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三省
12033000000001

第1章 人生就是得与失的转换过程(1)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是两句千古名言。

人的一生,就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得到的,未必是好的,失去的,未必是坏的。

得与失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你得到了太阳,就会失去月亮;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得到了繁华,就会失去宁静。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命的过程,就是在得与失及其相互转换中走向终点。

1.人生的得与失总是结伴而行何谓得?得就是拥有;何谓失?失就是失去。

拥有时,并不代表如意;失去后,也并不表示结束。”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得与失的过程。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得到与失去、成功与失败总是交错地出现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得到的时候,不矫饰;失去的时候,不言败。

不仅要经得起成功的洗礼,还要受得住失败的考验。

在得失成败之间,要有着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时候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我们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纯粹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说,得与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你得到了白天,就失去了黑夜;得到了春天,就失去了冬天。

“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你一样东西,肯定会拿走你的另外一样东西,我们只有真正领会到了得与失的真谛,才可以生活得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那么,得与失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得与失没有绝对的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得与失的标准非常直观,一个西瓜的价值远远大于一粒芝麻嘛!

得与失的标准有时候是不能量化的,比如说,你捡了一粒芝麻的快感大于捡到一个西瓜,那么孰得孰失,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得与失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有它的主观标准,所谓“得失寸心知”,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人生在世,重要的不是得与失,而是在奋斗的过程中要感受到充实和快乐。

不论是得到还是失去,只要让自己更快乐,让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意义,那就是最宝贵的得。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

放下了,才可以重新拿起,要相信,一扇门对你关闭的同时,必定有另一扇门向你敞开。

2.得与失会在付出中相互转化“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也没有无付出的回报。

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如果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的源泉终将枯竭。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荒淫无度,横征暴敛。

齐国的贵族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对他的僚属说:“君王用这种榨取的手段,虽然得到了不少财富,但这种取是‘取之犹舍也’。

仓储虽实,但国有不固,终是‘嫁衣’。”于是田成子制作了大、小两种斗,大开自己的仓储接待饥民,用大斗出借谷,用小斗回收还来的谷米,“予民于惠”。

于是齐国人民不肯再为君王种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门下,一时“民归之如流水”。

田成子用这种大斗出小斗进的方式,借出的是粮食,收进的是民心,貌似给予,实则得到。

果然,齐国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族所得。

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双刃剑与两面刀,正面固然锋利,反面同样能够伤人。

看惯了人世间上演的一幕幕福祸纠缠、庆吊相随的悲喜剧,一个成熟的人窥探了其中道理,便得亦不喜,失亦不忧,此所谓“得失两便”。

生活就是这样,似得却失,似失还得,失中有得,得后有失。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且随时相互转化。

得与失的互为转化之效果,有时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到的,但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掌握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

由于他待士十分真诚,感动了一个具有真才实学却又十分落魄的士人,这个士人名叫冯谖。

冯谖在受到孟尝君的礼遇后,决心为他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

冯谖说我愿去,但不知用催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

孟尝君说就买点儿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领命而去。

到了薛邑后,他见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

听说孟尝君的讨债使者来了,老百姓都颇有怨言。

于是,冯谖召集了邑中居民,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这次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的欠债一律作废,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

薛邑的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是如此仁义,个个感激涕零。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讨的利钱呢?

冯谖回答说:不但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

孟尝君便很不高兴,冯谖于是对他说:您不是要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

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果然,数年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

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坚决拥护他,跟着他走。

孟尝君深为感动,这时才体会到冯谖的“市义”苦心。

这就叫“好与者,必多取”,小的损失可以换取大的利益。

明白了得与失在付出中的相互转化,便掌握了人生智慧的真谛。

3.用理性和智慧来度量得与失我们把握不住得失,是因为有的得失过于深刻,我们缺乏洞察它的远见卓识;有的得失似是而非、亦真亦假,我们少了判断它的辨析思考;有的得失虽然一目了然,我们却又因一时冲动,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