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的人生大智慧
超级谋略往往与具有超级胆量和超级智慧的人连在一起。在当年的东西方两大国际阵营冷战对峙中,战争一触即发,能在如此敏感和危险的国际政治中走钢丝,当年除了基辛格博士之外,天下还无第二人。
人物简介
亨利·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国费尔特市,为犹太人后裔。1938年因不堪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全家迁居英国,随后转到美国。1943年他加入美国籍,并于同年起在美国陆军中服役。1946年他退伍,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1950年毕业,并于1952年获文学硕士、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哈佛大学任过讲师、副教授、教授。1969~1974年他任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69~1975年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1973~1977年任国务卿。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原籍非美国的国务卿和第一个兼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国务卿。任职期间,他推行“均势外交”。1971年他首访中国,从此打破了多年形成的东西方冷战的坚冰。1972年2月他又陪同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之后又多次访问中国,为美中两国建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3年,基辛格因与越南黎德寿签订《巴黎和平条约》而使两人同时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在尼克松长达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基辛格作为白宫的外交智囊、顾问和国务院的首脑,参与制定美国外交政策,执掌美国外交大权,奔走活跃于美国和世界的外交舞台上,成为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和传奇色彩的身为犹太人的世界政治家之一。他足智多谋,权倾朝野,参与过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的许多重大决策和活动,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曾被誉为“全世界第二号最有权势的人物”、“美国的教授总理”、“奇缘博士”、“超级德国佬”、“中东旋风”、“美国政府的良知”等。
颠沛流离,经受战争的洗礼
大凡名人的光辉人生经历,似乎总是从坎坷不平的童年开始的。基辛格的少年时期是在动荡中度过的,他最大的幸运是逃离了被屠杀的厄运,来到了号称天堂的美国。这段不平凡的经历,造就了他对未来人生的深刻理解。
基辛格一家作为德国的犹太人,在希特勒时期能够顺利逃出德国并在美国定居下来,可说是十分幸运的。来到美国5年后的一天,也就是1943年2月,当基辛格就要过20岁生日时,一封公函再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被征召入伍了。他换上军装,加入了美国陆军。
基辛格还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这将是他自己第一次单独生活。战争的突然爆发,把他从狭窄单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战争打开了青年基辛格的视野,战争还使他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美国人,他在军营加入了美国国籍。
苦难似乎是每个人必然的人生经历。有人放弃投降了,也有人永远不会屈服。成功的必定是后者。
——亨利·基辛格基辛格所在的军营是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附近的克罗夫特营地。在这里,基辛格先是接受16个星期的步兵基本训练。面对紧张单调的军营生活,基辛格感到新鲜和兴奋,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这里的经历使我感到兴奋。请父母大人放心!”
就在这之后不久的一天,基辛格吉星高照。军官们召见他,对他说:“你在纽约高中和市立学院的优异成绩,使部队注意到了你。经过平时的考察,我们认为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因此,部队给你一个新的任务:去学习!”原来陆军部门几位有远见的将军决定将新兵中最聪明的人集中起来进行特殊训练,去学习战争中需要的特殊技能,以备战事的特殊需要。基辛格因才智出众被选入这个特别训练班。
就在基辛格和他的同学们拼命勤奋学习时,由于前线需要战士,训练班突然被解散。基辛格很是失望,但也不能不服从命令。他被编入美军第84步兵师,当了一名步兵,部队驻扎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克莱尔布恩军营。由于在训练班学习时表现不凡,基辛格仍受到部队军官的重视,被认为是军中秀才,常被抽出来给部队上课,讲解形势和分析事态。
天才是不会被埋没的,而基辛格又是幸运的。就在克莱尔布恩营地,一个名叫克雷默尔的德国佬发现了基辛格具有超常的智力和天分。
克雷默尔发觉基辛格绝非等闲之辈,感到遇上了一个在许多见解上都超过自己的人。再谈10分钟,他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基辛格可能是自己遇到过的最有资格和能力来研究历史的人。
在这次谈话中,基辛格再次证明了自己的特殊天赋,他被告之:“基辛格,你是别人绝对没法比的,你有一种难以想像的天赋。”
基辛格在克莱尔布恩营地遇到克雷默尔,是一件极为幸运的奇遇,同这个人的相识将对他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克雷默尔正是基辛格要寻找的青春期完美的偶像。
正是他,使基辛格获得了人生最初的和最重要的生活方式。
1946年4月,基辛格被派往美军欧洲司令部的谍报学校担任教官,给比自己军衔高得多的校级军官们讲课,享有比较丰厚的报酬。他在为美军培养一批特殊人才的同时,也为自己在情报部门工作打下了基础。
立志从政,入哈佛为未来投资
一个志向远大的青年,决不会甘于现状,也决不会满足于小遇即安。很久便胸怀进入主流社会野心的基辛格,无论是打工,还是从军,都未泯灭自己的上进之心。为了给未来的人生打下基础,基辛格选择了最佳人生投资的捷径,到哈佛去镀金。
1946年5月,基辛格因卓越的军事成绩,被美国陆军授予1枚铜质奖章和2张奖状,给他的军人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段从军经历,为他在战后能够一直和美国军界保持着联系打下了基础。
24岁的基辛格感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他对朋友们说:自己毕竟知识太少,为此宁愿放弃在欧洲报酬丰厚的工作,回国接受第一流的教育。他找到克雷默尔,说:“我只知道我在这所学校里所讲的一点东西,除此之外一无所知。我希望能回国选择一所较好的大学继续深造,为今后的人生打下更好的基础。”克雷默尔听了很高兴,并对他提出了忠告,要他选择一流的大学,最后,克雷默尔帮助基辛格选择了哈佛大学。
刚来哈佛时,他与同学们不太合群,喜欢独来独往,让人感到他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城府很深。大家都叫他“隐士”,还称他是查尔斯河畔一只“孤独的狼”。
进入哈佛,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基辛格的命运。基辛格心里清楚,自己作为一个犹太移民的子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靠个人的奋斗。于是,他兢兢业业,远离喧嚣,一心求学,常常读书到深夜二三点钟。他的学习计划排得满满的,不分课上和课下。基辛格坚持听课和各种讲座,从不缺席,课上认真做笔记,并随手写下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种笔记很重要,对自己是一笔财富,它保留的不仅仅是笔记,更是自己的思想。他学了数学,但对哲学、逻辑学和历史更有兴趣。凭过去战争的经验和本能,他主修哲学和研究个人感兴趣的国际政治问题。他研究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历史,钻研哲学家苦涩的名着,以天生的洞察力去观察世界进入20世纪后力量均衡局面的历史进程。他感兴趣的主要是一些思想家,比如黑格尔、斯宾诺莎、马克思、克劳塞维茨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后来对基辛格影响较大的学者大都是德国人: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克劳塞维茨和施本格勒等。这些伟人的思想影响了基辛格以后的大半个人生。
卧薪尝胆,突破人生逆境
人生有起有伏,命运有顺有逆。这一点,普通人和名人、伟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相通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在于他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始终不改初衷,始终为理想奋斗。基辛格初遭到在哈佛任教的拒绝后,励精图治,从头做起,最终实现了梦想。
1954年,基辛格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在论文中集中研究了1815年维也纳政治体系的建立和维持,探讨了欧洲古典均势学说。这篇博士论文因其杰出的学术成就而获得“哈佛夏季奖”。1956年,基辛格将博士论文以《重建的世界》之名交付出版,它的发表确立了基辛格作为美国现实主义学派第一流学者的地位。
年青人都想着一夜成名,但真正一步登天的人却几乎没有。即使我们具有这样的才能,也要必须经过生活的考验。
——亨利·基辛格基辛格以其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博士学位证书,学术界人士也都推测基辛格可能被哈佛大学聘任并得到一些教授的支持。
基辛格焦急地等待着好消息。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哈佛对这位高材生、出色的博士说不!基辛格遭拒聘!
多少年后,1972年11月初,基辛格在他白宫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意大利《欧洲》杂志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其中谈到他对权力的看法。
基辛格说:“权力作为一种虚荣心的媒介物,对我没有丝毫吸引力……我所感兴趣的是,你运用权力可以做些什么?请相信我的话,你可以利用权力干出极其了不起的事情来……”
因此,当时在意外的挫折和沉重的打击面前,年轻气盛而又智谋过人的基辛格并没有低头泄气,反而把它看做成功的新起点。他留在哈佛做了临时教员,等待哈佛曾拒绝给他的那个职位。基辛格最终实现了心愿,1959年担任了哈佛的副教授,1962年当上了教授。
这期间基辛格卧薪尝胆,刻苦修炼。他一面授课讲学,一面潜心研究,并对此一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只是由于得不到当权者的赏识,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政策主张。但他决不因为自己人微言轻而放弃对美国外交政策弊病的批评。他在一些着作中,指责了美国整个国内结构和过去历届总统的领导方式,认为这些当权者根本不懂得客观情势的变化和美国外交所面临的实质问题。
对于自己当时那种怀才不遇的境况,基辛格在其以后的着作中引用梅特涅的话自励道:“因为我知道我自己想干什么,又知道别人能够干什么,因此我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
这个“充分准备”,就是深信美国某位当权者总有一天要用其人,取其谋,让自己出来大显身手的。而当时,他必须以极大的耐心等待着。
厚积薄发,不做无把握之事
不知深浅就盲目下海会被淹死,不知原委就匆忙行动会失去成功的机会,基辛格从不是这样做事的。他凭借对国际事务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出击,幸运女神当然会照顾他了。见不成则避之,不做无把握的事,这是基辛格的人生智慧。
“见可成则就之,见不可成则避之”,这是中国的古语格训。一直成长在西方的基辛格却始终认认真真地实践履行着。基辛格虽自负自信,但行动起来却十分谨慎,善于掌握火候,从不做无把握之事。他一向认为:“凡事都得掌握火候,什么时候该主动,什么时候不该主动。”这种人生态度以及做事风格,极其鲜明地体现在基辛格的政治生涯中,尤其是在处理棘手的国际事务中。
处理国际事务最难的是没有一个可循的规律。因为情况每天都在变化,这就要考验一个政治家的知识与技术了。
——亨利·基辛格基辛格说:“政策是权衡可能性的艺术,要精通这种艺术便要掌握可能性的微妙之处。”他十分重视发掘和利用外交事务中的各种“可能性”,从不做无把握之事。
尽管满腹经纶的基辛格善于出谋划策,喜欢在世界外交舞台上进行他的“特技表演”,但是在没有较大把握的时候,他是不愿轻易登场的。他之所以在中美关系、越南问题、美苏关系等问题上积极奔走,是因为他认为有施展自己谋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相反,他在参加尼克松政府的最初几年,由于中东问题还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他就不愿贸然行事,而是让国务卿罗杰斯去空忙一阵。“见可成则就之,见不可成则避之”,这也许就是基辛格事半功倍的诀窍之一。
竞选获胜后,尼克松的新政府就急于使动荡不安的中东地区平静下来,制定了所谓“不偏不倚”的外交政策,声称必须让阿拉伯国家相信美国总统的态度是绝对客观的、超然的、“不偏不倚”的,同时为了遏制苏联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美国必须直接出面安排一种“真正”的和平。
身为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对这一政策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这一政策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苏联的大力帮助,但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二是要看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是否愿意越过他们之间的鸿沟,并接受这样一个“强加的”解决办法。在他看来,这第二个条件比第一个条件更难实现。他认为:“必须有一段相持时间,好让各方都认识到他们力所能及的极限。这并不是说你就不应当努力缓和紧张局面。但是,能不能出现真正的突破,我总没有别人那么乐观。”
事情不出基辛格所料,当美国国务院代表美方提出包含苏联意见的方案后,却遭到了莫斯科方面的拒绝。以色列人由于自己在美方施压下作出了让步却被苏联拒绝了,于是十分愤怒。与此同时,苏联在苏伊士运河西岸不断加强防空导弹基地的建设,这引起了基辛格的关注,他预言说,以色列很可能在绝望之余采取强烈的单方面行动。果然,1970年,以色列对埃及的军事目标实施了一系列闪击,进一步引起阿拉伯人尤其是埃及人的不满,局势不仅没有取得突破,反而更加恶化。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走访阿拉伯各国的途中,基辛格在开罗接受埃及《金字塔报》前主编海卡尔采访时说:“在我感到已经掌握了某一问题的基本因素或到已掌握了大部分基本因素之前,我是不愿接近这一问题的。关于中东危机,我还不能确切地计算出我手中所掌握的基本因素,同样我讨厌失败,我有成功的基础,我不想随便利用这一基础。”
君唱臣随,做总统的最佳拍档
不懂得主次、先后的人,绝不会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巅峰。基辛格之所以成为国家总统最信任的助手,在于他的勤奋、他的智慧、他的交际能力,更主要的是,在于他与顶头上司默契的合作。
1968年12月初的一天,在美国有名的皮埃尔饭店,刚刚在大选中获胜并即将成为美国第37届总统的尼克松正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正是在这次会上,尼克松正式宣布任命基辛格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高度评价基辛格:“多年来通过他的着作,在政府内的服务以及其他活动,对国家安全事务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