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雄甘地说过:“矛盾和不幸并非最坏的事。有什么样的经验,结果就成为什么样的人——经验越丰富,一个人的个性就越坚强。”甘地为争取印度的独立,提倡非暴力抵抗,与英国殖民主义进行了多年斗争,其间多次坐牢。但这些没有使他屈服,而是更坚定了他斗争的勇气,也使他增长了斗争经验,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5.不断努力,就能转逆境为顺境
遭遇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了逆境的俘虏,轻言失败,放弃进取。其实,只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愈挫愈坚,就能走出逆境,品尝“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在美国历史,阿尔·史密斯是一位名人。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人生经历。
阿尔·史密斯的童年非常贫困。父亲去世后,靠父亲的朋友帮忙才得以安葬。他的母亲一天必须在一家制伞工厂工作10小时,再带些零工回来做,做到晚上11点钟。
阿尔·史密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有一次他参加教会的戏剧表演,觉得表演非常有趣,于是就开始训练自己公众演说的能力。30时,他已当选为纽约州议员。不过对接受这样的重大责任,他其实还没有准备妥当,他还搞不清楚州议员应该做些什么。之后,他开始研读冗长复杂的法案,这些法案对他来说,就跟天书一样。他被选为森林委员会的一员,可是因为他从来不了解森林,所以他非常担心。他又被选入银行委员会,可是他连银行账户也没有,因此他十分茫然。如果不是耻于向母亲承认自己的挫折感,他可能早就辞职不干了。绝望中,他决定一天研读16小时,把自己无知的酸柠檬,作成知识的甜柠檬汁。因为这种努力,他由一位地方政治人物提升为全国性的政治人物,他的表现如此杰出,连《纽约时报》都尊称他是“纽约市最可敬爱的市民”。
就在阿尔开始自我教育后的十年,他成为纽约州政府的活字典。他曾连任四届纽约州州长——当时还没有人拥有这样的纪录。1928年,阿尔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及哈佛大学在内的六所着名大学,都曾颁授荣誉学位给这位年少失学的人。
哲学家尼采认为,优秀杰出的人“不仅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乐于进行这种挑战”。每个成功者都是进行这种自我挑战的杰出人物。
一些社会学家曾对许多身体有缺陷的成功者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些人的成功大部分是因为某种缺陷激发了他们的潜能。
没错,弥尔顿如果不是失去视力,可能写不出精彩的诗篇;贝多芬则可能因为耳聋才得以完成更动人的音乐作品;而海伦·凯勒的创作事业完全是受到了耳聋目盲的激发。
如果柴可夫斯基的婚姻不是这么悲惨,逼得他几乎要自杀,他可能难以创作出不朽的《悲惨交响曲》;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都是因为本身命运悲惨,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动人小说。
达尔文,这位改变人类科学观点的科学家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很显然,他坦承自己受到过弱点的刺激。
达尔文在英国诞生的同一天,美国肯德基州的小木屋里也诞生了一位婴儿。他也是受到自己缺陷的激发而成功的,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如果他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得到哈佛大学的法律学位,又有圆满的婚姻,他可能永远不能在葛底斯堡讲出那么深刻动人、不朽的词句,更别提他连任就职时的演说——可算得上是一位统治者最高贵优美的情操,他说:“对人无恶意,常怀慈悲于世人……”
佛斯狄克在其着作中提到:“有一句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俗语说——冰冷的北极风造成了爱斯基摩人。我们什么时候相信人们会因为舒适的日子,没有任何困难而觉得快乐?刚好相反,一个自怜的人即使舒服地靠在沙发上,也不会停止自怜。反倒是不计环境优劣的人常能快乐,他们极富个人的责任,从不逃避。我要再强调一遍——坚毅的爱斯基摩人是冰冷的北极风所造成的。”
如果我们真的灰心到看不出有任何转变的希望——这里有两个我们起码应该一试的理由,这两个理由保证我们试了只有更好,不会更坏。
第一个理由:我们可能成功。
第二个理由:即使未能成功,这种努力的本身已迫使我们向前看,而不是只会悔恨,它会驱除消极的想法,代之以积极的思想。它激发创造力,促使我们忙碌,也就没有时间与心情去为那些已成过去的事忧伤了。
世界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尔在巴黎的一次音乐会上,忽然小提琴的A弦断了,他面不改色地以剩余的三条弦奏完全曲。佛斯狄克说:“这就是人生,断了一条弦,你还能以剩余的三条弦继续演奏。”
这还不只是人生,这是超越人生,是生命的凯歌!
让我们记住已故作家威廉·伯利梭的这段话:
人生最重要的不只是运用你所拥有的,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真正重要的课题是如何从你的损失中获利,这才需要真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
6.积极行动,成功的奇迹就会发生
人类之所以能生存下去,就离不开苦和累,至于那些成大器者,无一不在苦中浸泡,在劳累中煎熬。忍苦耐劳,恐怕是人生这部黑白经中最基本的功夫了。
当感到自己坚持不住时,一定要给自己打气,默想这样的一句话:“沉住气,再坚持一会儿。”
下面是美国着名企业家哈利的故事:
哈利是家中的老八。当时,全家过着奴隶和佃农般的黑人劳动生活。为了让哈利上中学,他的父亲,把用血汗挣来的50元钱交给哈利,打发他离开家乡去念书。哈利来到杰克逊城,由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兰恩大学预科。但是,他兜里的50元钱很快花完了。为了继续求学,哈利做服务生、勤杂工,并在一所残疾人学校做帮手。到了寒冬腊月,他凌晨就起床,赶往富人家去生炉子。哈利在学校穷出了名,但他从未因此而放弃学习;相反,人们常常发现,大家都睡了,而哈利还在学习。
为了挣钱学习,哈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他始终坚持着读完预科。接着,他考取了大学,在贫困中挣扎着度过了大一、大二。在大二学科结束的时候,哈利被叫到办公室,被告知他有一门不及格。这只因为他穷得买不起这门课的教材!
就在这时,一种挫败感袭入他的心中,他感到自己不行了,再也坚持不住了,他甚至想自己该悄然返回家。然而他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他坚信,咬紧牙挺过去,奇迹就有可能发生。于是,他积极地到处找工作。幸运的是,不久他就收到普奈曼铁路公司的一封信,说他在几百名应聘的黑人学生中有幸进入24名获聘者名单。他高兴地跳起来了,他可以在暑假里通过打工而获得继续读书所需要的费用。
他被分配到布法罗至纽约的一列火车上。就在这一夜,奇迹出现了。
哈利来到需要服务的卧铺车厢,一位气度不凡的年迈男子说:“我和妻子都睡不着觉,想喝一杯热牛奶。”哈利马上用银质托盘端来了两杯热牛奶和餐巾。按公司规定,列车员除了说:“是,先生”或“不,太太”外,严禁和旅客谈论任何话题。可这位年迈的男子不停地问东问西,还跟着哈利来到列车员值班的小间。他问哈利是哪个地方的人,夸他的英语讲得不错,又问他此前都干过什么?哈利告诉他自己是大学生。年迈的男子敏锐地打量着哈利,说了句祝福顺利的话,便回到自己的卧铺。在当时一次给50美分的小费就算相当大方的了,而那位年迈的男子却在次日一早递给哈利5美元的小费!
没过几天,他刚进校门,就被院长叫到办公室。院长说那里有一封信,接着问他是否有天晚上在火车上遇见个人,并为那人端过热牛奶?哈利肯定地说:“是的,先生。”然而,心里却像揣着个小兔子似的忐忑不安。院长告诉他:“他叫R·S·M·博伊斯,是出版《星期六晚邮报》的古尔蒂斯出版公司的前总裁,现已退休。他向你捐赠500美元,作为整个学年的学费、膳食费和书本费。”
听了这话,哈利惊呆了。这突如其来的捐赠,就像及时雨,不仅使哈利得以完成学业,而且使他成为全班最先毕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进入康乃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
倘若哈利在他身心交困的时刻,放弃自己多年的艰苦奋斗,他就不可能碰上这样的机遇,也不可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谈不上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了。
机遇之神从来都是钟情于那些在压力与困境中执着追求的人们。放弃了追求的行动,就善于放弃了与成功拥抱的机遇。
7.决不气馁,走出挫折造成的阴影
人都是伴着挫折成长、成熟的,人生都是依靠坚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英才往往都是那些在挫折面前绝不气馁的人。
谢小英是一位初三学生,她的父母都非常喜爱音乐。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她从12岁开始学习钢琴,而且一直非常勤奋与刻苦,弹奏出的旋律和谐优美,她的愿望就是能考取音乐院校。一次,她报名参加市青少年音乐大赛,同学们都认为她肯定能得一、二等奖,她自己也觉得拿大奖没什么问题。没想到的是,比赛那天,由于心情紧张,谢小英在演奏中几个关键地方出现了失误,严重影响了成绩,结果排在10名之后,只得了个鼓励奖。对此,谢小英感到非常伤心和失望,精神难以振作起来,对钢琴练习失去了往日的兴趣。
为了鼓励女儿坚定信念,走出失败的阴影,爸爸给她讲述庄纳思·思克和英国首相邱古尔战胜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
庄纳思·思克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他发现了小孩麻痹症的疫苗。他的发现使许多人避免了小儿麻痹症的病痛折磨。因为他的发现结果是通过200次试验才得到的。有人问他:你的最终发现是最伟大的,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你前面的200次失败呢?他回答说:“在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200次的失败,在我的家庭里,我们从来不认为我们做过的任何事情是失败的,我们所关心的是,我们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学到了什么知识?我在第201次试验中成功了,我如果没有前面200次的经验,就不会得到第201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