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12029100000018

第18章 教师语言的风格(2)

繁丰,是与简约相对应的一种表现风格,它是教师为强调教育教学内容,或是为突出、描绘及抒发事理等需要,以铺排的语言全面深入、详尽细致地论述、阐释、描述、说理的语言。它不是繁冗、哕嗦和累赘,而是一种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纵横泼墨。

内容上:常用意义相同或相反的句群,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句式上:多用繁句、散句、松句

用词上:多用同义词、形容词等

修辞上:常用反复、排比、比喻等

这些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使教师语言具有繁复之美、贯通之美、错综之美。

案例

新世纪的巨人已迈出了他的脚步,然而我们依稀看见他身后的斑斑血迹:上个世纪的阴霾还没有挥去,本世纪又有几块乌云遮住了黎明的曙光。我们不禁要问:20世纪的人类命运为什么那样惨烈?前50年,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的劫难像是要把人类推回到蛮荒时代;后50年,又是小战不断,民族的仇恨、宗教的矛盾、领土的纷争、意识形态的对立,就像是人们手中的火柴,随时都可以点燃起熊熊战火。新的世纪刚一开始,美国世贸大厦倒塌尘埃尚未完全落定,阿富汗又饱受生灵涂炭之苦。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谁不企盼、谁不呐喊:“给人类一个安宁温馨的家园吧!”是的,为了让自己的国土不再燃烧起圆明园的烈火,不再响起南京大屠杀的枪声,不再有什么外国的国旗插上中国的南沙群岛,不再有许杏虎、朱颖夫妇的双双殒命,我们必须要筑起新的长城。

分析

上例是一位政治教师讲《和平与发展》课时的阐释语,充分显示了教师语言的繁复之美、贯通之美、错综之美。体现这些风格特点的手段有:

①多用书面语言,显示繁复之美

繁复之美主要表现在内容的多侧面、全方位的描述上。上例中的“斑斑血迹”、“阴霾”、“劫难”、“熊熊战火”、“尘埃”、“生灵涂炭”、“殒命”等;运用对比,既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之情,又表明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求省减,不避繁复;运用象征、比喻、反复、排比等修辞方式,从不同角度铺陈,揭示了强大的武装、坚固的国防是维护和平的有效保障这一主题。

②语义的贯通,显示贯通之美

贯通之美主要体现在语义的贯通上。“新世纪的巨人”虽已迈出了脚步,然而“依稀可以看见他身后的斑斑血迹”:“上世纪的阴霾”、“本世纪的几块乌云”,所以“我们必须筑起新的长城”。前后语句互相依存,结果的出现依存于特定的原因或条件。

③句式的选用,显示错综之美

错综之美主要表现在句式的选用上,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交错运用,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严密、精确。如“民族的仇恨、宗教的矛盾、领土的纷争、意识形态的对立,就像是人们手中的火柴,随时都可以点燃起熊熊战火”这一长句,词语多,结构复杂,严密细致地揭示了影响世界和平的种种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简约与繁丰这两种相对应的表现风格,在具体的教学中并非互相排斥的。它们各有所宜,各有不同的使用语境。或简约,或繁丰,关键要看教育教学内容,看教育教学对象。该简时则惜墨如金,该繁时则纵横铺排,繁简适宜,各得其所。

(2)疏放

疏放是和谨严相对举的一种语言表现风格。它侧重于主观性情的自然流露,因而语言并不特别讲究表述的高度准确性,一般线条比较粗,视野比较开阔。这种表现风格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不像谨严那样严密、细致。教师的语言一般质朴直率,较为随意,上下文、上下句之间有较大的跳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方面一:根据一个论点、一个概念,在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的想象中,显示教师直率质朴的语言风格。

想象是将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合乎情理的重新组合,它是在逻辑思维的指导、制约以及渗透下,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由记忆中的表象呈现、扩充、联想乃至综合,从而构成新形象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活动中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联想,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把一个个表象通过合乎情理的扩充、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使学生的思维如虎添翼,在认知结构的信息库中,产生质的飞跃、升华。

有一位教生物的老师就常常运用想象描述,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生物认知结构中形成不断的知识链,组成纵横交错的生物知识网络。

例一

讲解“河蚌”时,先讲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让学生想象鹬蚌“相争”的情景。然后提出两个问题:鹬是水中的鸟,喙长而硬,怎么会被河蚌夹住而脱不了身呢?河蚌贝壳坚硬为什么又属于软体动物?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经过老师恰当的点拨,理解了河蚌闭壳肌的作用、贝壳的意义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例二

在《鸟类的多样性》一课中讲“猫头鹰”时,教师首先出示猫头鹰的标本,让学生运用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思维联系,把静态的标本“复活”,学生由眼前静态的标本联想到田野,联想到高山,联想到猫头鹰在夜晚的活动。

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归纳出猫头鹰的形态,特别是猫头鹰适于夜间捕捉老鼠的形态特征:它们听觉敏锐,能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翼宽大,适于空中飞翔;眼睛和瞳孔很大,能在黑夜里看清远处的东西;羽毛很柔软,晚上飞行时不易发出声音;钩爪很锐利,能够捉住老鼠。

在强化巩固猫头鹰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再通过猫头鹰的录像播放,使学生记忆中的猫头鹰和想象中的“活”的猫头鹰更确切、更完整地印在学生的大脑,充分显示了教师广阔灵活的思维联想能力。

方面二:围绕一个命题、一个理念,在忽古忽今、忽此忽彼的变换中,显示教师洒脱纯朴的语言风格。

教师的这种语言表现风格,一般适宜于有相当思维能力、有较丰富知识的大学以上水平的人,特别是学术讲座中,这种表现风格很受这些人的青睐。

请看下面一位教授在某大学作的“关于文化”的演讲片断:

案例

传统文化中的温良敦厚、高雅细腻、圆满和谐的特征,几乎无所不在。

比如,我们所听到的古筝、二胡,看到的京剧,京剧有台词有情景,以及国画、书法,是不是你能感到温良敦厚、高雅细腻、圆满和谐?比如,在戏曲中,我们许多的悲欢离合的戏剧,最后总是大团圆,这已经在民族当中形成一种情感的定势、心理的定势。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来是悲剧,为婚姻郁郁而死,结果呢,一个就要殉情,她要化蝶。中国人不大能接受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希腊式的悲剧。

刚刚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古筝,尽管它的有些小节指法是快的,情绪是激昂的,但最后又归于流水。二胡,不是中原的乐器,“胡”嘛,胡人的乐器,它出现得晚,老二,所以叫二胡。本来是凄楚哀怨的,也是比较粗糙的,但是到了被中华文化吸收之后,又加进了中原的东西。我们现在听《二泉映月》,刻画感情,所孕育的音乐理念,是那样的细腻,经常是需要反复地听,才能听出味道。这就是为什么小泽征尔喜欢这首曲子,他指挥《二泉映月》的协奏曲,指挥完了到北京来,到北京音乐学院听了阿炳拉的《二泉映月》的原曲,那是钢丝带转录的,听完以后,泪流满面,扑通跪下,说:“这不是人间的音乐,早知道是这样的音乐,我不敢指挥。”这为什么?我觉得,这就是我所说的风格的魅力。

分析

上例中,整个片断自然质朴、不加雕琢,不论粗细,随意插入。或比较古、二胡的“高雅细腻”,或评价京剧戏曲的“圆满和谐”,或说明“二胡”的名称,或描绘小泽征尔听完阿炳原曲《二泉映月》后的反应。忽此忽彼,忽古忽今,忽中忽外,在不断的信息变换中揭示“传统文化”的真谛。同时,多运用省略、跳脱的口语句式,充分表现了疏放的语言风格。由于疏放侧重于教师情感的自然纯朴,当语言常规不足于羁勒时,常以超逸常规的语言来表达,或搭配不协调的词语,或选用参差的语言结构,或调遣合“情”而不合“时”的词语,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所描绘的形象、所抒发的情感、所说明的事理之间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它并不等同于粗疏、凌乱,也不是思维联想混乱。

繁丰疏放与简约严谨是一对矛盾,孰优孰劣,历来有争议。古人似乎更推崇后者。其实两者各有所长,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辞在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这是很在理的。

49.怎样使语言委婉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