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12056700000035

第35章 人际关系心理常识(3)

通常,人们在与老朋友、老熟人相处时,总是在最后即将告别时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和使对方满意的行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持老朋友间的友谊。而一对恋人,每周见一次面,在分手时,总是恋恋不舍,告别后还三步一回头,两步一观望,此番“万般风情”自会引起双方对下一次约会的无限期待。这都是利用近因效应的绝妙注释。

近因效应还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人际交往中的新鲜感。

人际关系中之所以需要“新鲜感”,是为了使一段已经适应了的交往活动再向前发展一步,就好像一条向前延伸的直线每过一段时间跳一下,向上升高一点以后再向前延伸。实际上,其中的“新鲜感”的原理就是“近因效应”。

标签效应

有个人到某地做官,路过江边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子正抱着一个婴儿,想要把他投进江里去,婴儿哇哇地乱哭乱叫。这个人走上前去问那男子:“你怎么把婴儿往江里投呢?”

那男子说:“怕什么?他的爸爸很会游泳。”

官人说:“他的爸爸会游泳,他的儿子难道就会游泳吗?”

那男子说:“你等着,我用事实给你说明。”说完把小孩放在江边就走了,一会儿,他用双手捧着一只毛茸茸的小鸭子回来了,那小鸭子实在太小了,大概是刚出壳的样子。那男子来到江边就对那人说:“你看看,这只小鸭子够小的吧,我把它放进水里,你看它会不会游。”说完就把小鸭子投入到水里去了,那小鸭子在水里翻了一个跟头就浮在了水面上,一边呱呱叫着一边快速地游动着。

官人说:“小孩怎么能与小鸭子比呀?”

那男子说:“小鸭子的母亲和父亲都会游泳啊,你看到了,小鸭子也会游泳,一个小孩的父亲会游泳,这个小孩儿怎么能不会游呢?”

男子就要把孩子扔到江里。官人忍无可忍,命从人揪住他痛打了一顿,然后送到了官府关了起来。

这个男子的愚蠢之处,在于他根据“父亲善游”来推断儿子也必然善游,实际上是进入了“标签效应”的误区。

生活中,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把人按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特征归为各种类型,并认为每一类型的人有共同特点。在交往观察中,凡对象属哪一类,便用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去理解他们。在概括偏颇或忽略个体差异时,就会出现认知错觉,这种错觉称之为标签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年轻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年轻人举止轻浮。比如,我们总认为教授应该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而工人则应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这些刻在人们头脑中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标签效应与地区、职业、年龄等方面有关。例如,一般人认为法国人浪漫、美国人现实、中国人踏实;山东人直爽而且能吃苦、湖南人能够吃辣、东北人能够喝酒等等。还比如美国大学生中存在的标签效应: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黑人爱好音乐、无忧无虑:日本人则是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等。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帮事:有一群昆虫聚集在草堆里一起聚餐联欢,它们一边兴奋地聊着天,一边开心地吃着可口美味的食物。不多久,它们就把准备的汽水喝了个精光。

在没有汽水的情况下,大家口渴难耐,所以就商量要推派一个代表跑腿帮大家买汽水,而卖汽水的地方又离这儿有一段颇长的路程,小虫们认为要解决口干舌燥的急事,一定要找一位跑得特别快的代表,才能胜任这样的任务。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环顾四周,挑来拣去,最后一致推举蜈蚣为代表,因为它们认为蜈蚣的脚特别多,跑起路来,一定像旋风般的快。

蜈蚣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起身出发为大家买汽水,小虫们放心地继续嬉闹欢笑,一时竟忘记了口渴。过了好久,大家东张西望,焦急地想蜈蚣怎么还没回来。情急之下,螳螂自告奋勇跑去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它一推开门,才发现蜈蚣还蹲在门口辛苦地往自己诸多的脚上穿鞋子呢!

在这个故事里,就是把腿多的昆虫定型为走的速度快,结果反而误事。这就是标签效应的一种副作用。

心理学家法灵顿曾经研究了来自伦敦打工阶层住宅区的400名青少年,他们有过同等程度的反社会行为。

其中一组在14~18岁期间曾遭逮捕,而另一组则不然。在18岁时,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青少年犯有更多的罪错行为。

法灵顿认为,这一事实是对标签效应的支持。如果司法机关在关押期间未能做好有效的改造工作,又未能防范罪犯群体成员之间的种种消极影响,那么司法机关对他身份的正式认定和相应处置。可能使被惩处者的自我认识发生向同一方向的变化,他的行为也更加趋向“违法者”的身份,从而自暴自弃。

欲扬先抑定律

据说,战国时期的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养了许多猴子。后来,经过长期的喂养,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互相讲话了。

老人每天都给每只猴子八颗栗子。几年之后,猴子的数目越来越多,他就想把每天喂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颗栗子,晚上给你们三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不能接受,于是就吱吱的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非常的不愿意。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别急别急,这样吧我早上给你们三颗,晚上再给你们四颗,这下总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其实老人给猴子的栗子数量没有变,只是给的方法变了:一是先多后少,一是先少后多。那么,猴子为什么对前者不满意,对后者却感到满意呢?

原来这是受到心理学上一个独特的心理规律所支配的缘故。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地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事实则是,先否定后肯定,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4组,施行不同的措施,结果也不同,分别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行始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被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其实,这种心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所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就是这种规律的真实反映。

也许我们会想到前面讲的近因定律,但这个定律比近因定律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先否定,后肯定,有一个对比的效果,比单纯肯定更给人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也因为有个对比的效果,要比单纯的否定效果更糟糕。所以,在与人交往中,要尽力避免这种规律的负面发生。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的心理感觉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

在房地产公司的做业务的老张,每月做的业务量都出超出规定的范围,因而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可是最近两个月来,生意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张的业务单竟然不能达标。

但是老张很懂心理学,他先是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能达到指标的一半就不错了。”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张订单竟然再次超出公司规定的业务范围,也因此公司经理对他的业绩大大夸奖了一番。

其实,老张就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待,再超出他的期待,就能给对方以好感了。

3对1效应

战国时,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

魏王笑着说:“这种荒唐事我怎么会信呢?”

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

魏王说:“那我也不信。”

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

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

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果然,在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这就是3对1效应,指的是众人在说服中的影响力要比单个人大得多。那么为了说服对方,或者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

有心理学家实验表明,能够引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几乎没有人会做出错误选择。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人数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当对方是一个人时,我们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求同行为。

我们在纸牌游戏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纸牌游戏一般由4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力量说服。

这就是“众口铄金”的厉害。而这个定律的背面则是从众效应。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干一项事业,不要因为别人没有参与,别人说什么而否定自己,一定要坚信自己的选择,这才是我们通向成功的起点。

完美笑话公式

据《俄罗斯报》报道,英国学者通过因特网对全球200多万人进行长达一年的社会调查,选出了2002年的世界最佳笑话。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笑话是不是名副其实的:

德国最佳笑话

将军发现,一个士兵举止怪异:他总是拿起一张用过的纸,看一看,然后放到一边,同时喃喃地说道:“不,要的不是这个!”

于是将军命令心理医生给士兵看病。心理医生检查以后写道;此人有心理障碍,不宜当兵。

士兵拿起诊断书,高兴地说:“对了,要的就是这个!”

美国最佳笑话

两个来自新泽西高州的猎人在森林中打猎。一个人突然倒在了地上,翻起白眼儿,停止了呼吸。

同伴看到这种情况,拿起手机,给急救中心打电话。他惊慌地对值班员叫道:“我的朋友死了!我怎么办?”

值班员温和地说:“不要紧张,别着急,我来帮助您。可是您得让我们相信,他确确实实是死了。”

一片寂静……接着传来一声枪响。猎人又拿起电话,说:“好了,接下来怎么办?”

爱尔兰最佳笑话

一个爱尔兰人前来伦敦度假,住进一家高级饭店。服务生拿起箱子,带他去房间。

爱尔兰人生气地说:“看着点儿!别以为我来自爱尔兰,就让我住进这么个小房间!”

服务生连忙解释道:“别生气,先生!这里是电梯。”

英国最佳笑话

一名妇女抱着一个孩子坐上公共汽车。司机看了一眼孩子,突然说道:“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丑的孩子!”

气愤的妇女走到最后一排,坐下后,对旁边的一名男子说:“这个司机刚才侮辱了我!我真想揍他!”

那人答道:“您赶紧去找他算账,我来替您抱这个丑猴子!”

加拿大最佳笑话

加拿大航天部门开始准备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但他们很快得到报告,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用圆珠笔根本写不出字来。

于是,他们用了10年时间,花了120亿美元,科学家们终于发明了一种圆珠笔。这种笔适用于失重状态、身体倒立、水中、任何平面物体、摄氏零下300度。

而俄罗斯人在太空一直用铅笔。

可以说,不管哪个国家,不论种族、肤色如何,人们都喜欢充满诙谐与智慧的笑话,有好多笑话往往令人喜乐开怀。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笑话也许只是逗人一乐,过后便不再思量。但是不断有人探索笑话令人发笑的秘诀何在。有人总结说,一个笑话只有具备三种因素才会引人大笑:要使人有某种优越感,要消除因忧虑引起的紧张情绪,其内容愚蠢得让人吃惊。

如果说上面的总结只是一种泛泛而论的话,那么下面介绍的,就已经是一种对笑话的精细化研究了。

有美国科学家总结出了一个完美笑话的数学公式:

x:(fl+no)/P。

其中,x表示笑话的完美程度,f代表笑料的有趣程度,1表示笑话的长度,n表示听笑话者笑得前仰后合的次数,o表示引起尴尬的程度,p表示双关语的数量。x的值在0~200之间,200分的笑话就是最完美的笑话。

根据上列公式,科学家将完美笑话定义为:“能在语句简练的叙述中,通过具有喜剧因素的妙语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但又不会引起社交场合的尴尬。”

科学家认为,笑话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让人乐不可支的妙语。同时,笑话的长度也很有讲究,不能太短也不应太长。科学家公布的这个笑话公式,对以往强调的双关语因素嗤之以鼻,凡是过多使用双关语的笑话,都被科学家判定为“构思平庸”。

这个笑话公式是由一些心理学家和喜剧表演艺术家切磋后得出的。据说,他们进行这项研究的动机是想证明“看似严肃的科学家其实也很有幽默感”。

这个笑话公式的作者之一心理学家海伦·皮彻女士认为,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批量生产”笑话,但创作者是否有喜剧天分,仍是笑话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所以,笑话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如果你能巧妙运用幽默逗人的笑话,就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

模仿效应

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她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痛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但是这个犯病的形态,在别人眼里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长得面貌丑得很,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