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美德1
12041900000017

第17章 志当存高远(3)

一天,耿弇进谏刘秀,建议他出兵镇压已呈燎原之势的各地农民起义军,铲除各地割据势力,以尽早统一全国,扩大统治的疆域。

刘秀问他:“那你觉得派谁去征讨叛军最合适呢?”

耿弇毫不犹豫地推荐自己说:“如陛下允许,那就让我前去消灭他们。”刘秀采纳了耿弇的建议,随后诏令他率兵征讨各地的农民起义军。于是,耿弇率领大军奔赴河北,决定先平定河北,巩固根据地后,再进一步扩大进攻。

耿弇大军一路猛冲猛打,很快就平定了河北全境,使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并准备进一步往前扩展。此时河北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大都被镇压下去了,赤眉军也被迫往西撤退,开始向河南、陕西一带移动,只有张步还依然占据山东。

张步兵力强大,将士作战凶猛,耿弇不敢轻易进攻,便在重新整顿并配备了足够的兵力后,才开始向张步驻守的临淄发动猛烈攻击。但进攻了数日,也不能取胜,耿弇还在一次进攻中中箭受伤。

这期间,刘秀一直在关注着前方战事,当他听说临淄久攻不下,耿弇还受了伤,一时急得不得了,立即亲自率军赶去支援。耿弇一听刘秀亲自率军前来增援,倍受鼓舞,为了表示自己对刘秀的感激和忠心,他立即下令继续对张步发动进攻。

部下见耿弇要带伤上阵,竭力劝他等援军到了之后再作计议,耿弇根本听不进去。他说:“皇上驾临,我们只能宰牛备酒欢迎,怎么能把困难留给他来解决呢?”于是倾全力率军出击,最终在刘秀到达之前攻下了临淄。

刘秀到达临淄后,见耿弇已拿下临淄,便称赞他说:“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这个故事说明:只要有高远的志向,并努力去做,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毫不气馁,坚持不懈,终会有志者事竟成的。

董遇寒夜苦读书

董遇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一生酷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甚至忘记了时间。

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个不停,外面连一个人影都见不到。此时此刻家家户户都已进入梦乡,只有董遇还在埋头苦读。他伏在案上全神贯注地看书,任凭西北风怎么刮,他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他忘记了这时已是夜半时分。

由于长时间盯着书看,董遇的双眼开始感到疲劳。忽听砰的一声,门被吹开了。他想去关门,可是腿已冻得麻木,不听使唤,一步也挪不动,只好伸手扶案,支撑住身子,一摇一晃地走到门前。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他使出好大的力气才把门关严。然后回到窗前坐下,继续苦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董遇感到有些困倦,于是他急忙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他把双手举过头顶,放松了一下筋骨,可是,仍然觉得疲倦,思维也不像刚才那样敏捷了。于是,他到水缸里舀了盆冷水,沾湿毛巾,贴在脸上。冰凉的毛巾敷在脸上确实使他感到清醒多了。他又挽起袖子,用毛巾在脖子上、胳膊上擦着,擦洗完,继续翻开书,又开始一字一字地读。

董遇书读得多了,知识渊博了,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人们纷纷前来向他请教。当人们让他讲书时,他却说书一定得自己读,而且要反复地读,这才能体会到其中真正的含义。有人反驳说那样太浪费时间,每天有干不完的事,哪有时间读书呢?董遇说时间总是有的,就是看愿不愿利用。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寒冷的深夜,董遇耐着严寒的折磨,奋力苦读,最后才成了一个大学问家。从古到今凡成就大事的人,无不是能吃苦、勤劳的人。今天,我们不会受破屋漏风的寒冷,没有无灯照明的无奈,更无须锥刺股头悬梁,但头脑中必须有吃苦、上进的意识,这样才能学有所成,终成大器。

闻鸡起舞练本领

西晋时期,统治阶级政治腐败,国势衰弱,边防戒备不力,北方异族统治者趁虚而入,经常进犯边境之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有两个热血青年,一个叫祖逖(tì),一个叫刘琨。他俩从小在一起长大,相处得很好。面对昏暗衰弱的社会,他们感到无比的难过和愤慨,总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做点什么,让自己的国家富裕强大,让自己的乡亲安居乐业。可是,当时他俩没有什么本事,不知道该怎么去为国家效力,因而感到非常懊丧。

一天晚上,祖逖和刘琨共同睡一床,可怎么也睡不着,望着窗外闪烁的星斗,不禁想起了边境上正在遭受外敌蹂躏的百姓,似乎听到了他们痛苦的呻吟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祖逖依然无法进入梦乡。

到了夜半三更时,只听外面雄鸡啼鸣,报告新的一天来临。祖逖突然心有所悟,急忙推醒刘琨说:“你听,这雄鸡的鸣叫分明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再贪睡浪费时间,要我们起来做点什么,我也觉得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了。我忽然发觉,我们应该抓紧时间练就一身武艺,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报效国家,造福人民。”

刘琨听了祖逖的话,非常赞成。两人说干就干,立刻起床来到院子里操练起来。皎洁的月光下,两人一个挥动大刀,一个舞起长剑,你来我往,龙争虎斗,练得非常认真、投入。

从此以后,只要夜半三更一听到鸡叫,他们就起床来到院子里一起练武,从来没有间断过。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人的武艺也越来越高强。

不久,祖逖和刘琨都带着一身好武艺应招入伍。在战斗中,他们作战勇猛,每次都杀敌无数,立了很多战功。后来,祖逖被提拔为奋威将军,统军打仗。他治军有方,勇谋双全,打了无数次胜仗,为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只有奋发自励,练就一身本领,才能为国效力。为了国家早日富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闻鸡起舞的精神,勤奋努力,刻苦上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崔鸿对月苦读

崔鸿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他曾编著过《十六国春秋》,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以优美的文笔流传至今。

崔鸿从小就勤奋学习、刻苦读书,知识非常渊博。

崔鸿小时候酷爱读书,常常废寝忘食。后来由于父亲受贿被追查,家境败落下来,再没钱去买书了。当家中的藏书被他读完之后,就只好向别人借书。借的书一般都催要得很紧,为了既按时还书又能把书读一遍,崔鸿决定将书抄下来读。崔鸿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纸。晚上抄书读书要耗费很多的灯油,崔鸿家境贫寒,无钱买油。一天夜里,灯油已经耗尽,崔鸿的母亲已经睡下了,崔鸿不得不放下手中没有读完的书。他躺在床上,心里还在想着没有看完的书,难以入眠。

崔鸿翻身下床,信步走到门口,突然眼前一亮。他抬头一看,原来天空晴朗,一轮明月当空,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他把刚才没有看完的书拿来,借着月光展卷阅读,字句竟清晰可辨。崔鸿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下他又能读书了。

崔鸿急忙跑进屋里,搬出一个小凳坐在月光下,认真地读起书来。不知不觉,崔鸿发觉书上的字迹逐渐模糊了,他抬头一看,原来月光已经移动了。于是他也移动小凳,追随着月光读书。就这样,月光不断移动,崔鸿也随之不断移动。直到月亮渐渐西斜,光线暗淡了下来,书上的字实在看不清了,他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回屋睡觉。

从那以后,每当皓月当空,月光明亮的时候,崔鸿就来到院中借着月光读书、抄书。有时为了追随月光,他竟然坐到院门外面还不知道。

崔鸿通宵达旦地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他终于成了著名的史学家,那本堪称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的《十六国春秋》就是他勤奋苦学时最好的见证。他那跟着月亮读书的刻苦精神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领悟的。

持之以恒,磨杵成针

历史上的名人并非全是毫无瑕疵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就十分顽劣,但最终却成为人人敬仰的“诗仙”,这一转变是有着某种契机的。

李白幼年时很贪玩,不用功读书,经常逃学外出游玩,可没有人能收敛他恶劣的习性,家人为此很是头痛。

有一天,李白依旧逃学出来,走到一条小河边玩儿。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手中拿着一根很长很粗的铁杵(chǔ),在石头上十分用力地打磨着。李白心里感到奇怪,心想:这根铁杵有什么好磨的,磨出来又有什么用处呢?他虽然生性顽劣,但却有个特点,就是遇到问题一定要问到底,不解开心中的疑团不甘心。于是,他走到老婆婆身边,恭恭敬敬地问:“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杵要做什么呀?”

老婆婆看了看李白,又低头磨起来,边磨边回答:“我要把这根铁杵给我女儿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心里更觉得奇怪了,便不死心地追问:“老婆婆,这么粗的一根铁杵,怎么可能磨成一根绣花针呢?”

老婆婆笑了笑,抬头对李白说:“孩子,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只要肯下功夫,有恒心,再粗的铁杵也能磨成针啊!”

李白听了老婆婆一番话,深受感动,他心中思索:连铁杵都能磨成针,那么只要尽心尽力,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了。自此以后,李白不再贪玩,而是一心扑在学业上,发奋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一代著名诗人。

只有对自己的信念坚信不已,才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勃发无限的创造力,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

李相不耻下问

李相是唐代的一名武官,虽身为武官,但他对文学颇为偏爱,最喜欢读史书《左传》。无论公务怎样繁忙,他每天都坚持读一卷书。

李相少年时代因家贫无力拜师读书,常常引以为憾。他读《春秋左氏传》时,总是把鲁国大夫叔孙婼(chuò)的“婼”字读成“若”。李相身边有个小文官侍读,每当李相把“婼”读成“若”字时,那小文官的脸色就显得极不自然。

李相对小文官的举动感到很奇怪。一天,他怎么也忍不住了,就问小文官是否也常读《左传》。小文官急忙点头。李相严肃地追问为什么自己一读叔孙婼时,他的表情就很怪异。小文官看到李相的面孔十分严肃,就吓得连忙跪下解释说自己过去随老师读《左传》时,与将军的读法不一样。现在听将军把‘婼’字读作‘若’,才知道老师的读法有误,故而羞愧难当……

李相听他说是老师教错了,不由得心中暗自生疑。于是,对小文官坦言说自己小时候读书没拜过老师,是按本朝陆德明先生的《经典释文》上的注音读的……说着,李相顺手从书橱上取下《经典释文》,小文官凑过去仔细一看,才知道李相是把给“婼”字注音看错了。其实,小文官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委婉地为李相纠正错误。

李相顿时脸色通红。他觉得自己身为高官,熟读《左传》,多次误读而不自知,若不是小文官给予纠正,恐怕这辈子就一直误读下去了。想到这里,李相立即离开座位,把太师椅搬到北边,要请小文官坐上去,接受礼拜。小文官说什么也不敢坐,武将出身的李相这时真的有些急了,他严肃而又很认真地请小文官坐了上去。

小文官见此情形,知道李相是诚心诚意的,只好尴尬而又勉强地坐在太师椅上。李相面向小文官,整了整衣冠,然后躬身施礼,并说小文官为他纠正了错误,要拜他为“一字师”。

小文官见身为高官的李相能如此虚心求教,肯于不耻下问,深为感动。从此以后,他便将自己从师所学的学问都教给了李相。这样,李相的学问也就与日俱增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力量和知识总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像李相一样常怀一颗谦虚的心,虚心地向别人求教,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白居易谦虚好学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自幼虚心好学,一有机会就向人求教,反复修改自己的诗作。

白居易白居易20岁的时候,听说有个叫顾况的大诗人正在吏部抯任著作郎。他为了提高写诗水平,就带了自己写的几首诗作去长安拜访顾况。顾况一见这是个无名小辈,又见名字中有“居易’二字,就很幽默地打趣说长安这地方米很贵,要“居”下来,是很不“易”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本事的人在京城里是很难站住脚的。白居易听了老诗人的话不以为意,只是恭恭敬敬地走上前来,恳请顾况为他的诗作做一下指点。他朗诵了一首新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刚刚念毕,顾况就赞不绝口地连声称赞写得好。他赶忙让白居易坐下,一改当初对白居易傲慢不倨的态度。

白居易的诗能够受到顾况的称赞,并非偶然。他还是孩童时,就对写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白天写诗、作文,晚上挑灯苦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由于念书、吟诗太勤,口舌上经常生出疮来,又因终日伏案疾写,臂肘也磨出了硬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白居易的诗写得越来越好。但每做完一首诗,他仍要反复再三地修改。不仅自己修改,还请朋友们评点,提出修改意见。他有时还把自己写的诗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听懂了,他就十分高兴。如果听不懂,白居易就会立即修改,一直改到让她们听懂才罢休。

就这样,白居易将众人的智慧全都凝聚在了诗中,所以他的诗作才能通俗易懂、流传至今,成了诗歌史上的杰作。他的谦虚好学也和他的诗一起流芳百世,成为众人学习的楷模。

只有谦虚,我们才能增长才干,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白居易虚心求教的事例正说明了这一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谆谆告诫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不辜负前辈的期望,沿着他们的足迹奋勇向前。

杨时游酢冒雪求学

北宋学者杨时,从小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后来他不负众望,考取了进士。但杨时不愿做官,只想专心研究学问,于是辞去官职,奔赴河南颖昌,拜当时的理学奠基人程颢(hào)为师,潜心做学。

杨时40岁时,程颢死了。为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杨时和同学游酢(zuò)一起到洛阳,拜访程颢的弟弟程颐,继续跟随同样是理学高手的程颐求学。

有一天,天气异常寒冷,眼看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杨时与游酢在家研究问题时,遭遇到难点,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僵持不下,可总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决定去老师程颐家请教。

杨时和游酢顶着寒风,艰难地走到老师家,正欲上前敲门,却隔窗望见程颐正在椅子上打瞌睡。他们知道老师因为治学辛苦,时常不定时小睡一段,以养精蓄锐。杨时就对游酢说:“我们不要打扰老师休息了,就在这里守候吧。”于是,杨时和游酢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等候程颐醒来。这时,天上已下起大雪,寒风更加刺骨了。

足足等了好几个小时,程颐才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转醒,见窗外下起了大雪,就披衣推开房门。这时,他才发现学生杨时和游酢站在门外,鹅毛大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他们俩依旧没有一丝不耐烦。他们见程颐开门,立刻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说明来意。程颐心疼地责备二人:“这么大的雪,你们怎么一直站在这里,可以把我喊醒,或者改天再来啊。”杨时说:“我们不忍心打扰您,又不甘心一无所获地回家去,所以站在门外等候。”程颐十分佩服两个孩子的毅力,更加用心教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