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朱和尚干革命
1368年,汉人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明王朝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王朝,绝对的专制和绝对的黑暗居然能苟延残喘了200多年。1644年,李自成与明朝最后的吴三桂势力在山海关决战,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政权“清”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硬生生地挤了进来,从1644年一直到1911年,清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这200多年和明王朝的200多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期政治上的腐朽不堪、官场的乌烟瘴气。
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帝制史上最后的两个王朝,政治上偶尔有点光芒,但转瞬即逝。人们在漫漫长夜中终于等来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段闭幕式表演虽然很长,但总算结束了。
明清以后,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元朝末年,有个和尚造反并取得了成功,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从小体弱多病。由于他的父母相当迷信,就把幼小的朱重八送到了附近的皇觉寺,希望菩萨能够保佑他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当时元朝把人群划分为四个等级,汉人属于贱民等级,因此徭役异常沉重。朱重八刚刚十岁,就开始为地主放牛,虽然这个工作很累,但他却因此而结识了很多朋友,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他打天下的左右手,比如徐达、汤和、周德兴等。
在这些小伙伴的印象中,朱重八从小就是个皇帝迷。他经常在玩游戏时扮演皇帝,让小伙伴们三跪九叩,高呼万岁。
1343年,灾荒不断,加上沉重的徭役,很多百姓都在死亡线上挣扎。后来发生了瘟疫,朱重八先后失去了父母和大哥。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朱重八和二哥却束手无策,家里买药的钱没有,甚至买棺材和坟地的钱都没有。后来,朱重八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好又回到皇觉寺,在寺里出家做了和尚。在寺院里他每天都要做苦工,还受到压制。后来由于寺院的粮食也越来越少,寺院住持只好遣散和尚,这样朱重八刚做了五十多天的和尚,就不得不离开寺院出去流浪,这时他也就十七岁。随后几年的乞讨生活让朱重八见了世面,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经验,并且他广交朋友,熟悉了淮西名都大邑的风土人情。
朱重八在外流浪的时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高潮时期。社会上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这些对朱重八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后来他又回到皇觉寺,发奋苦学,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声势浩大。朱重八听说后,十分兴奋,心想如果总是在寺院里呆着,随时都可能死在元军手里,还不如参加起义军,说不定能够改变命运。这时他幼时的伙伴汤和写信过来,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于是朱重八就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朱重八天生就有将帅之才,入伍后,他勇猛善战又粗通文墨,所以很快受到郭子兴的赏识,后者将养女嫁给朱重八,从此军中称他为朱公子。有了身份后,他才另起了正名朱元璋。他在军中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又身先士卒,获得赏赐后分给大家,因此受到很多士兵的拥护。
当时红巾军中有五个元帅,分为两大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经常相互争斗。朱元璋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新的局面。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到故乡开始招募士兵,他小时候的伙伴徐达、周德兴等人纷纷来投靠。村民们听说朱元璋做了红巾军的头目,也都前来投靠。因此他很快就招募了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后,被郭子兴提升做了镇抚。
与那些总在濠州城里呆着的头领们不同,想建功立业的朱元璋从自己招募的新兵里挑选了一些心腹离开了濠州,向南部进军。途中朱元璋先后招抚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后又招降了豁鼻子秦把头的八百人,攻破横涧山的元营。然后他南下滁州,这时定远名人李善长前来加盟,辅助他开创大业。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军容严肃,因此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所以他很快就攻下滁州。
军队实力不断壮大,加上朱升等人的出谋划策,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这些都极大地巩固了自己的实力。朱元璋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后来又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多支割据势力,消灭了长江上下游的劲敌,进行大规模北伐的时机成熟了。
出征前,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众将士,北伐是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解除汉人的痛苦。随后他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檄文,告知北方的人民,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由于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北伐军节节胜利,迅速攻打到元大都(北京)。元顺帝见孤城难守,忙带着后妃太子向北部沙漠地带逃跑,统治中原90多年的元朝灭亡了。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四十岁的朱元璋在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年洪武,改应天为南京。朱元璋经过十多年的征战讨伐,终于从一个贫民,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酷评】
这是一个经典的白手起家的创业案例。没钱没势的朱重八为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出险象环生、情节曲折的大戏。一个彻彻底底从基层做起的农民,凭借着一身的干劲儿,一股子闯劲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既不会贪图安逸、裹足不前,也不会蛮赶蛮上、好高骛远。他从卖苦力的底层员工,到事必躬亲、仗义诚信的基层主管,再到有眼光、有魄力的高级经理人,最后成长为可以一个人拍板做决定的大老板。朱元璋的成功是个几乎不可能被复制的奇迹,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白手起家”的信念,只要向目标不停地奔跑,必不可少的运气总会或多或少地眷顾到我们,成功就会触手可及。
§§§第二节 从此史上无丞相
故事发生在公元1380年的夏季。皇帝朱元璋从西华门出皇宫,要到皇宫附近的胡惟庸家去。胡惟庸是谁?他是中书省左丞相,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护卫的车队走了没多远,路上忽然有一个人迎着皇帝的车驾直冲了过来,拦住御驾车马。由于紧张,他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护卫以为是刺客,冲上去就对拦驾的人拳打脚踢。事实上,这人根本不是刺客,而是个宦官——西华门的内使云奇。
云奇被打倒在地,胳膊都快给打断了,还拼命指着胡惟庸的家。
朱元璋多精明的人,心想这里面肯定有事儿,旋即转身返回西华门登楼远望。这一望可把朱元璋望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回事儿呢?原来他瞅见不远的胡惟庸家里,有很多披甲执剑的武士埋伏在走廊和墙后。
明摆着,胡惟庸要谋反,要暗杀自己!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到胡惟庸家里去呢?原来,丞相胡惟庸向朱元璋报告说,他家的井里涌出了“醴泉”。“醴泉”是什么景观呢?就是一口井,据说这井里的泉水像美酒一般香醇清新,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祥瑞之事。因为朱元璋将国家治理得好,上天要降一些祥瑞之事,以示表彰。朱元璋很好奇,就兴冲冲地来了。想不到,这竟然是一场阴谋。
回宫后,朱元璋急忙派兵前去围剿,很容易地就逮捕了胡惟庸,将其押赴刑场正法。而那位大忠臣云奇被打后,因伤势过重,很快就死了。
胡惟庸死后,其谋反“罪状”陆续被揭发。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达三万余人,前后延续达十年之久,并作《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胡党”因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被剥夺爵位的开国功臣名单中,竟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等一公、二十一侯!
不过当时的人都不明白,胡惟庸位高权重,为什么还要谋反呢?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这又是为什么呢?仔细读历史,《明史·胡惟庸传》里清楚地记载着:胡惟庸被处死的时候,其谋反的罪行还不清楚。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早在洪武十一年三月,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朱元璋就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在此之前,各地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关白中书省,即给皇帝一份,同时也要给中书省丞相送一份。接着,他又下令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然而即使这样,也还不能令朱元璋满意。
胡惟庸当了丞相后,其独断专行的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更加明朗化。胡惟庸之前,李善长小心谨慎,徐达经常带兵在外,汪广洋只知饮酒吟诗,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不突出。但胡惟庸为相七年,擅权乱政,有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不向皇帝报告,还随便提拔人和处罚人,使得朱元璋大有皇权旁落之感。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胡惟庸的专权,因为他专权,所以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接着,朱元璋就宣布裁撤中书省。丞相被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朱元璋就大权独揽了。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明朝是朱家的天下,朱元璋要把它传给子孙,因此他不仅不愿意自己的权力被丞相分割,而且也不允许子孙的权力被丞相分割。因此,他把撤销丞相制度这件事写到《祖训》里头,规定说子孙后世永远不许立丞相,如果有人建议立丞相,必须严惩。
同时,朱元璋也不愿意和当年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战友瓜分胜利的果实:分少了,积怨;分多了,则势必大权旁落。所以,还是将这些人赶尽杀绝最安全,永绝后患。他以胡惟庸案为引子,顺势将很多的谋士杀了,将一干猛将也杀了不少,而且还祸及二三流的将领。
实际上,胡惟庸独断专行确有其事,但谋反却实在是子虚乌有,它只不过是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一个借口而已。胡惟庸被告谋反时,证据并不充足,如果深究下去,胡惟庸可能不会被判成死罪,因此朱元璋才迅速认定谋反事实,旋即便将其杀掉。朱元璋大杀功臣自此开始,由此成为继汉高祖之后第二个大规模血洗功臣的皇帝。
【酷评】
皇权和相权的关系,说起来类似于今天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董事长是大老板,总经理则只是个做事的。只不过,从前做皇帝没有今天做老板轻松,因为皇位不受法律保护,随时都有被人抢走的危险。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目的就是要扫除“总经理”这颗最具威胁的地雷,并不惜为此杀了很多人。后人把丞相(总经理)的这种命运称之为“二把手效应”。做二把手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既要把公司、单位管理好,又要和一把手配合好。这种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微妙竞争在今天的公司里、单位里依然存在,身在其中者不可不注意。
§§§第三节 方孝孺被诛十族
方孝孺是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
方孝孺从小就聪明过人,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背诵大量古诗,而且也会作诗。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方克勤由于官职的变更来到了济宁,他也跟着父亲从浙江宁海来到北方。之后他便奋发苦读,翻阅了大量的古典名著,吸取各家学问的精华,后来又拜一代名儒宋濂为师父,很快便锋芒初露,成了宋濂的得意门生。
明朝大兴科举,洪武十五年(1382年),方孝孺被东阁大学士吴沉等人推荐给皇上。应征来到南京后,方孝孺奉皇上谕旨在奉天门作了《灵芝》、《甘露》两首诗。太祖朱元璋看了十分赞赏,决定重用此人,于是大摆筵席,要亲自接见他。为了试探他的人品,朱元璋故意让宫女把方孝孺要坐的椅子和餐具摆得乱七八糟的。方孝孺到达后,拜过圣上,见座椅不正,于是先把它们扶正后才慢慢坐下来。朱元璋看到后非常高兴,觉得他举止端庄贤雅,加上知识渊博,就想让他以后辅佐自己的子孙,于是赏赐给他大量的钱财,并派人送他回到家乡。
回到家里后,方孝孺就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家又苦学了十年,并且写了大量的诗篇名著,如《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
方孝孺三十一岁的时候,一场厄运降临:他的父亲被仇人诉讼,他也难脱干系,官府封了他父亲的府邸,将其全家押往南京问罪。当时皇上朱元璋看到诉讼状上有方孝孺的名字,就特地命人把他释放了。
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被朝中的大臣推荐,然后皇上就授予他为汉中府学教授。由于他文章盖世,通晓经史,所以深受蜀献王(朱椿,朱元璋的十一子)的赏识,聘请他做了世子的老师,并在他读书的地方题字“正学”,于是人们尊称他为“方正学”或“正学先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逝世,皇太孙朱允登基,年号为建文。建文帝主张以文治国,因此方孝孺很快受到重用。建文帝召他回到南京,任命他做翰林侍讲学士。建文帝登基的时候刚刚二十一岁,对国家大事的处理方式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必须依靠身边的大臣和心腹,而方孝孺是他的老师,因此受到了他的百般信赖和器重。而方孝孺对建文帝也是赤胆忠心,为朝政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建文帝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皇位,面对整个社会存在的弊端,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尤其是藩王们拥兵自重,对朝廷威胁很大。并且各藩王多是皇上的叔叔们,不把他这个皇帝侄子放在眼里。于是建文帝就采用了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开始进行削藩。但是这一举动马上遭到了诸王的反对,尤其是燕王朱棣,反应最为强烈。于是方孝孺就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的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建文三年(1401年),燕王以为朝廷“靖难”为幌子,向南京进攻。方孝孺支持建文帝应战,并且为朝廷多方策划抵御进攻的策略。但由于所用大臣都只会纸上谈兵,并不懂实际的军事指挥,最终还是让朱棣取得了胜利。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和皇后一起在后宫自焚。方孝孺悲痛欲绝,在宫殿前日夜痛哭。当初,燕王朱棣起兵南下的时候,其军师曾对他说:“南方的方孝孺,博学多才,人品端正,为朝廷做了很多贡献。如果我们攻破南京,他肯定不会投降我们,但是请燕王千万不要将他杀死。如果他死了,天下的读书人就绝了!”朱棣也曾听说过方孝孺的为人,于是就答应了。
朱棣夺得皇位以后,就将方孝孺传到大殿里,命令他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此时方孝孺正在为建文帝披麻戴孝,悲痛欲绝,听说朱棣让他起草即位诏书,立刻大声痛骂朱棣篡权,并将诏书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