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它们为了取暖,就紧紧地挤在一起,但是各自长长的尖刺很快就把对方刺痛了,于是就四散分开了。
天寒地冻,寒冷使它们很快又聚集在了一起,但是当它们彼此靠近时,又重复了上一次的痛苦。这些刺猬不断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徘徊在寒冷和被刺痛两种痛苦之间。直到后来,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会刺伤对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刺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在拥挤的车厢或电梯内,你总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就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进行了整整80次的实验,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被试者——对方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很快就默默地离开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就说明,人们不管走到哪里,“私人空间”的意识都是永远存在的。
交往中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最佳的距离是多少呢?
最佳距离首先取决于你交往的对象是谁。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制订了一个人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相对应的尺度,用四个区域来表示:
1.亲密区
距离在0厘米~46厘米之间。这个区域属于家庭成员、莫逆之交等最亲密之人的空间。在这个区域内,两个人可以互相接触,能嗅到各自身上发出的气味,说话一般轻声细语。这个距离尤其适用对肌体的抚慰。两人一旦处于亲密区的距离,就会排斥第三者的加入。
2.熟人区
又分两个层次,一是46厘米~60厘米,这是私人的空间距离。夫妻或情侣之间可以在这个距离中自由来往,如果别的女人试图和一个男人处在这个距离内,那这个男人的妻子或女朋友必定大发雷霆。另一层次是60厘米~120厘米,老同学、老同事、关系融洽的隔壁邻居之间的距离就属于这个距离。当我们向人吐露心声时,差不多总在这个距离内进行。这个区域的话题可以或多或少地涉及“机密”,而且统统是个人的、与双方有关的事宜。
3.社交区
距离120厘米~360厘米,也分两个层次,一是120厘米~210厘米。如在办公室里,一起共事的人总是保持这个距离,进行一般性交谈,分享与个人无关的信息。另一个层次是210厘米~360厘米,如正式会谈时,人们一般都保持这个距离。这个距离内目光的接触比交谈更重要,没有目光的接触,交谈的一方会感到被排斥于外,也许会导致交谈中断。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彼此相识,但不熟悉,交谈内容多半是事务性的,不含感情成分。
4.公共区
距离在360厘米以上,完全超出了可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的范围。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和非正式的场合都保持这个距离。
但是,正如霍尔教授所说的,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像一个“气泡”,它紧紧地跟随着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扩大或缩小。假设在高峰时的公共汽车里,如果一个人坐在双人座上,即使他(她)的身体几乎与另一个人的身体相触,他(她)也是不会走开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公园、阅览室等地方,他(她)早就会自觉地起身离开了,从中可见,一个人的个人空间是会变动的。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就会缩小到最低点。
另外,最佳距离还与交往者的文化背景有关。比如,你如果与一位美国人交谈,距离不得小于60厘米,否则他会觉得你不友好;如果与一名阿拉伯人交谈,就要小于60厘米,否则他也会觉得你不友好。究其原因,是不同文化背景所致。
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如下的规律:人们离他喜欢的人比离他讨厌的人更近些,要好的人比一般熟人靠得更近些;同样亲密关系的情况下,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与人保持的距离较远些;两个女人谈话总比两个男人谈话挨得更近些,异性谈话比同性相距远一点儿……知道了最佳距离的道理,并合理运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交往效果。
礼仪点睛
年龄较大的人与年龄较小的人相处,双方都会有缩小空间距离的愿望和要求;同龄人之间则有一种要求扩大交往距离的潜在冲动。当我们与老师、家长、领导、长辈相处时,特别是当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指教、帮助时,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恳与迫切,我们最好站在他们的旁边,并且保持较近的距离。而当我们与同龄人特别是初次会面的同龄人洽谈生意、交流信息时,我们应离他们远一些,否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