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全脑速读速记法
11978200000017

第17章 全脑快速阅读能力测试(1)

快速阅读能力的测试,既是检查阅读者在要求的时间内阅读的总 量,也是考核阅读者对所读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这对读书学习是大有 帮助的。通过必要的阅读能力测试,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各种阅读能 力,而且还可以找出改进、提高和增强快速阅读能力的正确方法。

1.阅读能力测试试题一

《哈利·波特》成功的背后

如果没有一个名叫戴维·海曼的美国人,电影《哈利·波特与魔 法石》很可能至今依然是空中楼阁。

在《哈利·波特》的小说和电影早已风靡全球的今天,作出这样 的判断不免轻率和武断。毕竟,在文化产业日益为资本逻辑所控制的 形势下,畅销小说+AOL时代华纳+大投入+大腕组成的剧组,必然注定 了电影《哈利·波特》的日后走红。

然而,《哈利·波特》从小说到电影的幕后细节却再次告诉我们 ,许许多多事后看来是必然的事情,最初从来都是由一连串的偶然因 素引发的。《哈利·波特》也不例外。

这一次,一家名叫“巍峰”公司的电影制片人戴维·海曼,充当 了这一连串偶然因素链上的第一环。

谁动了单身妈妈的“奶酪”?

戴维·海曼是一个早已厌倦了洛杉矶生活的电影制片人。1997年 ,他怀揣华纳公司的一份合约,带着助手——年轻的尼莎·帕蒂,从 好莱坞来到伦敦,希望能找到合适的片源。

25岁的尼莎·帕蒂平时不大读书,办公室同仁没有兴趣的书,才 会被她带回家去读。难以置信的是,正是这一上不了台面的缺点,为 海曼创办的“巅峰”公司带来了满钵满罐的机遇。

一个星期五,尼莎·帕蒂准备下班,从SOHO办公室随手带了一本 书回家去读。谁都不会料到她带走的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 ,当时,《哈利·波特》一书的作者D.K.罗琳仍然是一个默默无名的 单身妈妈。捧读这部小说,帕蒂大吃一惊,感到其中描述的场景正适 合拍成电影。星期一刚走进办公室,她就对着海曼高声朗读《哈利· 波特与魔法石》的第一句:“家住女贞路4号的德思礼夫妇总是得意地 说他们是非常规矩的人家,拜托了,拜托了。”

事情竟是这样的简单,在海曼大叫一声“棒极了!”之后,这部 小说便很快进入到华纳公司的产业流水线,华纳公司买下了小说的拍 摄权。

接下来的工作是寻找编剧。海曼最初把小说推荐给了许多编剧, 前后大概送出了15本初版小说,但都被他们一一拒绝。最后,他瞄准 了自己所推崇的斯蒂文·克劳弗斯。

斯蒂文·克劳弗斯是一个自行其是的编剧,编导过《后起之秀》 、《和月亮赛跑》、《肉与骨》等影片。克劳弗斯事后说:“这件事 非常有趣。我的经纪人跟我说,华纳兄弟公司寄给我一大包故事梗概 和图书。通常情况下我会对他们说,请不要打扰我,把这些书拿回去 ,因为我是不会读它们的。但是这一次,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我想读 一读这些故事梗概和图书,最终我挑选的正是《哈利·波特》的故事 梗概。从故事梗概中看不出任何道道来,但小男孩上魔法学校的想法 确实深深地迷住了我。这个想法很有趣,而我的工作很多都同家事有 关。”

很快,原著送上门来,克劳弗斯认真阅读了原著,决意加以改编 。

他坦言:“从小说的第一页起,D.K.罗琳就吸引住了我,使我感 受到小说的魅力。哈利是一个神秘的核心角色,小说的每一页都体现 出这一点。不过在我看来,最能够驱使我去改编这部小说的角色还是 赫敏,这个人物相当有趣,充满了烦恼和智慧。”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这部电影仍然命悬空中。最大的问题在于, 这部小说当时在美国的影响远远不及英国。

不过,进入到1999年之后,《哈利·波特》开始打进美国畅销书 排行榜。不久,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更是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

著名导演们虎视眈眈但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电影的拍摄依然 充满了种种变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担心,就是《哈利·波特》被加以美国化。当时 ,人们都在传说大牌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有意执导这部影片,并 打算把电影的场景放在美国的一所中学里,同时启用曾经出演过《第 六感》一片的诲利·乔·奥斯蒙特来扮演哈利·波特,因为这位美国 童星当时正在斯皮尔伯格自己执导的影片《人工智能》中扮演角色。

企图找一个美国孩子来扮演哈利·波特的导演不止斯皮尔伯格一 人。好在《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绝对不容许这种美国化做法 。编剧斯蒂文·克劳弗斯第一次与D.K·罗琳面谈时,就深切地感受到 了这一点:“我对这种不容置疑的态度感到震惊,我难以形容自己有 多么紧张。我真的不想被她看作是好莱坞的那类货色。”

不过,在是否美国化的问题上,有一点英国人是向美国人作了让 步的。人们可以看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原书书名为《哈利· 波特和哲人的石头》,拍摄成影片时,由于担心美国人无法理解小说 标题的原意,于是才将美国版的片名改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而且在拍摄时为了和片名呼应,所有与“石头”有关的镜头都拍了两 套,一套给英国版用,另一套给美国版用。

在J.K.罗琳的执意坚持下,斯皮尔伯格出了局。于是,华纳公司 又展开了一次导演大选拔。谁都无法确切地说出制片商究竟找过哪些 导演,不过下述导演显然曾在考虑之列:《沉默的羔羊》的导演乔纳 森·德米,《当哈里遇上了萨利》的导演罗伯·莱纳,《安吉拉的骨 灰》的导演阿兰·帕克,《十二只猴子》的导演特里·古连,《第六 感》的导演奈特·施雅马兰,以及《模仿》的导演德尔·特罗。

特里·吉连一度被看作是最热门的导演人选,在网上的聊天中, 哈利·波特的发烧友们就明确表示,特里·吉连的相貌最具有巫师的 魅力。当然,莱纳也有着本土的优势,帕克则了解大众的口味,德米 也不错。但是,所有这些人选都落空了,最终胜出的则是克里斯·哥 伦布。原因同样非常简单:哥伦布保证在英国完成影片的全部拍摄, 而且演员是清一色的英国人。

2000年3月,克里斯·哥伦布走马上任。尽管如此,哈利·波特的 发烧友和一些批评家们却依然不看好他;在他们眼里,哥伦布只不过 是好莱坞的主流导演之一,与德米、施雅马兰或吉连等等导演根本无 法相提并论。《纽约时报》的影评人A.O.斯科特就曾撰文指出:“从 他的影片中根本无法看出他能理解孩子们的内心生活和想像力,而 J.K.罗琳则具有这种伟大的天赋,她的书充满了童趣、悲悯和幽默, 这些朴实而串真的情感极其复杂。但是在克里斯·哥伦布的电影中, 人们看到的却是相反的东西,粗制滥造的幽默和虚假矫饰的情感。”

克里斯·哥伦布住在旧金山,那里与好莱坞近在咫尺,因此要完 全摆脱好莱坞的桎梏相当困难。同海曼一样,他既讨厌好莱坞,同时 又非常需要好莱坞。一天,他的女儿带回了《哈利·波特》一书,使 他如获至宝。哥伦布事后说,我真的被它迷住了。我的经纪人告诉我 ,斯皮尔伯格也对这部小说有兴趣,我心里想,绝对不可能轮上他执 导的;于是,我要经纪人千万不要放弃努力。后来,斯皮尔伯格真的 卷了进来。剧本完成了,制片商等待着斯皮尔伯格的回音。接着有传 言说,斯皮尔伯格不打算接拍这都影片了。于是,制片商把剧本给了 许多导演,我也在其中之列。我想知道这一名单上究竟列出了多少导 演,但没有得逞。我度完假回来,听说斯皮尔伯格已经出局,同时也 收到了送上门来的剧本。”

哥伦布确实太想执导这部影片了。在此后几个星期的漫长等待中 ,他几乎每天挂一个电话给海曼,以探听事情的进展过程。

最终,他等来了这样一个电话:“你正是我们要找的人,明天中 午请到我们这里来。”

一旦真正走马上任,哥伦布便即刻飞赴英国同罗琳见面,并且明 确表示:“我将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这是一部巨著,这么好的一部 著作,为什么要改动它呢?我不想起用任何一个美国人,我希望影片 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由英国人来担任。”

2000年的春夏之交,罗琳、哥伦布、克劳弗斯和海曼联袂投身到 剧本之中,自然,罗琳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哥伦布说:“她在影片 的前期工作中十分投入,她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这给我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了如指掌,有时,当她不同意 你的做法时,她就会说:‘你不能那样做,因为《哈利·波特》第六 本中的故事不是这样的。’诚然,第六本书尚未动笔,但是她对第六 本书中的故事早已了然于心,至于魁地奇衣袍上的补丁是什么颜色、 魔杖发出的光是什么颜色这样的细节,她都一清二楚。”克劳弗斯同 样对罗琳赞赏有加:“我曾经请她谈谈丽莉·波特(哈利·波特的母 亲)及其家人,她就毫不迟疑地讲给我听,因为她了如指掌。”

小童星在16000人中选出导演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自然就 是谁来扮演哈利·波特?

这一问题的真正核心在于,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 特。

在英国读者的心目中,哈利·波特是一个传统的、头发松软的学 童,常常手托下巴,表情紧张。

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读者而言,小说的封面不同,哈利·波特的 形象也迥异。

为了寻找哈利·波特的合适人选,剧组前后一共花了9个月的时间 。在英美两国,总共有16000多个男孩参与了这一角色的角逐。海曼回 忆道:“(2000年)9月份就要开拍了,我们确实相当着急,因为一直 到这一年的6月份,我们仍然未能找到哈利·波特的合适人选。”

英国童星丹尼尔·雷德克里弗成为出演哈利·波特的最终人选, 也完全是一个偶然。

丹尼尔这年11岁,日常生活中也戴着一副和哈利·波特一模一样 的怪眼镜,除了外形酷似哈利·波特,性格也有点相像。这位童星本 身就有一定的舞台剧演出经验,曾主演过英国广播公司根据狄更斯名 著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卫·科波菲尔》,演技备受赞赏。他的父亲 阿兰·雷德克里弗是个书籍代理商,父母亲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 演戏而分散过多的学习精力。

因此,丹尼尔最初并没有出现在那16000多个候选竞争者的行列中 ,他之所以能够最终被《哈利·波特》的剧组选中,很大程度上源于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看了电视连续剧《大卫·科波菲尔》。

哥伦布说:“我找来了《大卫·科波菲尔》的录像带,看过后立 即感觉到:这个孩子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人选了!”

但是同时有人告诉他说,这个孩子是根本不可能来演这部电影的 。

好在海曼认识丹尼尔的父亲阿兰·雷德克里弗。一天晚上,海曼 同编剧斯蒂文·克劳弗斯一起到剧院去看戏,正好遇见了阿兰·雷德 克里弗带着他的儿子丹尼尔。整个晚上,海曼几乎没怎么看戏,而是 坐在位置上一直盯着丹尼尔。海曼说:“我以前从未见过丹尼尔,这 一次看到他,发现他的眼睛非常特别,感觉到他非常成熟,同时又充 满活力。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热情、好奇和冲动,那是他的内心世界 。”

于是,海曼劝说阿兰·雷德克里弗让自己的儿子到《哈利·波特 》剧组试演。

丹尼尔的试演录像带寄给原著者D.K.罗琳看过之后,罗琳竟然说 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感觉与自己久别的儿子重逢了。”

除了丹尼尔·雷德克弗外,总共有2000个儿童先后参与了《哈利 ·波特》一片的拍摄。英国法律规定,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应当得到保 护,学龄儿童每天必须上3到5个小时课。于是,在列文斯敦的拍摄现 场,那些搭建起来的帐篷实际上同时也就成了孩子们的教室。电影开 拍后,整整一年的课程,丹尼尔只上了短短两个星期,为此,在整个 拍片的过程中,他不得不坚持每天有半天的时间在拍片现场的帐篷里 补上所缺的课程。

2000年9月,影片正式开拍,先后在英国的9个摄影厂拍摄,总共 耗资1.25亿美元。为了确保影片获得巨大成功,华纳公司还特地邀请 两位关键性人物加盟:因《英国病人》一片获得奥斯卡奖的摄制导演 约翰·塞尔,以及因《甘地传》、《危险的关系》和《英国病人》获 得奥斯卡奖的制片人斯图亚特·克雷格。剧中的主题曲则请来了大牌 歌星席琳·迪翁,而作词作曲者则是詹姆斯·霍纳和威尔·杰宁两位 大师。

到了这个时候,许多人才会清楚地意识到,这部影片已经注定是 电影票房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了。

(共约4750字)【阅读检测】

(1)没有戴维·海曼,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可能[]。

A.早就放映B.是空中楼阁C.正在拍摄D.大获成功

(2)最先读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书的是[]。

A.海曼B.哈莉C.尼莎D.罗琳

(3)买下小说拍摄权的公司是[]。

A.好莱坞B.伦敦C.华纳D.巅峰

(4)《哈利·波特》打进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是[]。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

(5)该电影的编剧是[]。

A.D.K.罗琳B.克劳弗斯C.戴维D.帕蒂

(6)该片的导演是[]。

A.斯蒂·斯皮尔伯格B.乔纳林·德米C.罗伯·莱纳D.克里斯·哥 伦布

(7)该片的演员[]。

A.全是英国人B.全是美国人C.部分英国人D.部分美国人

(8)小童星的候选人有[]。

A.6000人B.10000人C.16000人D.26000人

(9)参与《哈利·波特》一片拍摄的儿童先后有[]。

A.1000人B.2000人C.4000人D.6000人

(10)出演哈利·波特的最终人选是[]。

A.美国童星德莱尔B.美国童星丹尼尔

C.英国童星丹尼尔D.英国童星德莱尔

【检测答案】

题号(1)(2)(3)(4)(5)(6)(7)(8)(9)(10)答 案BCCABDACBC

2.阅读能力测试试题二

波义耳与指示剂三百多年前,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 实验中倾倒盐酸时,不小心把酸溅到墙角的紫罗兰花上,用水洗后, 紫花变成红花。这一偶然的发现,引起了波义耳的兴趣。他继而用牵 牛花作实验,把牵牛花放在碱液中,红花一下子变成了蓝花,再放入 酸液中,蓝花又变成红色。波义耳又用地衣类植物——石蕊作实验, 也有类似的颜色变化。由此,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为近代的分 析化学奠定了基础。

麦金托什与雨衣苏格兰工人麦金托什有一天不小心将盛橡胶液的 瓶子碰倒,橡胶液滴到他的衣服上,揩也揩不掉、刮又刮不掉,没法 子,只能带着这块橡胶去上班。下班回家,正赶上下雨,他无伞冒雨 跑到家,脱下被淋湿的外衣。他发现,橡胶液部位一点也不湿。“假 如布料上涂遍橡胶液,再做成衣服,穿上它不就可以防水了吗?”他 很快就制成了雨衣。

舍恩班与无烟火药1864年的一天,德国化学家舍恩班悄悄地走进 放有仪器、药品的房间,准备进行实验,却不小心将一瓶浓硫酸和一 瓶浓硝酸的混合液碰倒了。慌乱中,他抓起妻子的棉布围裙去擦,然 后又把围裙放到火炉上烘烤。这时,围裙突然“轰”的一声着起火来 ,烧得一点不剩,而且连一点烟也没有。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产生了 一种有特殊威力的新物质,于是起了个名字叫“火药棉”。后经英国 化学家杜瓦·阿贝尔等人的研究、改进,终于制成了近代的无烟火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