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12003500000010

第10章 适时地表扬激励孩子的学习进取心(1)

适时的赞赏是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火箭。当孩子学习厌倦了,遇到困难了,父母及时的拉一下、扶一把、推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不想学习时,恰到好处表扬他“学习好”.

成长需要阳光,学习需要激励

作为孩子,他们的学习需要激励,犹如花儿需要浇灌。激励不仅是培养孩子求知欲的营养剂,而且是消除孩子厌学情绪的重要手段。只要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激励之辞,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使学坏了的孩子悬崖勒马;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

激励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

1903年,居里夫妇在提炼化学元素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因此获得了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戴维奖章。居里夫妇把这枚极为珍贵的金质奖章,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赠给了年仅6岁的女儿。女儿长大后,一直珍藏着这份非同寻常的礼物,并把它作为激励自己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一股动力。后来,居里夫妇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一位艺术素质很高的学生考音乐学院时意外落榜,这使他感到非常懊恼和沮丧。家长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孩子的老师请教办法,老师说需要用激励的方法。后来,家长在老师的启发下,在字条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压在孩子书桌的玻璃下面:“卓越人才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这张字条对这个学生的震动很大。从此,他把贝多芬的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继续发奋学习,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

某一杂志曾经连载过世界名流回忆幼年时期的文章,从这些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出,这些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小的时候,经常被大人激励、称赞说:“你很聪明!”“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物!”比如旅日围棋名手林海峰,他回忆幼年的时候说,由于他母亲相信了看相人的话,经常对他说:“你将来一定是个大人物。”因此他在不知不觉中便以“大人物”为目标,而终于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暗示的效果”.

这种暗示对孩子尤其能发挥奇效,往往能使孩子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美国著名的麦克阿瑟将军童年时就受到非常严格的家教和非常热情的激励。他的父亲常年在军中,他所有的学习及人格观念的养成,都来自母亲。母亲每晚照顾孩子上床时,都会在麦克阿瑟耳边说:“你将来长大要做个大人物。”有时还会强调:“要像你爸爸或劳勃将军一样。”其实,麦克阿瑟的父亲跟劳勃将军在战场上互相对抗。这一点,母亲不在乎,她告诉麦克阿瑟,只要为了自己的国家打漂亮的仗,就够了。

麦克阿瑟念军校时,母亲为了督促他上进,特地搬到学校附近居住,这样,她晚上就可以望见儿子房中的灯光,而儿子在她的激励下自然勤奋异常,自然也就有了后来的名将麦克阿瑟。

由上可见,父母的激励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孩子因激励而产生了上进心,上进心又促使他刻苦用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即使厌学的孩子,也转变为好学生了。

妙招24.成功的家长都是善于表扬的艺术家

表扬适用于所有孩子,可以说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基本原则和方法。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那些成功的家长,都深谙恰当地表扬孩子之道,都是表扬孩子的艺术家。

帮助孩子爱学习,家长应首先是一位善于用表扬来激励孩子的艺术家。为此,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表扬应客观而真心实意有些家长和老师也知道表扬对孩子确实有效。但在小孩长期受到指责后,家长和老师可能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的行为表扬不客观,使孩子反倒感到难受。

父母和老师对孩子不客观的表扬,尤其是过高期望值的表扬,在孩子做不到时反而是有害的。

(2)表扬应及时不要拖延孩子出现某一期望行为时,应马上予以表扬,不要等到有时间了再说,否则就会失去表扬的作用!

(3)表扬孩子的每一微小的进步孩子乱摔东西,过去还跟父母顶撞;今天尽管他还是乱摔东西,但没有与父母顶嘴,这就应该表扬。孩子老不爱做作业,尽管今天仍然是不情愿地做作业,但毕竟拿笔坐下来了,就应该表扬。

(4)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用不同的方式表扬幼儿倾向于物质利益表扬为主;稍大些并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则倾向于精神鼓励为主。

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的公开的表扬;而相对大的孩子则以更含蓄的信任与幽默表达为主。

(5)表扬不应以偏概全当孩子出现了我们期望的行为时,应表扬其行为,而不应含糊其辞地表扬其整个人。如“你这样做了就是好孩子”、“我儿子真行”、“我女儿真听话” ……对于孩子来说是不能分清行为与整个人的关系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常常是“我不说谎,我就是好孩子”,实际上孩子只是在不说谎方面是好的,其他方面未必好。如果你表扬孩子整个人,他会理解他自己什么都行。这就可以理解,很多孩子为什么在受到某些表扬后,出现“翘尾巴”的原因。

孩子今天做到了认真做作业,应表扬“今天你做作业真认真”,而不是表扬“你真用功”.

但需要指出的是,单纯的表扬并不能解决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一些不良行为的纠正还应辅以孩子能接受的其他方法。

妙招25.欣赏孩子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发挥

家长知道你的孩子最渴望什么,最缺少什么吗?许多家长可能会从吃、穿、玩这几方面来回答。

其实家长不知道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质,当代的孩子最渴望的是家长的欣赏,最缺少的也是家长的欣赏。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母亲名叫王玲玉。她有一个很有才气的女儿,叫张茗。张茗16岁时就出版了诗文集《阳光女孩》。王玲玉述说的女儿的故事,让每一个家长能看到一个女孩的才华是怎样被激发出来的。

王玲玉常对女儿说:“孩子,妈妈是你永远的读者。”正是这样忠实的读者培养了这样的少年诗人和作家。

张茗第一次写诗时才7岁。那时,张茗在寄宿制学校读书,学校不让带玩具,细心的妈妈悄悄地给女儿带了一面小镜子。没想到,镜子竟成了陪伴女儿度过寂寞时光的伙伴。为了宣泄想家的情绪,女儿写了一首小诗《镜子的美丽》:

当你发闷的时候,是谁在陪伴着你?

不错--是镜子!

镜子,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

当你发闷的时候,有镜子陪伴,镜子发闷的时候,有谁在陪伴它?

不错--没人!

它只有默默地想着和小主人在一起的情景,只要小主人一进家门,镜子就又露出了笑脸。

当时,张茗还不大会写字,许多字是用拼音代替的,可她却兴奋不已。星期六一到家就大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写的诗!”妈妈看了一遍后,非常激动地说:“太棒了!我的女儿会写诗了!我要把它珍藏起来。”

妈妈的鼓励,让女儿信心大增,写诗方面的潜能逐渐表现了出来。以后,女儿又陆陆续续地写了第二首、第三首……后来又开始写散文、小说。

不管多忙,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女儿有新的作品要“发表”,王玲玉都会放下手头的事,听女儿读,给她提意见,做她的第一听众、第一读者。没想到,这位特殊的“读者”、“听众”,大大发掘了女儿的潜能,培养了女儿的自信,帮助女儿爱上了写作。

每逢生日、新年,张茗总要给爸爸妈妈送张贺卡。起初,女儿送给爸爸的贺卡是这样写的--将心中沉沉的爱意化做深深祝福,祝愿爸爸生日快乐,永远快乐!贺卡封面上画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老虎,小老虎手上捧着一颗心给小狗(妈妈和女儿属虎,爸爸属狗)。

爸爸看了,心里很感动。但想到父爱是“大气磅礴”的,不应轻易显山露水。他只是喜悦地说了句:“哟,女儿长大啦,记住爸爸的生日了,谢谢你!”随手把贺卡放在桌子上。

张茗说:“在后来几天里,我发现那张贺卡一直放在桌上,一动没动,我很伤心,以后我给爸爸的贺卡越写越简单,最后就剩下一句话了:祝爸爸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但是,张茗给妈妈写的贺卡却年年不同,真挚感人。因为妈妈能读懂女儿的心。

张茗送给妈妈的第一张生日贺卡是这样写的--谨送您一张很小的卡,说上一句很真的话,不必说母爱是丰满、是美好或伟大,只因她洋溢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就已是最美的神话。妈妈,生日快乐!卡片醒目的地方画了一大一小两只小老虎,欢爱之情跃然纸上。

妈妈激动极了,热烈地向女儿致谢:“妈妈太感动了!我要把这张贺卡永远保存!”

这本来是妈妈真情的流露,但是对女儿的鼓励却是巨大的。王玲玉生日那一天,女儿的贺卡上是这样写的--妈妈:

任岁月如水滑过,任时光从身边流逝,当一切事情都黯然失色,当所有的容颜都失去光泽,母爱的光辉却永不褪色,她像一首恒久的诗篇,在天地间无悔地闪烁!

每当王玲玉与丈夫分享这些快乐时,丈夫都颇有微词,认为女儿对妈妈比对爸爸用心。王玲玉对丈夫说:“同一个孩子,给你写的贺卡流于形式,而给我写的却感情充沛,这便是肯定和欣赏的作用啊!”

张茗说:“妈妈的欣赏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

可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做孩子的欣赏者,培养孩子的自信,欣赏孩子的才华。

妙招26.让孩子在鼓励和激励中不断进步

小学生毕竟是孩子,他在这个年龄的角色,注定在很多方面没有大人想象得那么聪明。因此,做父母的无论如何要记得避免在孩子身上运用“你真笨”这句话,它是非常伤害感情的一句话,比你能够想象到的后果还要严重。

我们的家长总是抱怨说自己的文化水平低,不能给孩子以必要的辅导,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了;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上的不是重点学校而是普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希望了;有的家长只要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哪怕只是一两次不如别的孩子就觉得孩子有大问题了……孩子学习是很累的,负担很重的。做家长的有时不但没能给孩子松绑,而且还“下井投石”,做出适得其反的事情来。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就是,给孩子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孩子身上的潜能。这就需要做家长的能正确对待孩子。

美国的安·古德里斯曾经写过一篇《妹妹的角色》的文章。

为了募捐,主日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因为我的角色!”《圣诞前夜》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让我演一条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出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但他们不肯透露谈话的内容。

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危险”.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然而,直到看了演出,我才真正了解那光芒的含义。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危险(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节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这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但这不是简单地爬,“危险(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他刚说到“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危险”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危险”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因为“危险”的位置靠后,其他演员又都是面向观众坐着,所以观众可以看见妹妹,其他演员却无法看到她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对话还在继续,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也没有间断,台下的笑声更是此起彼伏。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整场戏。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赐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哪怕你连一句台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