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术
12040700000010

第10章 潜藏在超思维能力下的潜意识(2)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和杂乱不堪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放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将车牌摘掉,并打开顶棚,结果这辆车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这辆车砸了一个洞,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盗了。通过这项实验,心理学家和犯罪学家们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倘若有人打坏了窗子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能得到及时修复,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进而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样的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弗洛伊德认为,趋同效应是人类进化的一种本能潜意识、从众意识。从“趋同效应”中,人们或许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发:现实中出现的任何一种荒诞的行为或者不良现象,都向外释放着一种信息,而这种信息只会让荒诞的行为或者不良的现象无限地向外扩散,如果对这些行为不做出及时地修补和纠正,就会出现连锁反应,也就相当于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碎更多的窗玻璃”。

可以说,人们最大的弱点就是从众性。倘若交通警察对第一个闯红灯者不予制止,就会给所有等红灯的人这样一个暗示:违反规则不会受到惩罚且能获益提前过马路。

弗洛伊德分析说,面对一个让人丧失信心的混乱不堪的环境会激发人们潜意识里的破坏欲望,进而使不良后果扩大,而它体现的就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弗洛伊德告诉人们:“第一块窗户被打破后,必须要及时修补好,否则,不良现象就会无限地扩展下去,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破窗效应”的实证,人们能够随处可见,其更本质的含义是环境、秩序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中国古代“孟母三迁”其实正是避免破窗形成的主动规避,所以,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玻璃,不论在什么时候对人类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意义。

打破一扇窗户,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而且对社会也不会带来什么恶劣影响。但如果这样的小事每天都在上演,就会给社会留下一个小小的伤口。如果这些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及时的制止和解决,最终它就会像病毒一样向外快速地扩散,最终危害社会。比方说,人们在干净的环境里不会随意吐痰或者大声吵闹;可如果在脏乱的环境中,即使立着无数的“禁止喧哗”、“严禁吸烟”的牌子也根本无济于事。在公园中,如果有一个不遵守公园秩序的人摘下一朵鲜花后,公园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制止,那么其他人也会纷纷效仿第一个人的行为,最终导致公园里的鲜花被众人摘光。因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攀比性和从众心理,一件好事能让人们保持自身的素质,同样,一件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制止,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要严格约束自我,摒弃侥幸心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让潜意识的力量去激发人内心的自我约束。

5.接通潜意识的标志:行为活动的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时刻想象一件事的完成过程时,其最终的实施已不再需要提醒或自身意志的努力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现实中确实存在一种意识以外的东西,能让一个人去完成某种活动。弗洛伊德分析认为,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让个体大脑的潜意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而不是被外部强迫性地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由于个体大脑将潜意识接通后,意识就会在潜意识的带动下驱使一个人完成某项工作或活动。显然,弗洛伊德是把潜意识看成是一个能独立驱使大脑活动的实体。

在弗洛伊德之前,有的心理学家分析说,人们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自己所期待的结果,也就是意志在决定着每个人的行为。但事实上,人的大脑并不只存在着有意识的意念,在更多情况下,人们是在自己都不知道想干什么的情况下做出行动的。

那些无法察觉的外界刺激,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举动,还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需要某些东西,或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有意识的感知进行的。比如,如果一个人总重复地看到关于饮料的广告,其大脑便会和饮料联系在一起,然后,潜意识可能会突然做出反应:我感觉到口渴,需要购买一杯饮料。当买饮料这个行动实施了之后,才发现是广告的画面使大脑中的这种潜意识被接通的缘故。

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是所有认知体系的基础。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解决,倘若没有这种潜意识去自动处理它们,人们将会被繁琐的程序拖垮。

可以说,人类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信息都属于潜意识层面的内容。它可以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在脑海里产生一些新意念。所以,人们可以把自己成功的梦想,所碰到的难题转化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放松自己,等待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费尽脑汁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突然得到答案或灵感。因此,常会随身携带纸和笔,记下突然而来的灵感。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做得很好,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备有一本记事簿。一旦潜意识被接通(人们称之为灵感),便立刻记下来。可以说,正因如此,他才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当人们很想做一件事情时,就需要反复地对自己讲,不断地输入大脑,当这种潜意识被接通之后,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配合这一想法,朝着你的目标前进,直到达成目标为止。

其实,当人们仔细回想的时候,发现当前生活的一切,都是潜意识的真实反应。弗洛伊德表示,一个人潜意识里不同的思想和观念,造就了不同的个体。假如个体要他的未来有所不同,就应该学会改变自身的潜意识。一旦自身的潜意识接受并容纳了外界的一个想法,它就开始执行并形成牢固的印象。当然,潜意识既执行好的想法,也执行坏的想法。若是消极地使用这一规律,它就会给人带来沮丧、失败和不幸;如果一个人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么就会经历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弗洛伊德用“接通潜意识”的方法训练自己做某些事情,而实施起来的确会变得比较轻松且容易。他认为,这样可以使人的大脑的潜意识按照本人的意志进行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思维只启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调动潜意识便是促使全脑参加学习活动。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潜意识(可能只涉及大脑右半球),处理非语言材料,如图画、情绪、声音、感情等。”现实中,很多时候都是人们不假思索地去完成一件事的,没有经过特别的意识调节,所以都是潜意识的行为。由此可见,只要平时多加训练,就可以使大脑的潜意识按照本人的意志进行工作。

6.关注度与效率有怎样的关系

一家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益,特意找到弗洛伊德,希望他能为其提供帮助。为此,弗洛伊德来到这家公司的工厂里,挑选了一些员工参与实验,着重研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参与测试的员工的生产效率很高,不仅比自己平时高出很多,而且他们也比其他没有参与试验的员工效率要高。

对此,公司的领导很是不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公司的前景将会是非常可观的。然而,以最近的情况来看,公司效益不增反减。于是,他问弗洛伊德其中的原因。弗洛伊德分析说,参加试验的员工被安排在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这时候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在受到各方面关注的情况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员工受到激励,进而促进了产量上升。也就是说,关注度与工作效率是正比关系,即关注度越高,工作效率就会越高。

在弗洛伊德看来,倘若当一个人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注视时,其工作或与人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说,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的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更多人所接受和赞赏的,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自己充满自信,越来越优秀。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其他的社会领域里都是存在的。当个体“受到注意”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在采访活动中,受访者由于受到记者的“关注”,“霍桑效应”就瞬间产生了。

当被采访者与记者形成信息互动后,双方原有的角色就会发生变化,临时定格为特定角色。但是尽管采访对象在采访活动中被赋予了新角色,他们却依然固守着“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自我大多可以分为四种不同情况,第一是自我认知的“自我”,也就是开放区域;第二是自不知人知的“自我”,也就是盲目区域,但外人却了解自己,比如一个人或许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可别人和自己相处久了,自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点;第三是自知人不知的“自我”,也可以理解为秘密区域,这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第四是自不知人不知的“自我”,即未知区域,潜意识就是其中的代表。记者对被采访者的这种“固执的自我”的认识,没能到达未知区,也没能触及隐私区,因此只能去认识他的盲目区,开发他的开放区。但是,大多数人的开放区并不是随便向外开放的。例如,对一个人开放不一定能对另外一个人开放,对不同性格或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开放区域,这取决于开放对象与“我”的关系以及受环境适宜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由于记者和被采访人的关系特殊、复杂,所以被采访人的开放行为也就会变得无比微妙。

7.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推动个体达成目标

谢里尔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于是他母亲帮他转了一所学校,并把他的情况告诉了新的班主任。第一天上课,老师在班会上宣布,班里要选出10名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比赛,其中就有谢里尔。这让刚来的谢里尔很是吃惊,同时也很激动,他觉得这里的老师很器重他。于是,他很努力地学习,尤其是在数学这一科目上,他甚至主动要求妈妈带他去上培训班。这让谢里尔的妈妈兴奋不已,并认为这所学校的老师果然是教得好。四个月后,谢里尔在奥林匹克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这让谢里尔和他的母亲都不敢相信。要知道,参加奥林匹克比赛是最好的学生的专利,他能参加已经很意外了,竟然还考到了前五名。这一切都得感谢新的班主任,是他改变了谢里尔。新的班主任虽然知道谢里尔的数学并不好,但他相信谢里尔是聪明的,好好培养今后一定会很出色。

可见,教师对学生施加的积极期待的力量是巨大的。实质上,新的班主任的宣布使谢里尔深信不疑,让他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我的数学原来是很好的,可以参加奥林匹克比赛的”。之后,他果然证实了老师的期望。

弗洛伊德认为,权威人士的期望可以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

当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我相信你肯定能够想到办法,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做好时,会发现孩子眼里闪烁着一种因为得到鼓励和尊重而特有的光芒,可能正是这种光芒,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成功之路。可以说,积极的期望能够促使人们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消极的对待,则会导致人们向坏的方向走去。

如果对一个人持有积极的眼光、态度、语气,你就会发现,就算是“谎言”,也能创造出奇迹!反之,对一个普通的人的嘲讽、负面定性,就会促使这个人沉沦、堕落。

在弗洛伊德看来,当人们传递积极的期望时,往往会使一个人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但如果人们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给予其负面的定性),则会使他沉沦堕落,放弃努力,使他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他认为,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孩子更要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他们需要理解、支持,更需要鼓励和肯定,因为肯定是一种心理“强化剂”。

弗洛伊德分析认为,个体如果被固定在一个层次上,就会在潜意识里强劲且持续地进行自我暗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自卑并释放出自己内在的潜能,再加上其他人的大力推崇,百般呵护,自然能让他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