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这年头一定要会点风水学
12259700000038

第38章 关于风水的趣味故事和传说(3)

把好风水献给大众的范文正公

范仲淹,字希文。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家境非常贫穷。每天吃一小碗粥,勤奋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他时常以“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

有一天,他问一位算命先生:“我将来可以当宰相吗?”

算命先生回答:“不行!”

范仲淹再问:“我能不能成为名医?”

算命先生惊讶地说:“你刚才理想那么高,为什么一下子降低这么多呢?”

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称赞他说:“你有这种仁心,真是当宰相的人才!”

后来,范仲淹考上进士,做了“秘阁校理”。他博通六经,许多学者都来请教他,他为他们讲解不倦。

他拿出自己的薪俸来请四方游士吃饭。儿子们有时没衣服,便穿着游士的衣裳外出,范仲淹也觉得颇自在。

不久,他当了“右司谏”,遇到旱灾和蝗虫害,奏请皇上派遣特使调查救济。他禀告皇上说:“假如宫中半日没有吃的,会怎么样呢?”

宋仁宗产生恻隐之心,命令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的灾民。每到一个地方,都搬出仓库的粮食救济灾民。

他奏请皇上除去政治上十几种弊端,后来做了“参知政事”(为宰相副职,简称“参政”)。敌军侵犯边陲,他自己请求亲赴边疆。麟州发生寇匪,许多人请他不要去,他为了修筑旧寨,招服流亡的人,免除他们的租税,并且把酒的专卖权开放给人民经营,河外从此便恢复安宁。

他生性好施,凡是贫穷的亲戚或没亲戚关系的贤者,他都施舍。从西陲挂帅到参大政后,他在故乡买千亩良田,号称“义田”,以帮助族人,达到每天有饭吃,每岁有新衣,婚娶凶丧有补助的理想。他从族里选择一位年老而贤能的人,主持计划和出纳。

有一天,他得到钱氏南园,想要搬去居住。听到风水先生告诉他:“住在那里,子孙会出公侯卿相!”

范仲淹回答:“只有我们一家人独享富贵,不如附近的人都能在这里受教育。得到富贵的人,岂不是更多吗?”

于是,他就把那块地捐献出来兴建学校。

他与富郑公(即富弼)共同管理朝政时,看见监司簿有不才的官员,他便一笔勾销(撤职或资遣)。宰相富弼说:“一笔勾销很容易,但恐怕被撤职或资遣者一家人会伤心?”范仲淹回答:“让一家人伤心总比让一路的人伤心好吧!”他处理这件事情非常得体,不以小惠为仁。

他去世后,皇上号“文正”,并追封他“魏国公”。他的儿子纯仁也当宰相,纯佑、纯礼和纯粹都是有名的卿侍。

范文正公曾经认为:命、运、风水、阴德、学问,这五大要素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知,他本人也深信风水是确有其事。平常人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去求得风水吉宅,范文正公竟然把它捐献给学堂。如果他不相信风水,那么捐出南园还情有可说;他明明相信风水,又能把好的风水献给大众使用,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与高尚啊!

以诗词歌赋名震天下的三苏

三苏是中国宋代闻名于世的才子之家,他们家在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境内,在他们的祖上有一则有趣的风水故事。

苏洵苏老泉的祖父当时是一个出家人,号白莲道人,他有一个至交朋友叫蒋山,是当时著名的风水师。蒋山每两年遍游名山大川一次,寻龙布穴,回来后都要到白莲道人的道观中静养修行。

有一天,蒋山正与白莲道人下棋,突然,蒋山问道:“你想得风水宝地吗?”白莲道人还没有开口,蒋山又接着说道:“这次我云游回来,寻得两块风水宝地,一块地可以大富比石崇;另一块地可以大贵于天下,做到宰相,这两块地我只能送你一块,你自己选吧。”白莲道人想了一下,说道:“我是半路出家,家中还有儿子在读书,不想奢求什么富贵,只要子孙贤能就心满意足了。”蒋山想了想,说道:“这两块地均不适合,不过前次在彭山县的象耳山,寻到一块佳地,会出盖世的文章秀士,我就把它献给你吧。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去看看。”白莲道人听后心中很高兴。

于是,第二天天刚破晓,两个人就出发了,经过十几天的路程,来到了彭山县象耳山的风水穴位之处。此地四山环抱,来龙如大将军出阵,匹马单刀,贪狼峰起龙顶,绿油油的小树秀丽动人。明堂开阔,前面案山层层相朝,向上一支文笔秀峰,直插云端。一勾小溪水从林间曲曲而来经向上而消于左后方,站在山峰上一声轻啸,空峪震荡,声音清澈幽旋,久久在峪中回荡。穴场在山峰顶端,大背葬法的常理(在风水术语中称‘顶天穴’),穴位处略开一米大的小窝,四面青草依依,微风悠扬。

白莲道人的衣带随风飘荡,他见此景心中好不高兴,但又叹道:“穴高只怕风太劲。”地师蒋山见状已知他的心意,于是蹲下身去从袋里拿出一盏油灯,用火柴点燃后轻轻地放在那个穴口,虽然四面来风,但灯火纹丝不动。蒋山手指放灯之处说道:“此处就是佳穴之位,一步也不能离开,葬在这里你家才能出文章盖世之士,其余地方均不能成穴,不信你就试试。”

白莲道人为了稳当,就在自己认为可以立穴的地方,用油灯反复地测试,灯火均会被风吹灭,此时他才真正地叹服蒋山高超的风水之术。

一年过去了,白莲道人的母亲去世了,他就将其葬在蒋山所点的穴位中。

不久,蒋山又来到道观,并与白莲道人一起再去考证他母亲的坟墓。蒋山看后叹道:“你这还有一点小的误差,我帮你纠正一下。”于是,蒋山就做起自己的法事来,并在坟头的左边添了不少土。

事过几年,白莲道人的儿子苏洵就以文章出仕了,并连出了苏轼、苏辙。他们都是以诗词歌赋名震天下。在“唐宋八大家”中,仅苏家就占了三位,这个“油灯定穴”的故事,至今还流传于四川各地。

胡三省及其祖坟风水传说

胡三省是宋元之际史学家。其家世确实是书礼之家,他的父亲胡钥,知书识礼,精通史学,是乡间一个大名鼎鼎的知识分子,人称“山泽遗才”。胡三省名字取意:“吾日三省吾身”,人们称他为“山中秀士”。

三省自幼好学,受父亲影响,功课之余攻读《通鉴》。其父有感于《通鉴》各家注本虽富,但于音义、释文等乖谬甚多,又见三省天资聪慧,好学不倦;于是,嘱托他日后勘误《通鉴》。三省十五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虽家境艰难,但三省牢记先父遗愿,益加勤奋。1256年,胡三省与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等同登进士及第。

自及第后,胡三省在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的勘校工作,广征博引,一一考订。胡三省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坚韧不拔,潜心而书,以一人之力,历经9年,于1284年完成今日存世的《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巨著,这是我国篇帙最大一部史书。据考证,胡三省全卷注释了1185处,其中引书63种,引别人之言32人。同时,胡三省还著有《通鉴释文辨误》12卷,《新注资治通鉴序》和《通鉴释文辨误后序》,这些均为史学上的珍贵典籍。

胡三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学者。其成功的外因从风水角度剖析,也有渊源可寻。

对胡三省的家世,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胡三省爷爷胡顷的坟墓在太阳山上得了块风水宝地,却应在孙子胡三省的身上。

太阳山坐落在中湖村的偏北之处,西连花尖山,南接龙须山,主峰海拔728米,因为主峰高出附近诸山,每天早晨太阳照顶时,由于山顶光秃,岩石青灰,阳光反射,一片闪烁,太阳山美名由此而来。

太阳山中部,有一座峰峦,形似狮子,人称狮子山,山脉倾斜下泻,有一块突出圆丘,说是狮子颈下的铜铃。胡三省爷爷的坟墓,就选在这块平坦的圆丘地上。墓地前有两块长方形大小相等又平展整齐的水田,像是一本书册。春季插下秧苗,一行行对着墓面,似书中的文字,故称“书册田”。右侧田边有块方整大平石,一端略有低陷,犹似砚台。墓对面横列着三座尖峰,中峰略高、旁峰略矮,远望有如巨大的笔架,笔架山下形似官戴纱帽,称作纱帽岩等等。

有了这些美妙的风水传说,“天人感应”,自有后来胡三省的治学身世了。

清朝武状元的风水传说

相传在帝国王朝时代,不论哪里出状元,朝廷都要派天师到状元出生地去查看其风水屋场,如果查不到好风水屋场,那么这个状元就会被当作妖怪而问斩。

李威光是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人,中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武状元。放榜之后,朝廷派天师前往黄埔村查看李威光的屋场。天师一看到李威光的屋场时,当即惊叹:好风水,好风水!

原来李的屋场背靠一座山,叫“邦弓岭”,其形状就像一把弓。李屋筑在弦上,呈强弩搭箭之势。而从李屋门前直望过去,是潭下河相隔的村庄叫“高华”;村庄上有楼,名叫“古正利”;再往前直线望过去,几里远的地方,正对一座高峰,名叫“高中首”。于是,李威光的屋场是“邦弓岭—高华—古正利—高中首”连成一线。

用地理风水理论来解释,李威光的屋场,是一张弩拔的弓,搭住上弦的箭,向前方猛射过去,生发高华之势,不偏不倚,射个正着(“古”,在这里含“猛射”之意,“正利”含不偏倚之意)。结果,理所当然地“高中首”——高中魁首。所以,李威光的屋场,具有庇出状元的功能。

查看了屋场后,还必须查看李威光的祖墓。于是,天师被引到李家祖坟处。天师一看,又连声称赞:“好风水!好风水!”

原来,李家祖坟地地名叫“潭下”,墓临潭下河畔,墓之下有三级坡地,一级一级低向潭下河边。河边又是一个深潭,水色蔚蓝。而潭下河直奔而下,直透李威光住屋——黄埔村邦弓岭下,再流入五华河。因此,李家祖墓地风水名称叫“潭下三级浪”,是当地有名的风水宝地。

看了祖墓地,李威光的母亲又给天师讲述自己怀孕的经过。

一天早上,李母在自家屋前的潭下河边洗衣服,水深盈尺,清澈见底,而一条大乌溜鲩正游在李母脚下久久不愿离去。于是,李母把围身裙帕张开,对着鲩鱼一抱,本想把他擒住。这一抱,鲩鱼惊动游走了,却抱脱了鲩鱼的一片鳞附着在洗衣上。当夜,李母又梦见鲩鱼而怀孕。经十月怀胎,生下一胖男儿,背上有一个“胎记”酷似鲩鱼脱去一片鳞的痕迹。因此,李母肯定李威光即为鲩公投胎。天师听罢述说连连点头称是。结论是:李威光所以考中状元,全是其屋场、祖墓皆为风水宝地所庇荫的结果。

好行善事的孝子孙钟

在后汉时期,一位孝子姓孙名钟,住在杭州府富阳县南面三十公里处的一个地名叫“杨平山”的地方,他家里很穷,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但他对母亲非常孝敬,在当地有“孝子”之称,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靠种西瓜谋生。

有一天,突然有三个相貌异常的少年,来到他的西瓜摊前向他讨瓜吃。他从这三个少年风尘仆仆的脸上,看到了一丝丝倦意,并感到有些突然,不过心地善良的孙钟虽有些奇怪,但还是给了他们每人一块西瓜。三个人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吃完以后,渴意未解,并再向孙钟讨要。孙钟并没有犹豫,就再给每人一块。他们吃完后说:“小兄弟心地真好,我们没有钱付你;但受到你的如此好意的馈赠,真是无以为报。我们是司命之神,因为你孝顺母亲的德行,感动了上天,所以派我们三位到此考验你的孝行。没想到你不仅孝顺母亲,而且心存善念,所以我们要指点你。”

孙钟听后正感惊异,其中有一位小伙指着山下的一个树丛说:“小伙,这座山的风水很好,山环水抱,真龙结地,案山秀挺,你把父骨迁于此处,不久当出天子。”另一位接着说:“你马上向山下走百步,再回头看我们,然后你所站的脚下,就是可以下葬的吉穴了。”

孙钟将信将疑,在三人的催促下,还是朝那个方向走去,孙钟略走了七十步左右,就回头看那三人,三个小伙子齐叹:“你回头太早了,葬下只能封王。”然后,三个小伙子就化为三支白鹤飞入云中。这时孙钟大吃一惊,朝天就拜,口中念道:“谢谢上苍与神仙的指点。”于是记下了这块地,择良日迁父骨于此地。他不久就带母离家经商去了。

几年后,在辛勤的经营下,孙钟发了大财,并娶妻生子。

一天,他回到家乡祀坟,看见坟头时有五色光彩的云气,直冲天空,他知道这是阴宅的福荫与龙力的吉气,在为孙家祷福,于是更行善事。

后来,孙钟的儿子孙坚就做了吴王,并封孙钟为“武皇帝”,孙坚的儿子孙权、孙子孙亮都做吴王。