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有必要使用可以增强信心的肯定语气--通过运用“肯定”、“绝对要”等表示肯定的语气,就是让事实发生改变的第一步。因为改变是从肯定自己开始的。能够肯定自己的人,就不是懦夫,肯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敬。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和交流多用肯定的方式,就意味着少说“不”字,当谈论到自己的时候,即使是想表达一些谦虚,但也不要说一些否定自己的话,否则,就会抑制潜能的开发,致使自己越来越平庸,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
弗洛伊德的邻居玛丽非常心灵手巧,有一天,弗洛伊德看到她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各种动物,于是惊讶地赞叹了起来。可谁知,玛丽却淡淡地说:“哦!这不算什么的。”弗洛伊德一时不知如何与之对话,因为一方面玛丽拒绝了他的赞美,另一方面为她不能肯定自己而感到遗憾。
弗洛伊德表示,在现实生活中,像玛丽这样不能肯定自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有时,人们非但不能肯定自己,还拒绝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人们似乎对自己的缺点总比对自己的优点敏锐和介意。其实,人都是有自己的优点的,一旦过于抹杀自己的优点,就会削减一个人的自信和意志。
肯定自己,就会逐渐形成对自我的积极认识。无论是多么有成就的人,他都需要从不断的自我肯定中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以至能够在情绪上达到更自主、成熟的阶段。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要说“我就是不行”、“我就是不如人”、“真是没办法”等负面语言。面对坎坷,要冷静地对自己说:“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相信没有我做不到的事情。”有时候,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使用积极肯定的心理暗示,往往能够改善自身的情绪,让自己充满激情。当然,它首先是建立在一个真实而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的,而且肯定自己并非自大,更不是自欺,也不是无原则地宽恕自己。
弗洛伊德通过心理实验得出,自我肯定的语气,需要多次的重复来获得--经常重复一种思想会让人产生信念,进而变得坚信不疑。可以说,肯定的语气对个人的力量极具影响力,那些表示肯定的话语会迅速进入到个体的潜意识里,并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久而久之,当其变成一种习惯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也会变成真实的事情。
5.性格心理的形成是自我暗示叠加后产生的最终结果
性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从小经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才逐渐形成的。
弗洛伊德曾对同卵双生子的姐妹进行研究,发现姐姐处事果断、主动勇敢,妹妹则较为顺从、被动。通过了解,弗洛伊德发现,在这对双生子刚出生后,她们的外婆指定一个为姐姐,一个为妹妹。从小姐姐就担当起了保护、照顾妹妹的责任,由此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性格特征,而妹妹由于长期受到姐姐的照顾和保护,就形成了依赖、顺从的性格特征。其实,姐妹俩是一样大的,但由于受到家人和外界环境的暗示,姐姐就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比妹妹大,就应理所应当地照顾妹妹,也应当要比妹妹坚强;而妹妹由于从一出生,就被家人认定自己要比姐姐小,在潜意识里,她就觉得自己弱小,从而把姐姐当成要依赖的人。可以说,不一样的自我暗示叠加在一起,使得本来一样大的两个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人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主观能动性,有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形成自己良好的性格。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的自我暗示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所有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是自身性格的塑造者。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给他的信奉者上了宝贵的一课。他用事实证明,一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来彻底改变自己。他表示,性格是由一个又一个的自我暗示叠加后产生的最终结果,每个人都可以引导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并且对其进行重新塑造。比如,如果一个人的大脑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想法--“我相信我自己,我很勇敢,我踏踏实实地去做就不会遗憾”,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个勇敢而自信的人。
精神分析学中说,由于自我暗示是用某些想法和念头去影响自己,所以它是唯一一种已知有效的主观意愿改变自己性格的方法。弗洛伊德就善于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性格。他认为,将生活中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自我暗示叠加起来,就会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全新的人。
查理斯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他在一次乘坐电梯时,由于管理员的操作失误,把他夹在了电梯门和外壁之间。这场事故不仅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而且扯破了他的外套袖子。
于是,他找到商场经理,经理很抱歉地对他说,他所遭受的损失一定会得到赔偿。第二天,经理便派人给他送去了50美金的赔偿金。查理斯把外套拿到裁缝店,结果裁缝把破损的地方修补得非常利索,根本看不出袖子曾经被撕破过,而且裁缝只收了3美元的修补费,所以他还剩下了47美元。查理斯认为这些钱并不属于他,而商场经理却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感到很满意。因为他们赔给查理斯的钱还不到一件新外套价值的一半。另外,从法律上讲,那47美元也的确是属于查理斯的,是他的私有财产,所以他不需要归还商场。但是经过一番心理争辩后,他决定归还商场30美元,而将剩下的17美元作为那件外套的折旧费,以及自己的辛苦费。
在查理斯看来,之所以他要退回那30美元,并不是出于道义或是诚信方面的考虑,也不是为商场经理考虑,而是另有理由。实际上,在整件事情中,查理斯从来就没有为商场经理考虑过,因为最初的处理结果他已经很满意了。查理斯所考虑的乃是自己的性格,以及这样一件事情会对他造成的影响。他知道,一个人的性格,乃是他各方面习惯和既往行为的总和。要是他允许自己留下那30美元,那就跟一个苹果商人明知道一大箱苹果里混着几个烂苹果,却还是把整箱苹果存进仓库一样。此时,他需要的是防微杜渐。
性格心理的形成,并不是天生注定的!每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形成自己的性格,就像按照工程蓝图调整和修改一幢房子的结构那样。这个过程并不是漫长无期的,它只需要几个星期到几年的时间,具体则取决于我们的意志力和改造自身的欲望强烈程度。
保罗是法国著名的演说家,他运用自我暗示法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名杰出的演说家之后,又再接再厉,开始在自己身上培养包容一切的气度。他开始向林肯看齐,并模仿他的一些行为和动作,以及他那种对敌人和朋友都始终如一的公正。后来他发现自己也逐渐变得认真、诚挚,无论对朋友还是敌人都能保持公正。不仅如此,保罗还把其他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当成自我暗示的对象,并逐渐拥有了这些人所具备的好品质。可以说,他的性格正是这些自我暗示叠加后的综合体。
因此,要想造就完美的性格,就必须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积极自我暗示,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情感、智力、理性和生理机能统一起来重新分配,让它们协调一致,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6.总说自己不行的人,往往会越来越差
20世纪50年代,一批新兵进入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军队接受军事训练。这一批新兵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自认为是没有素质、没有前途的人,不仅不知道讲卫生,还沾染了一些让人无法忍受的不良行为。为了把他们训练成真正的军人,教官们思索着策略。后来,他们印发了一些家信,要求这些新兵每天阅读,并且仿照着给自己的家人写信。信中的内容是他们在军队中被器重,并且已经养成了很好的生活习惯。而说来也神奇,从此以后,这些新兵果真克服了过去的各种陋习,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个个变得懂礼貌、讲卫生,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究其原因,原来是由于他们在阅读和写信的过程中受到了信中内容的暗示,即暗示他们自己是一个合格且优秀的军人了,如此一来,这些新兵便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越发合乎军人的规范,不仅彻底改正了以前的坏毛病,还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自我暗示可以激发人的潜意识,使得人们做出一些难以自我控制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那么,人们应该怎样发挥自我暗示的力量,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呢?
弗洛伊德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第一次,他和实验的十个人一同镇定地穿过了一个黑暗的房间。第二次,弗洛伊德打开了一盏灯,实验的人们看清了房间内的一切,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个房间里有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而他们正是从水池上方一座窄窄的木桥上走过的。这个时候,弗洛伊德问还有谁愿意走过小桥,结果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第一个人慢慢走过小桥,第二个人走到中间的时候,竟然吓得爬过了小桥,而第三个人走了几步,就再也不走了。第三次,弗洛伊德把房间里剩下的几盏灯都打开了,实验者们发现,原来在小桥的下面有一张安全网。这时剩余的人中又有5个人愿意尝试。
对此,弗洛伊德总结说,对个体产生影响最大的作用就是心理作用,而不完全是现实世界,自我暗示恰好为人们构造了这样一个心理世界。当人们面对困难时,就像通过实验里的那个小桥,自身的特质并不起决定作用。事实上,这种恐慌和不敢尝试是在鳄鱼池的作用下,消极心理作用的结果。
弗洛伊德一直推崇积极的暗示作用,而杜绝一切消极的自我暗示。他认为,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乐观积极的自我暗示释放出的能量是惊人的,这种力量可以让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当然,消极的自我暗示就好比是一块阻碍人们前行的绊脚石。可以说,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很圆满地完成一件事情,就要学会自己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事实上,人们接触过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画面都会沉淀在自己或他人心里,甚至会深入到潜意识。而自我暗示就是撒播种子的控制媒介,在思维里种下什么样的情绪种子,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说,不要总用失败的教训来警醒自己,而是要多一些积极引导,并且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最糟糕的和最后一次。不论是谁,都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试着在最不开心的时候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情发生了。”相信,一切都将变得很顺利。因为人的心态就是如此,心里想着美好的事情,愉悦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心里想着邪恶的事情,邪恶的心态就会随之而来;想什么,自己目前就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所以说,总说自己不行的人,往往会越来越差。
7.通过心理暗示,很多想象都有可能变为现实
人们通常都是被自己相信或怀疑的东西所战胜。弗洛伊德在探索研究中发现,人的潜意识无法分清事情的真假,很多想象,只要不断地重复,都有可能变为现实。
二战期间,狂人希特勒命令德国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丧尽天良”的实验。他们告诉被俘的士兵:将在他身上做一项实验--割断动脉,看他的血流光后他的生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