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12153700000001

第1章 国学大师说做人

【章太炎】敢想敢做,百折不回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骨气,奴颜婢膝,蝇营狗苟地生活,将是最大的悲哀,那样的人生简直毫无意义。

做人就要有“一两分的神经病”

看到章太炎这三个字,人们就会想起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鲁迅、钱玄同……这些历史名人都是他的弟子。章先生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其著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轰动海内外,他曾点名骂光绪帝,招致牢狱之灾;后来担任同盟会机关报《民刊》的主编,提如椽巨笔,行惊天之文,指点江山,叱咤风云,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人物,却有着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绰号——“章疯子”,而他本人非但不对此表示反感和愤慨,反而欣然接受。他还曾这么调侃自己:“兄弟我是一个神经病。”揆诸平常人情,恐怕一般人都唯恐别人说自己疯癫,章太炎则不然,他公然宣称“才典功业,都是神经病里流出来的”,并在东京留学生会为他举办的欢迎会上说:“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分的神经病。”章太炎当年呼吁“逐满独立”、“推翻满清”、“光复汉族”,时人视为大逆不道之惊世骇论而群相侧目,目之为“疯癫”、“神经病”云云,章太炎也因此几陷囹圄,几乎招致杀身之祸。但章太炎依然执著,“兄弟是凭他说个疯颠,我还守我疯颠的念头”。

但从章太炎先生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章先生是“疯子”,那么他不是真的疯,这种疯和鲁迅先生《长明灯》中的“疯子”一样,因为不被世俗理解和触动了某些反动势力的利益才被误解和污蔑为“疯”,这“疯”中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蕴含着呐喊着前进的不屈力量。诚如章太炎先生自己说的:“独有兄弟却承认我是疯癫,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反倒格外高兴。为什么缘故呢?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算能想,亦不敢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

人\生\折\射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出章先生“疯”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敢想敢做,百折不回。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人如果没有类似“疯”的这种“神经病”,不敢想前人所未想,不敢做前人所未做,只是抱残守缺,毫无创新,那么他肯定不会有大学问;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神经病”,一遇到困难的阻隔、流言的诋毁便打退堂鼓,没有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勇气,不能孤行己意,那么他肯定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章太炎先生就曾认真地宣称:“总之,要把我的神经病质传染诸君,更传染与四万万人。”

J.保罗·格蒂是石油界的亿万富翁,一位最走运的人,在早期他走的是一条曲折的路。他上学的时候认为自己应该当一位作家,后来又决定要从事外交工作。可是,出了校门之后,他发现自己被俄克拉荷马州迅猛发展的石油业所吸引,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改行加入到蓬勃发展的石油业。年轻的格蒂是有勇气的,但不是鲁莽的。如果一次失败就足以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的话,这种冒险的事他从来没有干过。他头几次冒险都彻底失败了。但是在1916年,他碰上了第一口高产油井,这个油井为他打下了幸运的基础——那时他才23岁。

是走运吗?当然。然而格蒂的走运是应得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错。那么格蒂怎么知道这口井会产油呢?他确实不知道,尽管他已经收集了他所能得到的所有事实。“总是存在着一种机会的成分的,”他说,“你必须乐意接受这种成分;如果你一定要求有肯定的答案,那你就会捆住自己的手脚。”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要喊出自己的声音,活出自己的精彩。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往往是缺乏创造力和意志力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张扬个性的人,他们有的以穿奇装异服为个性,有的以出口成“脏”为个性,甚至还有人以打架斗殴为个性……张扬个性并不是穿时尚的衣服、拥有最时尚的物品,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真正张扬个性是要做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个性中必须包含了一种建设性的东西,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反思个性的真正含义。正如章太炎先生的“疯”中包含的是他敢想敢做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显现出的是他革命家的胆识和国学大师的智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要张扬出自己的个性,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发掘出自己的潜力,真正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智\慧\点\拨

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不可能”驻扎在我们的心头,无时无刻不吞噬着我们的理想和意志,让我们一步步在“不可能”中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越来越遥远。其实,有太多的“不可能”只不过是一只只“纸老虎”,只要我们拿出勇气来主动出击,那么,“不可能”也会变为“可能”。敢想敢为、百折不挠就是我们在走向成功之路上最有力的助手。

“大独必群”,孤芳自赏要不得

章太炎先生有一句名言:“夫大独必群,不群非独也。”这里的“独”不是离群索居的孤芳自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优游于天地之间的“独善其身”。章太炎先生眼中的“大独”是在“群”中、在集体中的“大独”,用现在的话来讲,“大独”就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而“群”自然就是群体、集体。从这句话中,我们得出的启示就是: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的人物,必须学会融入集体,利用集体的优势来成就自己“大独”的理想。

人\生\折\射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离开了群体,任何人都无法独立生存。一个人的能力即使再出类拔萃,如果他是一个离群索居之人,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一个人的能力即使不算优异,但若他学会融入集体,借助于“群”的作用,那么他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西楚霸王项羽,出身贵族家庭,他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遂立志要学“万人敌”(以一人敌万人的智谋),于是跟从叔父学习兵法。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是形容他的武艺高强。年轻时的项羽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与项羽相比,刘邦在四十岁时还是一事无成,只是一名小小的亭长。这位布衣出身的汉高祖在年轻时,还是一个市井之中的无赖。他长得没有项羽英俊潇洒,更没有项羽武艺高强,也没有项羽那么良好的家庭背景,可以说,年轻时代刘邦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然而,最终登上皇位的人,却是他这样一位小混混。这当中有什么原因呢?

后来,史学家们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项羽虽然优秀,但他的“大独”理想是建立在“群”之外的,而刘邦虽然不怎么优秀,但时势造英雄,他是在“群”中一步步被推为“大独”的。项羽的确武艺高强,用兵也非常有术,“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是用来形容他的军事才能的,然而项羽总是仗着自己的个人能力,忽视了他部下们的作用。正如原来本是项羽部下的韩信所说:“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对待自己的部下,该给的封赏又十分吝惜,只凭借自己的匹夫之勇,自然不可能成就帝王的霸业。”而刘邦呢?虽然本领不怎么样,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文不及萧何,武不及韩信,谋不及陈平”,然而这些人才都能为刘邦所用。这就说明了一点,刘邦是一个群中的“大独”,一个懂得充分利用“群”的力量的人。

最后历史的进展也正是如此。鸿门宴后,项羽再也没有了杀刘邦的机会,反而逐渐被刘邦赶超,最后在垓下决战之时,英雄一时的西楚霸王谱写了“乌江自刎”的悲歌。

这就是历史的明证,项羽的悲剧正好印证了章太炎先生的“不群非独也”。

智\慧\点\拨

我们要学会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获取自己不断进步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唯有如此,学会在“群”中做一个“大独”,那样我们不但能活出自信,享受“大独”的快乐,更能够让自己得到周围人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