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12029100000010

第10章 教师语言的艺术(5)

这段话内涵极为丰富,很富有哲理性,能使学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教师在说这段话时,除使用了大量的模糊词语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使用了类比的手法,就是将学生各种熟知的生活现象和心理变化,与当前由于所遇到的某种现象而产生的某种困惑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这种比较只能说是类似的,只能作整体的模糊把握,只能作非定量定性的非逻辑的体味,因而无论是从表现手法来看,还是从思维状态,或者从产生的效果来看,都具有极大的模糊性。

除了类比,教师还使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

例如,一位大学的德育教师在接受学生提问时,作了如下的回答:

学生问:你作为一位大学的德育教师,你对你和你的同事所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何评价?

教师答:我们是种树人,本来可以选择在屋后种瓜种豆,这样会有很可观的收入;也可以选择庭院前种花种草,这样会使人赏心悦目而没有矛盾。但是,我们走出书房,选择了种树,在风沙中垦荒,在雨雪中种树。种树者往往是不留名的,但种树者是问心无愧的。不过,我们有时也因为护树需要种一些“刺”。

这里,教师把从事政治思想工作比喻为“种树人”;把从事其他工作比喻为“种瓜种豆”、“种花种草”;把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艰辛喻为“在风沙中垦荒”、“在雨雪中种树”、“护树”;把在工作过程中所给予的必要批评或惩处喻为种“刺”,等等。整段讲话,只有喻体,没有实体。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评价,不但不空泛,反而非常全面,非常贴切。然而仔细琢磨,“种树”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种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真会是一码事吗?两者之间同样只存在相似。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的:“善于使用隐喻字表示有天才,因为要想出一个好的隐喻字,须能于不大相似的事物中看出它们的相似之点。”比喻的客观依据就是事物之间的模糊相似关系。象征亦然。

类比的手法,比喻的手法,象征的手法,全都根源于模糊。

类比的事物喻体、象征体与实体之间全都呈现出“亦此亦彼”,“似与非似”的状态,共同的目的在于明理。其所以能明理,就在于强化“似”,淡化“非似”,强化的结果是“具象”,造成鲜明的形象感,在形象的驱使下进入理性思维。一般地说,学生在接受教师运用类比、比喻、象征的手法所讲述的语言时,往往都作了“二次性理解”,即在理解语言的表层意义的基础上去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这些手法时,常常遇到个别学生钻牛角尖,提怪问题。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讲到“美女蛇”,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有美男蛇没有?”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别的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理解比喻的表层意义时,强化的不是相似点,即美女与迷人的外表相似,而是由“女”想到“男”,从而阻塞了对这个比喻的深层内涵的理解。

类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在课堂教学的价值,除了具体、形象,便于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之外,还在于“二次性理解”所留给学生的想象与思维的弹性空间。

还有暗示、委婉、岔断、变异等手法也是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同样可以造成模糊效应。

总之,课堂教学中需要模糊语言,巧妙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还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手段。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格·哥根指出:“描述的不确切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不确切性有助于提高效率。”

31.说话要怎样看对象?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说话要看对象,不能张口就来。

看对象包括看对象的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文化层次、思想修养、关系亲疏、处境情绪等,对不同的对象说与之相适应的话,才可创造出一种协调、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

比如看职业身份说话。

下边是优秀服务员李淑贞接待顾客的话语:

知识分子进店,李淑贞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好不好?”

工人同志进店,李淑贞说:“师傅,今儿个过班,想吃过油肉,还是氽丸子?”

乡下老大娘进店,李淑贞说:“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尝点啥?”

分析

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要注意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说话。

看对象年龄说话。问人年纪:

对小孩问:“今年多大了?”

对中学生问:“你几岁了?”

对中青年问:“您多大年纪了?”

对老人问:“您高寿?”或“您高龄?”

看人物心理特点说话。有这么一个故事:

小故事

有家父子冬日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夜间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有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哇!装的尿多。”那人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扭头离去。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接着掏钱买了便壶。

父子两人在同一个镇上做同一种生意,结果迥异,原因就在说话上。儿子的话并非不对,但他的话显得粗俗不雅,夜尿多少带有隐私,说得太明白,听了心里不舒服。父亲“冬天夜长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大的便壶正好派上用场。这话既隐讳又设身处地地善意提醒,说得很得体,顾客买下来也是很自然的了。

说话还要考虑对方的地位、心态、情绪的前后变化,要学会察言观色。

相传朱元璋对待当年穷兄弟的这则故事很有说服力: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位苦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说的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就去了。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所以,一定要看对象说话:

与智者说话,要以交流知识和感情为原则。

与明白事理的人说话,要以简明扼要为原则。

与博学者说话,要以求教、明辨事理为原则。

与有权威的人说话,要以谈形势任务为话题。

与上级领导说话,要用汇报请示的口气。

与基层人员说话,要用关心、理解、支持的态度。

与生活贫困的人说话,要以扶贫帮困为原则。

与文化素质较低的人说话,要以尊重、启发的态度。

与求自己办事的人说话,要以尽量帮助解决问题为原则。

与胡搅蛮缠的人说话,要以言之有理或干脆不理的态度为原则。

与谦虚善思的人说话,要用探讨性言语,点到为止。

与骄傲自满的人说话,要多听多说,注意否定词语的运用。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说话看对象的“对象”,不仅是你方,有的还应该考虑到他方(第三者)。如果说话的内容跟他方有关系的话,比如我跟你谈论“他”某件事情做得对不对,就要考虑“他”的心情和接受程度。

32.怎样分清场合说话

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也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是人们在长期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什么是场合?

场合就是谈话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场景,具体场景又涉及谈话的时间、空间及周围环境。

它们虽然无言,却在言语交际中起到不可低估的参与和影响作用。谈话双方对于话题的选择与理解、某个观念的形成与改变、谈话的心理反应以及交谈结果,无不与场合有直接联系。这就要求谈话者必须估计场合影响,并有意识地巧妙利用场合效应。

比如,午休时间同学们都在宿舍午睡,你在宿舍谈话就必须很小声,不能高谈阔论。在朋友的婚宴上大家都在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你就不要对新人说谁跟谁离了婚,尽管你没有坏心眼。在病房探视病重住院的朋友,应该多给病人宽慰的话,鼓励他要有信心,在这里告诉他某某人病死了就很不得体。某同学有缺点,你没有找他个别交换意见,就在大庭广众下公开揭他的短,这位同学可能会因为你伤了他的自尊心而拒不接受你的批评。

记得有这么个笑话:

某某说话总不看场合,所以经常得罪人。有一天,一亲戚新居落成,家人去祝贺,某某也要去,于是家人约法三章:去可以,但在亲戚家里不准说一句话。某某答应了。整个贺喜过程都是家人在说话。临别,主人送客到大门口,某某对主人说:“今天我可是一句话也没说,以后你家的房子被火烧了别怪我啊。”

某某的话如果是在消防设施检查中发现问题,消防员提醒主人注意之后说“如不采取措施,万一房子被火烧……”的话还算可以。而某某是在祝贺别人新居时说,就太不吉利了。

鲁迅先生在《野草·立论》中说了这么个事:

一家人生一男孩,满月时,客人来贺。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他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他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的合力痛打。

中国人特别相信语言的力量,说了好话,有助于成好事,说了坏话,也许就变成真的了。生了男孩又满了月,自然是大喜事,孩子的家人等着听的就是贺喜客人的吉利话,这时候冒出一句带“死”的话,挨打是自讨的。

在正式的场合谈一件严肃的事情,像机构改革,人事更迭,那就需要认真的态度,用词准确,用句完整,不带歧义,修饰成分适当,讨论式的语气。“对于这个问题,从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某某同志的意见我同意,我认为这个做法符合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可行的。”

老朋友老同学久别巧遇,打招呼也满是调侃打趣,又是另一番滋味:“你老兄,这几年钻到哪去了,怎么面也不露一个?”“还说我,你呢,在哪儿发财?”“发财?我还没那福气,混碗饭吃就不错了。”更熟一点的:“你这家伙,发了财了也不用躲起来呀,怕大家分你的啊?”

医生对病人说明病情的语言也非常讲究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总的原则是有利于病人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