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秘的现象
12205700000009

第9章 神秘地域,未知魔力(2)

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魔鬼谷”的神秘传说:当黑云笼罩着山谷,伴随着电闪雷鸣,即可看到蓝荧荧的鬼火,听到猎人求救的枪声和牧民及挖金者绝望而悲惨的哭号。因而,人们都远离这神秘的地方。据当地70多岁的维吾尔族牧民热合买提·尼牙孜讲,每到夏秋季节,魔鬼谷一带就变得神秘莫测。特别是阴雨天里,只见狂风骤起,黑云压顶,听到雷声滚滚,震耳欲聋,还有炫目的闪闪荧光,顷刻间雨雪冰雹,铺天盖地。更可怕的是,当暴雨过后,那里一片死寂,只见山坡上、沟谷里出现了许多野牦牛、野驴和藏羚羊的尸体,尸体旁还伴有一些枯草焦土。所以牧民都不敢到那里放牧,他们宁愿羊群在戈壁滩饿死,也不敢轻易接近魔鬼谷,以致几十年来这里一直渺无人烟。

魔鬼谷为什么会如此可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的呢?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考察,弄清楚了魔鬼谷的真面目。原来这里是一个雷击区。那么为什么雷击会集中在此呢?经过长期观测,发现此山谷是一个峰值高达3000伽玛的高磁异常带,共由7个异常区组成。原来这里的地下全都是强磁性玄武岩体,同时还分布了30多个铁矿及石英闪长岩体,以及大面积三叠纪火山喷发的强磁性玄武岩。它们所形成的强大磁场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使这里的空气放电形成闷雷炸响。雷电一遇上地面突出物体,就产生了放电现象。而暴风雨来临时,潮湿空气受昆仑山等山脉阻挡,会沿着山体汇集到魔鬼谷,于是在这片磁场区形成强大雷击区。羊群、牧羊人、野生动物等自然成为雷击的目标。

还有一个可怕现象,那些被雷击死的动物尸体过几天会移动地方。这让人们更相信有魔鬼力量存在。根据对这片地域的考察和分析,科学家推测说,魔鬼谷是中国最大的多年冻土层分布区,冻土层厚达数米。温暖季节时,近地表处土层中的冰会消融,于是形成地下浅水和暗河,而它表面覆盖着烂泥和水草,不容易被发现。所以,那些流向不定的暗河会将尸体搬运到别处,让牧民感到奇怪。当然了,这只是推测,新疆地质工作者赵子允先生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能完全让人信服,他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纵穿过这条山谷,也没有一个人在山谷中亲身经历雷电,没有细致地考察和取样,还不能下结论。”

其实,由于魔鬼谷所处位置偏远而且少有人知道,所以探险考察的团体和个人极为稀少,也许魔鬼谷还有更多神秘之处,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释。

死亡地带:日本龙三角

我们都熟知百慕大魔鬼三角地带,你知道吗?在日本也有这样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三角地带。它被称为日本龙三角,这源于1989年查尔斯·伯利兹出版的《龙三角》一书。作者伯利兹也是《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作者。

自古以来,征服海洋是人类的梦想,面对浩瀚的蓝海人们充满无限渴望。然而有多少人为此失去了生命?海洋里潜伏着多少恐怖和未知?日本龙三角就是一个让船只神秘失踪、潜艇一去不回、飞机凭空消失的地方。这片海域拥有“太平洋中的百慕大三角”的恶名,被称为“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和“幽深的蓝色墓穴”。它位于北纬25度,东经142度,是太平洋中1 30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不断发生船只莫名沉没、飞机离奇失踪的奇异事件。

1957年3月22日凌晨4点48分,一架载有67名军人的美国货机从威克岛升空,准备前往东京国际机场。此次飞行时间预定为9个半小时,飞机上准备的燃料足够13个半小时的航程。飞行的前8个小时,飞机状况一切正常。下午2点,驾驶员发出信号,预计到达时间为下午5点,这时飞机所有的设备还处于正常状态。此时飞机所处区域天气晴朗,是绝好的飞行天气。1小时15分钟以后,驾驶员在距东京300千米的地方再次发出信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复说希望它能够在2个小时以内到达。然而,从这时起,毫无异常状况的美国货机,在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的情况下,却永远地消失了,一直没能降落到东京机场。搜救队运用各种搜索设备,在方圆数千米的海面上来回搜索,最终无功而返,直到今天依然无人知晓它消失的原因。

1980年9月8日,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小的巨轮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200海里的地方。这艘巨轮的设计堪称完美,已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期。但是,船遇上了飓风,不过船长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眼里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货轮,对付这种天气应该毫无问题。所以他自信地发出信息,告诉人们船将晚些时候到达港口,最多不过几天而已。可是,岸上的人们在接到了船长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正在与每小时100千米的狂风和9米高的巨浪搏斗)后,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便失踪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各种猜测也不断流传开来。流传最广的是海洋怪兽兴风作浪的传说,当然这毫无科学依据。还有磁偏角说。磁偏角是由于地球上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不重合而造成的自然现象,这种偏差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存在,并不是日本龙三角所特有,因此也难以成立。还有飓风说。日本龙三角的海域中确实经常酝酿强大的飓风,每年可以制造30起致命的风暴。但是,当今大型的现代化船舶的制造标准足以抵御最坏的情况,一场飓风并不能击沉它们。

科学家们开始用各种方法来研究日本龙三角,企图揭开这片魔鬼海域的秘密。著名的失事船只搜寻专家大卫·莫恩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确定沉船地点方面业绩辉煌,因此他想从纯科学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答案。1994年7月,大卫·莫恩率领海洋科技探险队向魔鬼海域进发。当时他们的线索是德拜夏尔号失踪时候,搜救飞机报告在它最后出现的不远处发现了油渍。但谁也不能确定整个区域有多大。油渍是在沉船的正上方,还是已经发生漂移?考察队利用了平面扫描声呐、潜水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经过长时间的搜寻,最终在水下约4 000米的海床上找到了一堆变形的金属,接着考察队又在附近找到了发光的铁矿石。因为当年德拜夏尔号运载的就是铁矿石,人们推断变形的金属就是德拜夏尔号的残骸。

通过对探测器传输回来的图片资料的研究,人们发现当年德拜夏尔号行驶到这片海域时遇到了飓风,但像德拜夏尔号这样的巨轮应该可以抵御最大的飓风。但这时又突然发生了海啸,海啸形成的两个巨浪将钢铁之躯德拜夏尔号架了起来,于是悬空的德拜夏尔号被自己的重力压成了三段。巨浪进舱,致使整艘巨轮快速下沉,下沉的速度太快,船员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而且巨轮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被挤压变形,最后已变为了一堆扭曲的废铁。

人们科学地解释了这次日本龙三角的神秘现象,但依然无法知道在浩瀚的大洋之下,到底还隐藏着多少诡异。

南极神奇的“无雪干谷”

遥远而寒冷的南极是人类最少涉足的大洲,因此对于我们而言那里有许多未知。南极到处被冰雪覆盖,但就在这个终年飘雪的地方,竟然有无雪地区,这就是神秘的“无雪干谷”。

南极大陆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从高空俯瞰,南极大陆中部高四周低,形状非常像锅盖。这里冰层平均厚度为2 000米,最厚的地方可达4 800米。冬季,大陆的冰层与海洋中的海冰连为一体,形成一个总面积超过非洲大陆的白色冰原,它的面积达到3 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南极洲麦克默多海湾的东北部,有三个山谷依次排列着: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地拉谷。这段谷地周围同样被冰雪覆盖,但奇怪的是谷地中却异常干燥,没有冰雪,也很少会有降水,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海豹等海兽的骨骸,这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地方就是“无雪干谷”,也被称为“死亡之谷”。

无雪干谷里的兽骨让人们很纳闷。因为最近的海岸离这里也得有数十千米,海豹习惯于生活在海岸旁边,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违背生活习惯跑到这么远的地方,那么,海豹为什么要远离海岸爬到“无雪干谷”呢?一些科学家推测,这些海豹可能是因为在海岸上迷失了方向,爬到这个没有冰雪的无雪干谷地区,最后海豹因为缺少可以饮用的水,力气耗尽而没能爬出谷地,以致干渴而死,变成了一堆堆白骨。

也有人根据鲸类自杀的现象来推测,认为这些海豹跑到无雪干谷地区就像鲸类一样是自杀。可是并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这是海豹自杀。还有些科学家认为,这些海豹可能是受到了什么惊吓,在什么东西的驱赶下才到了这里。那么海豹到底是惧怕什么而慌不择路呢?人们无法解答。

除了兽骨,范达湖水温也让人费解。范达湖是根据新西兰的一座考察站命名的,新西兰在无雪干谷的腹地建立了考察站,于是把考察站旁边的一个湖取名为“范达湖”。1960年一些日本科学家实地考察了“无雪干谷”的范达湖,湖中奇异的水温现象使他们感到惊讶:水温在三四米厚的冰层下是0摄氏度左右,水温在15米~16米深的地方升到了7.7摄氏度,而到了40米以下,水温竟然跟温带地区海水的温度相当,达到了25摄氏度。科学家们对这种奇异的现象充满兴趣,纷纷来到这里进行考察。先后有日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考察队到此,他们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疑团加以解释,争论不休。其中有两种学说颇为盛行,即地热说和太阳辐射说。持地热说的科学家们认为,罗斯海与范达湖相距50千米,在罗斯海附近有默尔本灿和埃里伯斯两座活火山。这一带的岩浆活动剧烈,因此会产生很高的地热。在地热的作用下,范达湖就会产生水温上冷下热的现象。但事实上经考察“无雪干谷”地区并没有任何地热活动,因此这一观点并不足以解释上述现象。坚持太阳辐射说的专家们则认为,在长期的太阳照射下,范达湖积蓄了大量的辐射能。夏天到来时,强烈的阳光透过冰层和湖水,把湖底、湖壁烘暖了。而湖底层的咸水吸收、积蓄了大量阳光中的辐射能,湖面的冰层则是很好的隔离屏障,阻止了湖内热量的散发,产生一种温室效应,因此范达湖的温度上冷下热。但有许多人并不同意此种说法。他们认为南极夏季很少有晴天,因此地面能够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很少。另外,暖水下沉后必然使整个水层的水温升高,而不可能仅仅使底层的水温升高。所以太阳辐射说也不能让人信服。美国学者威尔逊和日本学者鸟居铁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论点,他们认为南极的夏季虽然少晴天,地表只能吸收很少的太阳辐射,但是透明的冰层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透射率。这样,靠近表层的冰层会或多或少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而冬季的大风会将这一地区的积雪层吹得很薄,到了夏季,裸露的岩石又使地表能够吸收充足的热量。日积月累,湖水表层及冰层下的温度便有所上升,最后到了融化的程度。由于底层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底层不会上升,结果就使高温的特性保留下来。而且冬天表层水有失热现象,底层水则由于上层水的保护,失热较少,因而可以保持特别高的水温。经过反复论证,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无雪干谷”本身就很特别,还伴随很多奇怪的现象,因此成为科学家感兴趣的地方。期待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巨人之路

在英国爱尔兰北部海岸的一个海角,一座由数以万计的石柱拼在一起构成的阶梯从海岸悬崖直伸至海面,阶梯由六边形、五边形或四边形的石柱组成,大部分石柱都高达6米,有些地方的甚至10米多高,构成这条路的石柱约有4万根,它们紧密地拼合在一起,要插把刀子进去也很难,这就是著名的“巨人之路”。千百年来它屹立在大海之滨,成为这条海岸线上最具特色的地方。这些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形状规则,错落有致,形成了美轮美奂的石柱林,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巨人之路是世界自然奇观,它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壮观的巨人之路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人工凿成的还是自然形成的呢?

在爱尔兰关于它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古爱尔兰塔拉王的武士芬恩·麦库尔爱上了内赫布里底群岛中斯塔法岛上的一位身材高大的美女,为了把这个美女脚不沾水地娶回阿尔斯特,芬恩修建了这条通往斯塔法岛的石路。其实流传神话并不奇怪,因为巨人之路实在太壮观了,从高空下望,它确实像沿着275千米长的海岸,由人工砌筑出来的道路,而且还往北延伸150米,进入大西洋。

其实早在17世纪,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它的起源,从那时起科学家们频繁光顾此地进行地质研究。今天,大部分人认为石头阶梯是火山活动形成的。约在5000万年前,爱尔兰北部和苏格兰西部的火山活动开始活跃,地壳上不时出现火山口,一股股玄武岩熔岩从地壳裂缝涌出,汹涌地流向大海。遇到海水迅速冷却,然后变成坚硬的玄武岩,并开始收缩。科学地讲,熔岩的化学成分令冷却层的压力平均分布于中心点四周,因而把熔岩拉开,形成规则形状,通常是六角形。而后来岩石由于收缩等原因而分裂成其他形状。可以说巨人之路是柱状玄武岩地貌的完美体现。这些石柱构成一条有台阶的石道,宽处又像密密的石林。巨人之路海岸,不仅是壮丽的自然景观,也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贾恩茨考斯韦角的玄武岩石柱自形成以来的千万年间,受大冰期的冰川侵蚀及大西洋海浪的冲刷,逐渐被塑造成高低参差的奇特景观。波浪沿着石块间的断层线把暴露的部分逐渐侵蚀掉,石柱在不同高度处被截断,松动的部分被搬运走,导致巨人之路呈现台阶式外貌,经过千万年的侵蚀、风化,最终,玄武岩石堤的阶梯状效果就形成了。

科学为我们揭开了巨人之路的形成原因,其实类似的地质活动在世界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美丽的痕迹,比如苏格兰内赫布里底群岛的斯塔法岛、冰岛南部、中国江苏六合县的柱子山等,只是它们都不如巨人之路那么完整和壮观。但巨人之路现在也面临威胁,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它也将慢慢淹没于海水中,或许有一天神奇的景观也会消失。

寻觅传说中的大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