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有健康的情感一个好家长的情感应该保持稳定、含蓄、深沉,避免大 起大落,喜怒无常。尤其要善于制怒。有些家长在工作单位处理人事关系时,往往 比较注意这些。但一到家里就无所顾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有时在外碰到什么 不顺心的事,就拿孩子当出气筒,这是很有害的。要知道,父母随心所欲地刺伤孩 子的自尊心,会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甚至酿成无法弥补的悲剧。也有的家长在 孩子面前无限度地流露自己的爱,或者当着孩子的面在客人面前无休止地赞扬自己 的孩子,甚至夸大其辞。他们不懂得溺爱并不是真正爱孩子,而往往是害了孩子。 因此,一个好家长一定要善于用理智来驾驭自己的情感,努力培养自己的健康情感 。
(3)应当有坚强的意志一个好家长办任何有益的事情,都应该有决心,有恒 心,有毅力,不怕困难。这种坚强的意志,同样应该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教好 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童年时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他们模仿性强,辨别 力弱,可塑性强,自制力弱,既易接受好的影响,也易沾染坏的影响,要把他们教 育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人父母者要不怕麻烦,不怕重复,坚持不懈,坚韧 不拔,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④要有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性格。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未来 社会更是如此,因而相应地要求人们有广泛兴趣和多方面的才能与之相适应,同时 要求人们要具有高尚的情操。性格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方面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对人们的生活、交往和工作学习都会发生重要影响。孩子们兴趣 、情操和性格的形成,往往和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有关。因为父母的兴趣、情趣和性 格既直接影响家庭的人际关系、文化结构、陈设布置、作风气氛,也直接对孩子进 行示范,是家庭中重要的教育因素。惟其如此,一个好家长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广泛 的兴趣、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性格。
能写好不成文的言行教科书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师家访时,了解到自己 班里有一位小同学天天给邻居阿姨送稀饭。因为阿姨病了,家里没人照顾。孩子为 什么能助人为乐呢?他说:我是向妈妈学来的。
原来,这位邻居发病时,就是孩子的妈妈将她送进医院,后来又常去看望,端 汤送水。孩子受妈妈的影响,也跟着热情地关心、照料有困难的邻居阿姨。
这是一件极平常的小事,然而它告诉我们: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 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影响的。父母的品质、性格、志趣对孩子的成长有 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前面讲到的那位母亲并没有对孩子讲什么助人为乐的大道理,也没有要求孩子 每天去送稀饭,可是,她的行为为孩子做出了榜样,她的热心已经感染了自己的孩 子。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的许多行为举止很像父母,这不仅是由于遗传 的原因,而且是模仿和教育的结果。孩子从生命的第一年开始,就会模仿成人的动 作,在整个童年与少年期,模仿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模仿的效果取决于客 体的可接近性、生动性和客体对孩子的权威性。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最接近的人,在 感情上密切,在生活上依附,权威性较大。年龄越小,越是这样。父母的一举一动 都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苏联一位著名教育家说:孩子是父母一 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父母应努力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孩子编写一部 出色的教科书,一部让孩子可以引以为骄傲的教科书。
许多心理学的调查研究表明:父母行为不正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导致青少年 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这就告诫人们: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出好榜样。如果 父母这个榜样出了偏差,孩子的思想行为就可能沾染不良习气。当然,这并不是说 父母的品质优秀,子女也一定优秀。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孩子所处的环境和主观努 力也在影响孩子的发展。就父母来说,身教要和言教相结合,身教是根本。所有父 母都应该写好这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
3.父母怎样做孩子的榜样父母要起模范表率作用人类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每 一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社会规范不是玄妙的观念,也不是空洞的 说教,它是一种行为法则,是植根于我们头脑中的趋于本能的对事物的理解与尊重 。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有自身独特的对社会规范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价 值系统。但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中国还是外国,都有一些共有的对基本价值的尊 重与遵守。这些基本的价值包括:诚实、勇敢、自律、忠诚、可信、无私和公正等 。无论在家庭和学校,我们的孩子都在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学校中 更偏重于直接的灌输与纪律的约束以及名誉的鼓励。那么在家庭中,如何最有效地 培养孩子的道德、价值观念呢?在这里应强调的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专家观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的道德观与价值观,首先需要父母本身 有正确的观念与标准。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我们自身的过程。要保持自己 的勇气,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点,有勇气改正,这是对孩子最为有效的教育与 培养。
当我们的孩子长大后,随着人生境遇的转换、时代的变迁,可能会生长出与父 母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可能永远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道德体系,但我们给予他们一 个牢固的基础,使他们在有意识的摸索中形成自己的新价值,他们会记住自己的父 母是如何勇敢地对待自身的缺点,这种勇气与坦率会鼓励孩子做终生的探索与自我 培养,不致遗失方向。
在美国,父母的模范表率作用是十分受人鼓励的。例如父母教育孩子要守约, 因为孩子无故拖延,耽误了约定的时间,父母会很不满意,将孩子大大地训斥一顿 ,但发现孩子并没改正,似乎习以为常,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做妈妈 的忍耐不住,与孩子做了一番探讨:
吉米,我和你讲了许多次要遵时守约,否则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也给别人留下 不好的印象,你不这样认为吗?
的确不好。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妈妈有些生气了:怎么能说没什么了不起呢?你养成这样的毛病,长大会怎么 样呢?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看见妈妈生气,吉米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过得很不错吗? 没见你有什么麻烦呀?
你是什么意思?妈妈不懂怎么话题扯到了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记了,好几次你答应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都告诉老师你会来, 你却到活动结束了都不见人影。
那是因为我临时工作上有事情,而且那些活动也不是非参加不可……妈妈注意 到儿子不屑的甚至有些讥讽的表情,尴尬地停住了,不知如何收场。
这不是偷窃、害人的大事,妈妈工作忙,的确会有脱身不开的时候,学校里的 活动大约不去也可以,但是孩子怎样看这个问题呢?他可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他可能会想:噢,妈妈也不守约,她过得不错,大概不守约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也无须纠正这个所谓的缺点。
有这样的想法,无论有多少次的教训,恐怕也不会起作用。再者孩子可能认为 :妈妈对别人倒还能守约,尤其对工作上的事,但我的事却不认真,可见守约也要 凭兴趣或分等次,不必事事守约,那么有时不守约也就不是错了。对于这样的推理 ,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有效反驳的呢?
我们不少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肯听话,但实际上,我们常常用自己的行动来抵 消我们的言语效果,让孩子认为我们是说一套、做一套,不必对我们的话认真,这 样父母就是真的面临困难了。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应当怎样挽回损失,消除不良的印象呢?承认自己的错误 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应有行动。
吉米,妈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我当时的确有急事不能来 ,但我应当事先或事后同你解释一下,甚至去同你的老师解释。我真的很抱歉,你 能原谅我吗?
吉米很有些感动:没关系,我知道你很忙。下次打声招呼就可以了。
你们下一次家长座谈是什么时间?我一定把工作安排开,当然如有意外我会和 你联系,好吗?
谢谢!
能够做到这样谦虚的妈妈是不多的,然而孩子们需要这样的妈妈,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道德教育题目很大,似乎总是同宏大的说教、演讲联系在一起。如果每 一个家长都同这位母亲一样,那么,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
父母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常叫人吃惊。而最早模仿的 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长每天的所言所行,都会无形地影响孩子,换句话说,孩 子会在无意识中进行模仿。
孩子模仿观察的对象是母亲还是父亲?幼儿和母亲、幼儿和父亲的关系怎样影 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这都视乎个体的家庭状况及孩子本身个性而定,没有绝对的答 案。
一般来说,幼儿强烈意识到父亲的存在,约在两岁以后,在这之前虽然也知道 父亲的存在,但那只是早出晚归,偶尔带宝宝到公园、游乐场,或者有时代替妈妈 照顾宝宝而已。到三、四岁时,他渐渐地了解到爸爸每天出外是为赚钱养家,家里 很多重大事情都得由爸爸决定,是一家之主。当孩子有了性别的认识,知道爸爸是 一个男性的大人,妈妈是一个女性的大人。于是男孩开始模仿以父亲为理想的男性, 跟爸爸学习当一个男子汉;女孩则把妈妈当作模仿的对象,学习做家务,对人温柔 体贴。这就是小孩仿同作用的第一步,然后在同一过程中逐渐体认性别差异。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孩子的性别不同,受父母亲影响的程度亦有 分别。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家庭中,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婆媳不和、父亲生意失败、父母感情破裂, 这种种因素引起的家庭紧张气氛,对女孩子的智能有不良影响,但对男孩子影响则 不显著。
②活泼开朗的母亲,积极参与活动,对生活乐观进取,和内向好静、消极懒散 的母亲,两者相较之下,前者对男孩子的智能成长甚有帮助,而后者的母亲对女孩 子则影响不大。
③父亲太专心于工作,不大理会家庭,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太少,这样对男孩子 的智能成长有不良影响。
由以上的分析结果可见,父母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应以身作则,因为孩子就是以 自己的精神、行为表现为发展自我的样板。为使孩子能在成长路上获得正确的指引 ,父母必须各自发挥应有的本能:父亲除了是一家之主,负起保护照顾妻儿的责任 外,更要对生活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外面敬业乐业,在家里重视与家人相处的 时间和内容,当母亲的,除了要发挥天赋的母爱,照顾丈夫孩子外,更要充满自信 ,处事积极镇定,事实上,根据专家的研究,在真正危急的时候,女性比男性更能 发挥定力解决危机。
因此,不要老是埋怨孩子不懂礼貌、懒散、任性……,先问问自己有没有给孩 子一个好榜样:
你有没有在孩子面前道人是非,过马路不遵守规则、举止粗鲁、爱讨人便宜、 经常自怨自艾……?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模范,孩子就会模仿父母。例如要孩子养成坚 毅忍耐的精神,父母对于已决定了的事情,须不畏艰辛,矢志完成;要教孩子不要 自私,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感情时,父母必须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与感受。只有这样 ,孩子才会在不知不觉间受到潜移默化,成为教导孩子最强而有力的方法。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美满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就能健康成 长,反之,就会使孩子受到身心损害。
让孩子享受到爱,自然便会学着以爱对待别人。孩子在三岁左右,便开始逐渐 减少摄取,而尝试与别人分享。这并非由于母亲从旁提醒(固然会有些作用),而 是因为他对别的小孩的亲爱之情,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我们愿意亲切待人,与人合作,因为我们怀着一颗友爱之心,也希望别人以同 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而一些习惯性的罪犯,大多是在幼年时缺乏关爱,其中有些还 遭受虐待。
以下就是一个少年心理病患者的事例:他从小在一个充满吵闹、憎恨、暴力的 家庭长大,父母经常因小事争执,爸爸一恼火就乱扔物件,追着妈妈打。结果是父 母离了婚,但孩子已受到不可磨灭的病态影响,他一生气,就向人扔东西或动粗, 到了非治疗不可的程度。从这个例子就可以明白孩子如何在无意识之中受家庭的气 氛影响,不管在过后怎样管教,家里的气氛是祥和还是暴戾,仍始终残留在孩子的 心灵深处。
孩子需要的,是感情和睦、积极进取、关心家庭的父母,而不是实行强制,使 用武力的暴君。夫妻能够相敬如宾,彼此体谅,相亲相爱,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学会 亲切真挚待人。男孩子喜欢和爸爸一样对女士表现出绅士风度,女孩子则会向妈妈 学习温柔体贴。孩子能在和乐幸福温暖的气氛下长大,情绪能保持稳定,智能进步 较快,将来一定会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即使不幸地夫妻感情破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的不是。没有比在子 女面前出现父母全武行的场面更恶劣了,那将会严重伤害小孩的心灵,他们觉得不 知所措,帮爸爸不是帮妈妈也不是,对大人的感情一知半解,影响了日后心理正常 发展。
专家观点如果夫妇双方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教养子女的观点不一致 ,应该坦诚地交换意见,谅解对方的立场,以解决问题、维护家庭为大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表现和蔼、友善、坚强的态度,少给 孩子压力,多给鼓励赞赏,孩子自然能在融洽的家庭气氛里,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