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地颂(第三部)
12029400000032

第32章 迎着暴风雨(2)

美国国防部。伍尔德将军在看着间谍卫星拍回的照片,马兰基地和东风基地的发射场映入眼帘。他用放大镜在地图上寻找,一边问:“这个基地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上校摇头:“不知道,地图上没有。”

伍尔德:“严密监视!”

上校:“是!”

夜。东风基地。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飞舞。联试大厅内,人们对弹头系统进行最后一次联试检查。

闪烁的汽氖灯,变形的波影,跳荡的数据,急促的口令,一切按照程序正常运行。

突然,意外的故障出现了——引信机发生误动。人们焦急地说:“怎么回事?引爆系统是整个弹头的‘中枢神经’呀!”

大家的目光一起射向电子学家彭定之。

彭定之端然不动地坐着,用手指敲着桌面:“笃!笃!”突然,他看到有人做了一个动作,由此而受到启发:“头体分离后是不会发生引信误动的。”

他又一次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钱学森笑了,聂荣臻也笑了……

夜。中苏边境。在苏联一侧,探照灯照射着天空,一排排坦克面向中国,一门门火炮瞄准东方。

我国境内,边防部队在巡逻。一个个碉堡内,一双双眼睛警惕地注视着。

台北。士林官邸。夜。

蒋经国送上一叠文件:“最新情报,苏联想派人来台湾。”

蒋介石惊讶地:“啊?此人叫什么?”

蒋经国:“叫路易斯。”

蒋介石:“哈哈!俄国沙皇莫不也要像美国总统那样拉我下水,把台湾变成他们‘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1966年10月26日。东风基地。风沙遮天蔽日。

汽车上装着导弹和核弹头。白天开着大灯,顺着电线杆缓缓而行,只见每一根电线杆旁边都有两个民兵在值班放哨。

聂荣臻等在发射阵地上,仔细观看着发射部队在操作。

导弹吊离运输托架,在空中不停地晃动。

十六名战士在两侧用绳子将导弹拉住,人在风中站不稳,龙门吊也在摇动。

又一根绳子拉起来,十二名战士,有的拉,有的扶,终于将导弹转吊到起竖托架上。

导弹对接上核弹头,固定在发射台上。

导弹在进行瞄准,一阵狂风袭来,眼看瞄准仪又要被刮倒,操作手解开衣服把仪器抱在怀里。

此时,飞机在马兰基地上空来回侦察,搜索……

夜。东风基地的天空,又被那个神秘的火球照得通红。

李福泽大声地:“干咱们的!不要理它!”

人们不再出来看了,发射场上一切工作照常进行。

北京。一间黑屋子。刘有光被禁闭在这里。

老武被推了进来,他的一只眼睛裹着纱布,显然被打伤了。他哭喊着:“老同学!他们说我是叛徒,只有你能为我作证,我求求你了!”

刘有光脸上掠过一丝轻蔑的微笑。

有人在黑暗中怒吼:“刘有光!一百多个专家臭老九,怎么一夜之间就不见了?你把他们藏到哪儿去了?你说!”

“哈哈哈!”刘有光真的在笑,笑得发狂,因为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为科技专家们的命运而担心——终于落地了。

夜。东风基地。地下控制室外。

华鹰拉着李福泽的膀子:“李司令,让我留在现场吧!”

李福泽:“不行!你看这里离发射台只有一百米!”

王旗奔来:“李司令,我抗议!”

李司令:“抗议什么?”

王旗:“为什么不让我留在控制室?”

李福泽:“就为这个?我问你,为什么非要把你留在控制室?”

王旗:“首先,我代表蒙古族人民,要为祖国作贡献!”

李福泽:“蒙古族人民为东风基地作的贡献已经够大了!”

王旗拉拉他的袖子:“李司令,我求你了!”

李福泽:“好兄弟,快回去吧,你的儿子杨?巴特尔在家里等着你哪!”

宿舍里。杨?巴特尔在睡梦中,那可爱的小脸露出了笑容。王旗慈爱地望着他,一滴眼泪落在他的小脸上……

1966年10月27日,2时。东风基地休息室。

聂荣臻和人们一起摆“龙门阵”:“我年轻的时候做的是强国梦,梦想有一天中国会强大起来,再也不受洋人欺侮。”

钱学森:“都是如此,只不过,我们做的是科学救国梦。”

梁守槃:“我们这几个做的是航空救国梦,以为只要有飞机就能救国。”

电话铃响。张震寰拿起耳机:“我是东风!”

此时。马兰基地。张蕴钰司令员在打电话:“我是马兰!这里刮起了六七级大风!”

东风基地。张震寰放下电话:“这是个很大的威胁,怎么办?”

聂荣臻:“要北京!”

北京。周恩来在接电话:“你在现场指挥,一切由你决定。”

聂荣臻放下电话,立刻命令:“要马兰!”

马兰基地,张蕴钰在电话中说:“气象预测,27日8时左右,天气可能转好。”

聂荣臻在电话中说:“但是,要从最坏的可能作准备。……好,再见!”

聂荣臻放下电话:“你们看怎么样?”

李福泽:“发射程序不变,按时加注。”

张震寰:“我同意。”

钱学森:“我看可以。”

聂荣臻:“李觉同志,你说呢?”

李觉:“行!”

1966年10月27日5时。北京。

周恩来伏在桌上睡着了。电话铃响,他拿起电话:“啊,可以加注,按时发射!毛主席也在等着,祝你们成功!”

此时。东风基地。李福泽命令:“加注即将开始,请首长们撤离现场!”

聂荣臻:“我们去看望一下部队。”

发射团的全体官兵们整齐地站在发射场上。

王世成立正报告:“聂副主席,发射部队整队完毕,请检阅!”

聂荣臻激动地说:“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和平,一场神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做了一百年的梦,中国人民发愤图强、流血牺牲、英勇奋斗了一百年!我,作为一个老兵,代表死去的和活着的战士,向你们致敬!祝你们成功!”

“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天空,在大戈壁上空震响着。

5点30分。东风基地,第一批撤离人员乘车离去。

聂荣臻和“七勇士”一一握手告别。

基地第一试验部政委高震亚、参谋长王世成、二中队队长颜振清、控制系统技术助理员张其彬、加注师刘启泉、控制台操作员佟连捷、战士徐虹。

此时。“七勇士”早已写好的遗书,放在毛泽东的桌上。

一份遗书上写着文天祥的诗句,毛泽东看了十分感动,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时。“七勇士”在向聂荣臻告别。

聂荣臻上了车,还在向“七勇士”挥手,车在晨曦中缓缓离去。

此时。在红柳园车站,停放着三辆列车,当地居民大多是蒙古族男女老少,他们默默地坐在列车上,随时准备万一发生事故就向安全地带转移。

此时。五百辆汽车在安西待命。

救护车一排排地停在露天。从北京来的医护人员们手里拿着防毒面具,随时准备灾难降临时冲向发射场。

发射团团长匆匆走来:“聂副主席还没有进入安全区,可眼看时间就要到了,是不是加注?”

七机部作业队队长谢光选:“聂帅不离开安全区,我们就不加注!”

李福泽奔来:“老谢,聂帅还在外边转悠,怎么办?你去劝劝他吧!”

谢光选:“这是你司令的事,我去算什么?”

李福泽央求他:“聂帅尊重专家,你去嘛!”

谢光选走到聂帅身边:“聂帅,该加注了。您在这里,我们不能加注。”

聂荣臻:“这是谁说的?”

谢光选:“这是临时党委的决定。”

聂荣臻无可奈何,又向发射台望了一眼,走进掩护体。

传来口令:“加注开始!”推进剂缓缓流入导弹。又传来口令:“一小时准备!”

天亮了,掩护体内,华鹰等紧张地等待着。

列车上,王旗把儿子搂在怀里。

传来口令:“三十分钟准备!”

发射阵地上,只剩下七个人。颜振清发出口令:“最后撤离!”人们一个一个进入地下控制室。

王世成和颜振清又望了望昂然耸立的核导弹,大步走向地下控制室,关好了密封门。

离地面四米、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控制室内,七个人七个位置,突然多了一个人——李福泽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高震亚一看急了:“李司令,你的位置在指挥所!请你马上离开!”

颜振清也急了:“你不离开,发射就要推迟!”

聂荣臻在防护体内打电话:“福泽同志,你必须马上离开!这是命令!”

地下控制室,李福泽和“七勇士”一一握手,然后慢慢走出,一个人在发射台前,望着昂首挺立的导弹。又传来口令:“十五分钟准备!”

王世成、颜振清二人走出控制室,在发射台前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他们向直指蓝天的导弹最后望了一眼,向发射场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行了最后一个军礼,迈着坚实、沉稳的步伐走向地下控制室,把密封门关了起来。

此时。马兰基地。指挥所在靶心以北一座山头上。狂风一阵又一阵吹过。

张蕴钰在电话中报告:“天气突然变化!”

东风基地防护掩体内,聂荣臻在电话中说:“燃料已经加注,发射不能推迟,你们立即做好一切安全准备!”

马兰基地,张蕴钰放下电话:“是呀,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了!按三号方案行动!”

副司令员张志善、张英立正回答:“是!”

此时,东风基地,在地下控制室,王世成发布命令:“十分钟准备!”

时针一秒一秒地在走。

高震亚望着大家,因地下控制室又窄又低,气温高达四十度,闷热加上紧张,有人喘息着,有人大汗如雨。他拿出毛泽东像章,一个一个地挂在人们胸前,说:“同志们!我们这支队伍,当年有十七勇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强渡大渡河。今天,我们七个人,在保卫祖国的最前线,誓死坚守岗位。我们每个人虽然早已写下遗书,但是,我们决不想死,而是要活!活着,为祖国贡献一切,这才是最大的幸福,你们说是不是?”

众:“是!”

高震亚:“现在,我们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为了反对战争、保卫和平,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我们决心勇敢无畏、沉着镇定、誓死完成中国人民的重托,献出我们的一切!”

众宣誓后,专心致志地看着仪表。

王世成发布命令:“三分钟准备!”

在掩护体内,人们屏息静听,时针“的达、的达”地走着,聂荣臻望着电话,随时准备拿起听筒。

红柳园车站。火车头的炉火越烧越旺,司机一铲一铲地在加煤。车厢内,人们鸦雀无声。

医务人员纷纷戴上防毒面具,上了救护车,随时待命出发。

发射台上空,雄鹰飞向远方,仿佛要为导弹开路引航。

天空,大漠,一切都静止了,一切都凝固了。

突然,开始进入初级状态的火箭发动机发出嗡嗡的声音,大地开始颤抖……

1966年10月27日9时整。

王世成接连发布命令:“开拍!”“主级!”“点火!”

9时10秒,佟连捷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核导弹发出猛烈的轰鸣,喷着浓烈的火焰,像展翅的鲲鹏腾空而起。

敖包山上,人们早已走出防护掩体,翘首望着天空,看着导弹飞去。不断传来信号:“程序转弯!”“发现目标!”“摇测信号良好!”“导弹飞行正常!”

指挥所内,一片掌声。

男女老少一齐拥下火车,奔向发射场,喊着:“上天了!”“成功了!”

医务人员戴着防毒面具竟忘记摘下,拼命地鼓掌。不知谁大吼一声:“防毒面具不需要了!”这时人们才纷纷把防毒面具摘下来。

火车在鸣着汽笛。汽车在按着喇叭。

唯独李觉将军坐在原地,像木偶一样,一动也不动。

李福泽:“大胡子,你怎么不鼓掌呀?”

李觉:“导弹发射成功了,可原子弹那玩意儿怎么样,结果还不知道,这个掌我怎么鼓啊!你鼓吧。我还得再等几分钟。”

此时。马兰基地。张蕴钰站在山头,神色庄严地凝望着天空。他看见一条细长的白烟划过蓝天,像一条白带很高很远。云烟出现,导弹飞临上空,人们戴上防护眼镜。刹那间,一道强烈的闪光,一声炸雷似的轰响,三山五岳为之一颤。

张蕴钰取下防护眼镜,第一个动作是拿起电话:“成功了!成功了!”

天空挂着一个火球,和太阳遥相辉映。

空中闪烁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带,忽而像骏马,忽而像鲜花……

9时9分14秒,东风基地。华鹰大声喊着:“核弹头命中目标!我们成功了!我们胜利了!”

人们欢呼、跳跃、握手、拥抱。

聂荣臻和钱学森紧紧拥抱,热泪滚滚!

李觉刚一鼓掌,华鹰等一拥而下,把他抬起来抛向空中,喊着:“成功了!成功了!”

“七勇士”也被人们抬起来。东风基地沸腾了!鞭炮来不及放,锣鼓来不及敲,只听人们在喊、在叫,只见人们在奔、在跳,千年沉睡的戈壁顿时变成了欢乐的人的海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的声音:“1966年10月27日9时,我国成功地在本土上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试验,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的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随着播音员的声音,人们看到——

台北。士林官邸。蒋介石、宋美龄,一边做晨祷,一边听广播。

“国防部”会议室。蒋经国和高级将领们在听广播,惊恐不已。

台湾。张博士在家中听广播,陷入沉思。

香港。胡少校在办公室听广播,面露凶相。

播音员的声音在继续:“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力量,正以更大的速度向前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在为进一步加强国防力量、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成就。”

人们看到——

莫斯科。赫鲁晓夫在家中,用手托着下巴,一边听着广播,一边茫然望着窗外的风雪。

依万诺夫和妻子,一边听着广播,一边看着他和周恩来、钱学森、华鹰等人的合影,高兴得跳起了俄罗斯舞蹈。

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在欢呼。

美国、英国、法国华人侨胞在欢呼。

播音员的声音在继续:“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政府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人们看到——

华盛顿,美国总统约翰逊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发生激烈的争吵。国防部长指着地图,举着拳头,要对中国进行“核绝育”手术。而约翰逊连地图也不看,连连摇头说:“不,不。”气得国防部长把文件往地图上一扔,拂袖而去。

美国女记者麦瑞在听广播,一边打字。

播音员的声音在继续:“周恩来总理早在1964年10月17日就已代表我国政府建议,召开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问题。作为第一步,各国首脑会议应当达成协议,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很快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担义务,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地区使用核武器,彼此也不使用核武器。”

人们看到——

莫斯科。勃列日涅夫和国防部长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随即一架架飞机起飞,一列列兵车开走,一辆辆坦克启动,一枚枚导弹竖起。

美国将军和苏联将军们在一起握手、干杯。

张博士和张小姐乘飞机到达香港。

巴黎。戴高乐总统在听广播。

德国的报纸以大字标题刊登新闻。

日本。对华友好人士发表讲话:“中国,为了消灭世界上的核武器而拥有核武器。”《每日新闻》载文称:“中国在第一次核试验以后仅仅两年时间就进入核导弹时代!”

香港。人们一边听广播,一边奔走相告,燃放鞭炮,挂起国旗。

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