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大师告诉我们的人生心得
12153700000025

第25章 【张岱年】勇于创新,学以致用

述作统一,勇于创新

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中,张岱年先生说:“文化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学亦称为学问,这个‘问’字有重要意义,治学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称为真学问。如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有所创新。创新即是提出新的观点,具有新的发现。”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他认为:古人的知识,应当保持原貌流传下去,如果加入了自己所作的,那么将破坏原有知识的风貌,所以是不应当有什么创新的。对于孔子“述而不作”的观点,张岱年先生驳斥说:这是一个落后的传统,我们必须要改变它——不但要“述”,更要去“作”。“述”是发展,“作”是创新。我们在思想、文化、学术等方面必须经常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发掘新技术,走到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人\生\折\射

对于学习,孔子主张要“述而不作”,而张岱年先生则认为述与作要统一。对于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我们应当何去何从呢?

不妨先来品读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求求你让我进去,我只想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而已。”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进门后,穷人看到里面有个厨娘在洗盘子,于是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说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说,“我倒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给这个穷人一个小锅。穷人呢?他真的跑到外面捡了一块石头,洗干净后放到锅里点起火开始煮起来。一旁的厨娘看着很好奇,看了很久后忍不住说话了:“你煮汤喝总得放点盐吧。”于是她给穷人拿来一些盐,后来,厨娘又觉得缺少很多东西,于是又给穷人拿来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猜到,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丢掉,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那么他肯定会被轰走。如果他不说煮点石头汤这句奇特的话,他也不可能在最后有肉汤喝。

其实,这就是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创新并不是天才的特权,创新在于找到新的方法把事情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功。现在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在学习中,我们是应该相信孔子的“述而不作”好,还是应该相信张岱年先生的“述和作要统一”好呢?

在如今的社会里,知识更新得非常快,如果我们依旧只是接受原有的知识,而不知道创新的话,那么我们肯定会落后于人。

智\慧\点\拨

张岱年先生主张,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怀疑原有知识的真伪,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的精神。这才是正确的观点。在我们的学习中,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知识就将仅限于前辈传授给我们的那么一点东西。只有敢于挑战传统、打破常规,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快速地掌握知识,才能有所作为、拥抱成功。

张岱年先生曾说:“宇宙万象复杂繁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无穷的,因而常有新的现象涌现出来。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是学术创新之路,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关键。”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应该努力创新,去做一个时代的新人,不要害怕自己成为“创始人”。任何著名的学者和科学家,都是抱着成为“创始人”的创新精神,才取得巨大的成功的。人一生的思考仿佛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而创新则是这个花园中最美丽的花朵。

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张岱年先生认为,学习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他在《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中写道: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曾讲“知行合一”,知是认识,行是实践,知行合一即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又是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唯心论是错误的,但“知行合一”还是正确的。

人\生\折\射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傻瓜,进城去卖竹竿,可是在他要进城门之时却发觉竹竿横竖均不能进入城门,他非常气恼。这时走过来一位读书人,为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把竹竿从中间折断,就可进城了。傻瓜觉得读书人说得非常有道理,十分感谢读书人,直夸他聪明。读书人听到了傻瓜的表扬之后,非常谦逊地说:“吾非智者,无非见者多矣。”意思就是说:我并不聪明,只是我的见识比较广罢了。

后来,傻瓜按照读书人说的方法,把竹竿都折断了,结果折断了的竹竿一根也没有卖出去,只能拿回家当柴火烧了。

故事中的读书人,自认为见多识广,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同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避免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书呆子。我们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真知识,有真见解。

要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应该利用和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印证学到的知识,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认识。《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不断地通过实践的检验,才写出这一举世闻名的医学名著的。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名大夫,那时因山里人劳动特别辛苦,所以腰肌劳损是种常见病。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常常给这类病人泡制用白花蛇作主料的药酒。李时珍当时特别好奇:为什么白花蛇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李时珍很虚心地向很多医生请教了这个问题,都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他决定到深山里去,亲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但是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面,而且剧毒无比,万一有个闪失,就会把性命丢掉!”

但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吓住,他一心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独自向深山进发了,经打听,他来到了龙峰山,这里是白花蛇的理想栖息地,他在山路上足足等了两天,才等到一个捕蛇人路过。捕蛇人告诉李时珍说:“我家世代都是以捕蛇为生,但是没有一个能得善终,都是被蛇咬死的,特别是白花蛇,毒性特别大!”

听了捕蛇人的说法之后,李时珍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告诉那位捕蛇人,为了减少天下人的病痛折磨,就是死于毒蛇之口,他也在所不惜。捕蛇人被李时珍不畏艰险的执著精神所感动,终于同意带他去找白花蛇。

路上,李时珍向捕蛇人请教了许多关于白花蛇的问题,例如生活习性、特征和毒性等。捕蛇人见李时珍确实好学,就倾囊相授,把自己所知道的非常详细地讲给他听。两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经过了好几天的艰苦跋涉,最终亲眼见到了白花蛇。

这次深山之行,李时珍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又接连走访了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关白花蛇的第一手资料。就这样,李时珍凭着勇于实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危险系数很高的行动来考察和验证所学的知识,但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能够认识到,任何知识都是从实践当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和实际相结合,就是死知识,对我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张岱年先生曾说:“研究学问,应该从实际出发,最后更要以实践加以检验。自然科学以实验室的实验为依据,社会科学的实验则复杂得多。”

智\慧\点\拨

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知识,如果有知识而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那么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要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就应该利用和创造机会,在实践中印证学到的知识,并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认识,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一边读书一边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