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12006300000026

第26章 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1)

育人犹如琢玉,玉的身上难免有瑕疵,孩子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中肯定会犯错误,会有缺点。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呢?现在,教育界普遍接受了“自然惩罚法则”,其主张:“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即“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指责,而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带来的后果,使孩子能够正确认识错误,进而自觉改正错误。”

孩子的身心是一种自然、和谐的美;孩子本身是一个自然生命体,与周围的环境和谐才能充分展现生命之美。父母养育孩子,“和谐、自然”可能就是境界了。让孩子体验后果的“冷处理”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卢梭的“自然惩罚法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果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莫急于添补,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让风日夜吹向他,也不怕他因此而伤风,伤风比起漫不经心还要好些。

自然惩罚法则的含义是: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简单的说,自然惩罚法则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的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自然惩罚法则”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到惩罚的。这种方法,也叫“冷处理”。

“自然惩罚法则”的另一种方法是:给他机会去试试。如果孩子一定要穿那件好看但单薄的衣裙,或穿不适合自己的硬底皮鞋。就让他穿,结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了,不能在操场上跑,追不上同学。总之是让孩子自作自受。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要承担它的后果,无论好坏。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着力培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集体活动中,孩子更要尽职尽责,有条理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否则就会给自己和大家带来麻烦。

在运用“自然惩罚法则”时,父母作为孩子的直接榜样,也应以身作则,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后果决不可推卸到孩子身上,成为自己承担后果的表率。

教育孩子就是这样,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不应当由父母来承担子女的过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在孩子道德和品质的教育中,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而尽量少地使用人为惩罚。人为惩罚可作为自然惩罚的补充。

例1:孩子把一盒玩具拿出来,丢得满地都是,或者早晨出去散步,回来后把采回的鲜花丢得满屋都是,或者给布娃娃做衣裳,碎布、剪刀扔下就不管了。自然惩罚的原则是让孩子自己去收拾,并告诉他如果不这样的话,下一次就得不到这些玩具或不许再去散步。

例2:一个小女孩总是在集体活动时让别人等她,如果采用自然惩罚的方法就是迟到了就不再等她,让她在家里呆上一两次。人为的惩罚则是责骂一番,然后继续等。前者给了她经验,后者除了让她当时有点紧张外,什么也没有得到。

例3:一个男孩子如果把学习用具丢了——铅笔刀或书包,自然的惩罚就是让他感到不方便,或必须从零花钱中扣出来再买一个。

例4:一个做哥哥的把妹妹的手弄伤了,让他承担妹妹治伤的费用,没有钱就用扣掉零花钱或卖掉他的几件玩具的办法,同时取消两次他与妹妹都可以享受的消费。

例5:如果一个孩子第一次拿回了别人的东西,做父母的要弄清楚是否经他人同意。如果没有,则要和孩子一起送回去,严重的,应该和孩子一起受罚。

例6:一个孩子如果打了自己的奶奶,必须承受家庭成员的严厉批评指责,并要求他用爱的方式使奶奶谅解。

例7:一个孩子如果辱骂了另一个孩子,则必须要求他向别人道歉:如果是在班级上经常发生这种事,则必须要求这个孩子在更多的人面前道歉,并说明理由。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以假设和演戏的方式让他也受到辱骂,然后请他谈这时的感受,以启发他的同情心。

例8:一个不习惯于爱护衣服,总是把衣服弄破、弄脏的孩子,让他去吃洗衣、缝衣以及因为衣服脏破而无法参加旅行、做客的苦头。

其实,孩子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有时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谁的惩罚方式更高明

每一位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日常生活中,都不可能只表扬孩子而从来不批评他。批评有时候对于孩子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关键要看父母如何给孩子适当的批评,并让这些批评收到良好的结果。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也许就是自然惩罚的要旨。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不良的习惯,不好的方法等等,大人反复地说教有时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激起相反的作用。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巧妙机智地表扬、惩罚孩子。特别是自然惩罚法。有时候确能在教育孩子的方面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的方法就是来自不同国家父母的经验之谈。

新西兰:承担后果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Bernny是位三岁孩子的父亲。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为止。

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孩子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就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意识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再把石头扔进水池。

日本:给宝贝留下尊严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宝贝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宝贝外出游玩的计划,甚至让宝贝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宝贝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伤害宝贝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宝贝一些惩罚。

英国:养育智慧的摇篮

英国父母基本是爱孩子的典范。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绝对不溺爱孩子。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英国父母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是他们的惩罚十分耐人寻味。

Echo描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女儿4岁那天,Echo给她买回一只会学多种小动物叫声的特别漂亮的玩具小闹钟。小女孩对那只小闹钟爱不释手。为闹明白闹钟“肚子”里的秘密,她将闹钟拆了个稀巴烂。无法妙手回春的女儿急得大哭起来。Echo平静地对女儿说:“你把闹钟弄坏了,你可以自己把它修好。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找妈妈。”小女孩真的动手开始“修理”小闹钟。虽然最终她没有把她的小闹钟修理好。但是整个修闹钟的过程给了她不少很特别的体验与锻炼,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让她明白了,她必须对她所有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

美国:惩罚教育从小做起

美国父母十分关注宝贝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一般从宝贝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考虑如何惩罚孩子以及怎样掌握惩罚的“度”的问题。当女儿几个月的时候,Holly就开始对她进行惩罚教育了。

某一天,女儿咬了Holly。Holly对女儿说:“哦,你把妈妈咬痛了。”与此同时,Holly将女儿放进她的婴儿床,并离开她一会儿以示惩罚。Holly对小宝贝的惩罚总是善意的。并且她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宝贝体会到她深厚的爱意。美国人从来不打骂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打骂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每次女儿有比较过分的举动,Holly都会以很严肃地眼神看着女儿,大多数时候,乖巧的女儿立刻就会明白妈妈的意思,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点。当然女儿也有不乖巧的时候,如果她的错误比较严重,Holly会采取一些措施对女儿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女儿最喜爱的活动等等。

美国的幼儿园、学校也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他们的惩罚方式是:让犯了错误的宝贝一个人到某个角落单独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老师就会抓住时机对宝贝进行教育,让宝贝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宝贝过分顽劣,幼儿园或学校则会同家长联系。让家长一起参与来改造孩子。严重的甚至会请家长把孩子领回家教育好了再送回幼儿园或者学校。

加拿大:惩罚有度

加拿大也是个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国度。以往时常有家长因为体罚孩子而被警察带走的事情发生。不过最新的加拿大法律规定对2-12岁的孩子可以适度地进行体罚。体罚孩子的程度可重可轻。问题是这个度很难掌握。如果孩子不懂事,在幼儿园向老师告发父母打骂的话,有关部门就会立刻介入。情节严重的,父母甚至会丧失抚养权。

加拿大家长认为惩罚孩子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目标,并围绕这个长远目标来进行。Paul是三岁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的惩罚上,首先,他会给儿子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让儿子明白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他就会受到惩罚。前不久,Paul经历了一件让他十分难堪的事情。

那天他们在一家餐厅吃饭。儿子Johnny一坐下就开始玩他的刀叉,并故意将刀叉扔到地上。Paul不动声色从地上捡起刀叉,将刀叉放在原来的位置,并坚定地对Johnny说“No”,但是Johnny继续拿起刀叉往餐桌下扔,并大声而生气地喊叫起来。Paul平静而坚定地将Johnny手中的刀叉拿走,从椅子上站起来,抱着Johnny到了外面。Paul将Johnny抱进自家的汽车,严肃地对Johnny说:“Johnnie,你把刀叉扔在地上,影响了其他人。我告诉过你不能这样做。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学会服从。现在我要让你明白我说‘不’究竟什么意思。”Paul在Johnnie的小屁股上以适当的力度拍了五六下。受了惩罚的Johnnie安静下来。并立刻明白Paul并没有跟他闹着玩的意思。

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惩罚孩子,惩罚只是爱的一种手段,因此父母的惩罚一定要讲究方法,并且惩罚有度。

威尔逊的野营

许多父母往往喜欢替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对的。这仅让孩子失去了责任心,更使他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相同的错误。因此,明智的父母不要替孩子承担后果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来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威尔逊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的生活用品。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的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威尔逊高兴地走开了。

过了两天,等威尔逊回来时,妈妈问:“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的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

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以为那里的天气和这里一样,所以我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下次如果你去佛罗里达,也带同样的衣服吗?”

“不会的,因为佛罗里达很热。”

“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以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做决定,是吗?那么,手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在妈妈和威尔逊的一问一答中。妈妈帮助威尔逊总结了这次活动的教训。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在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此,她没有提醒孩子,而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尝到自然惩罚的后果。

教你运用自然惩罚法

如何运用自然后果惩罚法,让错误成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教育专家提出了下列建议:

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自然后果惩罚法”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从而知道要对自己的后果负责。在这种方法运用的过程中,父母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他们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

父母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父母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