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与官员谈领导方法
11961900000023

第23章 领导者开会与会议讲话的方法(3)

领导者进行会议讲话时必须注意选择能够反映观点、支持观点的话料。只有这样的话料,才能使观点形象化,成为观点的依托,使话料与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

观点对话料的选择有客观的制约性。不能不负责任地乱用,否则,就难免说“废话”。 “少说废话”的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2)要选用翔实准确的话料

“实事求是”是会议讲话的一个基本原则,要做到讲话实事求是,重要的是保证所运用话料的翔实、准确。对待话料不能采用实用主义态度。

那种对话料任意加工,添枝加叶,主观臆想,随意引申,或者把道听途说、支离破碎的信息拿来拼凑当做话料的做法,都是领导者在会议讲话时不可取的。

(3)要选用典型、深刻的话料

一段话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说明一个道理,总是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这就要求说话时要选择典型的话料。典型,就是要求说话时能够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毛泽东同志说:“材料是要搜集得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和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列宁研究帝国主义,都是收集了很多统计材料,但并不是全部采用,而只是采用最能表现特点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抓住要点和特点”就是抓住典型。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白门楼斩吕布”的故事。当时,吕布被曹操所擒,曹操考虑到吕布武功盖世,有意饶其不死,收在自己帐下。为此,他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担心吕布归顺曹操后会壮大曹操的力量,不利于自己日后称雄天下,为免除后患,希望曹操处死吕布。这时,刘备本可以给曹操列举不少吕布的劣迹恶行,但是他仅选择了吕布心毒手狠、恩将仇报、曾亲手杀死义父的典型事例来说明问题。他当时只说了句: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一句话,提醒曹操想到吕布反复无常,很难成为心腹,弄不好自己也要落个丁建阳、董卓的下场,成为吕布的刀下之鬼。这一来,促使曹操下决心,立斩吕布。

刘备的妙语,就“妙”在抓住了典型的话料,点明曹操根本利害所在,彻底改变了曹操原来的打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讲话要讲在点子上”。

(4)要选用生动、新颖的话料

在“翔实”、“准确”的基础上,“生动、新颖”也是选择话料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生动形象的话料能够调动听话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发联想,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够使会议讲话声情并茂,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唤起听众的共鸣;新颖而有特色的话料能使听众耳目一新,启发听众的兴趣,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什么样的话料才是生动、新颖的呢?

话料的生动性表现在:它能准确、形象地反映观点;能缩短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能沟通双方的感情,使听话者感到说话人的真挚、诚恳,从而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话料的新颖性表现在它不是流水账式的烦琐无奇,也不是老生常谈的内容,而是听者闻所未闻的事情,从而增加材料的新鲜感。

2.讲话的语言要富有知识性

领导者要使自己的会议讲话充实动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知识可以使演讲产生魅力,可以使演讲闪现光彩。那么如何才能让讲话富有知识性呢?

(1)要有生活常识色彩

领导者的会议讲话要尽可能地掌握各种有用但是又极其普通的生活常识,如风俗人情、乡土言谈、趣闻轶事以及谚语笑话等。各种知识在的恰当运用,常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可见,处处留意、时时积累各种常识,对演讲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2)要有专业知识色彩领

导者的会议讲话需要常识,更需要专业知识。如果说常识能使演讲显得生动、活泼,那么,专业知识却可以使演讲深刻、严密。

领导者的专业学识水平直接关系着听众获取的知识量(或称信息量)及其质量。领导者的专业知识丰富且有较深造诣,演讲就能深刻,给人以启迪。

(3)要符合逻辑

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要把我们的意思正确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讲逻辑,一般人所说‘这句话不通’,多半不是语法上有毛病,而是逻辑上有问题。”显然,逻辑是正确表达思想的首要条件。领导者要使自己的演讲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有力,同样要依靠逻辑,使之符合逻辑要求。

(4)要善于运用警句

警句,就是诗文、谈话中言简意深、语意新颖、警策动人的句子。

在领导者讲话中适当使用警句,往往能够妙趣横生、余味无穷,使听众眼界大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让即席讲话不同凡响

有时,领导者会以与会者的身份被邀请作即席讲话。应当说这是出于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准备认真地听一听你的意见。千万别把它看成是“赶鸭子上架”,恰恰相反,这是领导者展示随机应变能力与分析总结问题水平的大好时机。精彩的发言可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令听众动容,同时树立起领导者的个人威信,真正令下属生出由衷的钦佩之情。

(1)做好准备

有些领导者认为即席讲话就是临场发挥,不要做什么准备,一上来便先“啊”一阵儿,然后便是“今天我本来不打算讲,既然让我说,我就随便讲几句话”,随后便侃侃而谈,既无话题,又无观点,简直是没话找话说,短话长说。人们会问“他到底在干什么?”虽然是即席发言,仍可以做准备。一般来说,会议的议题会事先通知领导,某些相关资料也会发到其手上,这些都为发言划定了一定范围,对要讨论的内容心中有数,就不至于闹出南辕北辙的笑话。

(2)明确话题

领导者在开口前略加思索,尽可能选择合适的话题,这对即席讲话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在讲话的全过程中,围绕话题展开,就不会信口开河,前言不搭后语。总的说来,选择会议话题总的来说要审时度势,紧扣主题,根据会议进行的情况合理取舍。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即席讲话的一个基本原则,作为领导者说话要尊重事实,保证自己选用的材料都是翔实、准确的,才能获得听众的信任,收到预想的效果。

(4)言简意赅

即席讲话时间都不长,多则五六分钟,少则两三分钟;内容相对集中,一次只说一个问题,力求说深说透。许多人并不明白精练的重要性,几分钟可以讲完的内容偏要洋洋洒洒地谈上半天,如同温斯顿?丘吉水对他儿子兰道尔夫的性格所作的评价一般:“他空有一门大炮,却没有多少弹药。”只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讲透彻,即使不长篇大论,一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言简意赅”的精妙所在。

(5)通俗易懂

讲话要让人听懂,这是对发言者的基本要求。讲话人若是板着脸孔,卖弄辞藻,用一些艰涩的语汇和听众捉迷藏,只会令听者敬而远之。这样的讲话无异于浪费时间。在讲话过程中,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听众觉得很轻松很亲切,而发言者所讲的道理也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6)先声夺人

领导者发言,能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听众,往往决定着整个讲话的成败。好的开场白最易打开局面,便于引入正题。因此,领导者发言开场白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平庸无奇,努力做到不落俗套,语出惊人,这样才能出奇制胜,先声夺人。

4.领导者会议上插话的技巧

会议插话,通常是指领导者在会议进行中,打断正在讲话发言者的思路,或是借题发挥,或是补充、强调的一种随时讲话。一句或一段精彩恰当的插话,不仅能活跃会场气氛,引起人们听讲的注意力,还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果是突兀生硬、无关痛痒、不合时宜的插话,则会成画蛇添足之笔。同是插话,+由于使用的方式不同,时机的把握各异,效果大相径庭,足以使人玩味和思考。

由于插话是人们在他人的谈话表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运用语言进行的一种交际形式,事先难以预料和把握,更谈不上经过认真和周密的准备。那么,插话是不是毫无规律、随机即兴而发呢?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插话也不例外。它除了日常加强领导者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的修养外,在具体运行中,还是有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可循的。开会的时候,有些领导者不大注意选择插话的时机,只要觉得自己有话可说就憋不住,不分先后地往外倒。这样的插话,对唱主角戏的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反而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影响了会议效果。这样做,至少产生两方面的负效应:

一是作为主讲的领导者可能会想,“是不是我讲得不好,既然这样,干脆你讲得了”。二是作为听众也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你老是打断别人的发言,我们到底听谁的呢?”所以,领导者在插话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好时机,只有认为是应该“补充几句”才足以说明问题的时候才去插上几甸。

插话不仅要选择好“插缝”,而且要插在点子上。插话要环环相扣,句句“插”到点子上,绝不能信口“插”来,想到哪里“插”到哪里,想“插”什么,就“插”什么。那种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的新鲜离奇的插话会大大降低插话者本人的威信。一句好的插话能将会议推向高潮;一句不好的插话能把会议方向引偏。插话一般都是对讲话的补充,因此,它应与会议主题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分量。如果是可插可不插那就最好别插。因为人家讲得好好的,顺顺溜溜的,大家听得挺有意思,你要插一竿子,又讲不到点子上,那就会引起听众的反感。所以插话还要考虑好话题,所要补充的话必须是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主讲人没有讲够、讲透、讲深、讲细的内容,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插几句”才能奏效。

灵活,语言的使用要服务主题,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它是插话者敏锐、机智、善变等素质的集中体现。准确,可供插话者的时间很短暂,要求语言使用一语中的,点到为止,不要言不及义,无的放矢。简明,语言干脆利索,简明扼要,如同黑夜中的流星,照亮长空,稍纵即逝。

因此,作为插话者必须努力做到“短些,短些,再短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插话语言的修养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领导者综合素质和各方经验的集中体现。而要丰富插话语言,应注重加强语言积累,着重进行自然、灵活、准确、简明的语言训练。插话的语言要顺其自然,切合时境,不要刻意雕琢,要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

插话应以短见长,幽默而富有感染力。抓住重点,三言两语,讲完即收。衡量领导者插话有没有水平,是否精彩,并不在话的数量,而在于话的质量。话虽不多,但条理清楚,一言九鼎,说得好,说得妙。应当明白,插话不同于讲话,只有插得精彩干练,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四、充分交流:鼓励与会者讨论

1.鼓励与会者畅所欲言的方法

一般来说,会议有四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会议的形式传递信息:

二是征求对于某项决策的意见;三是评论解决某个问题有何方法:四是提出新设想,引导大家提出新观点和意见。为了顺利地实现这些目的,与会者要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而领导者由于是会议的发起人和主持人,对会议成败负有重要责任,所以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创造平等相待的气氛

会议要达到目的,需要所有与会者真诚地投入,而这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领导者高高在上,对于群众的呼吁不闻不问,或者只是以某次会议作为装点门面、显示民主的工具,甚至以主人的姿态强迫命令,则不仅不能达到效果,反而会引起下属的反感。久而久之,必然损害领导者的威信和工作的绩效。因此,领导者必须牢记:下属与自己之间是平等的,召开会议也正是为了请教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2)讲出真诚热情的话语

讲真话,是开会时领导者使用语言的又一项基本要求。有时下属会把会议当成一次了解领导者意图、反映自己心声的机会,希望借此机会了解工作部署,解决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创见,同时也对领导者进行民主监督。因此,领导者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不刻意渲染成绩,也不隐瞒回避问题。

(3)避免过于激烈的争论

保持一定程度的争论将有助于保持会议的热烈气氛,不会出现冷场的情况。但是,过于激烈的争论容易导致一种敌对情绪,进而阻碍双方继续的交流.甚至制造出新的矛盾。因此,应该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有些时候,会议会成为发泄私人恩怨的最好场合,更会有人利用它来给部门、单位的工作制造麻烦,领导者更易成为恶语中伤的对象。这种时候,是勃然大怒,还是冷静下来,泰然自若地应付就看领导者的涵养了。

2会场上调动与会者情绪的妙法

作为一个领导者,能否在会场上把下属的情绪调动起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用人能力的高下。在会场上调动下属的情绪是必需的,因为只有一个有活力的会议方能够真正做到思想沟通,才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否则的话,下属就很难说出真心话,开会就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尤其是某些定期会议,若缺乏热烈情绪,会议就只能流于一种形式。

那么,领导者如何在会议中提高下属的情绪,避免会议形式化呢?

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意见:

首先,要对下属开诚布公,鼓励其随便,说心里话,反面的意见更好,不要使发言流于形式。不要让他们以条条框框加以解释来当做报告,也不要他们只报告成绩而不提问题或意见,要鼓励下属不打草稿,不做事前准备,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

其次,要敢于批评下属避重就轻、不敢正视问题的报告方式,尽可以给他们当面指出来。比如说当听到了“很顺利”、“没有问题”、“没有值得报告的地方”等字眼时,领导者就应该给予当面的指责,要搞清楚他们是由于真没发现问题,还是心里有话不敢说。要敢于说一些刺激他们的话,如“发现不了问题,就说明对工作不负责,不努力”等之类,以此调动他们说心里话。

领导者以这样的方式鼓励他们,便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也会调动许多下属的会场情绪。

最后,每一次会议都要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最好准备好时间,定下会议的结论再结束会议。如果一个会议结束了而没有结论,那等于半途而废。你的下属甚至因此而对于你做事情的能力产生疑问。

可以这样说,会议是工作的一面镜子。领导者在把经验和意见传给下属的同时,也会从下属身上获得不少信息,既了解了他的性格又提出改进的要求。要知道,这些,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会场上,领导者把下属的情绪调动起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会议,必会大大加快你成功和辉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