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很难想像一个品德败坏的人能真正服务于他人,造福于社会。唯有品行高洁的人才能真正立身于社会,造福于人类。
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作为家长,应当在培养孩子品德上下功夫,让孩子认识到具有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
一、良好品德是孩子的人生基石
我可大胆地提出一个信念: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
——乌申斯基
品德是最重要的人生资本
有的父母认为,只有知识本领才是实实在在的,才值得大力去抓;道德人格是抽象缥缈的,无从着手,抓不抓无所谓,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更多注重才艺的培养而忽略品格的影响。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父母不免会认为培养孩子多学知识、好好念书,取得高学历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自己尽到了责任。教育专家则认为,这些父母的认识是很片面的,不利于孩子的真正成才。他们认为,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其实是品格教育,知识教育还在其次。很多成功的伟人身上都具有良好的品格,例如坚韧、诚实、负责任,这些品格不是光读书就可以学到的,这同样说明一个人的成功不只在于会不会读书,更在于有无良好的品格教育。很多教子的书籍,都着重讲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其实,教育孩子应该有全方位的考虑,即要有全面教育的思想意识。
可一些急功近利的父亲看不到、顾不上这些,在他们眼中,多才多艺就是孩子教育的一切。
有关媒体曾经指出,现在的小孩,几岁、十来岁,或弹琴,或跳舞,或玩电脑,个个都有一身才艺。但他们的一些语言和行为却令人瞠目结舌。
一位老教师送孙女参加一个文艺演出,他看到,无论是弹古筝、弹钢琴、拉提琴,还是在台上的台风,参赛的青少年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艺术才能和训练素养,令人深感后生可畏。然而,在公交车上的遭遇却让他如堵在胸。几个中学生选手的言谈使他原先的美好印象陡然降到了冰点。说话时,他们一句一个“傻×”,这句在一些成年人中“出口”率颇高的脏话,竟然成了这几个学生每句话的导语和结束语。
这位老师的遭遇绝非特例,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位读初二的小姑娘对她不满意的人的评价,都有一个专用词“猪头”,而且,这个污辱性的词语竟还屡屡被她用在父母身上。
青少年的品德修养,展示着国家新一代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一位社会学家指出,我国的儿童教育正在由只会读书的极端走向只追求才艺的极端。他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受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很大。如果在这个时期不做好品德培养,孩子极可能形成不健全的乃至畸形的心理,并会缺乏许多在早期社会化中必须培养起来的品格、观念和能力。
1998年1月份的美国《读者文摘》中,有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作者是位资深的家庭辅导,他在咨询过数以百计的个案后发现,父母对子女最有价值的影响,莫过于培养孩子的“心”。
作者呼吁为人父母者,应着重子女的品德教育,而不要过于强调课业及才艺的学习。并提醒父母,要在生活中示范用慈爱与礼貌的态度来对待周遭的人。这种以身作则的态度与行为,将会对孩子未来能否成为一个道德良好、品格优秀的人,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飞人”乔丹的父亲老乔丹曾教育儿子说:“重要的不是你的肤色,也不是你的富有,而是你的人格。”父亲不但是“飞人”自然生命的缔造者,而且也一直是他品格的教导者、熏陶者。乔丹曾回忆他的童年时代:“我的家给了我争取成功的信念。我小时候受的教育非常有益,一直在帮助和推动我成为今天的我。我的商业头脑和严格如同我的母亲,我的品格和笑声都像我父亲。”
家庭教育首先是对孩子的人格教育
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培养孩子的健康品格,就是要孩子“学会做人”。由于孩子学业的压力,一些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重视对孩子优秀品德的培养。考分再高但不懂得做人之道也是很难真正成才的。不论你的孩子是神童天才,还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不论你想“养儿防老”还是“望子成龙”,不论你是在给孩子请家教补课,还是在领孩子学钢琴、学艺术,作为父母都要时刻记住: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人”。
根据人格教育的要求和眼下家庭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专家向父母们提出了培养孩子良好人格应注意的两点。
(1)先做正直的人,再做有用的人
在当今注重实惠的时代,父母考虑孩子学会做人,往往偏重在做有用的人,偏重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其实,正直才是“有用”的基础,诚实才是道德的基础。“学会做人”先要学会做正直的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是指人要学做正直的人。古代讲“齐家治国”之前,先要“修身”,就是先要学会做人,而“修身”之前,先要“正心诚意”。
通俗来说,“正心”就是要把良心放端正,“诚意”就是要对真诚信服,就是“诚实”,就是表里如一。就是表现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困难的。而没有这一点,其他道德就难以养成。现在流行的“假冒”、“虚伪”,却是为了某种目的去讨好别人,而不是展露自身的真实;是表里不一,表胜于里,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正直”只求达到事情本身,“虚伪”却要追求事情本身以外的东西,因此不正直的东西本身就是无用的。
目前学校里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实施,往往偏重行为表现的检查评比,而不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往往执行那些容易被检查到的条文,而对于像“诚实”那样的条文就难以检查,也就不重视。
道德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自己要求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学生只做容易检查到的行为规范,而不做检查不到的行为规范。说明学生学到的不是道德的基本点,而是学到了现在流行的“乖巧做人”。一个讲求法治的社会,没有基本道德做基础,这个法制社会是难以维持的。
(2)先要尊重孩子,再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孩子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每个家庭也都有各自特有的教育方法。但从总体来说:“家庭教育”不应是父母给孩子“说教”、搞“家训”。
现代家庭教育,特别是人格教育,首先应尊重孩子,父母和子女应建立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平等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关系之中和在关系发展过程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
子女一出生,就和父母结成一种亲密的关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行为都是针对子女的。在每天与父母共同生活、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中,子女逐渐会清楚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双方也会逐步学习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对方和环境。
在多年前一次家庭教育心理研讨会上,曾有专家指出父母对子女的种种行为归纳起来不外乎“爱”和“管”两类。孩子从出生到青年,父母对孩子的“关系”也不应是一样的,我们常说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的关系需有所变化。
在婴儿期,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全身心的、从身体接触到生理心理各个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时候的“管”,要尽量顺应孩子的状态,而不是适应父母的意思。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时父母和孩子必须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人,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但现在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主体”,父母就是竭尽全力使孩子逐渐成为“独立的主体”。
各个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表现常有许多不同,父母对孩子的“爱”和“管”也应有许多变化。但有一点必须形成共识,即在孩子的儿童期,父母的爱和管必须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有利于孩子成为“独立的主体”。过去亲子爱的核心是“关怀”,现在人本模式的“爱”强调尊重,孩子虽小,父母也要尊重他的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独创潜能,把孩子当平等的人来看,培养孩子的人性和人的尊严。“管”更强调启发孩子的自主和自觉。因为人性是自由的,任何强制强迫只有一时表面的效果,而且根本不能算是一种“教育”,教育的真谛全在于能否启发孩子自主自觉。孩子到了青年期,人格已基本成型,这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应该像具有深厚友谊的平等相待的朋友。孩子是从父母对他的尊重中,学会尊重父母和他人的;也从父母的引导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
常有父母抱怨现在自己是工作忙、活动多,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有充裕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这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懂得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父母和子女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关系”来衡量家庭教育的质量和状况。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并不完全在于相处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相处和不相处时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状况。
在一起生活中,子女总是模仿着父母。有的是有意识的模仿,但很多都是先天本能的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只要父母对子女建立了家庭关系,父母的人格对子女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所谓父母的以身作则,不是能不能作则,愿不愿作则的问题,而是父母必须成为模仿的对象。
从小要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有的人很聪明,但缺乏道德教育,他们把无聊的任性、散漫的乖僻、狂妄的自尊等等看作是“个性”,使得“聪明”在他们身上成了贬义词。
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形成孩子正确的道德认识
孩子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还很浅薄幼稚,对人的道德评价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所以父亲对周围现象和行为的评价,应是非分清,善恶分明,给孩子打下爱憎分明的烙印。如:
同伴间玩耍常会出现哭闹现象,有的家长会问清原因,帮助孩子正确解决同伴间的纠纷。而有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哭,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说:“就知道哭,你没长手,别人打你你不能打他?真没出息!”这种成人的错误评价,将会使孩子的行为出现扭曲。
(2)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一个具有良好道德情感的人,才能是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决不能忽视对孩子进行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是紧密联系的,对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准则的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基础。道德情感,按其内容可以分为: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同志感、友谊感、人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与国际主义情感等。
父母要利用电影、电视、儿童读物中优秀的道德形象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做到“以情育情”。还要经常运用孩子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感染他们,做到“以境育情”。如:参观现代化工厂,亲朋好友的新住房等,让孩子了解家庭和家乡的变化;带孩子游览名胜古迹,激发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
孩子的情感易冲动而不稳定,而且自制力和坚持性差,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常常和道德行为脱节,家长应加强对孩子具体道德行为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父亲应对孩子正确的行为不断强化,及时肯定与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纠正错误行为,而且要创设机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分苹果,招待客人,将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玩,洗自己的手帕等,在具体情境中让良好的行为经常重复发生,从而形成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道德情感的方法
道德情感是人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人所持有的一种在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高级情感。
思想品德教育大纲中明确要求:要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既要求学生“知”,又要求学生“行”,还要求学生具有必要的“情”
和“感”。父母对社会对周围人的爱也是对孩子道德情感的一种培养。
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人。有一位家长曾说:“我们的孩子又霸道又厉害,那天他看上一个机器人玩具,非要买不可,我不给他买还打我呢!”的确,要求家长做这做那满足自己的要求,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孩子当中不少见。由此可见,爱的教育应该从小事培养,从小培养,从日常生活中培养。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父母责任是重大的。首先要培养孩子爱家长,如父母生日的时候,孩子送上一份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品;对爷爷、奶奶要有礼貌;用餐的时候要让家长先入座,等等。在这方面,有两种基本方法适合于家庭教育中。
(1)教育引导法
为人父母不仅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玩好,而且特别要重视的是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这是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既然爱孩子,就要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
当孩子接触新生事物时,对自然现象、社会知识都会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就是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产生了兴趣。家长应看到这正是播下理想种子的良机。对孩子所提出来的“为什么”,家长要耐心地回答,并要说出一定的原因或科学道理,多找些论据说明这个问题,让孩子彻底明白。如果有的问题家长回答不了,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向有这方面知识的人请教。一方面孩子看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另一方面家长也从中学到新知识。有时也会出现孩子向父母提问,父母不知道答案,孩子却一清二楚的情况,这时,父母要虚心,认真听孩子把答案说出来,取得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有的家长回答不出孩子的问题时,就百般推托、不了了之;还有的不虚心听孩子讲道理,这都是不对的,孩子会认为你也不尊重他。对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家长一定要认真鼓励,好让他能自觉地接触更多的事物,了解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发展为兴趣,进而形成理想,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兴趣,并把兴趣和理想联系在一起教育孩子,这是培养孩子树立理想的最好方法之一。
(2)榜样激励法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行为举止,都会及时反映给他的大脑。家长平时不应只过问孩子考多少分,而应经常给孩子讲些爱国主义的故事,买些这方面的图书,并指导孩子阅读。不但要孩子了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要让孩子学习现代模范人物。
言教身教,塑造孩子好品德
在探讨家庭教育问题时,一位父亲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