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集团特别注重建立高效的资本运营机制。他们为了主攻冰箱、空调、改装车辆,1994年以来,先后从其投资的文件柜厂中撤回股金、设备,用于集团公司所属设备、五金厂的扩建,从而提高了三大产业中的设备改造能力;为了使皮卡改装车尽快形成规模并占领市场,集团公司又采取换股形式,将集团投资滁东乡包装厂的股份与包装厂拥有集团公司的股份调换,使集团公司在与中银公司合资经营生产皮卡车中形成了控股局面;对于一些原来匆匆上马的小企业大都实行了变卖,真正达到了资本运营的“中心”调控功能。
一位华裔加拿大企业家丁谓所创办的善华集团的资本经营,也展示了资本经营在企业超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1980年,丁谓在多伦多市注册成立善美公司,设计生产出加拿大第一套完整的手提式小型电脑。1986年12月底,善美公司在加拿大上市。
1988年,丁谓投资上亿美元收购了以蒙特利尔为中心的北美“康休默”公司。
1989年,善美集团以2.7亿美元收购了有百余年历史的世界最大缝纫机生产厂商美国胜家公司。
1991年,善美集团用2000万美元买进日本山水电子有限公司。
1991年底,善美收购香港东敬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993年,善美集团收购德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厂百福公司。
1994年,善美集团从三菱银行手中购买日本雅佳电子有限公司。
1995年,善美通过附属雅佳电子有限公司收购香港港华集团。
1995年8月,丁谓应电子部邀请来北京进行工作访问。8月31日,拜会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和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次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会见并宴请了丁谓。
1982年,丁谓随加拿大的教授第一次返回中国大陆,10年之后,他在海外收购、改良企业的同时,对国内也积极投资。1992年,丁谓所属的胜家公司在上海建立生产厂,成立上海胜家缝纫机有限公司。此后,丁谓在广州、珠海也成立了独资、合资企业。收购港华集团使丁谓得以将善美集团的投资扩大到国内知名的合资电子企业,包括广东中山喜华电子有限公司、天津长城(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康佳电子有限公司。
在丁谓身上洋溢着双重色彩:神秘与传奇。这位47岁的华裔加拿大人,身兼善美集团董事会主席和执行总裁。他不仅拥有香港最大的工业集团,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全球性营销网络。
而18年前,他还是一文不名的穷学生。正是资本经营使他很快成为世界级富豪。
六、规律之六:突破国界从事跨国经营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大发展,带动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生产和资本的活动突破了国界、实现了国际化。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绝大多数超速发展的企业,几乎都突破了地区经济的传统束博和国境的限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僵化半僵化状态走向灵活适应国内外市场。从国际环境角度考察超速发展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跨国经营对企业的超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1)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3)获取国外的自然资源,弥补自己资源不足;
(4)充分利用国外资金,促进企业超速发展;
(5)获取国外新技术新信息,促进企业科技革命;
(6)获取管理经验,突破体制障碍;
(7)转移过剩的加工能力和传统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8)巩固和扩大经济技术合作成果,为企业超速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我国着名企业中信公司的超速发展,正是走跨国经营的道路。
中信公司的全称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ChinaInternationalTrust&InvestmentCorporation),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她是中国最早获得海外投资和经营权的企业之一,是中国最早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并非常成功的一个企业,是中国第一家跨国公司。
中信公司由改革开放而产生,并很快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样板”,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学习对象。中信公司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第一个采用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体制组建和经营的中国企业,第一个采用负债经营方式的中国国有企业,第一个到海外发行债券,第一个到美国投资办生产企业……这些事项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可能很平凡,但在80年代初的中国却是一些了不起的业绩。
作为一个国际信托公司,中信公司的业务从开始就向国际发展,如果划分得细一点的话,至今为止已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3年。主要是尝试国际融资和租赁。
1.海外发行债券
1980年国家重点项目江苏仪征化纤工程,由于资金短缺行将下马,纺织工业部领导找到中信公司求援。荣毅仁提出到外国发债券来解救这个项目,但各方面的指责和压力接踵而来。足足用了一年半时间进行说服解释和筹备,中信公司才得以于1982年1月在日本发行100亿日元债券,债券很快销售一空,仪征化纤厂则由此得救。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发行债券,从此,这种方式成为中国筹集外资的一个重要手段。截止1994年夏季,中信公司已陆续发行债券18笔,累计金额33.6亿美元;还借入商业贷款60笔,金额20.33亿美元。这些资金主要投入宝钢、仪征化纤、齐鲁石化、平朔煤矿、标致汽车、利港电站、黑河铁路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融资租赁和国际咨询
1980年和1981年,中信公司相继组建了中外合资的东方租赁公司和国内合资的中国租赁公司,在中国开创了融资租赁业务,为中国企业租赁各种技术设备。十几年来,共组织租赁项目1500多个,利用外资达16亿美元。1981年,中信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从事国际经济技术咨询业务的机构——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
第二阶段,1984~1986年。开始海外直接投资。
1984年,中信公司进行了第一项海外直接投资:在美国西雅图与一家美国公司合资组建西林公司CITIFORInC,从事林业和木材加工,中信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1986年,中信公司购入了对方的股份,西林公司成为独资子公司。
1986年,中信公司进行了两项大型海外直接投资,一是投资6200万加元,购入加拿大塞尔加纸浆厂(CelgarPulpMill)的50%股份;另一项是投资1亿多美元购入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PortlandAluminumSmelter)的10%股份。同时,分别成立了中信加拿大公司和中信澳大利亚公司。这一期间中信海外投资主要是以获取自然资源为目的,当然都是中国缺乏的资源,如木材、纸、铝等。
1985年5月,中信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信(香港)公司。同年,中信公司收购了当地濒于破产的嘉华银行(中信占74%股份)。1986年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加盟香港中信公司;同年,公司改组为中信集团(香港)公司——CITICHongKong(Hoidings)LtD.,荣智健出任董事、总经理,开始酝酿大型收购活动。
为了更好地利用荣氏家族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力量,1986年荣毅仁邀请世界各地荣氏家庭成员于北京团聚,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他们。
第三阶段,1987~1989年。交通电讯业大投资。
1987年2月,在经过半年多的分析后,香港中信以23亿港元收购香港国泰航空公司12.5%的股权;1989年初,出资2.5亿港元购入澳门电讯公司20%的股权;同年末,斥资3.9亿港元购入港龙航空公司38.3%的股权,同时宣布动用101亿港元巨资购入香港电讯公司20%的股权。这后一项目是近些年来香港罕见的巨型收购,震憾整个香港。
在这一期间里,中信公司于1988年在美国特拉华州收购了一家钢厂,并易名为中信美国钢铁公司(CITISTEELUSA,InC.)。1988年,中信公司与英国大东公司、香港和黄通讯公司合资组建了亚洲卫星公司,中信占33%的股份;该公司于1990年4月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通讯卫星。
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发展混合控股公司。
1990年初,香港中信公司斥资4.5亿港元收购了香港上市的泰富发展公司51%的股权(后来略有减少),终于拥有了一家上市公司,将其改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CITICPacificLtD.),随后陆续地将一些资产(港龙、国泰等)注入,使其资产额迅速扩大。1991年8月到1992年1月,香港中信又筹资51亿港元,通过中信泰富分两次收购了恒昌行(集团)公司97.12%股份。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收购活动,使香港中信公司从一个中小型的纯粹控股公司,发展成为大型的混合控股公司,中信泰富公司的资产总值1993年已超过460亿港元,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从1993年开始,中信澳大利亚公司也开始向混合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年初在新加坡成立CISCTradingCo,向亚太地区推销中国的轻工消费品;随后又购入日本的八佰伴国际有限公司(YaohanIntl)的10%股权;又以1亿澳元全面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肉类加工出口企业——麦多肉联公司(MetroMeat);年底,合资组建的信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C.H.ChinaInvestmentLtD.)在澳大利亚上市。
中信公司1979年10月以50万元人民币的开办费成立,当它渡过15周岁时,已成为一个拥有资产1350多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800多亿元,海内外36家子公司和530余家投资企业,年盈利超过16亿元,员工5万余人,集生产、金融、贸易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公司,可谓非常成功!
中信公司仅用短短的15年时间,即由50万元起家发展到拥有资产1350多亿元,我们可以将其视作跨国经营促进企业超速发展的典型实例。
我国另一家着名企业广东健力宝集团也是通过从事跨国经营获得超速发展的。
健力宝饮料的初始配方诞生于广东省体育科研所,不言而喻,与体育界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健力宝作为“首选饮料”随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中国健儿首次在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也为健力宝赢得了一块“金牌”。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健力宝公司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不仅未放弃对亚运会的赞助,反而以合计160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成为国内第一家赞助且赞助额最多的企业。
健力宝始于体育,兴于体育。借助体育的魅力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大放异彩。
1986年9月,健力宝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无酒精饮品,试销2000箱。经过数年实地考察,总结国内其他企业的经验教训,健力宝决定改变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①改变过去小规模进行产品出口的方式,长驱直入贸易对象国市场,办厂、办经济实体,由点到面拓展市场;②抢占美国制高点。美国市场是世界最大、最具代表性,也是产品质量要求最严格的市场,若成功地予以突破必将对世界各地都产生强大的联带效应;③采用粤语称之为“鬼打鬼”的方式,产品开拓到哪里,就与哪个国家合作,利用当地人来宣传、销售健力宝,从而突破华人圈。
1991年,健力宝美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他们努力消除民族文化之间的隔膜,创造一个可以被当地人接受的企业及产品形象。综合专家与消费者的意见,问题主要存在于:①含糖量略高,不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②包装。后者的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其包装不符合美国标识法,因而不能合法地在美国销售,再者其外型甚至被人嘲讽为“汽油罐”。中美技术文化的巨大差异使易拉罐装的饮料在中国大陆被视为高规格产品,而在美国用瓶装的饮料才能产生高档的感觉。于是在做了五次外型调整之后,他们终于放弃了罐装的思路,选择瓶装,以提高健力宝在美国的起点。含糖量也被调低至8.5%,成为美国市场上糖度最低的饮料之一,加强了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1993年4月,健力宝首先进驻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州地区和西部加利福尼亚洲。7月,健力宝出资550万美元,在纽约最繁华的商业区第五大道38大街,买下帝国大厦第26层,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做为健力宝美国有限公司总部。开业典礼上,包括纽约市长、中国驻纽约代总领事等中美政界要人在内,上千名嘉宾到场祝贺,其规格之高,影响之大,为在美国的中国企业之最。
进入冬季,健力宝再次令美国舆论界哗然。10月1日晚,克林顿的助选大会将在纽约港湾的一条豪华游艇上举行,门票等于赞助费,高达5000美元,且民主、共和两党还处于竞争白热化阶段。健力宝不避嫌疑,方针明确:在商言商,不问政治,只要能扩大健力宝影响的活动都参加。经过细心安排,12月20日在着名的《纽约商报》上,新当选的克林顿总统夫人希拉里与副总统戈尔夫人举杯笑饮健力宝的彩色照片赫然醒目。同在12月,健力宝饮料进入联合国总部,成为第一个进入联合国总部的中国饮品。
截止1994年初,健力宝饮料已在美国东部新英格兰地区打入三大超级市场连锁系统,出现在140家超级市场的货架上。健力宝美国有限公司除总部设在纽约外,在洛杉矶还设有美国西部分公司,及三个分布于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加州的分销商。健力宝产品已销往新英格兰地区、芝加哥、加利福尼亚州等14个州市,成绩斐然。然而健力宝的目标是在美国建立起全国性的分销系统,并且尝试北进,向加拿大扩展。
健力宝公司生长于相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远远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在跨国经营中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可利用后发展优势,缩短探索、创业期,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历程。
健力宝公司的跨国经营顺利通畅,使企业不断超速发展,强化了公司在国内饮品业的霸主地位,并向国际饮料界真正巨人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