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美德1
12041900000025

第25章 仁者爱人的哲学(1)

尧舜禅让

尧、舜是我国上古时期两位贤德的君主。尧姓伊祁,号陶唐氏,故称唐尧。尧从16岁开始治理天下,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他贵而不骄,富而不惰,威武而和气。尧在位期间治理黄河,确案立法,忙忙碌碌几十年,到86岁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老力衰,想找一个德才兼备之人代替他,便找谋臣商量人选。

人们都建议尧从儿子们中间选拔,但尧却说:“我并不要选自己的儿子或亲人,更不在乎此人出身是否卑贱、贫穷,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不是心地仁爱,拥有真才实学。”听尧一番话,许多人想到了舜,于是大家一举推荐舜。

舜姓姚,冀州人,出身低贱,母亲早逝,父亲双目失明。三十多岁尚未娶妻,只以捕鱼来养活一家人,并且此人诚实,善良,深明大义。

尧听了众人对舜的介绍,觉得很满意,但尧一向慎重,决定考验舜,于是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娥皇、女英出身高贵,可舜并不以此为意,而是细心教导她们一起劳动,一起持家,一起孝敬父母,就这样,舜带着二位妻子恪守孝道,勤俭而快乐地生活着。娥皇、女英向父亲报告了这一切,尧立刻喜欢上了这个青年。

尧又派舜到各地同百姓一起干活,看他是如何处理一些复杂问题的。舜到各村落去种地、做工,所到之处,人们都紧紧跟随,舜教他们互相谦让,你帮我,我帮你,和和睦睦亲如一家。三年后,几个村落年年丰收,并且做出的东西精美而细致。

尧知道了这一切,心中大喜,就奖赏给舜一间大房子,数百头牛羊及大量财富。

舜的瞎眼父亲和弟弟象听说舜一下子得到这么多东西,十分妒嫉,决定杀死舜。一天,父亲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登上仓顶忙着修理的时候,象偷偷地拿走下面的梯子,并且放了一把火,想把舜治死。舜一见起火,想下仓顶,但又没梯子,只好拿着自己带上来的两顶斗笠,纵身跳了下来,所幸没有受伤。没想到父亲和象见舜未死,又生一计,把舜骗到井底掏井,两人一起将土和石头往井里填,想把舜活埋,但舜又机智地在井边掘出一个孔道,安全回家。

舜知道父亲和弟弟想暗害自己,但他却还像以前那样孝顺父亲,关心弟弟,这打动了他们,从此,二人再未想暗害舜了。

尧知道这些事情之后,认为舜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良人才,就把大权交予舜,自己则带一班人去各地考察。舜上任后,行了20年的治理大权,恪尽职守,知人善用,把各种事情都办得井井有条,全天下人都敬佩这个君主,尧也深知舜可以使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就更安心地享受天年去了。

舜后来年老之时,又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把帝位传给治水有功的大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绵延不断地传承下来。

尧和舜选贤任能、宽厚豁达、恪尽职守的高尚品德被后人世世代代地传颂着,“禅(shàn)让”故事也成为千古佳话。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颗宽容忍让的心,对人对事,不要相互算计,斤斤计较,要多几分豁达的胸襟,青少年尤其要谨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古训,什么事都要从大局着眼,长远出发,以宽广的襟怀待人,超越自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姜子牙平易近人

商朝末期,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与姜子牙等人辅佐武王伐纣(zhòu),建立了周朝,被封为鲁公。后来,武王去世,由于成王尚年少,周公旦担心天下大乱,就暂时代理成王处理国事。

周公旦一心一意辅佐成王,从来不顾流言蜚语。一天,周公旦让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到鲁国去处理事务,临行前,他再三告诫伯禽:“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对于整个天下来说,我的地位已经不低了。但是,我常常在洗头时三次捋起头发,吃饭时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匆忙赶去礼待贤士,唯恐错过天下英才。你到鲁国后,千万小心,不要以拥有鲁国而以傲慢的态度对人。”

三年后,伯禽才把鲁国的情况报告给周公旦。周公旦很不高兴,他质问伯禽为什么过了三年才把鲁国的情况进行汇报。伯禽说他致力于改革鲁国的生活习惯和礼法,因此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完成。

与此同时,姜子牙也从齐国赶来向周公旦报告那里的情况。姜子牙受封于齐国只有五个月的时间就来报告那里的情况,周公旦有点不相信这会是真的,甚至怀疑姜子牙没有认真调查完毕就匆匆回来汇报,于是惊讶地问他:“你怎么这么快就来报告情况了?难道齐国有什么事情难以办妥?”

姜子牙回答道:“不是。是你交代的事我已办妥,特意赶来向你汇报。”

周公旦难以置信。可姜子牙却很肯定地告诉他:“是真的,子牙不敢欺骗你。之所以那么快就完成任务,是因为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仪,政事也顺从了民间的习俗,所以很快就治理好了。”

周公旦一听,马上默然不语。沉思了片刻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唉,照这样下去,鲁国一定治理不好。把君臣之间的礼仪搞得那么复杂、繁琐,使百姓无法接近你,他们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如果对老百姓的态度谦和一些,不摆官架子,平易近人,百姓就会归顺你了。”于是,他让伯禽照着姜子牙治理齐国的方法前去治理鲁国。伯禽返回鲁国后,采取了平易近人的措施,很快就把很多政事处理好了。

姜子牙治理齐国事半功倍,是因为他不摆架子,谦逊和蔼,使人容易亲近。平易近人如大海兼收并蓄,不管大江还是小流都一视同仁;平易近人如群山绵延成片,不管是青松还是野草都能各展风姿,平易近人对领导人物至关重要,这是反映领导者是否具备远大抱负和宽阔胸怀的一面镜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平易近人,以亲和的态度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团结人,才能打造出一个亲切平和的自我形象,更多地获得别人的支持与合作,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鲍叔牙让贤荐管仲

管仲与鲍(bào)叔牙自年轻时就交情很好,且都深知对方为人。早年,二人曾一起出行,去外地做生意,当时鲍叔牙家境宽裕,而管仲家境贫寒,因此,在二人经商分利的时候,鲍叔牙管仲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则是一个心胸豁达之人,对管仲的私心从不斤斤计较,于是,二人就这样和睦相处着。

后来,管仲与鲍叔牙都弃商从政,但却有着不同的政治选择。管仲作了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作了公子小白的师傅,二人随着主人各奔东西。齐国内乱之时,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的斗争异常激烈,管仲也因曾谋刺公子小白而与公子小白结怨极深,可这一切并未影响鲍叔牙与管仲的关系,二人依旧情深意厚。

公子小白成为齐国的国君后,让人送管仲回齐国,并下令杀死管仲。齐桓公的师傅鲍叔牙得知,立即到府劝谏,他对齐桓公提出重用管仲,说:“齐国欲强盛,桓公欲霸天下,非管仲不可。”然后,他又静下心来向齐桓公细细陈述管仲的一腔智谋与抱负。齐桓公是个极大度的国君,他听了鲍叔牙一番劝告,就不计前嫌地请回管仲,委以重任,并给以丰厚的礼待。

管仲到齐国后,果然没令推荐他的鲍叔牙及重用他的齐桓公失望。他积极地在齐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使齐国国内政治、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之后,又辅佐齐桓公“九合诸族,一匡天下”,顺利登上春秋列国第一霸主之位。齐桓公对管仲愈发信任和器重,委以重任,并不断奖赏提拔他。

尽管自己推荐的管仲在齐国地位日渐高过自己,鲍叔牙也无怨无悔,只一心在旁出谋献策。对此,管仲心中无限感激,他曾对人说:“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ɡ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有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以说,在管仲与鲍叔牙的友情中,鲍叔牙的宽厚仁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鲍叔牙的谦和忍让,才使得他与管仲的友谊万古常青。

人们常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确实,很多友谊在面对共同的利益时灰飞烟灭了。可鲍叔牙的宽容之心,却使他与管仲的友谊经受住了名和利的考验,缔造了这难得的不朽神话。因此,在营建友谊的进程中,只要保持一颗仁和、宽容的心,就会使友谊终究战胜利益而成为永恒。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朋友更重要的了。因此我们要切记,做任何事都不能以牺牲友谊为代价,只有烂漫的友谊之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成功之果。

俞伯牙摔琴谢子期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善于弹琴的人,名叫俞伯牙。据说,俞伯牙弹琴技艺高深莫测,他弹出的琴声,连马也会凝神谛听,如果对牛弹的话,牛也会听得出神。荀子《劝学》篇中的“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句,即是对此的描述。

俞伯牙喜爱游历山水,经常外出民间采风。一次,他乘船出行,途中遇到大风,不能过河,只好将船停在汉阳。

汉阳有一位隐士钟子期,与俞伯牙偶然相遇,言谈交往之中,二人深觉志趣相投,心中都把对方视作知己。

有一天,钟子期听俞伯牙弹琴,俞伯牙先奏一曲,意在高山,钟子期在默默地欣赏中忍不住高声赞叹:“好曲!令我仿佛登上了巍巍高山。”俞伯牙心中一阵快慰,深感知己莫若子期。接着,他又试探一曲,意在千里江河奔腾滚滚,钟子期不禁和曲而舞,告诉俞伯牙自己仿佛置身浩荡江河,触摸到了那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从此,俞伯牙、钟子期更成了莫逆之交,两人谈天说地,饮酒赏乐,形影不离。

后来,钟子期辞世,俞伯牙感到心中空荡荡的。知音没了,再也没人能听懂他的乐曲了,拥有这琴还有什么意义?于是,为了答谢知音,俞伯牙高举他那珍视如生命的琴,狠狠摔碎了,并发誓永不弹琴。没过几年,俞伯牙便在郁闷中去世了。

人们被俞伯牙、钟子期的深厚情谊所打动,在汉阳的月湖湖畔建了伯牙琴台,又称古琴台,并写了两副对联,以此怀念二人: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绿树成阴,芳草为积,登临贵在得趣时耳;

水仙已去,樵子不来,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鲁迅先生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正是这样的。在生活中,情趣相投的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在工作中,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为我们带来机会,它比钱财和学识显得更重要。如果你拥有真诚对待每一位朋友的美德,你便会发现友谊不只带给你幸福,而且还会从旁敦促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邓缺夫妻相敬如宾

春秋时期,晋文公派大夫臼(jiù)季出使别国。就在路过冀州的时候,臼季突然在大路边看见了前朝国君晋惠公的大臣邓芮(ruì)的儿子邓缺。邓缺正在大路旁的一块地里锄禾,臼季便下了车走上前去同邓缺说话。邓缺听说臼季是当朝的大夫,也热情地同他谈话。

正当臼季和邓缺谈得起兴时,一个女子提着篮子来到了地里。篮子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看来是专为邓缺送来的。只见女子来到邓缺面前,先恭恭敬敬地向邓缺拜了一拜,然后蹲下身子从篮子里拿出饭菜,摆好碗筷,又恭恭敬敬地朝邓缺拜了一拜,请他用餐。邓缺也彬彬有礼地回拜了女子,然后告诉臼季,那是他的妻子。

邓缺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美德,给臼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国后,臼季向晋文公举荐了邓缺,当晋文公问臼季为什么要举荐邓缺时,臼季向晋文公陈述了他的理由:邓缺和妻子之间都能够相敬如宾,这说明他们是很有教养、很有德行的人。一个具备如此完美德行的人,一定能够以礼治国,造福百姓,因此才举荐他。

晋文公为臼季如此竭力举荐邓缺而感到很不高兴,遂对臼季说:“你难道忘了吗?他父亲有罪,我怎么能够起用他?我没有治他的罪就已是仁至义尽了。”原来,当初晋文公和晋惠公兄弟俩争夺王位,邓缺的父亲站在晋惠公一边,还差点把晋文公杀了,晋文公对此耿耿于怀。

遭到晋文公的责备后,臼季并没有因此泄气,对过去的事情他也有和晋文公不同的看法。所以,他继续劝导晋文公说:“邓缺父亲的罪责,不应该让邓缺来承担,如果陛下不计前嫌,让邓缺也获得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那天下的贤士能人必定更加愿意为晋国效劳。”

听了臼季的一番开导,晋文公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欣然接受了臼季的建议,立即下诏拜邓缺为大夫。

尊重别人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邓缺夫妻之间相互尊敬,彼此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对方,在今人看来似乎可笑,但是这却令人深思。现在,离婚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如果现代夫妻之间也能效仿古代夫妻相敬如宾,互相理解和支持,那么离婚这种两败俱伤的不良社会现象将不再出现,和气、和睦、团结友善的文化精神将充溢世间。

孔子宽以待人

春秋时期,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大家族在鲁国的权势很大,几乎操纵着整个国家的政权。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这三大家族因为都是前代国君桓公的后裔,并世世代代为官。

渐渐地,这种权力斗争的矛盾发展壮大,变得尖锐起来。鲁哀公一直想削弱三大家族的势力,重夺国家大权。他听人说有个叫宰我的人,是孔圣人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道德,而且智慧聪颖,于是就前往拜访。

鲁哀公见到宰我后,用极为含蓄的言语向他请教道:“你知道制做土地神的神主,民间一般用什么样的木料呢?”

宰我回答说:“据我听说,夏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到了周代,人们就用栗木来制做。用栗木的意思是使人民害怕得战战栗栗。”

宰我此时用栗木引申到人民战栗,是劝鲁哀公应该采取果断措施,使对手胆战心惊,不敢继续横行。

孔子听说宰我的回答后,非常生气,他知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大家族专权的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这样牢固的权利集团也不是单单用威慑或简单的措施就能歼灭的。孔子觉得宰我的想法过于片面、幼稚。

但孔子并没有责备宰我,只是宽容地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就更不必再追究了。”

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八佾(yì)》,孔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我们日常所用的成语“既往不咎”就出自孔子的这句话。

古人云:“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宽厚胸襟和博大心怀的君子。其实,人的一生谁都不免碰到个人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侵害,这时就要勇于接受忍让和宽容的考验,宽容待人。让我们牢记这句古语吧:“用争夺的方法,我们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谦让的方法,我们可能得到比我们期望的更多。”

同舟共济度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