者都应以慧眼识英才,放手地选拔人才,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用武之地。
2为政之本,在于选贤任能
古人云“政以得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自古有天下者,观其用人,则政事可知矣”。纵观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现象:人才问题关系国家的兴亡、事业的成败。因此,卓越的领导者都异常重视人才问题,把识才、选才、用才作为领导谋略的轴心,这也是领导者的第一要务。一个王朝的兴亡更替,与统治阶层是否注意收揽和重用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秦孝公因重用了商鞅而使秦国迅速崛起,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刘邦因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等良才,才能在败局中有退路,逆境中得超越,最终建立了西汉王朝。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番伟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善于识才,善于纳才,善于用才。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在唐朝江山岌岌可危之际,朝廷因重用了郭子仪等名将,迅速平息了安禄山的叛乱,保住了大唐的江山。清王朝几次关系到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的特殊历史时刻,都因康熙果断地使用有争议的人才而获得胜利。三藩谋反、察哈尔倒戈、政权出现严重危机时,他用了屡屡冒犯圣威但极富才华和主见的“常败将军”周培公,使江山得以巩固;收复台湾岛时,启用了秉性正直、老得掉渣(康熙语),而且先祖明令终身不得录用的“怪才”姚启圣和“台湾叛将”施琅,使得江山得以大统。
历朝历代也有人把美玉当成顽石,将沙石当成黄金,良莠不分,忠奸不辨,结果祸国殃民的。历史上的重大阴谋,都是从不识人开始的;社会中的最大悲剧,都是从用错了人开端的。这种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道破了“好在用人坏亦在用人”、“成在识人败也在识人”的天机。
卓越领导者都具有识才之智、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并且在选贤任能上都有经典的话语。这些经典的话语把“为政之本在于选贤任能”的底蕴揭示得极其精辟。
为什么说为政之本在于选贤任能呢?从以下四类人物,即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和思想家的经典名言中可以看出选贤任能的重要性。
(1)政治家论用人
战国的齐威王曾把人才誉为“国宝”。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唯在得人。”“能安天下者,唯在用得贤才。”明太祖朱元璋说:“治国之道,唯在用人。”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过:“再富有的国家也浪费不起人力资源。”“总统的责任是为国家广纳英才。”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说:“救国图强必须倚重俊才。”李光耀讲:“我觉得我已经做到了我可能做到的,那就是网罗最能干和最坚强的人来领导新加坡。”
(2)军事家论用人
2500多年前,兵圣孙子就提出“择人任势”的智慧用人观点,迄今犹属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其运用价值。现代政府的领导者尤其要懂得择人任势的要义。恺撒说:“士兵有权挑选能打胜仗的指挥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说:“为英雄们敞开展现自我的舞台。”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把知人善任作为终生的研究学问。”
(3)企业家论用人
美国前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说:“拥有人才是最大的赢家。”又说:“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美国钢铁工业之父卡内基则声称:“即使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是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四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比尔?盖茨说:“对我而言,大部分快乐一直来自我能聘请到有才华的人,与之一道工作。我招聘了许多比我年轻很多的雇员,他们个个才智超群,视野宽广,必能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利用他们睿智的眼光,同时广纳用户的进言,那么我们就还会继续独领风骚。”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说过:“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造就一流的企业。”
(4)思想理论家论用人
老子说:“善用人者为天下。”老子还说,一个人做到爱才惜才,那么“天下乐推而不厌”,都愿意接受他的领导。庄子云:“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这句话表面上论述的是捕雀之术,实则阐述的是延揽人才之道。唐代著名政论家赵蕤在他的《长短经》一书中说:“得人则兴,失人则毁。故首简才,次论政体也。”意思是说:任何事业,得到人才就能兴旺,失去人才就会失败。所以,首先注重人才的收揽,其次才能谈及制度的建立。中国《武经七书》中的《黄石公三略>说: “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这句权谋之论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仍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如果将竞争对手的人才全部为我所用,那么对手就会相当狼狈不堪,甚至一败涂地;反之亦然。
3.知人善任,领导者应做到人尽其才
识人犹如相马,如果见到了千里马却不认识,那他多半只会喜欢那种懦弱无力的驽马,而抛弃健壮剽悍的骏马了。
知人善任应成为领导者人才观的一个显著特点。“用人必先知人”,凡具一技之长者,都要广为延揽,而在使用时小心谨慎,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扬长避短。
曾国藩重用容闳就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好例子。容闳,广东香山人,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早年留学于美国耶鲁大学。李善兰、徐寿等人都向曾国藩举荐过他。尽管容闳向洪仁开上书,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的七项建议,以后又多次与太平军做茶叶生意,但曾国藩却并不怪罪他,接连三次发函邀请容闳。
一番叙谈后,曾国藩了解了他的经历和学识,认为容闳确是个既了解西方又有胆识的人才。当问及那时对中国最有益的事当从何处着手的问题时,容闳答以莫过于仿照洋人建机器厂,尤需先办制造母机的工厂。
曾国藩十分赞许,及时拨发巨款,委派他赴欧美采购机器。多年来一直在异乡做强国之梦的容闳,受命之日,十分兴奋。一年后,他从美国采购来的机器就安装在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中,为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知人是对人才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知人是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激励人才奋发进取的有效措施。
刘邦知人善用,敢于大胆地从基层提拔人。陈平归汉之初,刘邦与之谈话后知道他有才智,便委以重职。“参乘”是亲信侍卫,与刘邦同车出入,非心腹之人是不能出任此职的;典护军是军法监察,是参加管理人事工作的。陈平新来而监察原有的将兵,由此可见刘邦对其之信任。
尽管众将因为刘邦如此信任一个从楚来的逃犯而大哗,但并不能动摇刘邦对陈平的信任度,反而更厚待陈平。
刘邦如此重用陈平,足见他确实知人善任。而陈平的确也是个难得的奇才。后来,刘邦能战胜项羽,处于危急而能转安,以及刘氏政权不被吕氏所篡夺,陈平所出的奇计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4.领导者识人选人的标准
选用人才,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社会有不同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才标准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领导者识人选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两个基本点:
(1)德才兼备
“德”主要是指考察对象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品质,即看他的政治品质、立场观点如何,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主要是指考察对象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在考察“才”的时候,一要看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肯办事、敢办事、会办事。二要看政绩。政绩是德才素质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考察干部的政绩,要辩证地分析考察对象所取得的政绩的各种相关因素,既要看考察对象的“显绩”,又要看考察对象的“潜绩”,还要看考察对象个人与班子其他成员的作用大小,不能把别人的贡献统统算到一个人头上。
德才兼备是领导者选用人才应当掌握的重要标准。“德”与“才”是不能割裂、不能偏废某一个方面的。有德无才,不算是合格人才;有才无德更谈不上是人才。所以,既不能重德轻才,更不能重才轻德,必须德才并重。
(2)富有创造性
根据当前改革的需要,有必要重视选拔那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一般来说,这些人才具有下列特征: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在学业上不断努力:有独立的主见,对各种决策有自己的见解,不轻易附和:有强烈的进取心,在经营管理中勇于改革、力争上游;有工作冲劲,艰难困苦的事带头去干i有探索精神,对事物怀有浓厚的兴趣;有丰富的想象力、直觉能力和扩散思维能力。
在选用人才时,还必须注意对以下几种人要慎重考察,不可轻率重用。一是唯唯诺诺、凡事点头称是的人;二是逢迎拍马、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三是夸夸其谈、多说少做的人;四是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的人;五是敷衍塞责、揽功推过的人;六是爱说闲话、搬弄是非的人;七是牢骚满腹、对现实总是心怀不满的人:八是表里不一、阴阳怪气的人。这八种人的行为表现,有可能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引起的。所以,领导者在选用人才时,必须作全面、客观的分析,进行慎重的考察。
5.识人的艺术:识人所长,知人所短
识人要全,知人要细,为的是识人所长。识人的目的是用人,因此,领导者识人用人的着眼点应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的优点上。正如管理专家克拉克说:“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审查候选人决不会首先看他的缺点,至关紧要的是,要看他完成特殊任务的能力。”
清代思想家魏源指出:“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在这里,魏源辩证地探讨了用人的长短关系,他强调“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是很有见地的,揭示出了领导者知人用人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的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唐代柳宗元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木匠出身的人,连自家的床坏了都不能修,足见他锛凿锯刨的技能是很差的,可他却自称能造房。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大的造屋工地上又看到了这个木匠,只见他发号施令,操持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各自奋力做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大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