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11977300000030

第30章 持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态型父母的教子方(3)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父母指责为忘性大,他就可能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信心, 记的时候已经在担心自己能否记得住,再努力去记也是收效甚微的。由于经常被告 知自己的记忆力不好,由于自己的多次失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不知不 觉就相信自己就是健忘,于是真的变成了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了。正确的方法是家 长予以鼓励,比如记忆东西,家长可以说:好多东西你已经记下了,剩下的只要用 心去记也一定能记住的。这样,孩子就会有信心。而每一次成功又能增强孩子的信 心,并促成其记忆力不断发展。

对孩子不要求全责备,有的父母常常担心孩子不能成为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要 知道,这种担心天长日久就会变成一种埋怨,而这样的责怪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巨大 的精神压力。

对孩子不能期望值过高,父母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同孩子进行沟通上,随时 了解他们的心思和要求。重要的是,常常给以鼓励和力量,尤其是父亲,他是孩子 的精神支柱。

不要说斥责的话。对品学欠优的孩子,千万不要说笨蛋、傻瓜、朽木不可雕也

、你要是能考90分,我这个姓倒着写,这样说,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引起反感。

不要说讽刺的话,运用反语讽刺孩子,刻薄的语言往往使孩子长期不忘,接受 教育的抗拒性就长期不消失。

不要说冷淡的话,你少说动听的话吧,去,我不想见到你。这些话能使孩子的 一片热情降到零点,甚至形成冷漠、自卑、孤独的心理障碍。

不要说利诱的话,如儿子,你要是考双百,爸爸天天给你买大雪糕,并奖励 200元等,这些话容易使孩子的学习目的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形成作弊的诱因。 如果家长因故忘了自己的许诺,则危害更大。

不要说威胁的话,家长在气头上往往说些威胁的话,你要是再旷课,我砸断你 的腿,你要是再气老师,有你好看的。这些话可能引起胆小的孩子的恐惧,而且更 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平常心看待孩子成才父母两眼只盯着孩子的考试成绩无疑是十分有害的。父母 一定要牢记:路是无限宽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父母需要端正自己的人才 观。

什么是人才呢?凡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与劳动,为人类的进步、为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成绩或贡献的人都是人才。上了大学的人,进入社会,通过自 己的劳动、通过自己的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会成为人才。没有上大学的人,进 入社会,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是人才。

一个人是否成为人才,不以它的学历高低论,而是取决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受 过高等教育的人,未必人人都成为人才,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也未必就不能成 为人才。

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是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各条战线上,默默无闻做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他们也是人才。李四 光、陈景润是人才,因为他们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雷锋、张华也 是人才,他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些在平凡 岗位上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像徐虎、李素丽也是人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个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为社会多做贡献。关 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孩子在技术创新、在知识创新领域做出贡献是人才,孩 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敬业爱岗做出突出成绩也是人才。

平常心能使孩子自我充实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更加迅速, 创新知识周期更加缩短。一个人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进入社会,参加工作 后,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否则的话,就要落伍,就无法进 行创新。

孩子考上了大学,就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学习;考不上大学也不要悲观失望,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自学就是成材的重要道路。有志者事竟成、业精于勤,只要 胸怀大志,自学照样可以成才。

这方面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小时候因为 生活所迫,只读过两年书,他的学问全靠自学获得。我国伟大的艺术家梅兰芳、齐 白石、聂耳等都没进过大学的门,同样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科学发现根据有关专家对我国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科学研究的人进行的创新的25种因素在创新中的作用的调查 结果表明,无论是从事以上哪方面研究的,自学能力在25种创新因素中的作用都名 列第一。

其实不仅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需要自学能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需要自学 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创新要靠自学能力强的人,要靠高心理素质的人,因为这样的 人才能迅速掌握人类已有的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新的知识,从而推动社会 ,推动知识经济的不断前进。

现代社会是学习化社会,作为家长,一定要有平常心,要清楚自学成才是最根 本、最重要的成才途径。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孩子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

2.让孩子按自己的天性成长给孩子自己玩耍的机会孩子从游戏中可以观察、实 验、创造、想象和模仿。简而言之,孩子从游戏中可以学到很多。游戏可以使孩子 快乐,放松心情,并且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不论是大人或孩子,游戏可以使人从惊 吓和沮丧的事件中解放出来。

刚出生的婴儿会先观察,然后想去碰床柱上悬摆的彩色装饰品。6个月时,会 对嘎嘎作响的玩具,或是橡皮鸭子边看、边摇、边咬、边笑。

12~18个月大的孩子喜欢把东西拆开后又拼回去。他们会乱丢垃圾桶,把锅碗 瓢盆往上推,把鞋子从鞋柜里拿出来乱丢,再不然就推、拉、掉、洒任何拿得到的 东西。

2~3岁时,他们会模仿父母亲洗碗、烹饪、除草、刮胡子、涂口红。因为孩子 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挖出洋娃娃的眼睛,卸下玩具汽车的轮子,把小熊丢在马桶 里,或是把沙子放在汽车油箱里。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兴致勃勃,堆积木,帮洋娃娃 穿衣服,搬砖,爬树,玩玩具车。他们可以一个人玩一小段的时间,但是每隔几分 钟就要找一次妈妈。

3~4岁时,孩子每次可以独自玩个20分钟以上。他们会骑小三轮车和荡秋千。 他们也会用蜡笔画画,玩陶土,使用剪刀。他们能接住大的球,也会用棍子打球。

4~5岁时,他们喜欢玩琪,玩牌,玩团体游戏。这时也许会出现想靠作弊取胜 的现象,或是玩输了就心情不好的情形。有时候,孩子会以玩具人物为角色来演戏 ,独自一人高高兴兴地玩上很长的一段时间。

有些父母不让孩子有自己玩耍的机会。也有些父母会在孩子玩得好好时,批评 他把颜色乱画一通,或批评他玩玩具飞机时,发出的声音不对,再不就是在旁指点 ,说他应该把娃娃的衣服穿好等。因为游戏老是给孩子带来大人的批评,所以他对 玩耍不再有兴趣,每天只会抱怨和吸吮大拇指。

不要教孩子该怎么玩或玩些什么。孩子游戏时父母在旁指挥或批评会扼杀他们 游戏的兴致和想象力。

要让孩子每天有单独玩耍的机会。3岁前的孩子会喜欢待在父母身边玩,但3岁 以后他们就喜欢有自己的地方,自由地玩耍。

专家观点父母亲每天要安排时间陪孩子玩耍。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 但是要让孩子主导,父母只要观察他们的活动,注意他的安全,听听他们的心声,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才予以协助。亲子时间可以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孩子的游戏要动静交替。如果一直活动而不休息,即使爱玩的孩子也会累垮。 孩子在户外又跑又跳2小时后就带他进屋,为他念个故事或是听听录音带。

让孩子用自己的脚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