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因素,人的大脑到底可以记忆多少东西呢?根据一些人的研究,健康人的大脑,若终生坚持学习,所记忆的各种知识,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50多倍,可容纳5亿多本书。还有人估计,人的一生可储存1 000万亿个信息单位。由此看来,人的记忆力是有着很丰富的储备量的,是有可能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东西都记下来的。古今中外有很多善记忆的人已做出这方面的例证,例如:文学巨匠茅盾可以背诵整部《红楼梦》;桥梁专家茅以升到80岁高龄还能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百余位而不出差错;荷兰的威克莱茵,以其非凡的记忆力获得了“人脑计算机”的称号。他可以记住100×100以内的乘法表,1000×1000以内的平方根表,能说出历史上任何一天是星期几。看来人的记忆力远未达到极限。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人在惊恐、愤怒、危急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超乎寻常的力量。例如,一位母亲以超过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自家楼下,接住从楼上掉下的孩子。科学家认为,这些平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是人体潜能发挥的结果。在人体肌肉和肝脏中贮存着大量的能量,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大脑就会指挥全身释放能量,做出平时意想不到的举动。
潜能是人类最大而又开发得最少的宝藏,专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还没有开发出来。美国学者詹姆斯研究发现普通人只开发了他蕴藏能力的1/10。我们只利用了身心资源的很小的一部分。
也有的科学家认为,人体潜能并非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可以无限度地开发下去。法国一些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人类竞技水平已经逼近生理极限,2060年后再创造世界纪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对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以来所创造的各项世界纪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人体潜能在100多年前只发挥了75%,但到今天已被激发到99%。一些研究者据此推及其他方面的人体潜能,也认为人体其他潜能如同竞技体育方面的潜能一样,也有用尽的时候。
由于人体潜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对它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学科,因此这其中所蕴藏的众多科学困惑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研究。
探寻音乐魅力的源泉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悦耳,还有很多积极的作用。肖邦的《夜曲》治疗神经衰弱症;莫扎特的《剧场的管理人》治疗精神忧郁症;贝多芬的《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治疗高血压;巴哈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治疗肠胃失调。这是心理医生波德斯基为不同症状的患者,开出的不同药方。
音乐疗法并不新奇,早在1930年它就开始出现在医药界,成为一种辅助性的医疗技术。医生凭借临床经验或实际研究,发现音乐对人的病症具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日本幼儿开发协会曾作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把几十个出生不久的孩子集中起来,一一拍照、录像,作为原始的资料。然后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次播放莫扎特的《小夜曲》。开始时没有引起什么变化,4个月以后,这些孩子的面容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情也比一般的孩子活泼,动作协调,就连眼神都与一般孩子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音乐并不仅仅起着医疗辅助作用,甚至人类的情感都是跟音乐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威武雄壮的军乐,还是充满浪漫情调的婚礼进行曲,又或者是悲凉凄婉的葬礼哀乐,人类情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音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
截至目前,科学家们尚未完全揭开音乐神秘力量的面纱。但是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就大脑如何感受和体验音乐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人类对音乐的追求和享受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生物学家们的关注,因为世上很少有像音乐那样的东西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经久不衰,世上也很难有东西像音乐那样成为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达尔文在《关于人类享受音乐的天赋》中说:“人类享受音乐的才能是人类最神秘的天赋之一。”
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项实验:他们让一些音乐家聆听自己的得意之作,听完后,马上对这些音乐家的大脑反应进行追踪扫描。结果发现,受试者的神经中枢满是快感和激情,证明他们正在享受自己的杰作,这种感觉就好像美餐一顿后的满足感。这一实验结果得到心理学家的赞同。许多心理学家承认,音乐的确能让人兴奋,并在我们的大脑某些区域激发惬意的感觉。
一些进化论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欣赏音乐的能力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达尔文早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就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我们的祖先在尚未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通过发声的强弱和音调的高低互相吸引注意和进行交流了。音乐能够表达丰富、生动且强烈的情感,能够让聆听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表示,这种理论并没有完全反映出音乐的魅力,音乐的魅力要比这种说法复杂得多。比如,音乐在处理社会关系和协调人类活动领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吟唱圣歌能够刺激体内咖肽的分泌。来自德国柏林大学的爱德华·哈根和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戈兰高里·布莱特则认为,音乐在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光保证了本民族的社会团结,而且还向敌人炫耀他们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
以上的观点虽然不一致,但都证明了一点:在人的大脑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专门感受音乐的特殊神经中心,由此才产生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结果。专家们对专门负责处理音乐的大脑神经中枢的研究虽然才处于起步阶段,但音乐所蕴涵的魅力无疑将是科学界乐于探索的主题之一。
凶宅何以如此可怕
提起凶宅,我们就会想到庭院深深,阴森可怕,少有人住,而且晚上常常闹鬼。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关“凶宅”的传说层出不穷,入住这些凶宅的人不是得病暴死,就是遇到其他的不幸事故。
那么世上真有如此恐怖的凶宅吗?凶宅为什么总与不幸的事故联系在一起?
为了弄清楚凶宅真相,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科学家对美国、英国、比利时、印度、埃及等国家的20多座凶宅进行了实地勘探,证实了凶宅存在一说,至于凶宅的种种可怕传说,比如阴气太重、被鬼狐占据、风水不好、冲撞煞神等,则是耸人听闻的无稽之谈,是迷信、不讲科学的说法。
一般认为,这些不吉的宅第可能只是建筑设计不合理,采光条件差,通风条件也不好,从而使人感到不舒适,最终使人生病。从近代地质地理学、环境科学所揭示的一些现象看,这种解释有它合理的一面。但科学家认为凶宅的成因并非如此简单。欧美科学家经过对凶宅长达数年的科学考察,发现其形成首先与不良的地质因素有密切关系,也与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有电磁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进而导致一些房屋成为凶宅。比如,在不少城市的工业区内,地下是密密麻麻如蜘蛛网似的电线穿过,近地面更有电磁辐射等污染。如果在这种电流与磁力强大并交叉的地方建造住宅,那看不见的电磁波便会辐射到住宅内,对人体造成损害,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出现精神恍惚、惊慌恐惧、烦躁不安、头昏脑涨以及失眠等症状。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远郊曾有一幢别墅,因为对面山丘上有一处雷达站而成为有名的凶宅。这个军事基地的雷达站发射功率极强,它的三面是高高矗立的石壁,唯一开放的一面直指别墅。石壁阻挡住雷达的电磁波,由此形成电磁波反射扩散,交叉投向别墅。住在别墅里面的人一天24小时几乎要接受48次电磁波的强烈震荡和辐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住在别墅内的人怎能不遭受损害?
科学家还发现,有些凶宅是地基下埋有过量的重金属,或附近有排放有毒重金属废料的工厂存在所致。还有一些住宅是因为其地下有“氡”而成为“癌屋”。这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会不时地向地面放射,同时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并沉淀在肺组织中,破坏人的肺细胞,从而引起肺癌以及其他呼吸道方面的癌症。
通过科学的解释,人们了解到所谓的凶宅不是鬼神作怪,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为因素所致。
艾滋病到底从何而来
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自从1981年在美国纽约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后,到2006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3 950万,已夺去生命近2 500万。对于艾滋病的病因,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艾滋病的发病与一种T细胞有关。
1983年5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吕卡·蒙塔尼埃研究组从患者体内的淋巴结里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这是人类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能够附着在T细胞的表面进行繁殖,受感染的T细胞很快就会停止生长,丧失免疫功能而死亡。而新繁殖的艾滋病病毒又释放到血液中,寻找新的T细胞。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最终失去抵抗力。
也有少数的科学家认为,艾滋病并不是仅仅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很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
那么艾滋病的来源是什么呢?起初人们认为艾滋病是由同性恋引起的。因为在美国一些大城市中,同性恋者居多。可是,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后,发现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西方国家就已存在同性恋问题,而在东方国家的古代社会里,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如果因同性恋导致艾滋病的产生,那么艾滋病必定在古代就流行了,为何在当代才传播开呢?从而得出同性恋并非艾滋病起源的结论。
最令人震惊的说法是,艾滋病病毒是美国细菌战研究的产物。他们认为艾滋病是美国生物战研究中心利用遗传工程基因重组的新技术制造出来的新病毒。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的是制造一种新型的生物战武器。研究者首先在中非的绿猴身上作试验,后来转为在以减刑为条件自愿接受该病毒的一些服重刑的囚犯身上试验,囚犯中不少是同性恋者。他们被释放后,便把艾滋病带到社会上,并由各种途径传播开来。这是试验者和被试验者始料不及的后果。这一观点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和猜测。尽管美国有关方面否认这一说法,但一些人还是将美国为全世界艾滋病病例最多的国家与此问题联系起来,持肯定态度。
还有两位英国科学家曾提出过“外空传入地球”的假说,认为艾滋病病毒可能早在外太空中存在,但因千百年来缺乏传播媒介,所以人类一直没感染上。后来由于一颗飞逝的彗星撞击了地球,将这种可怕的病毒带到地球上来,祸害了人类。这种假说还没有找到可靠的事实依据来证明。
近些年,人们又提出了“猴子传给人类”的假说。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猴子身上存在与人类艾滋病患者相同的病毒,被发现的猴子生活在非洲。研究者们的根据是:血液接触可以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中非地区高发病率,再加上非洲奇特的生活习俗,进而假定艾滋病病毒是猴子传染给人类的。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早在美国出现艾滋病之前,中非地区的卢旺达、乍得等国家就流行过艾滋病。人们推测类似艾滋病病毒的东西最早存在于当地的猴群中,由于当地人经常被猴抓伤以及吃猴肉等原因,这种病毒就进入了人体,逐渐演变成了艾滋病病毒。
20世纪80年代,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对千份血液样本加以检验后,发现其中6%带有艾滋病病毒。赞比亚也作过一次广泛的调查,发现18%的输血者带有艾滋病病毒。而非洲某些地区5%的新生婴儿都带有艾滋病病毒。很明显非洲居民奇特的生活习俗利于艾滋病病毒传播,但有人提出非洲居民生活方式远比艾滋病历史长,研究者进而提出假设,认为可能在很早以前,猴子就将艾滋病病毒传给人类,但因偶然的原因几度自生自灭,并未传播出去。到了现代,由于大量欧美人到过非洲,传染上了这种病毒,并把艾滋病病毒带回欧美,加之性生活混乱和吸毒等流行,所以艾滋病在欧美地区就广泛传播开来。
目前,人类对艾滋病的研究已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但对于它的起源至今仍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