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与大雪纷飞的冬天相比,人们外出交往和欢聚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些对于迁延性、慢性肝炎的病人,不能不说是一种气象和环境的“诱惑”。他们若象健康人一样疲于外出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势必造成精力和体力上的严重损耗;倘若毫无顾忌地“酒逢知己千杯少”,则势必造成肝脏负荷过重,甚至酒精性中毒和酒精性肝硬化;倘若不注意保暖而受凉感冒将使身体对肝炎病毒的抵御能力大为降低;倘若暴饮暴食,必然增加肝脏的负担和脂肪沉积;或因饮食不当得了肠胃炎,也往往株连肝脏……这些春暖花开时节比较容易发生的情形和病症,又无不与迁延性、慢性肝炎复发呈“连锁反应”。因此必须提醒迁延性、慢性肝炎患者,在春日里应注意以下几点:
积极有效地医治原发病和并发症。
应避免工作劳累、精神紧张、不适宜或不适当的体育活动、频繁社交和经常出入公共场所。
力戒饮酒吸烟、暴饮暴食、偏饮偏食、过度大补。
防治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肠胃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等。
注意适当多进食些含蛋白质的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特殊类型——狼疮样肝炎,还应当避免日光照射。
上述这些易被忽视的环节,对于预防迁延性、慢性肝炎复发和肝硬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春光明媚的时节,迁延性、慢性肝炎病人要“居安思危”。
六、春天常用中药及保健品介绍
在春天6节气里,不可忽视用药物对身体进行保健,一些古代养生家提倡在这个季节应服些中药,以调整机体的功能,预防疾病。一些现代养生家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并且强调除了食用中药外,还可再吃一些保健品。
1、益气补虚类中药
益气补虚药主要有人参、黄芪、太子参等几种。
(1)人参
人参是补气的首选之药。性平,味甘微苦,归肺、脾经,功能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可用于年老力衰、头晕眼花、动则气喘、久病体弱、手术后体虚、失血过多等气虚、阳虚者。通常用生晒参;若兼有肢冷畏寒等阳虚情形的,可服用性偏温热的红参;若见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大便秘结、舌质偏红的阴虚火旺者,可选用性偏凉润的西洋参。野山参功效甚佳,但是货源少、价格贵,若非病情严重,很少应用。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抗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增强免疫力、强心、调节内分泌、促进造血等多种作用。
用药示例:
生晒参每日1~2克嚼服或研粉吞服,用于健身抗衰老。
每日口服红参粉2.7克,用于高脂血症。
(2)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良好的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血、生肌、利水等功效。适用于气虚听致的倦怠乏力、发热、脱肛、子宫下垂、自汗、水肿、疮疡内陷、久溃不敛等多种病症。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衰老、强壮、降压、强心、利尿、抗菌、抗病毒及激素样作用,是温养强壮保健之佳品,可调补人体表里内外一身之气。
一般用量为9~20克。黄芪专功温补,用之不当,易生热助火,故气滞食阻、阴虚火旺著不宜服用。
用药示例:
黄芪6克,每日代茶饮,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
黄芪15克、猪肚1个,同煮,吃肚喝汤,用于胃虚、胃寒。
(3)太子参
太子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气、生津、健脾之功效,是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常用于病后体虚、倦怠自汗、脾胃受伤、饮食减少、口干少津及咳嗽痰少等症。药理研究表明,有抗衰老作用,与其他药物配伍,能升高红细胞、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
一般用量为10~15克,煎服。
用药示例:
太子参1.5克、山药15克、扁豆15克、谷芽15克,水煎服,用于脾虚倦怠、食欲不振。
太子参15克、石斛10克、天花粉20克,水煎服,用于津亏口渴。
2.养肝补肾类中药养肝补肾药主要有枸杞子、白芍、女贞子等几种。
(1)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功能滋肝补肾,益精明目,固髓健骨,润肺补虚。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遗精阳痿、腰膝酸软、头昏耳鸣、消渴、神经衰弱,以及肺肾不足所致虚劳咳嗽等症。枸杞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抗衰老、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抗辐射、抗应激、调节免疫、调节神经内分泌、保肝、降血脂、降血糖、降压、促进造血等。
常用量为6~15克,水煎服,或蒸熟嚼服。如有外邪实热、脾虚湿滞及肠滑便溏者,不宜服用。
用药示例:
枸杞子15克,熟地、黑芝麻、杭菊花各12克,水煎服,用于肝肾不足的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等症。
枸杞子、五味子研细,开水泡开,密封3日,代茶饮,用于疰夏虚症。
(2)白芍
白芍、味酸甘苦,性微寒,入肝、脾经。功效养肝补血,敛阴止痛,是补血养肝的要药。可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心烦不眩、心烦不眠、易怒易躁、肝气不和所致的胁痛、经行腹痛等症。药理作用有抑菌、降压、调节免疫、镇静、镇痛等。
常用量为5克,水煎服。
用药示例:
白芍15克、当归9克、熟地15克、用芎6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补血养肝。
生白芍20~40克,生甘草10~15克,水煎服,用于习惯性便秘。
(3)女贞子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微凉,入肝、肾经,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强腰膝、乌须发的功效,为清凉性滋补药品。常用于肝肾不足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糊等症。女贞子性和平,滋补而不腻滞,适于久服。研究发现,女贞子具有抗衰老、抗菌、抗癌、保肝、降血脂、降血糖、升白细胞等药理作用。
常用量6~9克。本品易致滑肠,所以,脾胃虚寒冷痛、腹泻者忌用。
用药示例:
女贞子、草决明、青葙子各30克,水煎服,用于视神经炎。
女贞子9克、地骨皮6克、青蒿4.5克、夏枯草7.5克,水煎,每日3次分服,用于瘰疬、结核性潮热。
3.祛风除湿类中药
祛风除湿药主要有防风、薏苡仁等。
(1)防风
防风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具有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之功。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所致的感冒、关节痛等症。本品炒炭,还可用以治泄泻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防风有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抗炎、解热、镇静、镇痛等作用。
常用量为4.5~9克,水煎服。
用药示例:
防风3.5克、黄芪7.5克、白术12克,水煎服,用于自汗,表虚易感冒。
防风9克、荆芥9克、葛根9克,水煎服,用于伤风、汗出恶风。
(2)薏苡仁
薏苡仁(也称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肺痈、肠痈等症。薏苡仁作用缓和,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可当粮食吃,是药食两用的健脾除湿之品。现代研究表明,本品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镇静、解热、降血糖等作用。
用药示例:
薏苡仁50克、百合10克,加水适量共煮,入糖或蜂蜜调食,连食1~3个月,用于扁平疣、雀斑、痤疮、湿疹。
薏苡仁50克、山药100克、冬瓜子30克、粳米100克,煮粥,随意服食,用于痰湿所致的小儿咳嗽。
4.生津清热类中药
生津清热药主要有芦根、石斛、竹茹等几种。
(1)芦根
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适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反胃等。可煎汤或配制粥食服用。药理研究表明,有解热、镇静、镇痛等作用。
常用量为15~30克,水煎服;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用。脾胃虚寒者忌服。
用药示例:
芦根50克、姜厚朴10克、每日1剂,水煎3次服,用于胃炎、呕吐。
芦根、黄柏、夏枯草、鱼腥草等配伍,水煎服,用于感冒。
(2)石斛
石斛味甘淡,性寒,入胃、肾经,功能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主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或胃中素有虚热、口中干渴等症。尚有补肾养肝及强筋骨的作用。对于伏案苦读、久视伤血,或年迈体弱、肝肾不足所致的两目昏花、视力模糊、腰腿软弱者,久服甚有裨益。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解热、加强消化功能、增强免疫、调节体液等作用。
常用量为9~15克,水煎服。
用药示例:
石斛15克,水煎服,用于热病后期,虚热微烦、口干、自汗。
石斛15克、熟地15克、怀山药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12克、菊花6克,水煎服,用于腰膝酸软、两目昏花。
(3)竹茹
竹茹味甘,性凉,归胃、胆经,功能清热、化痰、凉血、止呕。适用于虚烦呕吐、痰热喘咳、惊悸失眠、中风痰迷,以及吐血、衄血等症。药理研究发现有抗菌作用。
常用量为6~10克,水煎服。
用药示例:
竹茹6克、橘皮6克、生姜3片、人参(或党参)6克、炙甘草3克、大枣3枚,水煎,日服1剂,分2次服,用于胃虚呃逆、干呕。
竹茹、橘皮各10克,生姜、茯苓各12克,半夏15克,水煎,分2次服,用于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5、春天宜食的保健品
春天宜食的保健品主要有蜂蜜和蜂乳两种。
(1)药食兼优的蜂蜜医学研究认为,蜂蜜能增加体液免疫功能,降血糖和降血压,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过程,调节心脏功能并使其正常化。
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病人睡眠,提高脑力和体力活动的能力的作用。蜂蜜对胃肠道有缓泻作用,可调节胃酸分泌,有一定的保肝作用。此外,蜂蜜尚具有抗菌、解毒、抗肿瘤作用。
但蜂蜜味甘质滋腻,能助湿滞气,令人中满,所以痰湿内蕴所致的中满痞胀、呕吐及痰浊咳喘等症均应忌用。
中医认为,蜂蜜补虚润肺,调和胃肠,是一味生活和医学上运用广泛,并药食兼可的滋补与药用食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蜂蜜质量不一,有优有劣,采用以下的检查方法,可以分辨蜂蜜的优劣:
一是看有无杂物,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纯蜜则铁丝上不挂杂物。
二是查看水分,将蜜滴于白纸或草纸上,若有多余的水分,则纸上的蜜渐渐渗开,无水则不渗开。
三是看有无淀粉,蜂蜜置杯中,放适量水,煮沸,冷后,滴几滴碘酒,如果掺入淀粉,则杯中呈现蓝色。
四是看有无麦芽糖,麦芽糖含水分,且味淡不香带酸味。
(2)延年益寿珍品——蜂乳蜂乳中含有促进发育的有效成分,有刺激生殖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提高造血机能,修复组织,增殖细胞和调节神经、血压、血糖,及防止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近年来有报道说,在蜂乳中新发现有一种特殊的蜂乳酸,有防治癌症的效果。因此,可用于老年体弱、病后虚衰、小儿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亦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慢性肝炎、溃疡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心血管功能不全、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减少症等的辅助性治疗。蜂乳还可用于治疗皮炎、脱发和扁平疣等皮肤病;并可将蜂乳加入护肤霜,用于保护面部皮肤,防止皮肤老化,有良好的作用。
日常用法:温开水冲服,每次3~5毫升。市场上也有用蜂乳制成的蜂皇浆口服液,为日常口服提供了方便。
七、春天的食疗、药膳与特效进补
人要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具有高质量的生活,饮食的合理调配和摄入极为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壮,益寿延年;饮食不当,则会导致疾病和早衰。所以,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春天6节气里,根据气候特征适当食用一些药膳与特效进补品,对于人体的机体大有裨益。
1、春天6节气饮食调养的原则
春天饮食调养宜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宜进助阳食品中医主张“春夏养阳”。春天阳气生发,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些能温阳的食物,以助长充实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抗御外邪的侵袭。如韭菜、葱、姜等即是辛甘生发阳气之品。
(2)少食酸略增甜春天之时,人们应少吃酸味的食品,适当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有助于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早就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为根据中医学理论,春天肝气当令,肝气偏旺可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少酸多甜,既避免肝气过旺,又有益于脾气。所以,应进食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水果、新鲜蔬菜等。
(3)食宜清淡多样春天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重油厚腻食品,如肥猪肉、油炸食品等。油腻食品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常使人产生饱胀感,妨碍多种营养的摄入,且易使人出现疲劳、嗜睡等症状,工作效率下降,这也是“春困”的诱因之一。春天人体活动量增加,代谢渐趋旺盛,需要丰富的营养。因此,膳食还要提倡多样化,避免专一单调,并科学合理地搭配好膳食,如主食与副食、粗粮与细粮、荤食与素食等,都应讲究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较完备的营养,使人精力充沛。
此外,还应防止春节期间因过食含麸酸钠的食品,如鸡、鸭、鱼、虾等而引起的“美味综合征”。
(4)多吃新鲜蔬果冬天之后,人们会较普遍地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故春天常见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这些都是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的缘故。因此,在春天应多吃各种新鲜蔬果,以补充所需的营养。
(5)注意补充津液春天多风,易耗散水分,出现口干、唇裂、皮肤粗燥、干咳、咽痛等征。因此,宜多吃些能补充人体津液的食物。如春天吃粥便是一大良法。粥里加一些荠菜、芹菜、韭菜,既利消化吸收,又助春阳生发。其他如柑橘、蜂蜜、甘蔗等也可进食,但不宜过量。
(6)避免里热过盛为了防寒,冬天里人们穿厚重的冬衣,长时间呆在温暖的屋子里,吃热性的食品。一些人还好饮酒以祛风寒,使体内积蓄了较多的郁热。冬去春来,风气一动,郁热就会向外发散,故人们常易出现头昏、烦闷、胸满、四肢重滞等不适感。所以春天既要进食助阳之品,也不可盲目地一味温补,以避免里热过盛。可适当吃些甘凉滋阴、清除里热的食物,滋阴以养阳。
以上的饮食原则在具体运用时,须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疾病、所在地区等不同情况,作灵活的处理。
如糖尿病患者即使在春天也不应随便乱吃甜食。阳盛或阴虚体质的人,也不能机械、轻率地进食补阳食品。
2、春天6节气饮食养生的要求春天6节气养生对饮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宜多食养肝明目的食物①宜用性平味甘的药物甘平,是指食物、药物的性味而言。“性”是指食物、药物有寒、热、温、凉等性。“味”是指食物或药物中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由于食物、药物的性与味不同,便有不同的功效。
性平味甘的食物和药物是介于寒凉和温热之间,具有和中、补益、缓急等作用。适合于一般体质和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选用。性平味甘的食物多为一般的营养保健品,如米、麦、面、黄豆、芝麻、山芋、萝卜、牛奶等;甘平的药物有:人参、太子参、党参、黄精、甘草、生地黄、枸杞子、柏子仁、阿胶、蜂乳等。凡具有“甘平”特性的药物和食物都可在春天进补时作为首选,也适合一年四季长期调补。
②养血补肝中医学认为肝的功能是滋养筋脉、生养气血。补肝首先要使肝脏的血液充足,通过养血以达到滋补肝脏的作用。
具有养血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很多,如大麦、芝麻、枸杞子、桑葚、何首乌、鳖肉等。如果肝血不足,可能引起贫血、头晕、失眠、乏力等,可多吃猪、羊、鸡等动物的肝脏,“以肝补肝”来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